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8627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docx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docx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

天空之城

可做一页引言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包括的范围也不同。

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有的经济发达国家,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后部门。

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

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

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

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农作物类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从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

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中国农业发展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力水平落后。

因而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大力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就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一个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 

三年困难过后,党中央把农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领导农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发扬战天斗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开展了一场持久的以全面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目标的群众战争。

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用了十五、六年时间,使中国农业生产状况发生了历史的改变

其主要成就是:

 

1、完成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上控制了水患,变水害为水利 

几千年来农业都是靠天吃饭,洪涝和干旱是威胁农业安全的最大的自然灾害。

为此,从50年代初,在毛泽东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一系列号召下,就开始对一些水患严重的江河进行治理,并结合兴修水利。

至60年代,各地治水规模和投入进一步扩大,并逐步产生显著效果。

到了70年代就基本上完成了对全国江河、湖泊的治理,并开掘了许多新河道,修筑了大量水利工程,其中包括对海河、淮河、黄河、辽河、长江支流等许多大江大河的治理。

不仅消除了大的洪涝灾害,而且建立了许多具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产生了除弊兴利的巨大效果。

例如:

 1973年完成的海河治理工程,前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共修筑防洪大堤4300多公里,开控、疏浚河道270多条,新建涵洞、桥、闸六万多座,同时还建了许多水库,对洪、旱、涝、碱等灾害进行了全面治理,使海河的排洪能力比历史上提高了十倍多,使海河流域实现了每人一亩水浇地,1973年粮食总产量比1963年增长了一倍。

 1972年竣工的辽河治理工程,共修筑堤防4500公里,修建水库220座,流域共建电力排灌站920处,可灌溉农田1100多万亩。

 1969年竣工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由三座大型抽水机站、五座中型节制水闸、三座船闸和疏竣河道等十多项工程组成,它把长江、淮南、大运河和里下河联结起来,利用这些河流的不同水位,通过自流和机动引水相结合进行排涝和抗旱,可灌溉农田250多万亩。

 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共修建和加固堤防3000多公里,沿岸建成涵闸60多座、引水虹吸等灌溉工程80多处,灌溉面积800多万亩,由此变害为利。

 在水利建设中,止于1977年全国各地共开掘、兴建人工河道近百条,建水库七万多座。

例如,令人震惊的河南林县红旗渠,被称为“人造天河”,1969年全部建成,总干渠长104里,灌溉面积扩大了60万亩。

湖北省汉北河也是一条人工河,1970年竣工,全长110多公里,建成后扩大灌溉面积100多万亩,等等。

(材料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新华出版社1982年出版。

下同) 这些工程大多都是在六、七十年代实施和完成的,历时不过十多年。

如此艰巨豪迈的工程、如此宏伟的业绩,在历史上什么时期曾经出现过?

古今中外孰能与之相比?

这样的人类奇迹只有在毛泽东时代才能创造出来!

 

2、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治山改土,全面整修农田,使大部分农田实现灌浇 

大寨是中国北方农村的一个缩影。

大寨的贫穷可用过去的一个民谣加以说明:

“打长工,没铺盖,卖儿女,当乞丐,有女不嫁穷大寨”。

解放后的贫穷主要是由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全村七百多亩土地分布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七零八散、高低不平共4800多块。

土地十年九旱,一下大雨就涝,亩产只有七、八十斤。

但是大寨人的骨头是硬的,他们不向贫穷低头,而是认准了向穷山恶水开战、治山改土的一条道。

在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硬是靠人力打石筑坝、填土造田,在山坡上造成了新的“大寨田”。

这样不仅扩大了地块面积、整平了土地,而且能够保持水土,旱涝保收,亩产在当时就翻了两番,基本上摆脱了贫困。

看那长城般的石坝、天梯式的农田,谁能相信它完全是靠全村五、六十个劳力手凿肩抬式劳动方式建成的?

他们打出和搬运的石方如果垒起1米高2米宽的大坝,能够从大寨铺到北京一个来回!

 大寨的经验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党中央于1964年作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决议。

“农业学大寨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按照水利化、机械化要求,对土地进行升级改造。

 在各地人民公社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治山改土、修“大寨田”、大打农业翻身仗的群众运动。

 过来的人们都知道:

过去农村的土地大多是脊薄荒凉的,不要说山区丘陵地区,就是平原也是坡洼起伏、高低不平的,绝大部分不能水浇,正常雨量下高处旱、洼地涝,好年景产量不过二百斤。

很多地区盐碱现象严重,土地一片白茫茫,草木不生。

这种状况正是在六、七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根本改变的。

 那真是一个艰苦卓绝、惊天动地的年代!

