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8728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6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童年的百花园”为主题。

选编了三篇精读课文《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课文内容反映的是童年生活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几个部分。

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中高兴的、有趣的事情,再走进课文,了解课文中描写的童年生活,进而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3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透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特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3.能在阅读中拓展想象,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熟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特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童年走进作者的童年,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文中的同龄人进行心与心的体验和交流。

18.童年的水墨画

课题

童年的水墨画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三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

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想象诗歌中描写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学生)

2.准备歌曲《童年》。

(教师)

3.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学习《溪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

读写生字、词语,想象《溪边》描绘的意境。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学生)

2.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歌曲导入。

(用时:

5分钟)

1.播放歌曲《童年》。

2.老师介绍自己的童年生活,启示学生谈谈自己的童年。

3.板书课题:

《童年的水墨画》。

1.欣赏歌曲《童年》。

2.全班交流自己的童年生活。

3.齐读课题。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二、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用时:

13分钟)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记生字。

2.出示本课生字,指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

3.指导书写:

注意“染”的结构,“爽”的笔顺等。

(教师范写)

4.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用形近字加减法、换偏旁、部件组合等方法识记生字。

3.同桌之间交流生字的写法,随教师书写。

4.小组内采取组词、造句等方法进一步掌握生字。

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

三、学习《溪边》。

(用时:

17分钟)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味。

2.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3.理解“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1.熟读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

2.小组讨论交流诗中描绘的画面。

静静的溪水映着青翠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身影,鱼竿上立着红蜻蜓。

大家都静立不动,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一片欢乐。

3.是在说鱼上钩了,打破了平静如镜的水面,人影便“碎”了。

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

四、赏读深化。

(用时:

5分钟)

1.组织学生再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1.课件出示诗歌中的相应画面,赏析诗歌。

2.交流生活中类似的美好生活画面

交流生活中类似的美好生活画面,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以歌曲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学生字,掌握重点生字词。

然后让学生熟读诗歌,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江上》和《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

2.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地模仿创编。

教学重点

理解《江上》《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相关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学习《江上》。

(用时:

17分钟)

1.指导学生朗读《江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什么场景。

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精彩的词句,体会其妙处。

3.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1.有感情地朗读《江上》,交流诗中的场景。

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泼水、嬉戏。

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水葫芦”“一阵水花两排银牙”的妙处,体会诗歌意境。

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二、学习《林中》。

(用时:

17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读《林中》。

2.课件出示雨后的松林和林中的蘑菇等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欣赏诗歌描绘的画面。

3.再读诗句,体会诗句中叠词和量词的用法。

1.朗读《林中》。

2.图文对照说说诗歌描绘的画面。

雨后的松树更加翠绿,松针上挂着亮晶晶的雨珠,树下长出了一个个蘑菇,一群头戴斗笠的孩子正高兴地采摘,欢乐的叫声抖落了雨珠。

3.交流体会诗中叠词和量词的作用。

图文对照说说诗歌描绘的画面。

三、总结拓展。

(用时:

6分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孩子们的欢乐。

2.回顾自己的生活,仿写一首小诗。

1.再读诗歌,感受快乐。

2.三首诗歌都以地点为题,联系生活实际,仿写一首小诗。

争当小诗人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学习写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把文字变成画面,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这组儿童诗意境的美好。

通过课件展示图片算是锦上添花,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了诗歌描绘的画面。

19.剃头大师

课题

剃头大师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讲述的是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我”给他剃头,结果害他去理发店剃成了光头,还把姑父的睡衣弄满了碎发的闹剧。

在教学设计中,我会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画、议,引导学生理解“我”给表弟剃头的过程,体会孩子们的天真、自由和快乐。

最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童年有趣的事,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卡片。

(教师)

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生字。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教师)

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用时:

5分钟)

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

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

2.齐读课题。

通过理发的有趣经历,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

(用时:

20分钟)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

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

1.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

如:

“执”“锃亮”“耿耿于怀”等。

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

10分钟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

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

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四、课堂小节。

(用时:

