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3362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docx

《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docx

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

一、特殊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常识

  在雾、雨、雪、风特殊天气气候条件下,驾驶员如何在高速公路上做到行车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特殊气候下,使驾驶员视线变差、路面附着系数变小、车辆难以控制,在这样的条件下高速行车,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驾驶员掌握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安全行车的本领,是高速公路行车必不可少的一课。

  一、雾天如何走高速公路

  什么是雾呢?

雾实际上就是贴近的云层,近地面的空气达到饱和状态以后,水气凝结成小水滴,并增多到影响能见度时,就称之为雾。

雾有浓、薄之分,当视距为300-150米为薄雾,视距为150-50米时为浓雾,视距50米以下为特浓雾。

一般来,内陆地区发生的雾以辐射雾为主,多发生在11月至第二年的3月份的秋冬季节,山区、盆地空气不易流通,在春、秋季节雨天过后也时常有雾产生。

另外,沿途河、湖、水库和池塘较多的高速公路路段,也常有雾气产生。

雾是交通运输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人们称雾是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雾使能见度降低、驾驶员视距变短,妨碍驾驶员视觉;浓雾还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还因空气湿度大而引起的玻璃透视率下降和后视效果变差等现象,影响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所以在高速公路行车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雾天连续追尾撞车是世界性的难题。

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流量大、车速高,因浓雾发生的交通事故经常是多车追尾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在国外常有几百辆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据199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德国因雾引发的交通事故死亡率高达10%,法国交通事故死亡率高达7%-8%,199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至纽约方向的高速公路上,因大雾引发的一场世界上最大的交通事故,共造成300多辆车相撞,死伤100多人,我国也有数十辆车追尾相撞的恶性交通事故发生。

雾天安全行车措施:

遇雾天,汽车不应上高速公路行驶,应沿着与高速公路同方向的普通公路低速行驶,待浓雾散去后,在上高速公路行驶。

如已上高速公路行驶,浓雾突然来临,不要贸然行驶,较安全的方法是将车驶向最近的服务区或停车场暂避,来不及驶向服务区或停车场时,安全的方法是把车驶向路肩或紧急停车快带停下,开启宽灯、尾灯、后防雾灯,当视距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尽快驶离路肩或紧急停车带。

在雾中行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注意情报板及标志牌显示的车速预告,即使薄雾天气也应根据视距远近,适当降低车速,加大行车间距为正常的两倍,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200米时,白天也要开亮防雾灯、防眩目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与同一车道行驶的前车必须保持150米以上的行车间距。

  

(二)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时,必须开启防雾灯和防眩目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与同一车道行驶的前车必须保持100米以上的行车间距。

  (三)能见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时,必须开启防雾灯和防眩目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与同一车道行驶的前车必须保持50米以上的行车间距。

  (四)能见度小于50米时,公安机关依照规定可采取局部或全路封闭高速公路的交通管制措施。

实施高速公路管制后,除执行任务的警车和高速公路救援专用车辆外,其他机动车禁止驶入高速公路。

此时,已进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按规定开启防雾灯和防眩目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要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驶离雾区,但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未按国家标准安装防雾灯的机动车辆,必须就近驶入紧急停车带或者路肩停车,并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

  (五)不要猛踩或快松加速踏板、也不要紧急制动或猛打方向。

  (六)停车以后,车上人员应立即下车到右侧防护栏外的土路肩上休息等候,以防不测。

  (七)如前方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不要在车旁或者两车之间停留议论或察看情况,以防不测。

  二、雪天和路面结冰时如何安全行车雪天和路面结冰对安全行车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下雪时,飞舞着的雪花阻碍了驾驶员的视线,雪后睛天时,由于雪对阳光的强烈反射作用产生眩目及雪盲现象使驾驶员的视力下降,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

  

(二)冰雪路面使车辆发生滑溜,制动距离加长,在冰冻及积雪路面上,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十分小,比如冰路只有0、1,雪路只有0、2,因此,在路面上制动距离加长。

例如:

汽车以每小时70公里速度行驶时,在干沥青路上的制动距离为50米,在雪路上的制动距离为117米,在冰路上的制动距离为216米。

  (三)其它车辆发生滑溜,对本车有很大威胁。

在积雪或冰冻路面上行车时,车辆容易滑溜,滑溜有以下四种:

