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876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docx

《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docx

消防ISO的标准解释简录

什么是项目质量体系[1]

  项目质量体系就是指为了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的一种特定体系。

质量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仅需要满足实现质量目标的要求。

  质量体系可分为两类:

一是质量管理体系,二是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组织不论是否处于合同环境或同时处于合同环境与非合同环境之中,在组织内部为了实施持续有效的质量控制所建立的内部质量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指组织在合同环境下为满足顾客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的外部质量要求,并向顾客证实质量保证能力的质量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并非组织自身开展质量管理的固定需要,主要是为了满足第二方和第三方的需要。

质量管理体系应能广泛覆盖该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而质量保证体系的规定与要求,则必须通过实施内部质量体系方可得以落实和提供证据。

[编辑]

 

项目质量体系的要素[1]

  1.质量体系的结构要素。

主要包括规定各级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组织结构、资源和人员、工作程序、技术状态管理。

  2.质量体系的选择要素。

主要包括营销质量(包括确定营销要求、规定产品规范、建立顾客信息反馈系统)、规范和设计质量、采购质量、过程质量、过程控制、产品检验、控制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不合格品、纠正措施、生产后的活动(储存、交付、安装、售后服务和市场反馈)、质量记录、人员、产品安全、统计方法应用。

[编辑]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程序[2]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建立一个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或更新、完善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企业领导决策

  企业主要领导要下决心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迫切需要。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涉及企业内部很多部门参加的一项全面性的工作,如果没有企业主要领导亲自领导、亲自实践和统筹安排,是很难搞好这项工作的。

因此,领导真心实意地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的首要条件。

  2.编制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包括培训教育、体系分析、职能分配、文件编制、配备仪器仪表设备等内容。

  3.分层次教育培训

  组织学习GB/T19000系列标准,结合本企业的特点,了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和作用,详细研究与本职工作有直接联系的要素,提出控制要素的办法。

  4.分析企业特点

  结合建筑业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确定采用哪些要素和采用程度。

确定的要素要对控制工程实体质量起主要作用,能保证工程的适用性、符合性。

  5.落实各项要素

  企业在选好合适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后,要进行二级要素展开,制定实施二级要素所必需的质量活动计划,并把各项质量活动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个人。

  一般,企业在领导的亲自主持下,合理地分配各级要素与活动,使企业各职能部门都明确各自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担负的责任、应开展的活动和各项活动的衔接办法。

分配各级要素与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责任部门只能是一个,但允许有若干个配合部门。

  在各级要素和活动分配落实后,为了便于实施、检查和考核,还要把工作程序文件化,即把企业的各项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质量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形成与各级要素和活动相对应的有效运行的文件。

  6.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按其作用可分为法规性文件和见证性文件两类。

质量管理体系法规性文件是用以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原则,阐述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能,规定各项活动的目的要求、内容和程序的文件。

在合同环境下这些文件是供方向需方证实质量管理体系适用性的证据。

质量管理体系的见证性文件是用以表明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证实其有效性的文件(如质量记录、报告等)。

这些文件记载了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状态,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见证。

[编辑]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2]

  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实用有效,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质量管理体系发挥实际效能、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优化的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依靠体系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协调、实施质量监督、开展信息反馈、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复审实现的。

  1.组织协调

  质量管理体系是入选的软件体系,它的运行是借助于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的组织和协调来进行的。

组织和协调工作是维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动力。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涉及企业众多部门的活动。

  2.质量监督

  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各项活动及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有发生偏离标准的可能。

为此,必须实施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有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需方或第三方对企业进行的监督是外部质量监督。

需方的监督权是在合同环境下进行的。

  质量监督是符合性监督。

质量监督的任务是对工程实体进行连续性的监视和验证。

发现偏离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情况时及时反馈,要求企业采取纠正措施,严重者责令停工整顿,从而促使企业的质量活动和工程实体质量均符合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实施质量监督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手段。

外部质量监督应与企业本身的质量监督考核工作相结合,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各部门认真贯彻各项规定。

  3.质量信息管理

  企业的组织机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骨架,而企业的质量信息系统则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神经系统,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系统。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中,通过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对异常信息的反馈和处理,进行动态控制,从而使各项质量活动和工程实体质量保持受控状态。

