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分类阐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149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偶戏分类阐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木偶戏分类阐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木偶戏分类阐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木偶戏分类阐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木偶戏分类阐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木偶戏分类阐述.docx

《木偶戏分类阐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偶戏分类阐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木偶戏分类阐述.docx

木偶戏分类阐述

木偶戏分类阐述

(一)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

  1、简要描述

  被赞誉为“让木偶活起来”的泉州提线木偶戏,即“嘉礼”戏,又称“加礼”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

“嘉礼”、“加礼”,意即隆重的殡婚嘉会中的大礼。

泉州地区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新建屋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都必须演提线木偶戏以示大礼。

因此,泉州自古以来便称提线木偶戏为“嘉礼”戏、“加礼”戏。

  2、历史

  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大建宫院,由中州聘请不少名士学子,并携带傀儡戏具,置于宫中以供娱乐,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故“嘉礼戏”的道白有中州音。

  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

明代的泉州傀儡戏,进一步与民间仪式结合起来,得到较大发展。

明代泉州李廷机曾为木偶戏撰联:

"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

"可见当时木偶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备了表现纵横千里、包容古今的功力。

  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泉州的“嘉礼”戏已经十分成熟,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规范的剧本体系,能够演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了。

虽然形象只有固定的36个,但行当已分生、旦、北、杂四大类,可演42部大戏,如传统连台本《目连救母》可演七天七夜。

  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乡。

泉州东岳庙、关帝庙、元妙观、城隍庙等"四大庙",均有固定戏班为祈天酬神专门演出。

号称"嘉礼才子"的林承池曾与文人杨秀眉创作了《说岳》、《水浒》等连本戏,从而把木偶戏脱出仅服务于婚丧喜庆的圈子。

林承池、连天章等人,还创造和改进了不少表演艺术技巧,如拔剑、插剑、弄蛇、伞舞、织布、弄钹等,大大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表演艺术。

  千年来,泉州傀儡不仅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3、艺术特色

  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泉州傀儡戏至今保存七百余出传统剧目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包括“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在泉州傀儡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区民间婚丧喜庆及民间信仰、习俗的内容。

保存着“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俚语的语词、语汇、古读音。

并且也保存着许多宋元南戏的剧目、音乐、演剧方法、演出形态等珍贵资料。

因而,对"闽南文化学"、"闽南方言学"与"宋元南戏学"等,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4、传承价值

由于泉州与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等关系,泉州傀儡戏于明末清初即开始向台湾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流播,并在当地生根开花。

为传播闽南方言、文化,延续民族文化传承,沟通海峡两岸同胞及东南亚各国侨胞感情,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二)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晋江市

  1、简要描述

  晋江布袋木偶戏即南派布袋戏,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

  2、历史

  南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其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化书》、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记载。

明中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民间传说和《台湾通志》称,布袋戏兴起于明嘉靖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

清中叶,晋江等地的布袋戏演出兴盛,并传至台湾,同时出现了李克茶等著名艺人。

清末民初,泉属各县一些著名的布袋戏班社纷纷兴起,如清同治、光绪年间的闽南“五虎班”。

民国时期,安溪、惠安等地的布袋戏班几乎遍及全县。

但至建国前夕,由于经济衰退,泉属诸县的布袋戏班社处境维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派布袋戏获得了新生。

20世纪50年代,晋江等县组织挖掘记录了200多个布袋戏剧目和音乐曲牌。

新时期以来,南派布袋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承载体为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

建团50多年来,多次进京演出。

参加戏剧赛事和国际木偶节,并获得省级、国家级的奖誉。

剧目《白龙公主》、《五里长虹》获得文化部嘉奖和第九届文华奖。

  3、现状

南派布袋戏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地域文化特征明显。

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脚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但由于受到当前商品经济的影响,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遭到不断冲击,如不加以保护,将面临消亡的危机。

  (三)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

  1、简要描述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2、历史

  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古老珍稀的优秀艺术,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地区。

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

其中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

近二百年来,至今已传承八代。

  3、艺术特色

  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技巧高超、造型精美等独特风格。

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

技艺高超的艺人双手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感情各异的偶人。

布袋木偶戏尤为擅长武打场面和善于刻画人物性格。

  4、传承价值

从人文历史考证,闽台文化原属一体。

其母体为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的布袋戏是闽文化在台湾的移植和延伸,通过闽台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两岸木偶艺术的发展,更加深了两岸同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同感。

