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481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docx

《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docx

台州中学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

台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

台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

语文试题

注意: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烘焙(bèi) 犯憷(chù)  挨打(āi) 各奔前程(bèn)

B.热忱(zhén)  叨光(tāo)    月晕(yùn)    转弯抹角(mò)

C.溃脓(huì) 呜咽(yè)  籴米(dí)  扺掌而谈(dǐ)

D.弄堂(lòng)  躯壳(qiào)  恣睢(suī)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农村生集中挤进非一线名校,很快会有失落感,甚至滋生出很多愤懑,因为学校坐落于粗鄙肮脏的城乡结合部,真实的生活和电视上网络上斑斓光鲜让人心动的生活差距很大。

B.航母有可能在中国三大舰队辖属海域轮番进行模拟训练,从北到南游戈休整,“四海为家”,航母母港建设趋于完善后再逐步拥有固定驻舶点。

C.选举好像过山车,一旦启动,很难停下来,一会儿冲上云宵,一会儿跌入谷底,惹得人们或欢呼喝彩,或扼腕叹息。

D.个人史是汇入正史河流的涓涓细流。

哪怕只是一个少年只言偏语的钩沉,也是重建被遗忘与被毁坏的历史的一砖一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其实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不足为训。

B.杜正胜是历史学家,没任台湾“教育部长”时,在学界还有些口碑,一当官就常犯低级错误,被人贻笑大方。

功能提高了40%,生活满意度可能性也大幅度提高了。

与同父母分开居住的成年子女相比,与父母同住的成年女性就业可能性增加23%,女性就业者每周工作时间增加9.42小时,男性就业者每周工作时间增加6.23小时;与父母同住女性自评健康良好的可能性上升为19.8%。

7.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收获的父子》。

要求:

①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②点明漫画寓意;(5分)

(1)说明内容:

(3分)

(2)揭示寓意: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9分)

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谢有顺

“文化大散文”盛行了多年。

这种散文的普遍特点是,大规模地涉足历史的后花园,力图通过对旧文化、旧人物的缅怀和追思,建立起一种豪放的、有史学力度的、比较大气的新散文路径。

这个潮流的倡导者,以前有余秋雨,以后有王充间、卞毓方、费振钟、朱鸿等人,他们所出示的话语风度,满足了许多人的文化期待,也使许多人觉得在散文中建构大话语模式的梦想正在实现——或者说,已经初步实现。

“文化大散文”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它的遗留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必要的清理。

我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据我有限的阅读,我发现,文化大散文有一个普遍而深刻的匮乏,那就是在自己的心灵和精神触角无法到达的地方,作家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请求历史史料的援助。

甚至,在一些人的笔下,那些本应是背景的史料,因着作者的转述,反而成了文章的主体,留给个人的想像空间就显得非常狭窄,自由心性的抒发和心灵力度的展示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我不说这些历史史料许多都有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局限,我只想探讨,作为一个文化历史散文作者,如何能够不像历史学家那样忙于对史料下结论,而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历史中的人性和精神碎片。

也就是说,对于散文而言,历史这个阔大命题的诱人之处,并不在于诉诸史料的历史传奇和历史苦难的演义,而是在于那些长年沉潜在民间的独特段落和瞬间。

这些段落和瞬间里面所蕴含的精神消息,往往才是巨大的、震撼人心的,它与在野的文明、异质的文化、民间的传统一脉相承。

我以为,如何更多地发现这些段落和瞬间,并为这些段落和瞬间找到合适的心灵形式,使之被缝合到一个大的精神气场之中,是历史文化散文作者急需共同解决的难题。

历史是什么?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是知识和材料,是铁的事实,所以他们有理由寻求历史的正解;而如果一个散文作者也像历史学家那样试图以史料说话、并求历史的正解的话,那除了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之外,我想不会有其他的收获。