  1、后轮滑溜,这时后轮被刹住,车辆发生滑动,这是最常见的车辆滑溜现象。

  2、前轮滑溜,这时前轮被刹住,由于车辆失去方向控制而发生滑溜现象。

  3、动力滑溜,由于加速过猛所引起,在积雪、结冰路面上,驾驶员因加大油门,快速行驶时常发生这类滑溜现象。

  4、横向滑溜,在转弯时,如车速过快,最容易引起汽车横滑、甩尾,甚至倾覆。

雪天发后的交通事故主要有侧滑、翻车、擦刮相撞和追尾。

雪天和路面结冰时,不应上高速公路行驶。

雪天和路面结冰时的安全行车措施:

  

(1)降低车速,按情报板及标志牌上预告的车速行驶,或者以5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行驶,有利于防止车辆侧滑,缩短制动的距离。

  

(2)加大行车间距,雪天行车间距应为干燥路面的2-3倍以上。

  (3)沿着前车的车辙行驶,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车、急转弯和紧急制动。

需要停车时,要提前采取措施,多用换档,少用制动,并可以利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来控制车速,力求防止各种原因制造成的侧滑。

  (4)在冰雪弯道或坡道上行驶时,提前减速,一气通过。

避免途中变速、停车或熄火。

  (5)积雪路面上行车,虽然没有冰路那么困难,但也要时刻注意。

如有条件可安装防滑措施。

雪天驾驶员的视野受阻也是行车的一大障碍,必要时可使用雨刷器,雪后天气比较寒冷,积雪被压湿后比较滑,此时行车就必须参照冰路上原则进行。

  (6)路面结冰时,应将车辆立即驶到服务区或停车场。

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或换用雪地轮胎。

在高速公路上使用防滑设置一定严格遵守高速公路的有关规定,因为防滑装置不是绝对的安全装置。

  (7)如遇前轮滑溜,应及时松开刹车。

修正方向;如遇后轮滑溜,就向滑溜一方纠正方向盘;如遇动力滑溜应及时抬起加速踏板;如遇横向滑溜,汽车进入旋转状态,不要慌乱采取措施,等汽车停稳后重新起步。

  三、雨天如何行车雨天行车不利条件:

能见度大幅下降,可视距离大大缩短。

路面的路线反射作用,致使难以看清路面上划的标栈,整体视野低下。

落下的雨水和超车时飞溅起来的水滴沾附在挡风玻璃外面,驾驶员只能看清雨刷器扫过的部分。

湿气使挡风玻璃内面蒙上薄雾而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后视效果。

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明显下降。

比如;干沥青路的附着系数为0.6,湿沥青路的附着系数减小为此0.4,即减少三分之一,因此,制动距离将起很大变化,一般增加一至二倍左右。

车速越高,附着系数越低。

“水滑”现象。

高速公路在设计中,在其道路的横断面上已经设计了防止积水的横坡,但是在大到暴雨的天气中,在公路面上形成2毫米至8毫米甚至更厚的水膜。

如机动车高速行驶,将使车轮上浮,轮胎与道路表面失去附着力,造成车辆在积水路面上滑行。

此时,制动、转向都将失效,汽车因无法控制而处于危险境地。

“水滑”现象在驾驶室内表现为方向盘变得畸轻,驾驶员称为汽车发漂。

这是汽车失控的前兆。

汽车出现“水滑”现象的临界车速轮胎气压,轮胎磨损程度,积水路面的水深、车重、路而状态不同而各异。

其中小型客车比大型客车、贷运汽车更容易发生“水滑”现象。

遇大暴雨天气,高速公路的边坡有滑塌危险,挖方路段有落石危险。

雨天安全行车措施:

  

(一)出车前要注意气象预报和天气变化,雨刷器要保持完好有效,做好点火系统的防潮工作。

  

(二)减速行驶,要把车速降低20%左右。

控制好行车速度。

  (三)增加行车间距,应为干燥路面地车间距的两倍以上。

  (四)不要紧急制动或猛打方向盘。

减少变更车道的次数,一般不要超车。

  (五)降雨初期,因路面上的灰尘与水刚刚混合形成泥泞,使得汽车特别容易打滑,事故也多集中于此时发生,所以要特别注意。

  (六)在高速公路下坡道的最低点附近,是路面最易积水的地方,汽车高速通过该路段时,容易产生“水滑”现象,要特别注意。

  (七)小型客车通过积水路段时,如果感觉到方向盘发漂,可能就是了发生“水滑”现象的前兆,此时要注意减速行驶。

  (八)遇特大暴雨或冰雹应停驶。

最好驶入服务区躲避,让驾驶员乘车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待雨停再上路。

来不及驶入服务区时,应选择安全处把车停好,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示宽灯,引起来车注意。