在促进祖国统一事业方面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和影响。

闽台布袋戏同根同源,这对漳州布袋戏艺术的发展衍变、历史传承与交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现代文化价值。

(四)木偶戏·辽西木偶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锦州市

  1、简要描述

  辽西走廊似一条超越时空的彩练,把中原汉民族文化与辽西北方民族文化连在一起。

独特的地域,复合性的走廊文化,孕育了辽西自己的木偶艺术风格。

  2、艺术特色

  辽西木偶造型艺术是雕塑、绘画、结构装置相结合,用物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它着重于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画,表现人物本身的形貌特征和思想品格,是被人操纵表演的戏具。

辽西木偶的造型艺术和结构装置经过久远的进化过程,逐渐发展到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杆式木偶、人偶一体、卡通人偶、荧光木偶等不同的种类。

  3、表演特点

  辽西木偶戏是通过演员操纵木偶表演人物,并赋予故事情节。

木偶戏表现手段丰富。

既是一种真实的模仿性艺术。

又是一种虚构夸张性艺术。

由于木偶戏具有"以物象人"的特殊形式,故需将操纵者遮挡起来,从而决定了木偶戏舞台当有特殊的结构。

辽西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是演员把木偶举过头顶表演,所以,舞台上要设一道帷幕遮挡演员,帷幕上边表演木偶戏,帷幕的大小由木偶的大小决定。

常规用的帷幕长6米至8米,高1.6米至1.7米。

,舞台上的布景安装上1.65米的高脚,舞台灯光布局设置需面光,侧光,顶光、天幕光等以及其它效果流动光位。

舞台设置边幕、沿幕、天幕、帷幕等,景区设置网景、纱幕、推景、转景、吊景等。

舞台设施组成一种轻便灵活,具有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以适应多种表演形式的木偶戏,增强综合艺术效果。

辽西木偶戏多方借鉴国内外其它艺术之长,不断改进和发展舞台美术的各种表现手段,使之成为综合性的艺术。

木偶戏舞台采用多种现代材料,同时借

  4、代表人物

  辽西木偶艺术设计、制作创始人蔡大田,(蔡万荣)1899年(约)木偶剧《嫦娥奔月》雕刻的《苏三起解》脍炙人口。

由辽西黑山人张仃(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设计、蔡大田亲自雕刻的《望娘滩》即《无孽龙》、《黑风洞》,得到了张仃的高度赞誉。

前"青艺"美术家张光宇设计,蔡大田雕刻的《猪八戒背媳妇》、《小放牛》等脍炙人口。

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佳作都在"文革"期间付之一炬了。

  辽西木偶艺术表演主要传承人关剑青,出生于1926年,系民间班社悬丝木偶艺人,代表作《平顶山》(即《三打白骨精》)。

辽西木偶六代相传,承袭至今。

1953年1月辽西木偶剧队一行23名队员奉中央文化部调令赴北京,从此成立了今天的中国木偶艺术剧团。

不甘寂寞的辽西木偶人,在此后的几个时期,迎着困难,几经磨难,六起五落。

他们的作品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情操,是东三省的稀有剧种,同时也填补了辽宁省木偶艺术的空白。

  5、现状

目前辽西木偶艺术又面临着危机,老一辈艺人都已是七八十岁以上的人了,传承已面临断档边缘。

(五)木偶戏·邵阳布袋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邵阳县

  1、简要描述

  这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原始布袋戏。

邵阳人喜欢亲昵地称为被袋戏、被窝戏,是因为她一切的一切,统统囊括在被袋似的小小的舞台上。

一个戏班,独自一人包打包唱;一个剧团,就那么一副挑担,闪悠悠走村串户,几多轻便。

难怪人们又把她叫做扁担戏哩,连现在的木偶剧也是从她派生出来的。

  一块土色土香的蓝色印花布,围着一张普普通通的方桌撑起来就成了一个绝妙的舞台。

从扎台到演出,总共不出一袋烟的功夫,这舞台可出现在堂前檐下,也可出现在渡口码头,甚至在不到三尺宽的渡船上,她也能奇迹般地立起来,村民们凑上五元八元包一场戏,就可以尽情地享受一番。

试问:

普天之下,还有哪种戏能与观众如此亲密无间呢?

