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447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

 

一、说课标

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和重要性

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说教材分析

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无论从自然地理条件,还是从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看,都有许多共性。

具有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

所以本节内容着重介绍了东南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

由于它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个章节,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也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再加上东南亚和我国山水相连,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本节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学会分析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习识图,用图的能力,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能以东南亚为案列,自己研究其他区域的自然环境,体现了分析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半年的地理,加上前面亚洲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关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和简单的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基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以学促教”,并结合初一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表现自己、喜欢活动、自主合作学习和小组竞争。

在学习方法上,学生经过一学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方法的培养、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先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进行简要的评价。

2、学会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主要气候及其对农业的生产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

学会利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气候等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五、说教学重点

1、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分析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六、说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七、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屏幕出示(或打印发放)自学内容,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先学)完成自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先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让他们自己了解教材,多动脑筋初步认识所要认识的事物,同时产生疑问。

“后教”是教师针对学生先学中不能完成的问题采用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角色扮演法、口诀记忆法等多种方法,对学生没有理解或领会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对学生已经理解的内容少讲和不讲,从而节约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疑难问题。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八、说教学过程

出示“新马泰”旅游视频,让学生解释“新”“马”“泰”的含义?

并说出近年兴起的“新马泰”旅游热在“东南亚”?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东南亚。

一、“学”的过程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教师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1、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并对“十子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进行简要的评价。

2、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目标

二、出示自学内容,(根据各班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学内容):

(一)自学22页“十字路口的位置”内容

1.读图7.20“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21“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位于                   ,范围包括               和                  两部分。

                         

2、读图7.20“东南亚的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

①东南亚的纬度大部分位于    ~    之间,地处   带。

②东南亚地处  洲与   洲、   洋与   洋之间的“      ”。

3、读图7.21“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左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马六甲海峡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是从   、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   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自学23页“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部分内容

1、读P7页图6.9“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两种?

分布在哪里?

②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

③完成下列表格

物产

稻米的主要出口国

橡胶的最大生产国

油棕的最大生产国

椰子的最大生产国

蕉麻的最大生产国

椰子的最大出口国

主要生产或出口国

 

 

 

 

 

 

 

 

 

 

 

 

 

 

 

 

 

 

 

教学

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导入

出示“新马泰”旅游视频,让学生解释“新”“马”“泰”的含义?

并说出近年兴起的“新马泰”旅游热在---东南亚,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东南亚。

 

观看视频,说出“新马泰”的含义,指出所在的地区

利用视频,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新课内容

屏幕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并对“十子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进行简要的评价。

2、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教师解读目标内容

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的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围绕目标学习

展示自学内容“先学”

自学内容:

(一)自学P22“十字路口的位置”内容

1、①读图7.19“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20“东南亚的地形”,完成:

东南亚位于           ,范围

包括        和         两部分。

②读7.24“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找出东南亚的11个国家,与中国想连的有      、    、      。

判断那些是临海国、内陆国、岛国?

2、读图7.20“东南亚的地形”,完成填空:

①东南亚地处      洲与   洲、

   洋与   洋之间的“      ”。

3、读图7.20“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马六甲海峡位于    半岛和     . 岛之间,是从   、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   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是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

4、讨论分析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

(二)自学P23“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内容

1、读P10图6.13“亚洲的气候类型”,看图并思考:

①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两种?

分布在哪里?

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②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

③完成下列表格

 

 

 

物产

稻米

的重

要出

口国

橡胶

的最

大生

产国

油棕

的最

大生

产国

椰子

的最

大生

产国

蕉麻

的最

大生

产国

椰子

的最

大出

口国

主要生产或出口国

 

 

 

 

 

 

 

 

 

 

 

 

学生利用课本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学内容

使学生“先学”有具体的学习内容,有多样学习方法的指导,有限定的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方法。

 

后教

 

 

 

 

 

 

 

 

 

 

 

 

 

 

 

 

 

 

 

 

 

 

 

 

 

 

 

 

 

 

 

 

1、          出示东南亚空白地图,

(1)指一指:

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找一找:

指图说出东南亚相邻的国家11个,判断那些是临海国、岛国、内陆国

说明: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记一记:

约老太见面,非印新闻吗?

