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528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docx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docx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

转】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

转载自:

莫爱群转载于:

2010-08-2321:

53|分类:

个人日记阅读:

(0)评论:

(0)

感冒方

 

感冒(伤风),寒流感

一、小柴胡汤

经方:

柴胡半斤(8两)?

?

黄芩3两?

?

人蔘3两?

?

甘草3两?

?

半夏半升?

?

生薑3两?

?

大枣12枚

黄煌方:

10~20g?

?

?

?

?

?

10~20g?

?

?

?

?

?

党蔘?

?

?

?

生甘草?

?

薑制半夏?

?

乾薑?

?

?

?

大枣

剂:

3~5?

?

?

?

?

?

?

?

?

?

?

?

?

?

?

?

?

?

?

?

6~12g?

?

?

?

?

?

?

?

3~6g?

?

?

?

?

?

?

?

6~12g?

?

?

?

?

?

6~12g?

?

?

?

?

?

(小)15~30枚

价:

5.5/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片?

?

?

?

(大)6~12枚

1.发热性疾病,病毒性感冒

(往来寒热)

2.以发热、汗微出、不退為特徵(症状较多样、复杂)

3.恢復期一般较久

4.此种感冒较易转移,诱发他症(肺炎、心肌炎….)

5.欲退烧,柴胡用量要加大,可用到30~45g,至少20g(初剂大汗,脉静身凉為安)

6.加连翘(30~50g)可治淋巴肿、咽痛

连翘:

疮家要药,证:

汗出而烦,淋巴结肿大,(瘰癘),烧不退

由小柴胡汤加减成[柴胡,甘草,黄芩,连翘]

7.加桔梗(6~12g),生石膏(10~20g)治扁桃体炎、红肿。

?

?

?

?

利咽?

?

?

?

?

?

?

?

?

?

清热

8.经期感冒多用小柴胡汤(热入血室)

(可加薑、枣或桂枝)

经期若腹痛甚,可加桂枝和白芍,即為柴胡桂枝汤

9.呕吐者,汤液要浓缩(去药渣再煎)

10.煎药不便,可用小柴胡冲剂两包,但含糖量较大,糖尿病禁。

 

二、葛根汤

经方:

葛根4两?

?

麻黄3两?

?

桂枝2两?

?

芍药2两?

?

甘草3两?

?

生薑3两?

?

大枣12枚

黄煌方:

葛根12~30g?

?

生麻黄5~12g?

?

肉桂3~6g?

?

白芍(解痉止痛)/赤芍(去瘀)10~15g?

?

?

?

?

?

?

?

?

?

?

?

生甘草3~10g?

?

生薑10~20g/乾薑5~10g?

?

大枣15~30枚(小)/5~10枚(大)

剂量:

3-5?

?

价:

3/剂?

?

?

?

(明通治伤风颗粒)

1.恶寒无汗,体格壮实,头痛身重者。

?

?

?

?

?

?

?

?

?

?

→体力劳动者,青壮年,酒客,肌肉结实,肤黑,皮肤乾,咽不红,无感染者。

2.肌肉酸痛、关节痛、头项强痛、项背强几几

3.此乃温和之发汗解表剂,服后覆取(盖被)微似汗

4.麻黄含兴奋剂成分,运\动员赛前禁用(药检阳性)

(桂枝可缓解)?

?

?

?

?

?

?

?

?

?

?

?

?

?

凡体型瘦弱,面白多汗,体弱多病,慎用/禁用。

5.天然之提神、抗疲劳药(感冒后之嗜睡,易疲倦可用)

6.可用於醒酒

7.加川芎(6~12g)、辛夷花(5~10g)?

?

可治鼻炎、鼻塞、鼻竇炎

8.加大黄(制,5~10g)?

?

治感冒红眼,结膜炎,眼垢多

大便秘结,可加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

小柴胡汤:

有汗,热不退,咽痛,呼吸道症状,感染→风热感

?

?

V.S.

葛根汤:

无汗,肌肉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风寒感

叁、大青龙汤

经方:

麻黄6两?

