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812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docx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docx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隆化商贸综合体工程一期1#楼

混凝土结构工程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承德宏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6年4月1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3

1、编制依据3

2、编制目的3

3、适用范围4

三、外观质量缺陷处理程序4

1、质量缺陷的检查4

2、质量缺陷的处理.............................4

3、质量缺陷的验收及标准5

4、质量缺陷的标识6

四、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7

1、组织机构7

2、人员配置................................8

五、存在的外观质量缺陷及检查项目9

1、目前混凝土存在的外观质量主要缺陷9

2、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检查项目9

六、外观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10

1、建筑物外部尺寸偏差及平整度原因分析10

2、蜂窝原因分析10

3、麻面原因分析11

4、气泡原因分析11

5、孔洞原因分析11

6、缺损、掉角原因分析12

7、挂帘、错台原因分析12

8、露筋原因分析12

9、烂根原因分析13

七、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措施13

1、颜色调配13

2、控制吸水13

3、建筑物外部尺寸偏差及平整度14

4、混凝土蜂窝、麻面14

5、混凝土气泡15

6、混凝土孔洞16

7、缺损、掉角17

8、挂帘、错台17

9、钢筋头外露18

10、冷缝缺陷的处理18

11、露筋19

12、表面起皮和砂石外露19

13、浅表裂缝处理及裂缝化学灌浆20

14、止水缺陷处理20

八、缺陷修补材料工艺控制要求21

1、预缩砂浆21

2、环氧胶泥22

3、环氧砂浆23

4、抹面抗裂砂浆24

5、环氧浆液化学灌浆25

九、缺陷修补质量控制26

十、缺陷修补注意事项27

十一、安全保障措施28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隆化新合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隆化商贸综合体工程一标段。

该工程位于隆化县振兴路与建设南街交汇处。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0827.68平方米,地上24层,地下二层。

地上为剪力墙结构。

二.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

1、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015版)

(2)《承德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办法》

(3)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其他关于质量缺陷处理的现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规定。

2、编制目的

本工程目前主要形象进度如下:

各栋号主楼陆续进入标准层,前期施工混凝土外观质量虽总体合格,但仍存在一些外观质量问题,如麻面、蜂窝,底部出现烂根现象,极少数剪力墙平整度不理想。

项目部针对上述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特编制此方案,对目前存在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进行正确整治处理,预防后期施工中类似质量缺陷的发生。

进一步加强本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管理,规范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统一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管理程序以及对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特编制本缺陷处理方案。

3、处理范围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主要项目包括建筑物外部尺寸偏差、表面平整度、表面蜂窝、麻面、气泡、孔洞(含模板固定锥孔)、缺损、挂帘、错台、拉筋头外露、冷缝、施工缝凿毛不当引起层间结合部缺损、起皮、起砂、非贯穿浅表裂缝等,是混凝土施工中最易发生、最常见的质量缺陷或施工工艺引起的过程缺陷。

除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外,对已经出现的外表质量缺陷和过程缺陷必须按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认真进行处理,以使混凝土外观达到设计要求和基本的美观。

4、适用范围

本缺陷处理方案适用于本工程内所有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模板拆除后外观质量缺陷的分类、记录、处理及验收。

三、外观质量缺陷处理程序

为保证混凝土外观最终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项目部成立专门缺陷修补作业领导小组对混凝土表面缺陷进行修补。

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门负责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调查、原因分析、缺陷台帐记录、缺陷处理过程控制以及质量验收。

混凝土拆模后,各标段应在第一时间通知技术质量部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鉴定,发现质量缺陷后,及时登记并组织工程部、标段及作业队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按照外观质量缺陷判断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评定、提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和过程控制整改意见,督促施工队完善工艺措施。

1、质量缺陷的检查

(1)外观质量缺陷检查,应在混凝土结构拆模后立即进行。

模板拆除后,质检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相应的检查记录,检查记录应在拆模后2d内报项目质量部门负责人。

(2)缺陷检查期间,项目部质检员应如实、逐项进行,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标明缺陷位置图,可辅助相应的影像资料。

2、质量缺陷的处理

(1)项目部质量部门负责人应根据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复查及认定意见,按照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2)缺陷处理前由项目部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缺陷处理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质量缺陷的验收及标准

(1)质量缺陷的验收

、外观质量缺陷处理完成后,项目部质检员对已进行缺陷处理的质量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组织复检、验收。

、当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处理时,处理完成3d后,进行自检;

、未进行填补处理时,应在处理结束后,立即进行自检;

、对于一般外缺陷的处理验收,由项目部质检员汇同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对于严重缺陷的处理验收,由现场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设计单位代表及承包人项目经理、质量部门负责人一同验收;

、质量缺陷验收通过前不得进行浇筑工序质量评定及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隐蔽或覆盖。

(2)质量缺陷验收标准

、实体质量检查

A、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填补时,填补完成3d后,用小锤轻击砂浆表面,声音清脆为合格。