(越老太柬緬,菲印新文马?

    说一说:

东南亚陆上与我国相临的国家有那几个?

讲述:

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彼此邻近,友好往来。

东南亚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进行 贸易往来和联系的 必经之地。

在世界航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上黑板指图说出

 

明确位置,培养读图能力

2、出示“世界航海路线图”,“大航海时代不同人物的要求”

A、英国女王:

这批货物要及时运往韩国

B、南非国王:

这批钻石要运往日本

C、中东酋长:

我们得尽快把这船石油运往中国

“演一演”请学生上台扮演不同的人物,并在图上指出最近的航线,以及经过的重要海峡

学生A:

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韩国

学生B:

南非-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学生C: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请学生上台演一演不同的人物,并在图上指出最近的航线,以及经过的重要海峡

 

 

 

 

 

 

 

 

采用角色扮演,变枯燥难记的航线为大航海故事,切让学生读图参与其中,极大激发学生积极性,为下面“十字路口的位置”这一难点的学习扫清障碍

“论一论”

1、为什么说东南亚位于:

“十字路口”的位置,其咽喉在哪?

2、分析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

讲述: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与世界经济第二大国日本比肩的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中国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东、非洲、进口原油运输五分之四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已经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可以说马六甲海峡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生命线”

 

学生讨论:

 

 

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讲述使学生提高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进一步强调了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从课内知识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活动一:

读图“亚洲气候类型图”,指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的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马来半岛

活动二:

出示曼谷和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分配均匀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

视频欣赏: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景观图片,进一步加深两种气候的特征

东南亚气候高温多雨,降水丰沛。

那么这种气候条件下,东南亚的农作物有哪些?

图片展示:

东南亚的水稻、东南亚的饮食习惯和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图及文字介绍

 

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物产

稻米

的重

要出

口国

橡胶

的最

大生

产国

油棕

的最

大生

产国

椰子

的最

大生

产国

蕉麻

的最

大生

产国

椰子

的最

大出

口国

主要生产或出口国

 

 

 

 

 

 

 

学生上台指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学生分析两种气候的特征

 

 

 

 

 

学生轻松欣赏,对比记忆两种气候的景观差异

 

 

 

 

 

 

 

完成表格内容

 

 

 

 

 

利用图表,采用比较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节气氛,加强记忆

 

 

 

 

 

 

 

 

 

 

 

学生完成表格,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课堂效果

学生讨论:

东南亚的农业为什么以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学生回答

 

 

 

 

 

 

除此之外,东南亚还有许多原始热带雨林及珍贵的野生动物。

那么在如此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它们是不是过的很好呢?

学生讨论:

1、生产方便面与保护红猩猩的生存环境有何矛盾?

2、以“保护红猩猩,少吃方便面”为题,写一份“倡议书”

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生产特点,,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种植业的发展历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方便面与红猩猩生存环境关系的讨论,幷写倡议书,是学生理解东南亚在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形成关心 和爱护自然的行为习惯,

小结

说说这节课的学到了什么?

 

学生小结

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布置

作业

搜集有关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行为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的故事。

 

以小组搜集整理,班内与同学分享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二节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范围: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国家:

11国

3、位置:

“十字路口”

二、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三、农业生产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热带作物:

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

教学反思:

教师使用学案进行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讲的少,学生想的多、做得多、说得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检测指导使课堂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东南亚位于(    )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      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

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3.马来西亚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

A.油棕和天然橡胶      B.金鸡纳和油棕

C.椰子和金鸡纳        D.蕉麻和油棕

4.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

5.被誉为“千岛之国”的世界最大群岛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

6.世界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

A.印度尼西亚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

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泰国     B.缅甸     C.越南     D.老挝

8.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主要农事活动的特点是(    )

A.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有收获

B.农作物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C.农作物多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D.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收获

(二)综合分析

读新加坡图,回答问题并填写下表:

(l)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属________气候。

(2)新加坡西北部为著名的__________海峡,它既是________亚和__________亚之间,又是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洋之间的海上、空中交通要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