?

桂枝2两?

?

甘草2两?

?

杏仁40枚?

?

生薑3两?

?

大枣12枚?

?

石膏如鸡子大

黄煌方:

生麻黄10~20g?

?

肉桂3~6g/桂枝5~10g?

?

生甘草5~10g?

?

杏仁10~20g

?

?

?

?

?

?

?

?

生薑15~30g/乾薑6~12g?

?

大枣10枚?

?

生石膏10~30g

1.体格壮实,高热无汗,烦躁

2.发汗退热的峻剂,得汗即止,勿再服

3.脉微弱,汗出恶风者禁?

?

?

?

←產妇,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失眠,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

?

?

?

?

?

低血糖,高血压,肺结核

4.误服麻黄过量→虚脱?

?

←───桂枝甘草+龙骨牡蠣

?

?

?

?

?

?

?

?

?

?

?

?

?

?

?

?

?

?

心悸?

?

?

?

救治?

?

生薑,红枣,红糖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浓糖汤

 

咳喘方

 

呼吸道:

1.急性支气管炎:

咳嗽为主(一周~半个月)、声音嘶哑、咽乾、发烧

2.慢性支气管炎:

咳嗽、咳痰、气喘,时间超过3个月、连续两年发作(冬季好发)

3.支气管哮喘:

为多发病、常见病。

发作前,鼻痒,打喷嚏,接下来就痰咳不清、胸闷、呼吸有声,白天较没事,多为清晨2点~3点发作

推荐方:

一、小柴胡汤?

?

经方:

柴胡半斤(8两)?

?

黄芩3两?

?

人蔘3两?

?

甘草3两?

?

半夏半升?

?

生薑3两?

?

大枣12枚

黄煌方:

柴胡6~12g?

?

黄芩6~12g?

?

薑制半夏6~12g?

?

党参6~12g?

?

生薑6~12g/3~6片/乾薑3~6g?

?

?

?

?

?

?

?

?

?

红枣6~12枚

1.小柴胡汤是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

只要病人的重要脏器(如:

心、肾…)没有受损,都可以考虑使用小柴胡汤,而后再慢慢仔细研究

2.【加半夏厚朴汤(半夏、茯苓10~20g、紫苏梗、厚朴6~12g)】→称为柴朴汤:

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亦可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激素依赖型)

紫苏叶-功效偏重于发汗

紫苏子-功效偏重于通便

紫苏梗-功效偏重于理气、宽中

适用于感染不明显、患者精神紧张、对外界环境过敏或饮食过多即感不适

3.加栀子6~12g、连翘15~30g、重用黄芩可至30g(也可加桔梗):

治疗咳痰黄稠、久治不愈、瀰泛性支气管炎

李时珍~骨蒸发热、吐痰→黄芩→清肺热

4.加乾薑6~12g、五味子5~10g:

适用于感冒后,久咳不愈,吐白痰,且用抗生素无效者

再加(防风、连翘、生石膏)→慢性支气管炎、过敏

支气管患者有一特点,稍遇风寒,咳嗽即来

5.凡治疗咳嗽气喘,柴胡不须大剂量

二、半夏厚朴汤

经方:

半夏一升?

?

厚朴3两?

?

茯苓4两?

?

生薑5两?

?

乾苏叶2两

黄煌方:

薑制半夏10~20g?

?

厚朴10~15g?

?

茯苓10~20g?

?

乾薑3~6g?

?

苏梗10~15g

5~7剂?

?