声音发哑者为不合格,并应凿除重新修补。

B、采用丙乳砂浆进行填补时,填补完成7d后,用小锤轻击砂浆表面,声音清脆为合格。

声音发哑者为不合格,并应凿除重新修补。

、外观检查

A、进行填补修补时,修补完成后应对填补作业面进行压光处理,保证修补面与母体光洁度基本一致。

B、对于外露结构物修补面,修补后修补面的颜色应尽量与母体颜色基本一致。

4、质量缺陷的标识

各标识牌可采用普通纸张,内容由现场质检员负责填写,填写完成后,用宽幅透明胶带纸封闭粘贴于等标识处。

(1)待检标识

模板拆除后,对不能够及时进行外观质量缺陷检查,应在缺陷位置临时放置“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待检标识牌”,标识牌内容包括:

拆模时间及“缺陷待检”字样。

(2)待处理标识

、缺陷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查及认定级别后,项目部质检员应立即张贴“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待处理标识牌”,张贴时间最晚不得超过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定级别后的第二天。

、待处理标识牌采用普通纸张,内容由现场质检员负责填写。

、待处理标识牌应粘贴在明显、不易遮盖、不易碰损、不影响缺陷修补的缺陷附近混凝土面上。

、待处理标识牌应在缺陷处理验收通过前,一直保留。

(3)、处理后标识

、缺陷修复完成,通过验收后,现场质检员应在当天张贴“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标识牌”,张贴时间最晚不得超过验收后的第二天。

、处理后标识牌采用普通纸张,内容由现场质检员负责填写。

、标识牌应粘贴在缺陷修补部位混凝土面上。

、隐蔽部位处理标识牌应在隐蔽、覆盖验收通过前,一直保留;外露部位处理标识牌,应在单位工程验收通过前,一直保留。

如有损坏及时补贴。

四、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1、组织机构

外观质量缺陷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2、人员配置

项目部成立混凝土结构工程外观质量缺陷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小组组长,技术负责人担任小组副组长。

外观质量缺陷管理领导小组及成员:

组长:

贾海峰

副组长:

贾振树、贾振连

组员:

魏东启、李强、董文武、赵景然

五、存在的外观质量缺陷及检查项目

1、目前混凝土存在的外观质量主要缺陷

墙、柱根部处孔洞墙、柱根部处孔洞柱根部处孔洞

墙、柱根部处孔洞墙、柱根部处蜂窝墙、柱根部处蜂窝

墙面漏浆挂帘剪力墙拼缝不严密剪力墙阴角处麻面

顶棚处麻面多处套管处漏浆柱底部处缺棱

短肢墙、柱根漏浆麻面梁柱接头胀模挡土墙墙漏浆挂帘

楼板表面裂缝

2、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项目

项目部根据目前出现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以及质量通病中的外观质量缺陷确定本工程的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

建筑物外部尺寸偏差、表面平整度、表面蜂窝、麻面、烂根、气泡、孔洞(含模板固定锥孔)、缺损、掉角、挂帘、错台、钢筋头外露、冷缝、施工缝凿毛不当引起层间结合部缺损、起皮、起砂、非贯穿浅表裂缝等。

六、外观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的细微问题,它关系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及采购的模板、木方材质情况及施工特点,分析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建筑物外部尺寸偏差及平整度原因分析

(1)测量员的放样操作误差和测量仪器的误差;

(2)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误差,模板支立的准确程度、测量定位点的保护、模板的加固稳定性及加固方法;

(3)模板原材和加固原材的刚度等。

2、蜂窝原因分析

(1)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不当或水泥、砂、石子、水计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的拌合时间不够,搅拌不均匀,和易性差;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桶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和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或振捣不实,漏振、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间距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较大或塌落度过小。

3、麻面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粘坏混凝土表面;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造成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匀,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4、气泡原因分析

(1)混凝土级配不合理或粗骨料偏多、大小不当,细粒料不足以填充粗粒料空隙.导致粒料不密实.形成自由空隙;

(2)混凝土的拌和、浇筑过程中,容易混进空气,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气泡既不能自行逸出,振捣没能排除多余的气泡;

(3)振捣时间过短,骨料颗粒没有靠拢紧密.不能将水和多余的空气排出;

(4)模板刷隔离济后有一定的粘滞力,使得接触面的水不易跑动,,混凝土表面形成水泡(最终形成气泡)的机率较大。

5、孔洞原因分析

(1)钢筋较密的部位和混凝土预留孔洞的部位,因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进行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的孔洞;

(3)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土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4)混凝土离析,石子集中,严重跑浆。

6、缺损、掉角原因分析

(1)过早拆模(包括水电预留孔洞),混凝土强度不足,造成掉角缺损;

(2)拆模后对混凝土的保护不够,产生碰撞、摩擦导致;

(3)安装的吊模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下陷过大,拆模时损伤混凝土棱角。

7、挂帘、错台原因分析

(1)混凝土分层、分仓浇筑时,模板与已浇筑下结合面搭接密封不严或模板变形,造成漏浆、跑浆产生挂帘;

(2)模板安装拼接产生的错缝、错台;

(3)模板加固方式不当造成的涨模错台。

8、露筋原因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