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081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docx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docx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

——账务清理和财产清理

账务清理    账务清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达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确保单位账务的完整、准确和真实。

    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类账务进行全面清理。

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有关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

单位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财产清查按照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与净资产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负债以及单位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全面的清查.重点做好各类应收款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担保等事项的清查。

参与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应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资产盘点进行监盘。

完善制度

    完善制度是指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

   对于资产清查中发现的,已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基建项目,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

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要点及清理方法和程序

    

(一)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要点

    1、工作目标:

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2、工作内容:

对各类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单位的各项内、外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工作方法:

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有关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4、单位可能存在的会计差错主要有:

    

(1)账账不符,账表不符;

    

(2)会计技术性错误,如输错凭证、记错账等;

    (3)截止基准日前的经济业务入账不及时;

    (4)收支挂账现象等;

    

(二)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方法和程序

    1、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单位在资产清查工作中必须认真做好账务清理工作,即:

对各部门、各单位及其下属单位所有账户进行清理,以及各单位上下级间资金往来、存借款余额、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保证各项账务的全面和准确。

    2、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账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认真做好账户结算和资金核对工作。

    3、行政事业单位对在金融机构开立的各种人民币、外汇账户等要进行全面清理。

    4、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清理单位的各种违规账户或者账外账,按照国家相关金融、财会管理制度规定,检查本单位在各种金融机构中开立的银行账户是否合规,对违规开立的银行账户应当坚决清理;对于账外账的情况,一经发现,应当坚决纠正。

    5、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清查单位的各项账外现金,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的收入,或者私存私放的各项现金进行全面清理,应当认真予以纠正,及时纳入单位账内。

    6、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对单位的担保情况、财产抵押和司法诉讼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排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7、行政事业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关于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要点及清查方法和程序

    

(一)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要点

    1、工作目标:

完成取证

    2、工作内容: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和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主要是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等的清查。

    对各项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依据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分类整理并收集合法证据,以备中介机构鉴证。

    3、工作方法:

    在财产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净资产结合起来。

重点做好固定资产、各类应收款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和核查,以及做好单位有关担保、出租、出借资产等事项的清理。

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方法和程序

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指引

    1、现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库存现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现金的清查以财务部门为主,具体清查工作由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进行。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现金清查明细表",并与现金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盘点清查日实有库存现金,填写现金盘点表,将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说明。

在非资产清查基准日进行盘点时,应倒轧截止2006年12月31日金额。

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金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需在清查表中备注说明。

    ③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

    ④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现金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2、银行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设在金融机构的结算基本账户、一般账户、房改资金专户等。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以财务部门为主,房改和其他等相关部分配合。

    

(1)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取得银行对账单,并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逐笔落实未达账项的形成原因、时间、金额以及资产清查基准日后的进账情况,对长期挂账的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或取得相关依据后进行处理。

    ③所有银行存款必须进行函证,函证范围包括所有清查基准日所在会计年度曾经有过存款的所有账户,包括余额为零和已清户的账户。

    ④对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况,在清查明细表中的备注说明.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4、应收账款的清算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收账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应收账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应收款项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收账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构成。

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欠款,先偿还"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应收账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③在资产清查实际工作中,应收款项应该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④对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应查明原因,并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⑤核实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有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的、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以及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情况。

    ⑥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5、预付账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预付账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预付账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预付账款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预付账款清查明细表”,并与预付账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预付账款必须按规定函证或取得相应法律证据。

    ③分析预付账款的账龄购成.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采购,先销账"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预付账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④检查长期挂账的款项的原因,区分预付账款的业务内容进行填列,并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预付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6、其他应收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其他应收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其他应收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其他应收款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其他应收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其他应收款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分析其他应收款的账龄购成。

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欠款,先还款”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其他应收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③其他应收款应该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④查明其他应收款各明细项目的挂账原因。

    ⑤检查是否存在实质为潜亏挂账的款项,潜亏挂账一般是指支出的现金已经流出,该支出已经取得支出凭据,或虽未取得支出凭据但预计该支出在基准日后不会给单位带来任何现金流入的项目。

    ⑥核实其他应收款的可收回性,有无对方单位破产或者死亡的,以及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或者对方单位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情况,对这些情况所形成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需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⑦对于备用金的清查,应由备用金的使用单位进行备用金盘点.

    ⑧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其他应收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2、借入款项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借入款项。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借入款项清查明细表”,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对所有借款进行函证。

    ③检查借款合同、协议及授权批准或其他有关资料和收款凭证,确认其真实性,并与会计记录核对.

    ④对预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检查长期挂账的原因,并做出记录。

    ⑤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预收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3、其他应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其他应付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其他应付款清查明细表”,并于其他应付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其他应付款必须按规定进行函证或取得相应法律证据.