5分钟)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激发朗读欲望。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有理发的经历,所以在谈论小沙的剃头经历时,学生都能踊跃举手发言。

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很容易就理清了课文顺序,也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2.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用时:

5分钟)

1.复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学生复习生字、词语。

2.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复习生字、词语,对所学知识巩固。

二、分段读议,体会两位“大师”剃头的不同。

(用时:

20分钟)

1.引导学生读第2~6自然段,体会小沙对剃头的害怕心理。

2.引导学生读第7~17自然段,体会小沙的情感变化。

3.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4.指导学生自读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结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对剃头的害怕。

3.学生读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变化的词。

4.读文,交流“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我”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随意乱剪,导致头发长长短短,后来修头发时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坑坑洼洼。

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用时:

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1.学生读文后,小组讨论交流。

2.师生互相交流。

提高对比理解。

四、总结拓展。

(用时:

5分钟)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还体会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自由。

你的童年有哪些快乐、有趣的事情?

请讲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

2.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小组自由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让学生分段读议“我”和老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的天真、快乐和自由,课堂学习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是有些词语理解不到位,比如“害人精”这类生动性的日常用语没有进行拓展。

20.肥皂泡

课题

肥皂泡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章反映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与无忧无虑,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

童年的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时,以读为主,用读感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了解作者是怎样吹肥皂泡的。

抓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学生)

2.尝试自制泡泡水。

(学生)

3.课文内容相关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肥皂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1.认识重点字、词。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肥皂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学生)

2.准备泡泡液。

(学生)

3.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用时:

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玩吹肥皂泡的游戏。

2.游戏结束后,请学生谈玩游戏的感受。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4.简介作者冰心。

1.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玩吹肥皂泡的游戏。

2.与老师、同学交流游戏体验。

3.齐读课题。

4.了解冰心。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用时:

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生词。

3.教师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4.组织学生互考生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做上记号。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生字词。

小组交流字词。

3.认读生字词卡片上的字词。

4.同桌互考生字词,并互相检查订正。

学生是否正确读准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用小标题方式概括课文每段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探研展示。

(用时:

15分钟)

1.指名读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说说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制肥皂水、吹肥皂泡的。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先同桌互相说,然后再全班说。

4.引导学生讨论:

文中哪些词用得好?

并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第1~3自然段,交流段落大意。

2.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制肥皂水、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在书中做上记号。

3.同桌互相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再全班讨论,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采用点读、小组读、比赛读等方式。

让一个学生当场即兴表演,其它学生边观察边说出表演的每一个动作,并用上连续的动词,趁热打铁,活学活用。

接龙说句子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用时:

5分钟)

教师总结,鼓励实践:

吹肥皂泡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请大家试着用课文介绍的方法制作肥皂水,体验吹肥皂泡的快乐,并学着写一写过程。

1.朗读课文,抄写字词。

2.学写自己吹肥皂泡的过程。

学写自己吹肥皂泡的过程,激发写作欲望。

教学反思

用游戏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

第1~3自然段的学习中,让学生自由诵读、小组交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是如何把肥皂泡的美丽写清楚的,体会作者由此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描写细致有序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由此产生的想象。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用时:

5分钟)

1.引导学生复习字词。

2.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

1.复习字词。

2.用自己的话说作者小时候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过程。

教师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易错笔顺要经常复习巩固,并注意归纳相同结构字的笔顺规律,并时刻提醒低年级学生注意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学习课文,把握重点。

(用时:

5分钟)

自由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

作者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

学生自己读课文第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三、品读课文,感受乐趣。

(用时:

25分钟)

1.教师引导:

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美丽、神奇的肥皂泡,请找出来。

2.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吹肥皂泡的快乐。

5.说一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注意要把玩的过程说具体。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第4、5自然段。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来。

然后多读几遍。

3.学生说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

4.学生谈体会。

5.读全文,一个学生读一段。

全班交流评价。

6.说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注意要把玩的过程说具体。

当场观察泡泡的样子,结合课文中的句子,使学生们对难懂的句子有了直观的认识。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用时:

5分钟)

1.教师总结:

冰心奶奶的童年真有趣。

是啊,童年的时光多么难忘,童年的生活多彩并充满纯真的希望!

