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587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

第1小节例1、例2中,利用一家三口分吃一块大饼和小朋友喝矿泉水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

例3中,以观看少儿节目为背景,学习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学习。

第2节中,以处理当今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生活垃圾为背景,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这样选材,符合“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课改理念,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它降低了学生理解分数加减计算算理的难度,利于学生较顺利地掌握分数加减计算的基本方法。

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利用类推说出分数加减的含义。

(1)中,由小精灵明明发问:

“想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

例2中,由小精灵聪聪发问:

“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由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类推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地总结出分数计算的一般方法。

第1节中,例1、例2教学完后,引导学生探究:

“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

”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第2节中,例1教学完后,引导学生探究:

“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吗?

”又一次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4.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

第1节中例3的教学,如何计算分数连加、连减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后提问: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还有其他算法吗?

第3节例1的教学,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法后,提问:

“你喜欢哪种方法?

”“我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编排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教材编排了两个阅读材料:

第112页的“你知道吗?

”,通过阅读这段材料,使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分数四则计算的发展史,了解我们的祖先在这一方面的睿智与成果,体会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分数对分数计算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体会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数的重要性。

第116页的“生活中的数学”。

通过阅读这份材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看到分数在五线谱中的灵活应用,体会数学与音乐、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课时安排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课时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4.第五单元实力评价……………………………………………1课时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

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单位后才能进行。

当分数的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了。

如,第2节中的例1

上述过程中,先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用整数加法的方法将分子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得出最后的和。

因此,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紧紧扣住学生经验中“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逐步概括出分数加减的一般计算方法。

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学,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思考、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

使学生明白:

①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

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了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弊端,达到“明理驭法”的目的。

3.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本”和“底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流。

如教学第1节例1计算“”、例2计算“”、例3计算“”时,应让每一位学生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又如教学第2节例1

(1)计算

(2)计算时,首先应让每一位学生思考: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行吗?

试一试。

在学生充分尝试、探究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

交流时,重点放在“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表述相加的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上,使交流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心领意会”的目的。

4.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

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因此,教学时,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

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

如:

埃及分数(分子为1的分数)的特点和性质:

“任何真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数的和”,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04一106的内容及第10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

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提问:

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

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

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口答:

()+(),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提问:

你能算出结果吗?

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

是1个,是3个,合起来也就是。

提问:

()+()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提问:

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

()+()=()=()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也就是()。

注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提问:

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

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3.出示例2。

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

提问: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其中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

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提问:

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

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4.小结:

观察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5.完成教材第105页的“做一做”和第10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2、3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

7.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其中(   )+()= ( )=,()-()=()让学生说说是依据什么关系进行计算的?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4题。

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

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4题。

提问:

有几组分母相同的分数?

各有几个?

让学生试着组成不同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   ()  ()-()=()  ——() + () =  () ()-()=()

2.从乐乐家出来,向东走千米是街心公园,向西走共千米是少年图书馆。

从少年图书馆到街心公园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从乐乐家到少年图书馆的距离比到街心公园远多少千米?

3.在○里填入“>”、“<”或“=”。

()○()     ()○()       ()○()       

(四)思维训练

1.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加、减法

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

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

教材第107页的内容及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一8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昨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谁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3。

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

节目类型

动画类

游戏类

教育类

科普类

其它

时间分配

 

 

 

 

 

 (l)请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要求用一步计算的问题)

学生自己将所提问题及解答过程写在练习本上,集体交流。

(2)老师提问:

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学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老师巡视,并请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同学板书在黑板上。

方法一:

()+()=()=()    

方法二:

()+()=()=()

引导全班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种方法,并作出评价: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为什么?

"

学生交流,达成共识:

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比较简便。

(3)出示问题:

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学生思考列式: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板书:

1-()=()

请学生试着计算。

老师提问:

“1”应化为分母是几的分数?

为什么?

请学生将计算过程板演出来:

1-()-()=()–()–()=()=()

提问:

如果将换成,请你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

1-()-()=()=()

提问:

结果是多少?

你能解释吗?

小结:

分子是0,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用除以任何整数都得0,所以,凡是分子是0的分数都等于O。

2.完成教材第10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3.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7题。

学生先自己填空,交流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6.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8题。

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进行解答。

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应用时间的教育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注意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时,用几个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比较简便。

另外,如果被减数是“1”时,将被减数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假分数再计算,当分子出现O时,这个分数就等于O。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及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

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

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

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二)教学实施

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

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

如下表:

 

老师:

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

2.探讨“()+()”的算法。

(1)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②()+()=()+()=

③()+()=()=()=

(2)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

达成共识:

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

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

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

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

 

()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

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变成(),()变成(),所以()+()=()+()。

老师:

通过计算()+(),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教材第111页例1的第

(2)题。

(1)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  )       ()-()=(  )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①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②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

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

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 (先通分,将化成)。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

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2)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中右边两道小题。

老师:

“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

请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巡视指导。

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

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

通过计算+、-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

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道题目,提问: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

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4.完成教材第111页例1的第

(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

5.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

6.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1.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材第114一11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一13题。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

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

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

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

1.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l)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的分数。

(2)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

(3)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

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

提问: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举例,如:

()+()=()   ()-()=()  

3.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4.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

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5.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

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6.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

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

换成“”呢?

(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

7.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8.完成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可以这样操作:

先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到4÷8=(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