    ③检查是否存在借方余额的项目,并结合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明细余额,查明有否双方同时挂账的项目。

    ④检查是否存在未及时入账的其他应付款。

    ⑤对其他应付款账龄进行分析,检查长期未结的其他应付款及其原因.

    ⑥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其他应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4、应缴预算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缴预算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缴预算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缴预算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各款项的收款收据及上缴财政的一般缴款书,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收费标准及相关文件,判断应缴预算款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缴预算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5、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缴财政专户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各款项的收款收据及上缴财政的一般缴款书,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收费标准及相关文件,判断应缴财政专户款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6、应交税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交税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交税金清查明细表",并与应交税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核对期初应交税金与税务机关的认定数是否一致.

    ③取得税务部门汇算清缴或其他确认文件(若有)、有关政府部门的专项检查报告(若有)、税务代理机构专业报告(若有)、纳税申报有关资料等,并与上述明细表及账面情况进行核对。

    ④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交税金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7、事业基金的检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事业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事业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事业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对于已完项目拨入专款结余形成的事业基金,检查该项目相关文件及对于项目结余处置的相关批准文件、相关规定,判断该项事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

    ③对于对外投资中形成的事业基金,结合对外投资的审查,检查相关合同、协议,判断该项事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

    ④根据当期期末未分配结余数额,确定应转入事业基金的数额。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事业基金清查明细表”。

    18、固定基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固定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固定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固定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结合固定资产的检查,判断固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完整性。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固定基金清查明细表"。

    19、专用基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专用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专用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专用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专用基金的计提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各种专用基金是否均按照规定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安排开支;各单位是否编制收支计划,支出是否超出资金规模。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专用基金清查明细表”。

    20、事业结余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事业结余。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事业结余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年度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确定事业结余的数额.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21、经营结余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经营结余。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经营结余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年度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确定经营结余的数额。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22、收入、支出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12月填报单位各种收入及支出情况。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各项收入、支出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年度各项收入、支出项目核算范围是否正确,确定相关收支项目数据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23、在建工程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基本建设情况。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在建工程清查明细表",并与暂付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各项在建工程项目预算及批准文件,确定各项资金用度是否按预算执行;检查各项在建工程是否单独设置账户独立核算;检查各在建工程项目其验收、处置是否符合规定。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在建工程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重要项目清查损溢证据要求

(一)现金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经出纳员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应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2)出纳员对于长短款的说明及相关单位内部核批文件;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二)银行存款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清查基准日的银行对账单、相应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询证函;

    

(2)银行已收、单位未收款项经清查拟作为收益的,应提供对方不再追索的证明;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涉及刑事犯罪的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三)应收款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应收票据相关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债务人已经宣告破产、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或者政府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有关文件资料(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政府部门的行政决定或文件);

    2、债务人已经宣告失踪、死亡,其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当取得公安机关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

    3、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有败诉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胜诉但无法执行或债务人无偿还能力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应取得法院的判决、裁定或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4、债务人因遭受战争、国际政治事件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由单位提出专项说明。

    5、在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中,单笔数额较小或特定行业的特定事项,不足弥补清收成本的,要由单位财务及相关部门说明情况,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判断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6、逾期三年的款项,具有单位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三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要有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判断,出具债务人已资不抵债的鉴证证明和连续三年亏损的经济鉴证证明;

    7、逾期三年的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未收回的,应取得境外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

    8、对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单位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对逾期应收款项按一定比例折扣后收回(含收回的实物资产)的,应有根据单位管理权限决定和债权债务双方签订的有效协议,以及已收回的收款证明;

    9、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10、涉及刑事犯罪的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八)主要负债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债权人已经宣告破产、注销工商登记、吊销执照或者政府责令关闭的,不需支付的款项,应当取得有关法律文件证明资料;

    2、债权人已经宣告失踪、死亡,不需支付的款项,应当取得相关法律文件;

    3、未入账的负债,单位应提供相关合同、协议,并提供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七、上报资产清查材料

    

(一)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上报的资产清查材料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上报的资产清查材料包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1、各主管部门向财政部上报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工作报告,并上报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电子数据,资产清查报表数据应以包括所属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树型结构上报;

    2、省财政部门向财政部上报本地区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工作报告;

    3、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向省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上报所属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资产清查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工作报告、专项审计报告,以及省财政部门根据其管理需求要求上报的其他材料.

    正式上报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装订。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参考格式

    ×××:

    根据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经主审所_______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

    

(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单位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情况

    

(二)经_____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的资产损失情况

    (三)单位申报核销损失的处理预案

    三、对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等;

    

(一)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三)改进措施

    四、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清查损溢证据的总体要求及索引号编码规则

   一、清查损溢证据总体要求

    

(一)在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