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314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docx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docx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演讲稿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_演讲稿

篇一: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我们中国人,在困难面前是团结一心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全中国开始了生命大救援。

成都数百名出租车司机冒着余震危险自发赶往都江堰抢救伤员;许许多多的城市,献血的人排成的长龙将血站“挤爆”;近20万志愿者奔向灾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团结一心的中国人,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我们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在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贫乏,衣服的样式、色彩、极为单调,而粮食也要凭票定量供应。

而现在,衣服的款式和颜色都十分丰富,而粮食更是想吃多少就去买多少,根本不用粮票定量购买。

这些都可以看出我们中国在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我们中国还举办了一场非凡的奥运会,2008年8月8日20点,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这是中国取得最好成绩的一届奥运会。

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取得了51枚金牌,获得了金牌数第一,总奖牌数第二的好成绩。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致辞时还评价说;这是一届真正的非凡的奥运会。

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同学们!

我号召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争得更多的荣誉,让我们的子子孙孙也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篇二: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

  在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求是》上发表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文章。

拜读之后,我感受颇丰,受益匪浅,感悟深厚,茅塞顿开。

该文章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的一篇思想巨著和我们党员不可或缺的思想之源。

  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必须真正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党章》明确指出: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建设、改革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不断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与时俱进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民意、得民心,90年来的奋斗历程生动地说明,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优势,是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传统法宝。

  谈“三谁”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可谓金“三谁”。

每一“谁”都意义非凡,构成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金“三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

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

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就是端正角色认知。

回答“为了谁”的问题就是端正目标认识,搞清楚我们干事业、做工作、创政绩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

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就是要给党员干部角色定位并使我们党像父母一样宠着群众,像情人一样爱着群众,像兄弟一样帮助群众。

惟其如此,我党才能筑牢“人民群众”这座永远的靠山,才会在前进的征程中,无往不利,所向披靡;唯有如此,我党才能始终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消灭新时期潜在的不合理的“大山”,使13多亿人民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及时治等,从而使我们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永远成为群众最坚强的靠山。

  我是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它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使中国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新任务,开始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它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化三改造”,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

1978年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时期的新任务,那就是:

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到现代化建设上。

中国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逐步确立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中国的面貌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长期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社会生产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中共又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如提出树立人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

这正好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

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为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美好乡村,美好城市、美好社会而奋斗。

十七大报告也非常明确的提出,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人民的富裕安康;就是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为了谁”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理想信念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依靠谁

  成就伟大事业须有伟大力量。

我们党能依靠的力量是什么?

如果搞不清楚、弄不明白“依靠谁”这个问题,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执政之基。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武装到牙齿”的蒋家王朝,重要秘诀就就在于我们党生存发展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群众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力量之源,也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力量之基。

人民群众对党有着深厚感情。

为什么我们党能够执政到现在,就在于我们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离开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

党90年的发展历程无数次证明:

没有群众就没有党。

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强的后盾,始终是我们奋进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共产党员原本是人民的普通一员,是人民的一部分。

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受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人;是经党教育、培养、考验,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举过拳头、宣过誓的人;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名先进分子,宣誓“对党忠诚”的人;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名队员,宣誓“永不叛党”的人。

在组织、宣过誓、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四条,既是对共产党员本质的概括,也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同志这句简单、直白而饱含深情的话告诉我们,人民才是父母。

笔者认为,国家干部至少具有三重身份。

一是有着每一个正常的自然人都具有的特征的自然人。

二是制定、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国家公职人员。

三是人民公仆。

国家干部除了具备以上两重身份之外,最特殊的身份就是更是人民公仆。

国家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代表各级政府执行国家方针政策。

各级领导干部需要牢固树立的是“权为民所赋”的观念,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只有树立了“权为民所赋”的权力观,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克难制胜的法宝。

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关系、舟与水的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末与根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儿女与父母的关系,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

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是群众的亲人、仆人和知心人。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

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要经常深入村组、社区与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盼在何处、难在何处、急在何处,真正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贴心人。

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我们对群众应该有感情、必须有感情。

我们对人民群众要深怀感激之情;人民群众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人民群众。

任何党员干部不管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没有资格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都不应该有任何特权思想,决不能搞特殊化,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要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请教,掌握群众所思、所困、所恶、所盼,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动力和方案,和群众一起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真正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为了谁

  为了谁?