人民公社社员千军万马齐上阵,县、社干部和群众一起奋战在田野,他们吃的是窝窝头、玉米粥,使用的是镢、铣、独轮车,硬是以手掘、肩抬、愚公移山的方式将土地搬了家,将每一片土地整平、修成整齐划一的畦田,并结合修水渠、打机井、治理盐碱、翻淤压沙等,使大部分土地都达到了能够排涝和灌溉的标准,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

经过10年多的时间,使大地变了模样,变成了畦田纵横、渠水成网、绿树成行的图画!

 有人诅咒那个时代生活艰苦、劳动报酬低,有人诅咒那时“一大二公”、“不自由”。

但是如果没有那个时代人们的艰苦奉献、创业拼搏,能有后来及至今天农业的大翻身吗?

那一代人所创造的价值及其惠及子孙后代的功绩有谁能与之相比?

他们谱写了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事迹;正是那时,为实现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和人民生活富裕做出了最具有决定性的事情,铺就了最坚实的路基。

 

3、大力发展支农工业和电业,为实现水利化、机械化、化肥化、电气化提供了充分条件 。

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如果没有相关工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贯彻党中央“调整”方针,在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包括困难时期下放的一些项目也重新恢复和发展起来。

这对农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由于大庆以及胜利、大港等许多新油田的建立,逐渐使我国石油达到基本自给,加上这时大批新煤矿的建立,这大大促进了与此相关的化工、化肥、化纤等工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

尤其是在70年代初,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中国引进了一大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0个烷基笨工厂等。

通过这些引进,在70年代先后建成了北京石油化工总厂、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山东胜利油田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厂、北京石油化纤厂、黑龙江石化纤维联合企业、福建维尼纶厂、四川维尼纶厂以及大庆化肥厂、南京栖霞山化肥厂、辽河化肥厂、洞庭氮肥厂、四川泸州和贵州赤水天然气化肥厂等国内一大批大企业。

这些企业的建立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使中国化肥、化纤、人造棉等产量在70年代末期有了迅速增长。

如:

化肥产量1978年比1977年以66%的速度增长,到1979年达1065.4万吨,化肥施用量比1962年增加了12.4倍;化纤产量1979年达32.6万吨,比1965年增长550.7%;棉布产量1979年达121.5亿米,比1965年增长93.5%。

这些都为80年代的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充分条件。

 70年代农机制造业发展很快。

1976年又一新的大型拖拉机制造厂—山东拖拉机厂建成。

到1979年,全国有拖拉机56万台,手扶拖拉机140万台;全国大部分公社都有了拖拉机,有相当多的大队有手扶拖拉机。

柴油机、播种机、粉碎机等一些农业机械也逐渐投入使用。

农业机械总动力1978年比1962年增加了14.5倍。

在“大跃进”和困难时期那种人拉犁子、用锨翻地的现象这时就逐渐消失了。

 六、七十年代中国电力发展很快。

全国一些大型发电站如:

刘家峡水电站、丹江口水电站、龚咀水电站、黄龙滩水电站、碧口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唐山陟河发电厂、山东莱芜发电厂等都是这时期建立的。

同时各地都兴建了许多中小型发电站。

从1966年至1976年仅全国农村就新建了中小型电站56000多座。

到1978年,全国农村90%的公社用上了电,60%以上的生产大队通了电,农业用电比1965年增长了470%,机电排灌动力达到6500万马力,机电排灌面积增长了4倍以上。

 由于农田基本建设和支农工业的发展,到70年代末,农业发展日益朝水利化、机械化和电气化驰进。

1978年全国灌溉面积达八亿亩,与1965年相比增长了60%。

农业达到每人有一亩以上稳产高产田。

农业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4、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中国早在1957年就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制订了农业科学研究的规划和任务。

进入60年代,有关科研部门培养的小麦、水稻新品种以及杂交玉米、高梁等就开始在生产中推广。

这些新品种还不断更新换代,使农业产量逐渐提高。

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从60年代就开始了,70年代其成果就开始推广,新品种使水稻产量提高了20%,亩产达千斤以上。

