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7845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docx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docx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第1:

2章:

经济林:

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

饮料:

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经济林种质资源:

含有种质并能够生产种质的所有经济树种的繁殖材料,包括经济树种的种子和各种类型的繁殖器官或组织。

经济林品系:

从某一经济树种栽培品种群中发生基因突变或性状分离产生的新类型,以及在品种培育过程中,通过对自交:

杂交或其他育种方式培育的后代进行多代单株选择而获得的新类型。

经济林品种:

在一个经济树种种内,具有来源相同:

特有性状一致:

以一定繁殖方式能保持遗传特性稳定:

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经过正常育种程序培育并通过相关部门审定的一群栽培植物,是一类可直接应用于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经济林种质资源。

第3章:

经济林的生命周期(年龄时期):

指从卵细胞受精产生合子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大树,开花结实,直到衰老、更新、死亡的全部过程。

幼树期:

指经济树木从苗木定植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或开始受益的这段时期。

初产期:

指经济树木从第一次开花结实(或受益)到进入大量开花结实(或受益最高)为止所经历的这段时期。

盛产期:

指经济树木进入大量开花结实(或受益高峰)的这段时期。

变产更新期:

指经济林树木生长势开始逐渐减弱,产量逐步下降,直至几乎没有经济产量为止的这段时期。

经济林的年生长周期:

经济树木在一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

顶芽:

着生在枝或茎顶端的芽

侧芽:

着生在叶腋入的芽

定芽:

顶芽和侧芽均着生在枝或茎的一定位置上

不定芽:

从枝的节间、愈伤组织或从根以及叶上发生的芽

叶芽:

萌发后只长枝和叶的芽

花芽:

萌发后形成花或花序的芽

混合芽:

萌发后既开花又长枝叶的芽

休眠芽:

芽形成后,不萌发的芽

活动芽:

芽形成后,随即萌发的芽

隐芽(潜伏芽):

有的休眠芽深藏在树皮下若干年不萌发

芽的导质性:

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

芽的萌芽力:

树木叶芽萌芽能力的强弱

芽的成枝力:

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成长枝的能力

芽的早熟性:

有些树种在当年形成的树梢上就能连续形成二次梢和三次梢的特性

芽的晚熟性:

另一些树,当年形成的芽一般不萌发,要到第二年春才能萌发抽梢的特性。

芽的潜伏力:

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树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萌发抽生新梢的能力。

一年生枝:

新枝形成时间在一周年以内的枝条

二年生枝:

新枝形成时间在两周年以内,一周年以上的枝条

三年生枝:

新枝形成时间在三周年以内,两周年以内的枝条

春梢:

一般由芽萌发当年春季形成的带叶枝梢

夏梢:

一般由芽萌发当年夏季形成的带叶枝梢

秋梢:

一般由芽萌发当年秋季形成的带叶枝梢

营养枝:

只长叶不开花结果的枝条

结果枝:

直接着生花或花序并能结果的枝条

结果母枝:

发育枝:

生长健壮、组织充实、芽饱满,可作为骨干枝的延长枝,促使树冠迅速扩大

徒长枝:

直立旺长,节间长,停止生长晚,常导致树冠郁闭,并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生长和结果

细弱枝:

枝条短面细,芽和叶少而小,组织不充实,多发生在树冠内部和下部

叶丛枝:

节间极短,许多叶丛生在一起,多发生在发育枝的中下部

直立枝:

内膛枝:

外围枝:

横生枝:

下垂枝:

顶端优势:

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比其他部位的生长占有优势的地位

干性:

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

层性:

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

叶幕:

指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区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

叶面积指数:

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

花芽分化:

植物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

生理分化:

在出现形态分化之前,生长点内部由叶芽的生理状态转向形成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

形态分化:

由叶芽生长点的细胞组织形态转化为花芽生长点的组织形态过程

授粉:

植物开花,花药开裂,成熟的花粉通过媒介达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受精:

授到柱头上的花粉形成花粉管,伸入到胚囊,使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

授精:

自交不亲合性:

指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且同期成熟的雌雄配子的雌雄同株植物,在自花授粉或相同S基因型异花授粉时不能正常受精的现象

自花授粉:

同一品种内的授粉

异花授粉:

不同品种之间进行授粉

单性结实:

未经过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

无融合生殖:

一般是指不受精也产生发芽力的胚的现象

坐果:

花朵经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在生产上称为坐果

六月落果:

有些经济树种在第二次落果后2-4周即6月出现再次落果

第4章:

日照时数:

指一天内太阳直射光线照射地面的时间。

经济树种的需冷量:

植物自然休眠需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通过

经济树种的需热量:

各种树木在生长期内,从萌芽到开花直至果实成熟,都要求一定的积温

生物学有效积温:

生长季中生物学有效法度的累积值

经济林的栽培区划:

要在研究经济树木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对经济林的地理分布进行区域划分,为开展经济树木的引种驯化、制订经济林的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第6:

7章:

适地适树:

使栽植的经济树种生态学特性和栽培要求与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双方的生产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立地条件和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高产水平

立地条件:

指某一具体林地影响该经济林分生产力的自然环境因子

中耕除草:

传统的除草方决,生长在作物田间的杂草通过人工中耕和机械中耕可及时防除

基肥:

经济林年周期中所施用的基本或基础肥料

根外追肥:

在经济林生育期,根据需要将各种速效肥料的水溶液,喷洒在树体叶片、枝条及果实上的追肥方法

肥料利用率:

指当年所施肥料中的养分被树体吸收的数量,占所施用肥料有效养分含量的百分数

整形修剪:

整形是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结果习性、不同立地条件、栽培制度、管理技术以及不同的栽培目的要求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培育一个有效光合面积较大、能负载较高产量、生产优质产品、便于管理的树体结构;修剪是根据不同树种生长、结果习性的需要,通过短截、疏枝、回缩、摘心等技术措施剪成所需要的树形,以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调节营养分配,转化枝类组成,促进或控制生长和发育的技术

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

指在正常情况下,从秋季落叶到春季萌芽前所进行的修剪

夏季修剪:

在果树生长季节中所进行的修剪或能起修剪作用的类似措施

短截:

剪去一年生枝梢的一部分

疏剪:

将枝梢或幼芽从基部去掉

长放:

对枝条任其连年生长而不进行修剪

摘心:

摘除幼嫩新梢先端部分

扭梢:

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新梢尚未木质化时,将背上的直立新梢、各级延长枝的竞争枝,以及向里生长的临时枝,在基部15cm左右处轻轻扭转180°,使木质部和韧皮部都受轻微操作,但不能折断

环刻(环割、环剥):

将皮层剥去一段或整圈切断的方法

环刻(环割、环剥):

是使枝干韧皮部或木质部暂时遭受轻微损伤,在伤口愈合之前,阻碍或减缓养分和水分的上下流通,以调节树体长势,促进形成花芽

开张角度:

就整形修剪工作中的主要措施之一。

加大枝条的开张角度,可以减缓直立枝条的顶端优势,利于枝条中、下部芽的萌发和生长,防止下部光秃

二:

简述题

1:

简述经济林在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1)经济林在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首要地位;

(2)经济林在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3)经济林在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4)经济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地位;

作用:

(1)经济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补充作用;

(2)经济林在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3)经济林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战略作用;(4)经济林在保障果品供给方面的主导作用;(5)经济林在保障国民健康方面的特殊作用;(6)经济林在保障工业原料供给方面的支撑作用;(7)经济林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8)经济林在国土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作用

2:

简述经济林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1、国家高度重视;2、木本粮油产业是重点;3、面积大;4、社会投资多;5、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包括:

(1)产业化水平不高;

(2)专业化生产不足;(3)不同类别树种发展水平差异大;(4)良种化程度低;(5)经济管理水平低;(6)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低

趋势:

1、继续快速发展;2、成为林业主导产业;3、木本粮油依然是重点,小众新兴专业化发展;4、无性系良种化程度提高;5、标准化,集约化;6、规模化,机械化;7、加工业将得到较快发展,并带动种植业

3:

分别列举果品类经济林:

油料类经济林:

药用类经济林:

香料类经济林树种各2个。

4:

列举经济树种花芽分化的各个时期及特点。

(1)生理分化期:

指由叶芽生理状态转向花芽生理状态的过程;

(2)形态分化期:

叶芽经过生理分化后,在产生花原基的基础上,花器各部分分化形成的过程;

(3)性细胞形成期:

从雄蕊产生花粉母细胞或雌蕊产生胚囊母细胞为起点,直至雄蕊形成二核花粉粒,雌蕊形成卵细胞为终点。

5:

说明经济林树种花芽分化的特点

(1)花芽分化的长期性;

(2)花芽分化的相对集中性和相对稳定性;

(3)花芽分化临界期;

(4)花芽分化所需时间因树种和品种而异;

(5)花芽分化早晚因条件而异。

6:

影响花芽分化的原因有哪些

(1)芽内生长点细胞必须处于生理活跃状态;

(2)大量营养物质的供应是花芽形成的物质基础;

(3)内源激素的调节是花芽形成的前提;

(4)遗传基因是花芽分化的根据;

(5)花芽分化必须具备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

7:

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有哪些?

决定花芽分化的首要因素是营养物质的积累水平,这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

措施:

适地适树(土层厚薄与干湿等)、选砧(乔化砧、矮化砧)、嫁接(高接、桥接、二重接等)、促进控制根系(穴大小、紧实度、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等)、整形修剪(适当开张主枝角度、环剥、主干倒贴皮、摘心、扭梢、摘幼叶促发二次梢、轻重短截和疏剪)、疏花、疏果、施肥(肥料类别、叶面喷肥、秋施基肥、追肥等),以及生长调节剂的施用等。

在以上的基础上,再使用生长抑制剂,如B9、矮壮素(CCC)、乙烯利等,可抑制枝条生长和节间长度,促进成花。

18:

列举经济林枝条的类型和特点。

新梢:

一般由芽萌发当年形成的带叶枝梢;

新梢按季节发育不同分为:

春梢、夏梢、秋梢;

根据枝条功能不同分为:

营养枝,结果枝;

结果枝:

直接着生花或花序并能结果的枝条

营养枝:

只长叶不开花结果的枝条

营养枝按发育状况不同分为:

发育枝:

生长健壮、组织充实、芽饱满,可作为骨干枝的延长枝,促使树冠迅速扩大

徒长枝:

直立旺长,节间长,停止生长晚,常导致树冠郁闭,并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生长和结果

细弱枝:

枝条短面细,芽和叶少而小,组织不充实,多发生在树冠内部和下部

叶丛枝:

节间极短,许多叶丛生在一起,多发生在发育枝的中下部,若光照充足,营养条件良好,则部分叶丛枝可转化为结果枝。

8:

果品类经济林(如核桃)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落花的主要原因:

贮藏养分不足,花器官败育,花芽质量差;花期不良的气候条件等。

落果的主要原因:

授粉受精不良,子房所产生的激素不足,不能调运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子房继续膨大两颗引起落果;树体同化养分不足,器官间养分竞争加剧。

果实发育得不到应有的营养保证而脱落;采前落果主要与树种、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关。

此外,土壤干湿失调、病虫危害等也可引起果实脱落。

防治方法:

(1)确保树体健壮,树势旺盛;

(2)合理配置授粉树,加强授粉提高坐果率;(3)人工授粉;(4)应用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5)加强病虫防治

9:

列举在经济林栽培中,应该特别注意的生态因子。

光照、温度(热量)、空气、水分、土壤等是经济树木生存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生态因子对经济树木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传导作用以及生长发育等方面。

10:

指出经济林栽培中与地形有关的主要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