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900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显著的不同点是()

A.摆脱民族危机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保留了封建残余

D.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2.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

这种变化出现于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3.观察下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五计划超额完成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此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古巴比伦对奴隶有一定的保护

B.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奴隶没有理发的自由

5.观察下图,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点是

A.高山文明

B.海洋文明

C.大河文明

D.工业文明

6.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入()

A.“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信息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7.下面是1870~1900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表,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巨大发展是因为()

A.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B.代议制在世界上确立了统治地位

C.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

D.跨过公司的发展

8.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飞机——蒸汽机车——汽船——汽车

B.汽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

C.汽船——飞机——蒸汽机车——汽车

D.蒸汽机车——汽船——汽车——飞机

9.有学者认为:

正是中国的参战,才使中国能够第一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

后的大型国际会议,中国的新外交从此起步:

开始成为构建战后新的亚太地区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这位学者评述的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第一次中东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0.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兴建了6000多个大企业,其主要目的是

A.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B.建立“斯大林模式”

C.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1.恩格斯说:

“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这一论断

A.谴责英国殖民扩张掠夺

B.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肯定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D.赞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2.“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

”这说明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B.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

13.如果给下图配一个标题的话,较恰当的应是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西欧封建庄园制

C.西欧等级君主制度

D.西欧封建采邑制

14.以下对世界古代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

B.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圣经》

C.《俄底浦斯王》的作者是盲诗人荷马

D.阿拉伯人创造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符号

15.某位同学的研究论文中出现如下内容:

“14-16世纪、人文主义、达·芬奇、莎士比亚”,据此判断他论文的主题是

A.新文化运动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法国大革命

二、判断题

16.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都在战前形成了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结果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

三、简答题

17.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

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2)图二所示绘画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请简要阐述这部作品所诠释的时代精神?

(3)图三所示书籍中,对无产阶级发出了怎样的号召?

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18.观察下图人物,回答问题。

(1)上图人物是谁?

(2)他在位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怎么样?

    

(3)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发展雅典民主政治?

四、综合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

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

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线路图(如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从欧洲经大西洋、印度洋直通印度的新航路是由航海家谁开辟的?

(3)最早完成穿越三大洋,又回到欧洲的航海活动是由谁率领的船队完成的?

他的航行证明了什么?

(4)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说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积极意义?

20.“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连接中国与世界,沟通历史与未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可知,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现在的新疆是图中商路上的重要地区之一,西汉政府为加强统治,在该地区设置了什么官职?

该官职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提到的造纸术是由谁、什么朝代改进的?

根据材料三指出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作用?

21.史料分析是历史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材料一 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文献史料(文字资料、口传资料、口述史料)

——庞卓恒《史学概论》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的说法,将材料二中的图片按要求分类。

(填序号即可)

属于史料范畴:

       非史料范畴:

       

材料三 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学会对搜集来的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能够辨析史料的信度与效度,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历史正确而客观的认识。

……所谓史料的效度,也称为史料的适用性,通常是指史料能够直接或间接为研究或印证某一历史事件所用。

——摘编自徐洁《“史料实证”素养的养成探究》

(2)初三某班研究小组近期的研究主题是“近代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依据材料三的说法,从材料二中选取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料,把史料序号填在对应横线处,并运用所选史料说明与该主题的关系。

研究主题:

近代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相关史料序号:

、关系:

       

、关系:

       

、关系:

       

材料四 

碑文正面记载: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

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碑文背面记载:

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

他是在与马克坦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死亡的。

麦哲伦船队剩下的唯一一艘船只——维多利亚号,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3)菲律宾马克坦岛纪念碑的正面与背面碑文,对麦哲伦有着不同的记载。

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简析产生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研究学习过程,说一说在史料的选取与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欧国家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是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也是亚非拉灾难的根源。

材料二: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完善,到1784年蒸汽机作为一种动力机,不但在纺织、采矿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还被推广应用到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化工等一系列工业部门,使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出现了蒸汽机时代的技术革命。

材料三:

电气时代主要体现在动力传输与信息传输两个方面。

与动力传输相关联,出现了大型发电机、高压输电网、各种各样的电动机和照明电灯。

与信息传输相关联,出现了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

这些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

材料四: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

……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

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西方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材料二所指的历史事件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局面?

(3)举出一例材料三中“这些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的发明?

并指出该历史事件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阶段上有何变化?

(4)材料四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后形成怎样的国际体系?

你如何看待这一体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判断题

1、

三、简答题

1、

2、

四、综合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