在防止病虫害方面,1968年我国有关科研部门就解决了马铃薯退化等问题,尤其是消灭了数千年来危害中国农业安全的蝗灾,取得了重大成果。

从70年代初,科研部门就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新技术应用于农作物育种,培养成水稻、小麦、棉花、玉米、谷子、大豆、油菜等几十个新品种,不仅使农作物产量提高、生长期缩短,而且具有抗病虫害等特点。

从这时起,中国在改良品种、消除病虫害等方面的成就逐渐领先世界,对东南亚以及全世界农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正是这些新的科技成果的推广成为中国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取得上述几方面伟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农业在70年代后期就进入大发展局面。

从1963年到70年代末,十六、七年的时间内粮食产量都是持续增长,无出现过任何一年大的减产或波折的情况,连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承认:

即使在“文革”动乱时期,全国粮食生产也“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仅从1965年至1978年来说,粮食产量就由19452万吨增至30475万吨,十多年间增长了56.7%,年均增长率是3.5%,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速度。

其中1978年比1977年增长了7.8%,全国农民从集体分得的平均收入比上年增加了9%等,呈现出逐渐加快发展的趋势。

从此,中国农业基本上摆脱了靠天吃饭、受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历史。

并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农业丰收的五大因素

  我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农业丰收,最主要的有以下五大因素:

  一是种子革命。

1973至1976年,我国南方籼型杂交水稻(育种代表为袁隆平)和北方杂交粳稻(育种代表为杨振玉)良种相继育成,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到八十年中期大体完成推广,使水稻单产较以前选育的普通良种约增加20%。

与此同时,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其它农作物也都陆续发生了种子革命。

如,70年中后期,山东冬小麦产区开始推广山农辐63、烟农15号等良种,小麦单产较以前选育的泰山1号等良种约增加20%-30%;玉米开始推广丹玉6号、鲁单33号、鲁单36号、烟单14号、掖单2号等良种,玉米单产较以前选育的烟三6号、群单105号、鲁三9号等良种约增加20%-40%...这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搞过农业科技的人都知道,一个良种,从配育到选育、繁育、推广,顺利的话也要十几年的时间,而要配育推广良种,首先还要建立起农业科研推广体系。

  第二是化肥革命。

60年代末70年代处开始,我国各地陆续建成一大批中小型化肥厂,使我国1975年的化肥施用量较1965年增长3.1倍。

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以后,西方允许部分民用产品对华出口,我国又迅速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这些装置到1979年时绝大部分刚好建成投产,迅速增加了每亩化肥的施用量,这在长期以农家肥为主的田地里起到了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一般达20%-50%。

  第三是水利革命。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自1958年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始,各级政府每年利用农闲组织社员兴修水利,整田改土,修造梯田,大面积垦荒,全国建成大小水库七八万座、塘坝无数,广袤的田野上,人工河道网、田间道路网、沟渠网、防护林网形成,极大地增强了农业灌排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保证了农业的稳产高产。

这些现在很难组织完成的、投资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农业基础建设工程,即使到了今天,仍使我们在这方面不用投入,只来获益。

  第四是农业机械的大量投入。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明教程》(1985年)记载,1975年我国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进一步大大提高,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的产量分别是1965年的6.7倍和66倍,排灌动力机械增长4.9倍,用电量增长4.7倍。

按照这一发展趋势,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农业机械的投入量还会增加。

农业机械的大量投入,为机械深耕、农业灌溉提供了可能。

  第五是耕作技术革命。

由于农田水利系统的基本建成、良种的相继育成推广、农业机械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农业间作、套种、复种成为可能,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的产出率。

  综上所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农业丰收,是我国前期对农业和支农工业大量投入的必然结果。

事实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调整后到七十年代中国农业就一直是持续发展的。

尤其是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产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从未出现过波动。

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也是给予明确肯定的。

据国家统计部门的资料,仅从1965年至1978年,全国粮食产量就由19452万吨增至30475万吨,13年的时间内增长了56.7%,年均增幅达3.5%。

尤其是1975年以后这种增长更出现加快的趋势。

以1978年为例,就比1977年增长7.8%,1979年又比1978年增长了9%。

我们说,粮食产量在十几年时间内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没有出现一年滑坡,这是迄今中国历史上,包括改革开放时期所从未有过的、是了不起的成就!