3.7/剂

1.本方对咽喉异物感为特徵的咳喘病有效(妇人咽中如有炙癵)

(1)能降低咽喉黏膜的敏感度,且能消除咳嗽气喘患者的腹胀(因厚朴、苏梗可以理气)

(2)消化道症状:

腹胀、噁心、呕吐、不思饮食

(3)失眠、多梦、心悸、眩晕

一般都与小柴胡汤或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相配伍

2.加桔梗6~12g、甘草3~6g(即桔梗汤:

专治咽中痛):

适用于咽痒、咽中痛、咽乾、咳嗽

3.加枳壳10~20g、白芍10~20g、桔梗6~12g(《金匮》排脓散→吸湿排液):

治疗痰喘、咳嗽、气喘、吐痰不爽、腹胀、便秘、支气管哮喘

4.加【栀子6~12g、连翘15~30g、黄芩6~12g】→(清热、除烦):

治疗胸闷、咽痛、烦痛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伴有焦虑、失眠、胸闷、出汗

(从温病,叶天士先生的经验)

三、麻杏石甘汤

经方:

麻黄4两?

?

杏仁50个?

?

甘草2两?

?

石膏半斤

黄煌方:

生麻黄5~10g?

?

杏仁10~20个?

?

生甘草3~6g?

?

生石膏12~30g

3~5剂?

?

1.5/剂

1.本方主治热喘,由下列三条可确定是热喘:

(1)汗出而喘

(2)口渴不恶寒

(3)痰、唾、涕黏稠

2.适用于本方者大多身体状况好,皮肤较粗糙,面部或眼睑可见轻度浮肿

3.临床上加连翘15~30g、栀子6~12g、黄芩6~12g、桔梗6~12g:

适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伴感染、黄痰、热症,大叶性/病毒性/痲疹性肺炎

4.本方去石膏,名三拗汤→平喘基本方

三拗汤加薏仁→麻杏薏甘汤

三拗汤加桂枝→麻黄汤(无汗而喘)

省中所使用的“肺宁合剂”即麻杏石甘汤

四、小青龙汤

经方:

麻黄3两?

?

桂枝3两?

?

细辛3两?

?

乾薑3两?

?

甘草3两?

?

芍药3两?

?

五味子半斤?

?

?

?

?

?

?

?

半夏半斤

黄煌方:

生麻黄6~12g?

?

桂枝6~12g/肉桂5~10g?

?

乾薑6~12g?

?

生甘草6~12g?

?

白芍6~12g?

?

?

?

?

?

?

?

?

?

?

?

五味子6~12g?

?

薑制半夏6~12g

3~5剂?

?

5/剂

1.主治寒喘,以恶寒、口不渴,痰、唾、涕清稀量多

2.外寒内饮

3.本方患者面色多青白或青灰色,绝少面红光亮者

4.体弱、心悸、喘促者,去麻黄,加茯苓10~20g、山萸肉(固托、敛肺)10~20g:

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肺心病、肺气肿

5.乾薑、细辛、五味子是本方基础

6.细辛用量要到位,所谓细辛不过钱,是指吞食细辛生粉情况下,而汤药细辛用量可为3~10g,若担心细辛用量,可少量逐渐增加。

五、大柴胡汤

经方:

柴胡半斤?

?

黄芩3两?

?

半夏半升?

?

枳实4枚?

?

芍药3两?

?

大黄2两?

?

生薑5两?

?

?

?

?

?

?

?

大枣12枚

黄煌方:

柴胡6~20g?

?

黄芩6~20g?

?

薑制半夏6~12g?

?

枳壳10~20g?

?

白芍/赤芍10~20g?

?

?

?

?

?

?

?

?

?

制大黄6~12g?

?

乾薑5~10g?

?

大枣15~30g

6/剂

1.此方适用于支气管哮喘见有胸脇苦满、按之心下满痛、便秘者

?

?

(按之心下满痛,用大柴胡汤效果很好)

2.此方加黄连(即大柴胡汤+三黄泻心汤):

适用于支气管哮喘伴有感染、吐黄痰、烦躁、热甚厥盛

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天然抗生素,抗血栓

3.此方加黄连3~6g、全栝楼15~30g(即大柴胡汤+小陷胸汤):

治疗胸痛、上脘痛、痰黄、便秘

栝楼皮:

化痰

栝楼仁:

通便

4.此方加桂枝6~12g/肉桂5~10g、茯苓10~20g、丹皮6~12g、桃仁10~15g(即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