这个问题问到了根本。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掉这个根本。

党员干部无论分工怎样,职务有何不同,其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群众服务群众。

党的力量源泉就是人民群众。

依靠谁?

这是党90年以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

一切依靠群众,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英雄。

党的基本工作方法就是群众工作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其实就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

  群众路线是党的“法宝”。

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

弄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践行党的宗旨的主动性、自觉性,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减少官僚主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公仆意识。

只有我们少点私心、多点爱心、公心、小心、细心和关心,尽量让周围的人开心,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服务

  通过学习,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党员,应当在“三谁上”下功夫,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

一是在“为了谁”的理性思考中增强宗旨意识。

行动上的自觉来源于思想上的清醒和理论上的坚定。

明白“为了谁”,一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二要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

三要不断深化人大履职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依法行使职权,推进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要回应人民关切,寓监督于支持之中,督促政府及其部门多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实事、好事。

要维护公平正义,切实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保障宪法和法律全面贯彻实施,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二是从“依靠谁”的科学理解中汲取群众智慧。

认清“依靠谁”,一要把人民当主人来尊重。

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和落实人民的民主权利;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决不凌驾于群众之上;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二要把人民当先生来请教。

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三要把人民当亲人来对待。

要增进心系群众的感情,自觉摆正自己在群众中的位置,同群众融在一起、打成一片;要培养善待群众的习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让群众的事情有地方办、诉求有地方管、道理有地方说;要多办造福群众的实事,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心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

三是于“我是谁”的准确定位中改进工作作风。

回答“我是谁”很简单——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儿子,是人民的一员,为此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对那些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说“不”。

从形式主义来看,要着力解决学风不正、知行不一、落实不力,调研走马观花、工作避实就虚等问题;官僚主义方面,解决不深入实际、不深入基层,高高在上,工作效率低下,监督的成效不够明显等问题;享乐主义方面,克服“人大工作做多了,没有意思;一点不做,不够意思;做一点,意思意思”的思想,解决甘于平庸、容易自满,工作拈轻怕重、标准不高等问题;反对奢靡之风方面,解决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讲排场、铺张浪费等问题。

总之,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到政治清醒、保持定力,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摆正位置、严以自律,树立人大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在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在工作内容上要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在思想作风上要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拉近群众的距离,才能使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依靠员工,服务员工,为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实现“十二五”期末200亿产值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三:

为人民服务演讲稿

  我叫王志英,今年72岁,1998年退休。

退休前,曾任原运城县宣教办副主任、王范公社党委书记、小市(县级)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政协秘书长。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

用写作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提起写作,有一件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那是在初师二年级上第一堂作文课时,老师让学生自命题作文。

我就以邻居王润生卖爱国棉为题材,写了一篇《润生卖棉》。

老师阅后,大加赞赏,写了这样一段评语:

“这是一篇极好的通讯报道。

主题鲜明,语言简练,人物栩栩如生,整篇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如能继续苦练,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业余的新闻工作者。

”这段评语,一下子改变了我过去不爱写作文的毛病,进而激起了我对写作的浓厚兴趣。

记得在学校读书时,我就试着向报社投稿。

当了教员后,就把学生、教师中的好人好事和团队活动情况写成消息或者通讯投向报社,“豆腐块”的文章也不时见报。

后来,竟被《中国少年报》、《辅导员》杂志、《山西日报》聘为通讯员。

再后来,就被县教育局调到局里写材料,1964年又调到县委中心通讯组任组员、组长,进而出任县宣教办副主任,分管宣传通讯工作。

那时,我真是走到哪,写到哪;干什么,写什么,也创造了我的新闻“辉煌期”。

记得有一天的《山西日报》,除了半个版面的国内外时事新闻外,全是我主笔采写的“安邑水泵社”通讯、照片和日报社配发的社论。

1971年,我被调离通讯战线后,先后担任过公社党委书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协秘书长。