  布袋戏表演的大多是祁剧和邵阳花鼓的传统剧目。

不过民间艺人在唱腔、道白、情节方面,创造性地赋予了更多诙谐的情调。

这本是与群众天生喜乐幽默的性格一脉相通的。

繁重的劳作之余,他们需要轻松,需要欢乐,布袋戏给了他们极大的满足。

  2、起源

  邵阳布袋戏的发祥地白竹村燕窝岭位于邵阳县九公桥镇。

据刘氏家谱记载:

元末明初,为避战乱,刘姓祖宗胜公携家眷肩挑布袋戏逃难至燕窝岭定居,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布袋戏从胜公传至"永"字辈,共18代。

  3、表演特点

  邵阳布袋戏系口传心授。

其表演方式和表演技巧为:

一个艺人一副戏担,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全靠艺人一个人手、脚、口、舌并用,十指灵活调度。

主要剧目有《封神榜》、《三国演义》、《西游记》、《杨孝打虎》等,以武打戏、鬼怪戏、滑稽戏居多。

音乐以祁剧唱腔为主,风格清新、古朴、纯真,自成流派。

  4、传承价值

邵阳布袋戏集木偶技巧、戏剧形式、表演技艺于一体,具有神秘、精致、新奇、简便等特征。

600余年来,始终保持初创时期的表演技巧、演出风格和演出形式,独具历史文化底蕴,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鼎盛时期,燕窝岭有110多副戏担子上云贵、下湖广、去浙江。

1956年9月,艺人刘恒贵出访捷克斯洛伐克表演布袋戏《三打白骨精》获得巨大成功。

自2002年经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后,引起海内外关注。

特别是2005年8月,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了邵阳布袋戏专题节目,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关注。

(六)木偶戏·高州木偶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高州市

  1、简要描述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几百年来,高州木偶戏广泛流传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个镇、街道办中23个有傀戏班。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心目中,"鬼仔戏"是儿时久远而温馨的记忆。

在二三十年前,在逢年过节或婚娶喜庆的日子,村民们都会不惜耗资请一台木偶戏,往往一个艺人一担箩筐一个布架子一个锣鼓几个木偶就成了一台木偶戏的全部"家当"。

每当锣鼓一响,便人头挤拥,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小小的木偶戏台围个水泄不通。

那木偶戏艺人仿佛有三头六臂般,这边敲打锣钹,那边手脚并用将木偶舞弄得令人眼花缭乱,同时还要嘴里根据生、旦、净、丑不同角色唱出、说出不同腔调。

歌声、笑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锣鼓声和木偶戏特有的音调在夜空中传得很远很远。

  2、艺术特色

  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

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

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木偶艺人便肩挑着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则可以架设成为木偶表演舞台。

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

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木偶艺人不仅能使木偶的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灵活自如,还可令其眼、口张合生动逼真。

表演时,可以令木偶开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一举一动,准确自然。

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对白、锣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艺术,均由一个艺人完成。

艺人熟练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点击,令人赞叹不绝。

  清末发展了中班。

高州木偶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为最盛,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演出木偶戏娱神娱人。

  3、表演特点

  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

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

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

高州木偶像头雕刻精巧,表演技艺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喷烟喷火、杀头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是一门融会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是优秀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

"先有傀戏,后有人戏"。

高州木偶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区史和建设新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4、现状

高州木偶戏现在面临生存危机和失传的危险。

社会转型,强势经济冲击,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娱乐取向转变,观众剧减使高州木偶戏生存发生危机,木偶艺术后继乏人,一些著名木偶艺人后代不愿继承衣钵,社会上也难找人传承,高州木偶戏确实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七)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潮州市

  1、简要描述

  潮州铁枝木偶,俗称纸影戏。

是杖头木偶的一种,体形较小,其主要特点是这种木偶靠三根铁枝操纵表演,主竿置于偶人背部中间,侧竿分置于左右两臂,由艺人在幕后操纵。

  2、历史

  潮州铁枝木偶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

其发展过程是由平面剪影逐步经历"阳窗纸影"(平面)、"圆身纸影"(立体)而成为现在的木偶,故操纵仍保持皮影戏的特点而称为铁枝木偶。

  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偶像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