  (九)大暴雨天气,还要告别注意不稳定边坡的滑塌和山区高填挖路段的落石。

  四、强风天气下如何行车横风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风力对行车影响主要来自横风。

当高速行驶的汽车侧面受到横风作用时,阵风或强风对汽车的作用,往往是诱发车祸的原因。

横风对箱形汽车如面包车、大型客车、帆布篷货车等的影响较大,因为这类车辆的整体重心较高,侧向面积较大。

另外,重量轻的小汽车,同样也容易受到横风的影响。

而且,横风的作用是随车速的提高而加剧的。

汽车从隧道驶出的瞬间,或驶向风力贯穿的桥梁、高路堤等路段时,往往会突然遭到强横风的袭击。

另外,在山区行车,往往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山风,时间短而风力强,吹动车辆偏离行车路线。

由于风速和风向的非连续变化,驾驶员会感到汽车发漂。

由横向强风引发的交通事故主要有:

车辆偏离车道,冲向路边护栏或中央分隔带;偏离行驶路线,用转向盘校正方向时被后面的车辆追尾等,强风天气安全行驶的措施是:

  

(一)注意气象预报,掌握风力风向信息,如收听广播电台气象预报,注意信息板显示的风力风向信息。

高速公路上如设有风标,可以通过风标得知该路段的风向风力。

  

(二)适当降低车速。

  (三)全神贯注,双手紧握方向盘。

  (四)如突遇狂风,发现车辆产生偏移时,应一点一点微量地转动方向盘,将车辆行驶方向回正,如猛打方向盘修正过量,极易发生车祸。

  (五)得知高速公路某一路段刮七级以上大风时,可驶入服务区或将车停在应急停车带。

二、怎样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车

一、提高驾驶员素质是安全行车的首要措施

  在高速公路上影响行车安全的诸因素中居首位的是驾驶员因素。

各类交通事故绝大部分都离不开驾驶原因,而死亡事故中更是与驾驶员不懂交通法规、安全常识和违章行为较为普遍,精力不集中,疲劳等原因有关。

因此,有效地提高驾驶员的素质是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的关键。

 

(一)要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素质,提高驾驶员法律观念和安全意识。

做一名合格的、名符其实的驾驶员,就必须接受正规的培训,以正当的渠道取得驾驶证,牢固地掌握交通法规、驾驶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行车安全打下良好基础,任何一非正常渠道得到的驾驶证都是“先天不足”的,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驾驶员的技能。

学开车容易,开好车难,开车无事故就更难。

驾驶员要想达到行车无事故,就心须不断学习、提高驾驶技术;虚心学习,经常总结成功的驾驶经验;尽可能多地掌握车辆方面的知识,做到既会开车又懂车,才是一名合格的驾驶员。

  (三)自觉接受安全教育,遵章守法,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交通意识和职业道德,避免发生可能危及交通安全的行为。

法制观念是驾驶员应具备的素质,也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要懂得高速公路上交通法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行车。

  1、杜绝无证驾驶。

我国每年交通事故中因无证驾驶致死亡人数达3000人以上,其主要原因就是无证人员没有受到过正规的驾驶训练,缺乏必要的驾车常识,遇到紧急情况就束手无策。

  2、防止酒后开车。

酒后开车对安全行车危害极大。

全国因酒后驾驶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车死亡人数的2%~3.1%,足见饮洒对行车安全的危害。

  3、高速公路行车要注意力集中。

由于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疏忽大意,措施不当,造成的事故大约占事故总数的30%左右。

因此,在高速公路行车集中精力,熟知熟记高速公路安全行车常识,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4、防止行车疲劳。

疲劳驾驶是造成重大事故的重要原因,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会产生心理和生理疲劳,使感觉机能降低,判断失误和操纵失误增加。

再加上一些重效益轻安全,不顾疲劳长时间驾驶埋下了事故的隐患。

高速公路行车一定要防止疲劳驾车。

  二、要懂得高速公路上安全行车技术

  