因此,我认为,历史的力量,对于散文作者来说,恰恰是以非历史的方式达到的;它不是为了寻求历史的正解,而是为了接通历史中秘密的心灵通道。

可是,当下的文化散文作者在进入历史的时候,往往表露出一种试图纠正历史的文化态度,他们的行文中,似乎总是在辩白,在澄清,在告诉读者历史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而恰恰忘记了他们手中那些有限的材料,并不足以做这样正统的事情。

结果,多数的历史文化散文,都落到了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的旧话语制度中,它无非是专注于王朝、权力、知识分子、气节、人格、忠诚与反抗、悲情与沧桑之类,并无多少新鲜的发现。

这样的历史文化散文可以休矣!

散文是个人的,独立的,它最怕落入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之中。

可困境恰恰就在这里,当历史在为散文作者提供有力的支援的同时,也为他们设下了陷阱:

由于历史的阴影过于强大,作家往往无法挣脱它的圈套和逻辑,最终只好臣服于它。

在最需要作家发表史识,最需要作家表现出人性的洞察力的时候,作家的身影却淹没在历史那阔大的阴影里,这与文学所需要的独立和创造的品质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我以为只有历史文化散文作者的写作不是受制于历史(更不是简单地转述历史),而是以非历史的方式来面对历史本身,他的写作才会贯彻出真正有价值的个人眼光和精神敏感。

如果说,历史研究主要是材料发现,那么,散文写作则应该是一种精神发现;这种精神发现又往往是非历史的,是在野的、异质的、民间的——只有它能有效地联结历史和作家之间的精神通道,也只有它能到达历史的人性深处。

因此,历史文化散文的困境,不在于作家们缺乏历史知识,而在于他们缺乏史识,缺乏深邃的精神识见。

没有“史识”,作家就无法超越材料,获得洞见;没有“史识”,作家就不可能真正地与历史、文化发生精神对话,反而容易被史料所左右和蒙蔽。

8.下列对“文化大散文”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文化大散文在内容上大规模地涉足历史的后花园,缅怀和追思旧文化、旧人物。

B.文化大散文力图建立起一种豪放的、有史学力度的比较大气的新散文路径。

C.余秋雨、王充间、卞毓方、费振钟、朱鸿等人是文化大散文这一潮流的倡导者。

D.在文化大散文中,原本枯燥的史实,一经作者转述,就充满了文学性,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9.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这句话讽刺了某些历史文化大散文作者越俎代庖,只能贻笑大方。

B.本文批评了文化大散文作者“试图用史料说话并求历史的正确”的做法,落到了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的旧话语制度中。

C.这篇文章不否认文化大散文成就,并指出文化大散文的成就在于作家获得丰富的历史材料,获得洞见,从而具有独立创造的品质。

D.文章认为文学需要的独立和创造的品质,文化散文作者的写作应该以非历史的方式来面对历史本身。

10.联系全文,概括“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5题(20分)

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

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

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

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

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

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

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

”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奉献给您呀!

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

您在笑我吧?

哦!

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摩着花朵,一边说,

“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

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通通的火苗。

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

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

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

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10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

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

我从来也不敢说:

‘我的玫瑰树开花了。

’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

‘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

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

在那个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她的敌人去搏斗,去战胜他们。

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

她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

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忠厚善良。

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

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100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

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地凋零了。

“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

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

‘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

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

11.作者在开头三节叙述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其用意是什么?

(3分)

 

12.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老园丁却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

请阅读全文,概述其原因。

(4分)

13.请从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两方面对画线语句作出赏析。

(4分)

 

14.老园丁的爱情经历与玫瑰花有着怎样的联系?

老园丁的感情生活为什么没有圆满的结局?

(4分)

 

15.这篇哲理小说刻意探讨了一种人生命题,也即“如何去爱”的态度和方法问题。

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0字左右,分点表述)(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留侯论【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何哉?