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反覆发作,见有舌色暗、唇色紫、皮肤乾燥、烦躁不安、少腹疼痛

5.此方适用于充实性的热性体质→大多体格壮实、中/老年人居多、上腹部胀痛、按之尤甚,轻者轻微不适,按之有抵抗感,多伴有嗳气、噁心、呕吐,大多伴有高血压、肥胖、胆囊炎、胆石症

 

高血压→心梗塞、脑溢血(中风),若中风不死→半身不遂

 

用中药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优势:

1.可以调整体质(中风患者大多是热性体)

2.可以改善症状(如:

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

3.可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发展

正常人血压:

90~140

高血压患者:

95~160

一、黄连解毒汤(唐朝药方,外台祕要)

原方:

黄连3两?

?

黄芩2两?

?

黄柏2两?

?

栀子14枚

黄煌方:

黄连5~10g?

?

黄芩10~20g?

?

黄柏5~10g?

?

栀子6~12g?

?

乾薑3~10g?

?

红枣10~30g

(加入乾薑、红枣,会比较顾胃,而且比较好吃)

1.本方多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见以下症状:

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舌红口乾者?

?

(烦躁、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须特别关注)

在张仲景眼中的黄连是“除烦药”,例如:

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中,用黄连的药是最多的约60g?

?

(此烦例如为精神不集中、失眠….心中烦)

而神农本草经当中,黄连为上品,功效为久服令人不忘

此要方为温病学派当年的主打方

没有把此方当作降压药

2.临床效果:

(1)有降压作用

(2)抗焦虑(心中烦不得卧),能改善情绪、睡眠;例如硃砂安神丸也是用黄连

(3)减缓心律

(4)对脑血管疾病不错,对出血性脑血管有防制的效果,而且能增加脑部的血流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亦有效果

3.具体的体质特徵:

体格较强建、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口唇暗红或深红、舌质红或暗红、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平时喜凉恶热、多梦、皮肤长有疮癠、上腹部常痞闷不适、口乾、口苦、常有口舌溃疮、咽喉痛、小便黄短

4.本方用量较小,可採用胶囊内服

二、三黄泻心汤(金匮)

原方:

大黄2两?

?

黄连1两?

?

黄芩1两

黄煌方:

大黄5~12g(大便乾结用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

?

黄连3~6g?

?

黄芩6~20g

1.泻心汤可用于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

头痛如噼开来一样),此方为古代止血方

仲景书中→吐血、衂血泻心汤主之

陈修园→诸方无效者,泻心汤百试百效

2.本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服药过程中,患者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也能够下降,头痛、心悸…等也能改善

黄煌经验:

泻心汤配合大柴胡汤配合黄连解毒汤→来治疗些体格壮实的效果很好

3.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

千金方→加减三黄丸→治疗男子五劳七伤….久服可以走逐奔马

此方有保健作用?

?

(三黄片)

4.长期使用此方要注意体质

壮实、营养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的虚弱表现、面部暗红、腹部充实有力、食慾好、大便乾结、舌质暗红,体检下来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高,有些甚至有胆囊炎、胆石症、体型偏微胖、壮者多

长期服用此方一定要小腹股股的,大便不太通(如:

腑实证)

5.此方加减成黄连上清丸,效果也不错,主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用于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

三、温胆汤(非仲景方,是宋朝时用经方加减)

薑制半夏10~20g?

?

茯苓10~20g?

?

陈皮5~10g?

?

生甘草3~6g?

?

竹茹6~12g?

?

枳壳6~12g?

?

乾薑3~6g/生薑3~6片?

?