就是这,我也没有放下笔杆子,先后在《瞭望》、《人民日报》、《山西日报》、《支部建设》等报刊上发表过新闻通讯800多篇。

1998年退体后,曾一度搁置笔杆,但2003年被选为盐湖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理事、2005年进入盐湖区老年学会后,又重操旧业,仍以写作为己任,用写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先后以老区、老龄、新农村工作为主题,在《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先锋队》、《中国老年报》、《山西老年》、《运城日报》、《黄河晨报》及网站上发表新闻通讯、调查报告、文史资料、随笔散文800多篇,总结典型,弘扬文明,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上发挥了一定作用。

  深入调研写建议

  为了帮助老区农民脱贫致富,为了更好地开展盐湖区老区与老龄工作,我曾多次参加区老促会和老龄委组织的调研活动,并将重要经验、问题、呼声和建议撰文报告区委、区政府。

  2004年5月下旬,我区老促会会长刘宝善等,4次打的到上段村探讨由基本小康村迈向富裕型小康的途径,尔后,写出调研启示:

《向富裕型小康迈进之路》,被《运城老区》、《山西老区开发报》采用。

  2005年10月,我和杨望久深入牛庄,调查和总结了牛庄把“劳务经济”作为“支柱产业”常抓不懈,仅三年时间,就使劳务经济收入占到该村总收入的60。

6%的成功经验,报告一发出,就被选入全省地市级四届老促会会长座谈会典型材料,《社会扶贫》和《运城日报》也先后刊用。

  2007年,一个滴水成冰的冬日,我同盐湖区老龄委负责人乔呈祥到革命老区上郭乡路家庄村调研,发现这里的老年人既是村“两委”的参谋部,又是村民们的“代言人”,还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急先锋、“乡村文明”的播种机,更是新农村建设的急先锋;在清理村财务帐目和集资建校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受到了全村干部、群众和学生的欢迎。

调研归来,我就以老龄委的名义写了一份《要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的调查报告,不但被区政府以红头文件转发全区,而且被《山西农民报》采用发表。

  几年来,由我主笔写成的调查报告和建议,共20份,其中3份被区委区政府转发,2份被编入市《小康之光映老区》一书,15份被各级报刊采用,还有1份荣获中国县市发展研究会三等奖。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区经济发展和老龄工作的开展。

  敢为农民鼓与呼

  我还经常跟随老促会、老龄委领导进山区、走窝铺、倾听农民真话,察看农村实情,敢为老区人民鼓与呼。

2003年春,我在牛庄调研时,听到退耕农民对不准栽植花椒树有意见,便立即写了一篇《要允许退耕农民在“退耕还林条例”框架内有发言权和选择权》的调查报告,寄给了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和《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

国家林业局极为重视,决定“让农民在地边、埝边以拾破谷的办法栽植一些花椒树”和“允许农民在树带之间搞窄带林药、林草间作”,以补救原来规划之不足;对新退耕的1000亩林地全部栽上了兼用林树种,《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也于当年第8期予以发表评述,从而协调和改善了政府部门与老区农民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使老区农民通过树下经济得到了不少实惠,特别是2004年,牛庄每个农户都增收在1000——5000元不等,最多的是韩天福林药间作一年增收7000多元。

2004年麦收前夕,我和刘会长等深入一个“小康达标村”进行调研,发现一个严重问题:

在全村人均纯收入2354元的平均数下竟有20%是贫困户和特困户。

为此,我就立即撰写了《要十分关注小康达标村平均数掩盖下的贫困户》,建议采取三大措施,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让一户农民成为失群的孤雁。

稿子发出后不到十天,就被《人民日报》刊登在五版头条,还在一版作了“导读”。

2005年4月下旬,我又深入牛庄调查研究农民医疗卫生状况,发现医院越建越多,设备越来越好,可农民看病却越来越难。

据百户调查,患有各种疾病的人中,约有45%有病不就医,30%应该住院不住院,原因集中在五个方面,回来后,就如实地把所见所闻、造成原因、呼吁与建议写成调查报告,呈送区委区政府和市老促会,受到高度重视。

尔后,被《黄河晨报》、《人民代表报》、《山西老区开发》、《中国老区建设网》采用,有的还加了“编者按语”。

  用典型推动工作

  2003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区老促会会提出一个新思路:

要积极为老区人民出计谋,传信息、扶志气、送科技,实施产业扶贫,变受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为此,我又在会长带领下,跑遍了老区的乡乡镇镇、山山水水,陆续发现、总结和树立了子谏村劳务输出、路家庄兴水致富、西北庄发展果业、张丙全舍饲养羊、贾麦俊养鸡致富、裴红波外出打工等七个“造血致富”典型。