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

  3、制作工艺

  铁枝木偶的偶头是用红泥塑成。

晒干后烘烤定型。

再涂上防水的颜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份画成各种人物的脸谱,演出时穿戴上不同的装束,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戏曲人物。

  4、表演特点

  潮州铁枝木偶偶像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剧目、表演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戏班演出时要先搭建舞台,台上铺着草席,操纵木偶的人盘膝而坐。

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资历较浅的人,叫中剧。

左侧的人叫副剧,是操纵偶人的第二把手。

位于台上右侧的叫作正剧,是戏班的核心人物,现在潮州一带流行的方言中,还把持正剧的比作一个单位的负责人。

传统的铁枝木偶戏班由9人组成,操纵、演唱、伴奏各3人,剧种角色多的时候,操纵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

木偶戏班大多由家庭组成,大班多时有十几个人,小班只有五六个人。

基本表演手法有:

推、拉、提、拨、抖等,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

  5、现状

由于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时尚的改变,演出市场日益萎缩;木偶班大多为半农半艺,是松散形业余艺术团体,对木偶戏的研究传承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高难表演技艺面临失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传承。

(八)木偶戏·临高人偶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海南省临高县

  1、简要描述

  临高人偶戏是全国惟海南独有、世界少见的稀有剧种。

主要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及周边的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等市县中操临高话的乡镇,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2、起源

  据老艺人相传,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末期。

临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驱邪时,皆用人型杖头木偶。

据光绪十七年续修的《临高县志》云:

"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药医。

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为戏。

"后经过艺人改造,搬上舞台,至迟在清康熙年间已形成。

临高县八旬老艺人陈和成先后于1979年献出七代珍藏的10个老木偶,其中4个头部刻有"康熙"年号的标志。

康熙年间就有吴四龙、曹大锣、王香发、刘彩凤等30棚人偶班社。

  3、表演特点

  临高人偶戏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文化载体,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主要特点是,舞台不设布幛,演员手擎木偶化装登台,人与偶在台上同扮一个角色,以人的表演弥补木偶感情之不足。

一般的人偶剧在表演时,舞台四周围着围布,观众只看到木偶而看不到演员。

而临高人偶戏则人偶共同扮演一个角色,舞台不设帷布,演员以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来补充木偶表情的不足。

人偶交叉表演,自古至今,自成一派,成为我国木偶艺术园地稀有的剧种。

  以来自本地民歌调"阿罗哈"和来自道士调的"朗叹"作为主要唱腔,优美动听,地方特色浓郁。

戏剧大师田汉1962年到临高县视察工作,观看人偶戏的演出后,称赞人偶戏为"稀有品种,不同凡响,表演灵动,唱腔动听",并赋诗云:

"椰子林边几曲歌,文兰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妹,唱得临高生产多。

"人偶戏古老的传统剧目甚多,解放后也演创作的历史剧和现代戏。

  4、传承价值

1981年至1993年临高人偶戏曾先后2次进京演出,均获得到好评,荣获优秀表演奖和优秀音乐奖。

其中《花仙子》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人民日报》、《民族画报》、《中国木偶报》等多家媒体专题评介。

人偶戏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世代传承的特点。

但近年来,受时尚的流行歌舞冲击和娱乐多元化的影响,人偶戏已陷入后继乏人的濒危困境,急需抢救保护。

(九)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

  1、简要描述

  川北大木偶为世界稀有的木偶剧种。

其偶身高大,酷似真人,五官灵动,四肢灵活,能基本完成人所能完成的一切动作,还能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一些其他动作。

被苏联世界著名木偶艺术家奥布拉兹佐夫誉为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中华民族艺术的冠冕"。

(见《木偶论》)

  2、起源

  川北大木偶的起源向有二说。

一说是清初湖广移民传入;一说是远古木偶艺术文化的遗存。

(见《列子o汤问》、《张鲁传》)这两种说法都因木偶艺术向来被统治者认为是雕虫小技,而不见经传,从而缺乏有力的史料证据。

但从现今遗下的旧木偶头像中有"咸丰五年"的字样,上溯应该不低于200~300年。

  清末民初,曾广泛流传于四川北部地区,到20世纪40年代,就仅存于四川南充市仪陇县马鞍场的"福祥班"了,现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南充市人民政府的多方扶持,成立了"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并搬迁至南充市,川北大木偶就仅存于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内了。

