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404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docx

《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docx

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

2019年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导论...2

第二章 学习的概述...4

第三章 学习理论...6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20

第六章知识的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23

第七章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28

第八章 问题解决及其教学...34

第九章 动作技能及其形成...37

第十章 品德的形成...40

第十一章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47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导论(2课时讲授,教材第1章练习)

【知识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关于教育心理学性质与对象的多种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教材体系;教育心理学诞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教育心理学取向的回顾与展望。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为教育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的独立性。

难点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取向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关键词:

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规律。

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种种表述。

(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分野

二、教育心理学内容与体系

(一)主要内容

各类教科书中比较一致的内容有: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

   2.认知领域学习心理;

   3.运动技能领域学习心理;

   4.品德心理;

   5.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6.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此外,科学趋向的教学论进入教育心理学也成为一种趋向。

关于在教育心理学中应否列入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内容还存在不同意见。

(二)教材的编排

1.一般规律—特殊规律

2.学习过程—学习条件

(1)学习过程:

一般学习过程;各个领域的学习过程(概念与规则学习的过程;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的过程;运动技能的学习的过程;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

(2)学习条件:

内部条件(认知条件与非认知条件);外部条件(教学媒体、课堂里的社会心理因素、教师的特征等)。

三、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一)中国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二)西方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作为一

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三)教育心理学取向的回顾与展望

1.教育哲学取向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

2.教育科学取向下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

3.心理科学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偏离

4.教学心理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窄化

5.三化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的设想

 

第二章 学习的概述(5课时讲授,教材第2章练习)

【知识点提示】学习的定义,行为主义倾向与认知倾向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定义的差别;学习变量的分类;学习分类;学习活动的结构;学习的生理机制;学习与身心发展的关系;学习的准备;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学习定义的讨论;学习与个体身心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难点为学习的生理机制。

 

第一节 学习的性质与分类

一、学习的定义

1.定义:

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注意:

(1)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2)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

(3)这种变化不是由成熟、疲劳、创伤、药物反应、感觉适应等带来的。

2.行为派与认知派学习定义的比较

二、学习变量—影响学习的因素与条件

1.认知变量与非认知变量

2.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

三、学习的分类

1.     我国的分类:

(1)知识的学习

(2)智力技能的学习

(3)动作技能的学习

(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2.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运动技能的学习

   (5)态度的学习

   3.加涅(R.M.Gagne)按学习材料与情境的复杂的程度的分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学习

   (8)高级规则学习   

高级规则的发现学习就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创造性则是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

4.布卢姆的分类

(1)认知领域的学习        

(2)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

(3)情感领域的学习

5.奥苏伯尔的分类

按照学习材料的性质及其与学习者知识经验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又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四、学习的一般结构

(一)【苏】列昂节夫、加里培林认为学习活动从机能系统上看,是由定向环节、执行环节、检验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二)【美】加涅(R.M.Gagne)的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包括信息加工过程和执行控制过程两部分。

 

五、学习与教学

“用来刺激、推动、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情境安排。

“以促进学习者能力和倾向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师生双边活动。

第二节 学习的生理机制

一、经验、学习与脑发育

〇学习促进成熟

共有12组老鼠,每组3只,是取自同一胎的3只雄鼠。

这3只雄鼠被分配到3种不同的条件下。

每种条件下有12只雄鼠。

这3种条件是:

平常环境:

几只老鼠生活在足够大的笼子里,里面有适量的食物和水。

贫乏环境:

放在单独隔离的空间内,里面有适量的食物和水。

丰富环境:

6-8只老鼠生活在“带有各种供玩耍的物品”的大笼子里。

玩具每人翻新。

如此生活4-10周。

研究结果显示:

丰富环境中长大的老鼠,

(1)其大脑皮层更重、更厚。

(2)大脑皮层部分与皮层下部分的重量之比变大。

(3)神经突触比贫乏环境中长大的老鼠大50%。

(4)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更有活性。

二、记忆与大脑加工

三、脑的结构与学习

四、学习、行为问题与脑

 

第三节 学习与个体身心发展

一、学习与个体身体发展

成熟主要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生理结构、生理功能、本能行为的发展。

1.学习以一定的成熟为自然前提

2.学习可以促进成熟

二、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通过学习来实现

2.学习依赖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状况

三、学习的准备

学习的准备:

学生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水平对于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影响学习准备的因素是成熟与先前的学习。

四、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

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头,为发展开路。

教学要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必须定向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提出了全新的学习准备观念。

 

第三章 学习理论(12课时讲授,2课时实验,实验号02,教材第3章练习)

【知识点提示】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的哲学基础、主要观点;桑代克、斯金纳、苛勒、托尔曼、布鲁纳、奥苏伯尔的基本学习观点及其教育意义,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点及其评价。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斯金纳的反射理论、强化理论及其应用;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观及其教育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观点与同化理论;建构主义的起源、学习与教学观点及其评价。

难点是各种学习理论的评价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影响,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观的差别。

 

第一节 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

一、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的哲学基础:

经验主义

认为经验,特别是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经验主义的特征是:

(1)感觉主义

(2)还原论(化约论,Reductionism)

(3)联想主义

(4)机械主义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的哲学基础:

理性主义

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只有按照心某种先天的组织和结构进行解释,才有意义。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哲学基础:

现象论

现象   

现象论   

现象心理学

要点是:

我们各人是按照我们观察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去行动的

二、各派理论的代表人物

三、各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形成反应、习惯);

2.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不存在观念、意识的中介;

3.重视学习的外部条件与过程,忽视内部过程与条件。

(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建立一定的认知地图(心理完形、认知结构、编码体系);

2.刺激与反应的联系是间接的,以观念、意识为中介;

3.重视学习的内部过程与条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联结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一)1930年以前的观点(1898-1930)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

2.联结通过试误过程而建立

试误说:

桑代克对学习过程的说明。

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是一个盲目的过程。

3.学习律

三条主律

(1)效果律

(2)练习律

   (3)准备律

(二)1930年以后的修改

1.六条法则

2.扩散效应(1933)

奖赏不限于对直接相伴随的联结起作用,也对被奖赏联结前后邻近的联结起作用。

间隔时间愈长,效果愈少。

3.对效果律、练习律的修改补充

对效果律:

认为奖励比惩罚有更大的作用。

只承认惩罚对学习有间接作用。

对练习律:

把练习律作为效果律的副律。

(三)对桑代克联结说的评价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反射理论

1.引发反应与自发反应

华生坚持“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

斯金纳则区分出两类反应:

一类是引发反应,另一类是自发反应,它不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

所以斯金纳是一个行为主义者,但不是一个S-R心理学家。

 

 

 

2.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式条件反射。

可以狗对铃声形成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为例。

(2)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式条件反射。

可以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反应类型

S-R型

R-S型

强化的性质

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

强化不是奖赏

强化伴随者反应

,强化是奖赏

反应的主动性

反应是主动的

反应是被动的

学得了什么

刺激间信号关系

特定的反应

适合于解释

信号学习、情绪学习

简单的技能学习

 

 

 

 

 

 

 

 

 

 

(二)强化理论

1.强化:

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

2.强化物:

凡能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物,叫强化物。

3.学习:

学习可以定义为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

4.操作性条件作用律(强化律):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增加。

所增加的不是S-R联结,而是使反应发生的概率。

5.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

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负强化:

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

惩罚:

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惩罚。

6.强化的程序

强化有连续的强化与间歇的强化、固定的强化与不固定的强化、定时的强化与定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