红枣10~20g

(二陈汤=夏陈苓草+竹茹、枳壳、乾薑、红枣,仲景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和橘皮竹茹汤去掉人参)

1.本方用于临界高血压或初中期高血压并伴有失眠’多梦、易惊恐患者

(1)高血压临界或血压易波动,无心、脑、肾併发症

(2)主诉较多(头痛、头晕、失眠、多噩梦、易惊醒、有恐惧感),症状较严重

(3)患者大多为中青年,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良好、面部皮肤油腻

(4)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血压正常,到医院给医生量时血压偏高)

有这四条,用此方有效

2.温胆汤是壮胆药,可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用此方后可以改善头痛、失眠、噁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3.此方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治疗口乾、口苦、失眠、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在此基础上再加黄芩、栀子效果更好

4.此方和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合用,治疗高血压伴有焦虑、腹胀

5.此方和【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治疗虚烦不得眠】合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老年女性

四、大柴胡汤

经方:

柴胡半斤?

?

黄芩3两?

?

半夏半升?

?

枳实4枚?

?

芍药3两?

?

大黄2两?

?

生薑5两?

?

?

?

?

?

?

?

大枣12枚

黄煌方:

柴胡6~20g?

?

黄芩6~20g?

?

薑制半夏6~12g?

?

枳壳10~20g?

?

白芍/赤芍10~20g?

?

?

?

?

?

?

?

?

?

制大黄6~12g?

?

乾薑5~10g?

?

大枣15~30g

本方适用于高血压伴有胆囊炎、胆石症、高血脂、便秘、按之心下满痛

加黄连效果更好

五、黄耆桂枝五物汤

经方:

黄耆3两?

?

桂枝3两?

?

芍药3两?

?

生薑6两?

?

大枣12枚

黄煌方:

生黄耆15~60g?

?

桂枝6~12g/肉桂5~10g?

?

白芍10~20g/赤芍10~20g/白芍加赤芍10~20g?

?

?

?

?

?

?

?

乾薑5~10g/生薑3~6片?

?

大枣10~20g

1.本方适用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嵴椎体动脉供血不足,尤其是肌肉鬆软、动则气喘的中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者

2.此方加【葛根15~60g→项背强几几】、【川芎6~12g→仲景:

治心下毒痛】:

治疗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胸闷….等等

3.此方加丹参10~20g、石斛15~30g、淮牛膝15~60g:

治疗心、肾功能障碍,二、三期高血压或高血压伴有糖尿病

尤其是有下肢浮肿者,用此方可使尿量增加

(四味健步方:

芍药、丹参、石斛、牛膝)

4.体质:

肌肉鬆弛、皮肤缺乏弹性、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慾好但易疲倦、头痛气短,运动时头更晕、心电图多为心肌缺血、胸闷胸痛、面色黄暗或暗红无光泽、舌质多带红、舌体胖有齿痕、中老年人多见

 

肠胃病方(上)

一、半夏泻心汤

经方:

半夏半升?

?

黄芩3两?

?

乾薑3两?

?

人参3两?

?

甘草3两?

?

黄连1两?

?

大枣12枚

黄煌:

半夏6~12g?

?

黄芩6~12g?

?

乾薑6~12g?

?

党参6~12g?

?

炙甘草3~6g?

?

黄连2~6g?

?

?

?

?

?

?

?

大枣15~30g

1.本方为胃病专方,治疗痞证、心下痞、满而不痛?

?

(上腹不适)

上消化道之炎症、溃疡(例如: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瀰漫性胃炎、反瘤性胃炎、12指肠溃疡….)

抗幽门螺旋杆菌,参与免疫调节,保护黏膜,通降,止血

为古时“苦辛法”代表方,治疗中虚热痞(心烦、口苦、口乾、腹泻)

苦辛法—苦泻辛开?

?

苦~清热(黄连、黄芩);辛~开湿、理气(理中汤-人参、甘草、乾薑、白朮)

(此方病人服后不觉苦因为方组加入甘枣,以及病人本身口苦)

2.伴有消化道症状(噁心、呕吐、心下痞、腹泻)之神经症:

失眠、心律不齐、醉酒?

?

?

?

?

?