2.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摘抄好词好句。

1.朗读课文。

2.摘抄好词好句。

分享自己观察后联想到的词语及句子,使观察的感受更加丰富生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吹肥皂泡”这一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朗读课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提出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读课文,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1.我不能失信

课题

我不能失信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与同学合作探究,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收集宋庆龄的相关资料。

(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3.懂得诚信的可贵,力争在生活中做一个重信用、守诺言的人。

教学重点

从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诚信的可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用时:

5分钟)

1.直接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2.出示课件,认识宋庆龄。

3.解释“失信”。

1.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我’指的是谁?

”“‘我’遇到了什么事情,不能失信”等问题。

2.互相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

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感知,自读自悟。

(用时:

10分钟)

1.安排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文中有哪几个人?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首先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本课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

2.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

创设对话交流的氛围,沐浴人文关怀。

在民主、轻松的谈话氛围中,凸显主题“信”。

三、角色朗读,感悟品质。

(用时:

15分钟)

1.给学生划分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宋庆龄的举动,感悟宋庆龄是一个怎样的人。

3.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

(1)宋庆龄走到门口,为什么要停下脚步?

(2)爸爸妈妈是怎么劝她的?

她是怎么说的?

(3)你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是怎么处理的?

1.学生分小组,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交流问题,体会人物心理,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在朗读的氛围中,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读悟结合,使他们丰富对“信”字内涵的理解。

深化学生透过语言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个学习难点。

四、讨论深化,拓展延伸。

(用时:

10分钟)

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2.当你遇到这类事时,应该怎么做呢?

3.拓展延伸:

说说其他类似的名人故事。

1.交流对宋庆龄做法的评价。

2.结合实际谈体会。

3.讲名人的故事。

(如: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等)

联系生活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讨论交流,由课堂延伸到生活,达到由知到行,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略读课文,因此,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给学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习作·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写一个身边熟悉的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2.通过交流平台,学会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或向别人请教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习读词语想象画面,从而认识生字。

4.通过词句段运用理解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

5.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段话。

6.积累关于改过的名言警句。

【学习重难点】

1.学会抓住特点写人物。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片。

(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一、谈话导入,引出文题。

1.出示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热心肠、智多星、乐天派、昆虫迷、小问号、小书虫、幽默王子、故事大王、运动健将……

2.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描写人物特点的词语。

二、议一议,拓展思维。

1.再读上面的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

为什么会想到他?

2.小组议一议,说一说。

3.你还想到了哪些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这些词语可以形容谁?

三、明确主题。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件出示:

亲人、同学、朋友……

2.你最想说谁?

他哪一方面的特点让你难以忘记?

(性格、特长、品质、爱好……)

3.课堂交流。

四、指导习作。

1.引导学生回忆发生在某个人身上的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事。

2.引导观察,发现特点。

(1)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感悟描写人物的方法。

(2)教师小结:

可见,我们在描写人物时,恰当地运用这些描写方法,才能将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语言才会生动。

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描写人物的时候不可能把语言、神态、动作等都写到,所以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表达方法。

3.教师出示范例,学生读一读。

(1)指名反馈:

写的是谁?

写了他的一件什么事?

体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2)品读例文中的语句,学习小作者出色的表达。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完善习作。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欣赏佳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我的“花迷”爷爷

有人迷棋,有人迷戏,还有人迷球,而我爷爷迷的是花,他是一个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花迷。

爷爷爱花,可真爱到“顶”了。

为了得到奇花名花,他四处买花种,每次去书店也总不忘买几本有关养花的书。

记得有一天,天还没有亮,我正甜甜地睡着,突然耳边传来爷爷的声音:

“伊可,快起来,昙花开了。

”我迷迷糊糊地来到桌前,果然一朵美丽的昙花正徐徐开放着,那粉白的花瓣真令人喜爱。

再看看爷爷,一边满脸兴奋地欣赏,一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