  3、艺术特色

  大偶长约1.4米,重约5公斤,但表情丰富,动作灵活,依剧情要求,可穿衣、点火、喝茶、叩首、舞刀,如真人般高大,且多与"人偶"(幼童扮演的)同台,形成了以假乱真、亦真亦假的艺术特色。

这在其代表剧目《盗仙草》、《玉莲花》中都有完美的体现。

  大木偶艺术代代相传,李家第三代李泗元,技艺全面,尤擅丑行,风格粗犷而又细腻,富于神韵,且特技众多。

《跪门吃草》中须贾的丢帽、乱髯、揉肩、抖袍等一系列动作,准确刻画了人物惊惧的内心。

丁建平、秦映兰等后辈,亦造诣弥深,他们演绎的《白蛇传》、《美人鱼》、《八仙过海》、《玉莲花》,技艺非凡,倍受世人瞩目。

川北大木偶传承了最古老的木偶艺术,从其表演的特点及其本身,都能管窥出古时木偶艺术的精彩,特别是其惟一性,更使川北大木偶的保护和传承,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价值。

(十)木偶戏·石阡木偶戏

  申报单位或地区:

贵州省石阡县

  1、简要描述

  石阡木偶戏是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各民族中的一种民间傀儡戏曲剧种。

鼎盛时期的演出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及周边湘、鄂、渝、黔等省边区的各民族中。

  2、历史

  石阡木偶戏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

据口传资料,大约在200年以前,自湖南辰溪传入,至今已有7代传人。

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为鼎盛时期,石阡有泰洪、太平、兴隆等五支很有名气的木偶戏班,常年在县文化馆售票演出或下乡巡回展演,深受群众喜爱。

每班至少六七人,多则十余人。

  文革期间,木偶戏被打成"四旧",木偶道具也大部分被烧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石阡积极抢救民间艺术,1979年拨专款由县文化馆会同泰洪班老艺人傅正荣到湖南辰溪县重制木偶头面24个,到贵阳等地制作木偶戏装、道具若干,以花桥镇泰洪班、汤山镇兴隆班的艺人为主,恢复了木偶戏演出。

  3、艺术特色

  木偶戏的衣甲、冠戴、武器、道具都是特制的,极为精致考究。

特别是衣冠整齐、服饰鲜艳的木偶戏班备受青睐。

而戏中又尤以武将、武旦光彩照人。

或明盔亮甲,长髯挂面,背插"飞虎旗",气度不凡;或凤冠霞帔,雉尾高翘,花枝招展。

加之木偶动作潇洒利落,格斗动作精湛,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杖头木偶擅长表演历史闹剧、武打戏。

  4、表演特点

  石阡木偶戏属于湘剧剧种,唱腔属于湘剧"辰河腔"。

表演剧目以唱腔划分为"高腔"和"平弹"两部分。

"高腔"以唢呐伴奏,曲牌有"大汉"、"小汉"、"山坡羊"、"红纳袄"、"驻云飞"等十几个,适宜演出"武剧";"高腔戏"剧目有《过五关》、《古城会》、《九龙山》等近30种。

戏班主要分布在花桥、北塔、万安、晏明、甘溪等乡村,每个戏班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余人,表演者全为男性,成员多系班主的徒弟与子侄。

班主备有全套"行头"。

其中包括木偶头面、衣装、道具、乐器、篷帐等。

  5、传承价值

  石阡木偶戏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体现在:

  

(1)、是古代杖头傀儡在黔东地区的遗存;

  

(2)、研究黔东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例证之一;

  (3)、是研究黔东方言在民间戏曲中运用的活例证;

  (4)、对高腔、平弹的传播学研究具有启发性意义;

  (5)、具有丰富、独特的民族造型艺术和服饰文化价值;

  (6)、通过对石阡木偶戏的表演方式、身段、场合、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木偶艺术的发展;

  (7)、对石阡木偶戏剧目在民间的传播研究,有助于我国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教育方式的研究;

  (8)、其蕴含的丰富的宗教信仰理念是研究民间宗教构成心理的又一重要路径。

  6、现状

目前,石阡木偶戏失去了原有的观众群体。

老艺人相继辞世,只剩下3个耄耋老人,后继无人,石阡木偶戏所依托的人力资源即将消亡。

伴奏乐器、头子、戏装的损坏,剧目、唱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