(黄连除烦)

3.本方方证多见于体质较好之中青年男子,其红唇,舌红(苔黄腻),伴有睡眠障碍(少眠失眠、易醒),大便易拉

面有菜色者较无效

舌苔黄腻:

消化道有热且较髒

唇与消化道黏膜特性相关

脉:

无特别脉象

因为饮食及体质等种种原因,此方亚洲人使用机会较高(欧美人舌苔较乾淨)

4.服本方有效后,需小剂量守方长服(约3个月),慢性病犹然;停药后~日常则服用薑枣汤保养

5.原方为佳,不必加减,免失疗效

6.常用加味法则:

(1)加肉桂3~10g(交泰丸):

治疗胃病久治不癒,面色晦暗,舌澹红

(2)加山栀子6~12g、连翘15~30g:

治疗咽喉痛(咽喉通红)、胸闷(肺胃有热)

(3)加制大黄3~10g: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然严重、出血、瀰漫性胃炎

 

二、黄芩汤

经方:

黄芩3两?

?

芍药2两?

?

甘草2两?

?

大枣12枚

黄煌:

黄芩10~20g?

?

白芍10~20g?

?

生甘草3~10g?

?

大枣15~30g

(黄芩→出血性疾病;芍药、甘草→痛、痉)

1.本方多用于下消化道疾病,如:

急性肠胃炎、菌痢(拉白冻、红冻→土方马齿苋、车前草)、肛裂(会有灼热感)、痔疮出血、溃疡性结肠炎(拉黏液)、便血

2.【患者唇色多深红如朱、舌质多暗红、脉多滑数(内有伏热)】→黄芩体质

3.加减:

(1)重用黄芩可至30g:

出血粘稠、量多、有血块

(子宫、月经出血→可单用黄芩:

子芩丸)

(2)重用芍药可至30g:

腹痛严重者

(3)加大黄3~10g:

腹痛拒按

(4)加黄连3~10g:

腹泻、烦热

(5)加阿胶(止血)10~20g:

出血多

(6)加半夏、生薑各6~12g:

呕吐

 

三、葛根芩连汤(味苦)

经方:

葛根半升?

?

甘草2两?

?

黄芩3两?

?

黄连3两

黄煌:

葛根20~60g?

?

生甘草3~6g?

?

黄芩6~12g?

?

黄连6~12g

1.本方适用急性肠炎、热痢、细菌性痢疾?

?

(黄连→腹泻)

(比土霉素佳,小儿恐因味苦不食黄连可减至6g)

2.亦可治糖尿病、酒后腹泻或醉酒(醉酒综合症),黄连大约使用6~12g,若量少不行

黄连可降血压,为治疗消渴之成分?

?

(可研究唐朝方剂,多为文明病)

葛根亦可降血糖,可扩张血管,为古代解酒药,治口渴

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葛根亦可,不过黄连量要增加

3.体质:

状实、肌肉发达、大便不成型、腹泻、身困重、项背强痛不舒,好饮酒之人本方证多见

 

四、甘草乾薑方

经方:

甘草4两?

?

乾薑2两

黄煌:

甘草10~20g?

?

乾/炮薑6~20g

1.本方为治疗寒性腹泻基础方(寒性~视分泌物,如清稀;甚至胆汁亦可)

薑:

驱寒暖胃?

?

(仲景常用)

2.本方应用以分泌物/排泄物增多、清稀为特点

(例如:

上消化道溃疡、小儿流涎,唾液过多,过敏流鼻水)

3.本方可用于误用下剂、凉药,所致阳气受损

4.本方可用于咳喘、肺气肿,特徵:

呕吐、咳吐大量清稀痰液

(同见于小青龙汤)

5.两者剂量比例可调,如:

?

?

甘草2:

乾薑4?

?

(千金方)?

?

→治疗吐逆

五、理中汤(仲景:

人参汤)

经方:

人参3两?

?

乾薑3两?

?

甘草3两?

?

白朮3两

黄煌:

党参10~20g?

?

乾薑10~20g?

?

炙甘草6~20g?

?