(一)熟悉哪些车辆和人员不得进入和未经批准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根据《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牵引车以及设计时速低于70公里的车辆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机动车载运危险物品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后,按指定路线、时间、车道、速度行驶,并严格遵循危险物品的包装方法及注意事项,悬挂明显标志;机动车载物长度和宽度超出车厢,高度超过《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的,必须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按指定路线、时间、车道、速度行驶,并须悬挂明显标志。

实习驾驶员不准驾车行驶高速公路。

行人、非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二)驶入高速公路前的准备与检查要充分。

车辆驶入高速公路前,驾驶员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与车辆检查,这是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成功经验。

  1、掌握高速公路有关情况,驾驶员进入高速公路前应掌握《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的内容,了解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含义,并翻阅有关高速公路上的介绍和安全行车书籍,熟悉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方法等;应了解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及行驶方向、主要路经地、出入口,确定自己应从何处驶入高速公路,应从何地驶出高速公路,要安排好行车计划,做好精神准备,携带必须的工具、用具,尤其是故障车警告标志、灭火器等。

  2、掌握天气情况,雾、雨、雪、大风不宜驾车驶入高速公路,确属必须驾车进入高速公路时,要及时收听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路况预报,注意掌握高速公路信息板发布的信息。

  3、认真检查车辆,在高公路上由于车辆检查不充分而发生故障和事故比一般公路要多,在高速公路行驶前,特别要对车辆的燃料、润滑油、冷却水、转向器、制动器、灯光、轮胎等部件及车辆的装载情况进行检查。

  4、要系安全带,调好安全枕,锁好车门。

  (三)熟悉高速公路路口处的通行方法。

  1、要确认车辆行驶路线,经常注意指路标志,不要驶错方向,进入高速公路后,要遵守限速规定,要注意其它方向驶来的合流车辆,防止发生刮擦,注意了解信息板通过的当天道路及交通状况等。

  2、要注意收费站附近的注意事项。

接近收费站时,一定要降低车速,选择合适的收费通道交费。

在收费站停车交费时,停车的位置要使驾驶室位于收费员的面前,驾驶员可伸手拿到收费员所给的收费凭证。

交费时,要预先准备好应交零钱,否则会延长停车时间,给后车带来麻烦。

通过收费站后,各收费通道的车辆均要加速驶向行车道,这时要注意周围的交通情况,把握好其他车辆的状态,确保安全。

  3、要从加速车道驶入行车道。

在加速车道上加速时,要开启左转向灯,要密切注意左侧行车道的车流状态,同时用后视镜注意后方的情况,要充分利用加速车道的长度加速,确认安全,平顺地进入行车道。

  (四)分车道行驶。

  首先要注意车道划分,我国的高速公路大部为双向四车道、六车道,部分路段为双向八车道。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

高速公路以沿机动车道行驶方向左侧算起,第一条车道为超车道,第二第三条和其他车道为行车道。

其次,要注意分车道行驶规定。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14条规定: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通行时,应当在行车道上行驶。

设计时速高于130公里的小型客车在第二条车道上行驶;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和设计时速低于130公里的小型客车在第二、三条车道上行驶;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和设计时速低于130公里的小型客车在第三、第四条车道上或者向右顺延的车道上行驶。

摩托车在最右侧车道上行驶。

再次,要注意车道内的行驶位置。

高速公路车道的宽度为3、5米至3、75米,车辆行驶时,应在行车道内稍微靠右行驶,这样被后车超车时可保持较大的横向间距,有利于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五)注意行车间距。

  1、要注意行车间距的规定,高速行驶中需要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正常情况下,当行驶时速100公里时,行车间距为100米以上;时速70公里时,行车间距为70米以上。

  2、要注意停车制动距离。

高速行驶时,之所以要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主要是因为高速行驶时,从驾驶员获得制动信号开始,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到汽车停下来,这段距离比较长,注意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3、要注意行车间距的确认。

在高速公路上,专门设有为驾驶员确认行车间距的标志,在此路段上行驶,驾驶员应检验并调整行车间距。

  4、在没有车距确认标志的路段,驾驶员还可以用其他方法确认行车间距。

如参照分界线确认行车间距。

  (六)学会超车。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各种车辆的行驶速度都比较快,如果自己驾驶的车辆与车流同速,已经达到安全、高速的效果,且车辆性能相差不多,一般不要超车。