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故曰:

“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

庄王曰:

“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1)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古文观止》卷之十)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见:

表现

B.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轻:

轻率

C.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敝:

通“弊”,弊端

D.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称:

相称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夜则以兵围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B.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C.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乃使其从者衣褐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散文言简意赅,分析透彻,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用项羽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B.本文开篇亮出中心论点,即“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指出成功者往往有高尚圣洁的节操。

C.对张良“圯上受书”之说,作者大胆“翻案”;一是除去“圯上老人”身上的神奇诡异之气,二是指出老人“其意不在书”,而在折其刚锐之气,使张良能忍小忿而就大谋。

D.张良一生可写可论者甚多,作者只选取圯上受书和辅佐高祖两桩,前者说明张良之“忍”的难能可贵,后者强调张良之“忍”的巨大作用,选材紧扣题旨,行文不枝不蔓。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4分)

译文:

(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21-22题。

(7分)

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21.仔细品读这首诗,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2分)

22.这首诗的首联与尾联中最凝练传神的各是哪个字?

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5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1)子由问孝。

子曰:

“今之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

(2)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

(3)孟子曰:

“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①。

”(《孟子》)

【注】①币,礼物;将,送;币之未将者也:

礼物送上去之前就该具有的。

23.从

(1)

(2)两则材料中概括孔子“孝”道的核心内容。

(2分)

2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儒家的礼仪观。

(3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子曰:

贤哉,回也!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

(2),举匏尊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3)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

(4)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5)清新庾开府,。

渭北春天树,。

(杜甫《春日忆李白》)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易中天说:

“我确实没什么境界,但我绝对有底线。

”他认为,底线比境界重要。

一个人可以没有境界,但不能没有底线。

没有境界,顶多差劲一点;没有底线,就会出大问题。

底线,字典里解释为最低的的条件、最低的限度。

  请以“我的底线”为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台州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三统练答案

1.D(A 挨áiB热忱chén C扺掌而谈zhǐ)

2.A(B游戈——游弋,C云宵——云霄,D只言偏语——只言片语)

3.B(“被人”与“贻笑大方”重复。

A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C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勤奋读书或工作。

D甚嚣尘上:

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4.B(A偷换主语,最后一句应该是“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C不合逻辑,“我们的孩子”前加上“让”;D歧义,“几个城市的医院和诊所”歧义。

5.C(①句注意前面“头发斑白,衣着朴素”的主谓句式。

②语段所描写的自然环境突出了一个特点——绿,故排除A、B两项;另一方面语段是属于静态描写,而D是动态描写,且与下文“就连我自己也”衔接得不够紧密,故选C。

6.子女与老人同住模式对老人及其成年子女是双赢选择。

7.

(1)示例:

儿子从高等学府毕业,收获的是一纸文凭,父亲头白背弯,收获的是沉重的债务。

(3分)

(2)示例:

反应了普通家庭为子女教育不堪经济重负的社会现实。

(2分)

8.D(“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错)

9.C(“成就在于作家获得丰富的历史材料,获得洞见,从而从而具有独立创造的品质”错)

10.因为不值得一读的文化大散文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以史料代替自己的深刻见解;②把背景的史料当作文章的主体;③寻求历史的正解;④落到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的旧话语制度中。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

只要答出3点即可,每点1分。

11.答案:

表现人们对老园丁的不理解(1分);为下文表现老园丁独特深刻的人生感悟与境界作铺垫(2分)。

12.答案:

因为:

(1)老园丁的人生经历告诉他,“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2分);

(2)在他没有弄清玫瑰“长到何时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的之前,他不会去采折玫瑰花(2分)。

13.答案:

(1)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采折玫瑰就如同将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会断送玫瑰的生命与美丽这一道理(2分);

(2)运用反问,加强比喻说理的语气与力度(2分)。

14.答案:

(1)由物及人(以物喻理,借物喻人),揭示生活哲理(2分)。

老园丁的感情生活没有圆满的结局是因为那些女人都只是看中了他的局部,却没有爱上他的全部,她们的爱是不完整的(2分)。

15.答案:

观点明确给1分,言之成理给3分,表达流畅给2分。

(参考观点:

(1)生命是一个整体,爱一个人或物,要爱他(它)的全部,而不能只看到他(它)的局部;

(2)人人都爱玫瑰花,但人人只爱玫瑰花的美丽,而不是爱玫瑰花的本身!