白朮10~20g

1.本方为温热性胃肠调节剂,用于虚寒胃肠

(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溃疡、癌症化疗后调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癌症化疗症候群:

噁、呕、泻

2.本方证大便多见溏汤,排便时先乾(似便秘)后溏→不可用大黄,贫血,面部浮肿黄暗

3.加桂枝→人参桂枝汤:

治疗心悸、腹痛

加黄连→连理汤:

治疗口腔溃疡、疮、拉稀(寒热夹杂)

加附子→附子理中汤:

治疗脉微弱、全身状况差、萎靡

 

肠胃病(下)

 

六、四逆汤?

?

(临床少用,神效,挽狂澜于危急,使用谨慎,含乌头硷)

经方:

生附子一枚?

?

甘草2两?

?

乾薑1.5两?

?

?

?

(甘草乾薑汤+附子)

黄煌:

炙附子10~30g(先煎30~60分钟)?

?

生甘草3~10g?

?

乾薑6~12g

1.四逆汤是经典温阳剂,用于治疗阳虚阴寒证

阳虚阴寒证-下利清谷不止、腹胀、四肢厥逆而恶寒、脉微欲绝(游丝状)重按至骨方得、血压低、ECG不正常

2.目前多用于循环、消化障碍性疾病

循环障碍-休克、亡阳?

?

(厥阳、脱阳)

消化障碍-小儿腹泻不止(重症、酸中毒、低血钾)→加五苓散或与理中汤同用

?

?

?

?

?

?

?

?

肝硬化(腹水、低蛋白血症)?

?

→加芍药甘草汤、真武汤同用

3.用于救急时,薑附用量要大

4.附子量大时,必须久煎→去乌头硷毒性

5.薑、附、草三者合用最合适(解附子毒、增效)

甘草能解百草毒,如:

麻黄、附子….

6.四逆加人参汤(仲景方):

治疗大下后,脉沉微、恶寒

此方中的人参,宜吉林人参,党参无效

七、小建中汤(急症不合,治慢性腹痛如神)

经方:

桂枝3两?

?

芍药6两?

?

甘草2两?

?

生薑3两?

?

大枣12枚?

?

饴糖(麦芽糖)1升

黄煌:

桂枝10~20g/肉桂5~10g?

?

白芍10~20g(倍于桂枝)?

?

炙甘草3~6g?

?

生薑3~6片/乾薑5~10g?

?

红枣15~30g?

?

糖15~30g(可用蜂蜜代替,亦可用麦芽糖代替)

1.本方为经典强壮调养剂:

用于体型多瘦、肤白而细腻、皮肤湿润、喜甜食、大便多乾结、易疲劳、出汗、易腰酸背痛、易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舌质嫩红

2.本方多用于慢性腹痛,如:

慢性胃炎、12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症、胃肠神经症、慢性腹膜炎、紫癜(ㄉㄧㄢ)、习惯性便秘

3.芍药量重,用于解痉,如:

腹中急痛拒按、小腿抽筋

大量芍药可通便

亦可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大便乾、小腿抽筋、为保肝方

(大便乾、小腿抽筋→消瘦,胆红素不高)

4.本方可用于虚弱体质之调理(肉桂、甘草可升压)→如:

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缺铁性贫血?

?

痛经?

?

怕冷、瘦弱、阵痛→加当归

?

?

?

?

?

?

?

?

?

?

若唇红、血稠、身热则不适合,可用山栀子、黄柏

?

?

┌小儿之频尿、遗尿症→可加龙骨、牡蛎┐

?

?

└小儿之反覆腹痛?

?

?

?

?

?

?

?

?

?

?

?

?

?

?

?

?

?

?

?

┘→白瘦、舌苔薄白

?

?

?

?

婴幼儿便秘→药量减至原方的1/2~1/3

5.方中芍药为白芍,也可白芍、赤勺份量各半溷用

白芍~解痉止痛

赤勺~活血化瘀

6.饴糖不可缺失,为营养剂,可用麦芽糖、红糖替代

7.类方:

(1)黄耆建中汤→面黄、肌肉鬆弛

(2)当归建中汤→痛经、产后调理(亦可加川芎→血中气药)

当归→妇人腹痛必用

(3)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去饴糖)→主腹满时痛

(4)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去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