  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监督、组织协调工作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异常信息一般来自质量监督,异常信息的处理要依靠组织协调工作,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

  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评审

  企业进行定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评审,一是对体系要素进行审核、评价,确定其有效性;二是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对体系的运行进行管理,保持体系的有效性;三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对环境的适应性,对体系结构中不适用的采取改进措施。

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是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主要手段。

[编辑]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都会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直至更新的过程。

顾客的要求在不断变化,所以为了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组织需要对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种持续的改进活动,以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

其目的就在于增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实现组织所设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它包括了围绕改善产品的特征及特性,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所开展的所有活动、方法、路径。

  1.持续改进的活动

  为了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按ISO9001:

2000标准的要求,组织应考虑下列活动:

  

(1)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并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中展开,营造一个激励改进的氛围和环境。

  

(2)通过对顾客满意程度、产品要求符合性以及过程、产品的特性等测量数据,来分析其趋势、分析和评价现状。

  (3)利用审核结果进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断发现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确定改进的目标。

(4)进行管理评审,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作出改进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决策,寻找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5)采取纠正和预防的措施,避免不合格的再次出现或潜在不合格的发生。

因此,组织应当建立识别和管理改进活动的过程,这些改进可能导致组织对产品或过程的更改,直至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修正或对组织进行调整。

  2.持续改进的方法

  为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可采用“PDCA”循环的模式方法,即:

  P—策划: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分析和评价现状,确定改进目标,寻找解决办法并评价这些解决办法,最后做出选择。

  D—实施:

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C—检查:

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A—处置:

采取措施,正式采纳更改,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3.持续改进活动的两个基本途径

  

(1)渐进式的日常持续改进,管理者应营造一种文化,使全体员工都能积极参与、识别改进机会,它可以对现有过程做出修改和改进,或实施新过程;它通常由日常运作之外的跨职能小组来实施;由组织内人员对现有过程进行渐进的过程改进,例如QC小组活动等。

  

(2)突破性项目应通常针对现有过程的再设计来确定。

它应该包括以下阶段:

  1)确定目标和改进项目的总体框架。

  2)分析现有的“过程”并认清变更的机会。

  3)确定和策划过程改进。

  4)实施改进。

  5)对过程的改进进行验证和确认。

6)对已完成的改进做出评价。

 

ISO9000族标准(简称ISO9000)

 

ISO9000族标准(简称ISO9000),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亦称ISO)中的质量管理和保证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所有标准,也是我国推荐采用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是适用于世界上各种行业对各种质量活动进行控制的国际通用准则,

其“9000”是一个族标准的概念,它包括三套模式标准,即“9001”、“9002”、“9003”分别针对不同企业,覆盖面也不一样。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工业迅速发展,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采购军品时,开始对供应商提出了质量保证的要求。

50年代末,美国发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质量保证标准。

之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在70年代末先后发布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由于各国实施的标准不一致,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壁垒,一套通用的、具有灵活性的国际质量保证模式成为当时世界各国的迫切需要。

自ISO于一九八七年发布ISO9000族标准到一九九七年底的短短十年里,全世界已有近百个国家采用ISO9000标准,获得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超过二十万个,这种连锁式反应的发展势头,连“ISO”当初都没有料到。

ISO组织在广泛征求意见,综合考虑各行业要求的基础上,分别于1987年、1994年、2000发布了第一、二版、三版ISO9000族标准,2008版并在2008年11月15日正式进行了改版。

世界各国积极响应,纷纷将之转化为本国标准,等同或等效使用,认证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我国于一九八七年开始等同采用ISO9000标准,目前,我国被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ISO9000标准认证机构已有三十一家。

 1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

1.1 ll项标准

  

(1)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ISO9004:

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4)ISO10006:

2003 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质量管理指南

  (5)ISO10007:

2003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6)ISO10012:

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要求

 (7)ISO13485:

2003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考虑法规目的的要求

  (8)ISO15161:

2001 食品和饮料行业应用ISO9001:

2000指南

  (9)ISO15189:

2003 医疗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

 (10)ISO1901l:

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11)ISO/IEC90003: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