这些典型不在天边,而在眼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终使不少老区村、镇呈现出一派“退耕还林气如虹,畜牧养殖势纵横,劳务输出起宏图”的新气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又经常利用下乡调研的机会,注意总结老年人的模范事迹和老区、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

记忆中,由我主笔总结出来的模范人物事迹有《张呈祥:

从政坛强人到书法名家》、《乔呈祥:

老年人的老朋友》、《刘宝善:

老区的“孺子牛”》、《李留喜:

一个老党员和他11年的黑板报》、《裴金狮:

八旬老人用顺口溜“劝善”》、《张振华:

生命不息 研究党史不止》、《贾生娥:

她和患者心连心》、《雷鸣:

拳拳孝母心关爱赛儿孙》《崔云山:

“敬老助老,永远没有句号!

”》等20多个;由我主笔总结出来的老龄先进单位典型有《东郭镇:

决不能让一个老年人成为失群孤雁》、《老年服务队:

一个伟大的创举》、《路家庄村里的老年人》、《盐湖区老龄委为老年人办了八件实事》等5个;由我总结出来的老区典型有《路家庄兴水致富》《西北庄发展果业》《张丙全舍饲养羊》《牛庄劳务输出》等10多个,这些经验大都见诸于《中国老区建设》、《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以及河北、内蒙等报端,且内容丰富,教育意义大,对引导老年人健康生活和老区、老龄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

  2008年到市电视台帮忙后,又发表了不少有关“运城广电”的信息和通讯,还试着总结、撰写并发表了七篇关于广播电视的业务论文。

为了给全市广电系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我还没事找事,创办了一种《运城广电》的内部刊物,每月一期现已坚持两年多了。

  以史育人慰英魂

  稷王山是稷麓县抗日县政府、安邑县抗日县政府、安北县民主县政府所在地,这里的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对祖国做出过重大牺牲和贡献。

为此,我又始终把积极收集编撰老区史料、大力宣传老区、宏扬老区精神当成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拜访原政府成员、走访老游击队员、和知情人座谈、查阅党史资料和《运城市志》等办法,收集、编撰了不少老区史料。

记得在纪念建国55周年时,我与原党史研究室主任张振华合作,收集、整理了《王鸿钧:

运城建党第一人》、《晋南人民支援运城前线追记》、《徐向前与运城战役》、《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孙悟空”》等史料;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我又和张振华合作,收集、整理了《运城攻坚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和《一场惊心动魄的货币斗争》;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又收集整理了《一次正义的审判》、《抗日县长赵宜轩》、《赵宜轩与稷麓县抗日县政府》、《“大众剧团”抗日轶事追记》、《赵殿举与安北县大队》、《插向闫锡山心脏的一把利刃——追记打入二战区总部的地下党员樊耕农烈士》、《忍辱负重半世纪——记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优秀党员安民同志》和已故前辈、原中共运城市委副书记杨克恭同志的口头回忆录: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共14篇,就有10篇先后刊登在《中国老区建设》、《山西老区开发》、《中国老年报》、《山西老年》、《先锋队》、《山西政协报》、《文史月刊》和《运城文史》等报刊上,这对老区是一种激励,对青少年是一种责任,对英烈则是一块永远的丰碑。

  精雕细刻出精品

  新闻通讯,特别是新闻必须要新、要快。

我便处处留心,快速反应,一旦发现新闻由头,就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立即写,立即发。

记得2009年12月26日一早,我去南风广场锻炼,发现三件事,一是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横幅下,一支锣鼓队敲打的震耳欲聋;二是群众自发高唱《东方红》、《祖国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绣金匾》等红色歌曲;三是68岁的盐化退休职工刘富贵自办毛主席照片、像章、宣传画、书画和报纸剪贴收藏展,参观者络绎不绝。

我就当即进行采访和拍照。

回来后马上写了一篇《运城南风广场群众高唱〈东方红〉》的消息,并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往《山西晚报》,结果,第二天(27日)就见报了。

再如,2009年10日26日,也就是重阳节那一天,我再车盘下乡,正好碰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