1979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达684斤,当时中国从总体上告别了贫困,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邓小平在1982年也说:

“建国以来,我们做了一些事情,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粮食达到了自给。

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旧中国长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5页。

)而这种稳定、快速的发展正是在被称为“一大二公”、“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时期实现的。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发生了农业组织制度的巨大变革,

变革的动因: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这场改革最直接的后果之一是促成人民公社体系的崩塌和解体,并由此引发了大陆乡村组织体系的重构和重建。

过程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只有人民公社是唯一可以接受的模式的情况下,这一制度被视为非法,这显然具有诱致性安排的性质。

就连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指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明权属于农民。

”①然而在很高的经济绩效面前,政府做出了理性的选择,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这一新的土地制度,这又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安排性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两种制度变迁方式的结合,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亦是如此,只不过在这几次制度变迁中强制性变迁体现得更为明显。

在农村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政府并不是无能为力,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政府有选择制度的自由。

不过政府对制度的选择,不仅对当时的制度生成、固化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后制度的变迁也起着重大的影响。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智的政府作出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是为了协调规范农户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才出现的,而农户在政府强制性制度安排下又可根据环境需求的变化进行诱致性制度变迁。

后这一变革得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将继续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

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1968~1972年 

        ?

联合国粮农组织进行的第五次世界森林资源调查表明﹐全世界有森林面积23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

 

        20世纪70年代前期 

        在秘鲁设立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

 

        在印度设立半干旱热带地区国际作物研究所。

 

        在肯尼亚设立国际动物疾病研究室。

 

        在埃塞俄比亚设立国际家畜中心﹐并设立中东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

 

        在发达国家资助下﹐利比里亚西非水稻发展协会﹑罗马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成立。

        

 1970年左右 

        杀螟丹等仿生农葯问世﹐开辟了从动物源寻找杀虫剂的新途径。

 

        20世纪70年代 

        中国从菲律宾引进籼稻IR8﹐从日本引进粳稻丰锦﹐从墨西哥引进春小麦他诺瑞﹐从美国引进岱字棉16号﹐从美国﹑日本引进西红柿品种玛拉佩尔﹑强力米寿。

 

        1970年 

        日本成立濑户内海栽培渔业协会﹐首先建立栽培渔业中心事业场。

 

        1972年 

        美国首先禁止使用滴滴涕﹔用15种杀虫剂配方制成的几百种产品也同时停止使用。

        1973年 

        中国育成世界上第一批具有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是年采用多倍体育种方法育成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英国M.埃利奥特等合成第一个光稳定拟除虫菊酯──二氯苯mi菊酯﹐展示了田间农业害虫防治的广阔前景。

 

        1975年 

        美国华盛顿成立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

 

        英国雷丁大学建立农业战略中心。

 

        20世纪70年代中期 

        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国家海洋大气局﹑农业部联合承担研制从全球天气站网和陆地地球观测卫星上获取作物生长情报的技术方法﹐并进行“大面积作物调查试验”﹐简称LACIE计划。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成用高压给树木注射葯物及营养的技术。

 

        1976年 

        中国西南山区等地推广异源八倍体小黑麦﹐为高寒干旱瘠薄山区发展细粮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1977年 

        中国为害几千年的蝗灾已被控制。

已有 900个县建立了喷灌试验田。

 

        1977~1981年 

        ?

中国进行的全国森林资源统计表明﹐森林面积为 115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

 

        1978年 

        中国近 500年来旱涝史料及旱涝等级分布图在南京整理完成。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水产科学设计院(后改名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中国国务院批准开始营造被称为 “绿色长城”的西北﹑华北﹑东北“三北”防护林体系。

 

        1978~1984年 

        中国珙産黨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农业集体联产承包制。

1980年后包产到户逐步在全国推行﹐并很快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底全国实行这种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5%以上。

 

        1979年 

        中国又决定3月12日为植树节。

 

        中国社队企业蓬勃发展﹐参加的农民达2800万人。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一些国家将航天遥感技术用于森林资源调查和森林灾害监测。

 

        20世纪80年代初期 

        美国﹑苏联﹑英国﹑加拿大﹑西班牙﹑墨西哥﹑澳大利亚﹑南朝鲜等都相继发展养殖渔业。

从捕捞到养殖渔业﹐已成为世界渔业发展的总趋势。

 

        美国发射农业卫星﹐观察到的国家有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墨西哥和苏联﹐观察的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棉花﹑大麦﹑向日葵﹐同时也观察美国的自然灾害。

 

        美国新发展起来的生物工艺学为举世瞩目。

 

1973年: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78年:

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