照应到现实生活,人人都爱美好事物的,但人人只爱美好事物的美丽,而不是爱美好事物的本身;

(3)人们爱玫瑰花,就摘下它;人们爱的东西,都会想尽办法去将其“私有化”,看来自私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连人类的爱,也会表现出这一本性。

(4)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的,这看似人生的缺憾,实际上却是生命的常态。

16.C(敝,疲乏,困乏)

17.D(A连词,并且;连词,表因果。

B介词,从;介词,向。

C介词,用;连词,表目的。

D都是代词,他的。

18.B(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且文中无“高尚圣洁”之意。

19.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每对两处得1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

(1)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向人低头的(居于别人的下面),这是普通人的刚强罢了。

(关键词:

“且夫”再说,“下”,居于人下,向人低头,“也”表判断。

(2)从此看出,他(刘邦)还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盛气,除了张良,谁还能成全他的大业呢?

(关键词:

“全”成全,“非”除了,译成反问句。

21.既有对友人的真挚怀念之情,又有心头的寂寞之情。

22.“冷”与“空”。

(1)“冷”字既写出了郡斋气候之冷,更突出了诗人心里之冷。

正是在这种冷的心理感受中,诗人想到了栖居寒冷山林中的友人,要用热酒去安慰、温暖他故人。

(2)而“空”字则烘托出一个秋意萧瑟、落叶满地、全无人迹的清冷荒山,两相呼应,景与情浑然天成,构成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产生复杂的人生感受。

23.敬(2分)

24.礼的内核是仁(爱与敬),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和目的(2分)。

没有仁爱只有物质的“礼”是虚假的,与动物牲畜没有差别,与人交往,我们提倡发自内心的爱与敬,反对徒具形式的礼物交往(1分)。

25.

(1)一箪食,一瓢饮

(2)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

(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5)俊逸鲍参军江东日暮云

26.略

译文:

古代所谓的豪杰之士,必定有超过常人的节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气度。

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宝剑跳起来,挺身去决斗,这可谈不上勇敢。

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他们的志向又很远。

张良从圯桥上老人的手里接受了《太公兵法》,此事很奇怪。

然而,又怎么能断定这位老人不是秦朝隐居的有识之士出来考验张良的呢?

观察老人用以含蓄地表达自己意见的,都是圣人贤士相互间劝诫的道理。

世人未加细察,以为他是鬼怪,这就不对了。

而且,老人的用意并不在那本兵书上。

当韩国灭亡的时候,秦国正强盛,用刀锯、鼎镬迫害天下的士人,安分守己而无罪被杀的人,多得数也数不清;这时即使有孟贲、夏育再世,也无所施展。

一个立法严厉、苛刻的政权,它锐利的锋芒不能触犯,而当它走到末路时就可以乘虚而入了。

但张良却忍不住愤恨之气,凭借一个普通人的力量,想用大铁椎的一击来达到目的。

当时,张良虽然死里逃生,实在是已经走到了死亡的边缘,真太危险了!

拥有万贯家财的富家子弟,决不肯死在盗贼的手里。

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身体宝贵,死在盗贼之手不值得。

张良有超过世人的杰出才干,他不去规划伊尹、周公那样安邦定国的谋略,却想出了荆轲、聂政那样行刺的下策,完全因为侥幸才得以不死,这正是桥上那位老人为他深感痛惜的!

所以,老人故意用傲慢无礼的行为重重地刺激他,让他能有忍耐之心,然后才可以去完成伟大的事业,所以说:

“这小伙子值得一教的。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袒露着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