确有必要进行超车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判断前车速度。

与前车速度相差不多,超车需要较长时间,超车时有超速的危险不要超车,特别是新驾驶员,与前车的相差不多时不要超车。

  2、观察周围情况。

超车前,必须确认超车道上有无车辆,同时还必须确认同行车道上有无车辆企图超越自己的车,为此,驾驶员必须用后视镜和左侧的反光镜进行观察,同时,要以眨眼的工夫发视一下左后方,以消除“盲区”,确认前后方安全后,开启左转向灯,夜间还须变换使用远、近光灯。

  3、平稳进入超车道。

发出超车信号以后,驾驶员的注意力不应有任何的松懈。

应注意观察周围交通情况,同前车保持80米以上的距离,如果发现超车道上后续车辆已经驶近,或者本车道后续车准备超车时,应立即中止超车,等情况过去再寻找机会超车。

如果这时周围的交通情况允许超车时,应平稳地转动方向盘,以较长的行车轨迹加速驶向超车道。

四是要加速超越前车。

车辆驶入超车道后应加速超越前车,待超过后开启右转向灯发出驶回原车道的信号,通过车内后视镜、右侧反光镜密切注视被超车辆的行驶情况。

当与被超车辆达到80米以上距离时,将车辆平稳地驶回车道。

  4、要注意超车时使用方向盘要平稳,急打方向盘是很危险的。

超车只能在规定的车道、路段内进行,不准在匝道.加速车道或者减速车道上超车,不准右侧超车。

  (七)注意弯道行驶。

首先,要注意离心力的影响。

高速公路往往因地形形成弯道。

同时,为了刺激驾驶员的注意力,防止发生“高速催眠”现象,高速公路每隔一定的长度设计一个弯道。

汽车沿弯道行驶要产生离心力,如果离心力达到横向附着极限时,汽车要发生侧滑或侧翻。

其次,弯道行驶时要注意:

  1、转动方向盘不要过急。

汽车转弯时,要控制好方向,方向盘不要打得过急,避免出现较大离心力。

  2、尽可能不使用制动器。

汽车转弯时,使用制动器因左右车轮制动力不平衡等原因极易发生侧滑。

  

  3、尽可能不要超车。

  4、合理装载货物,不要装载过高或偏向一侧,并摆放平稳,捆扎牢固。

  5、转弯处如设有限速交通标志,驾驶员要严格按标志规定的速度行驶,不能超速,否则,侧滑或翻车的可能性极大。

  (八)注意坡路行驶和隧道行驶。

  上坡行驶由于行驶阻力的作用,车速下降,大货车和大型客车往往会感到车辆动力不足,达不到规定的最低的50公里行驶速度,成为后续车辆行驶的障碍。

所以,在设有爬坡道的路段,慢速车辆应在爬坡道行驶。

下坡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车速过高,驾驶员不注意观察车速表,没有观察到已经超速,下坡时,要注意观察路面情况,特别要注意坡路交通标志,下坡时要严格控制车速。

对车速不要依靠感觉来判断,而要观察车速表的显示,确认速度在安全范围以内。

严禁在下坡转弯路段变更车道、超车。

隧道行驶要注意眼睛的“暗适应”和“亮适应”。

由亮处到暗处时,由于视觉的习惯性,视力需要恢复,眼睛的这种特性叫暗适应。

同理,由暗处到亮处时,视力也需要恢复,这种特性叫亮适应。

暗适应比亮适应需的时间更长。

入暗室后,大约需要经过15分钟才开始适应,要完全适应则需要30分钟以上。

而亮适应的时间一般只要几秒钟到一分钟,当汽车运行在明暗急剧变化的路段上,由于视觉不能立即适应,则容易发生视觉危害,造成交通事故。

隧道行驶应该注意:

按照隧道口设置的限速交通标志规定的车速通过隧道。

在隧道内行驶时要开示宽灯、尾灯和近光灯,一方面照亮前方道路情况,一方面防止被后车追尾。

不准在隧道内随意停车,如属前方车辆发生故障、前方发生交通事故等原因而被迫停车时要听从交通民警指挥,不要抢行。

如属本车发生故障,只要车辆还能行驶,应尽可能将车驶出隧道。

车辆不能行驶时,应停在右侧路肩上,打开示宽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故障车警告标志设置在车后100米处,驾驶员和乘车人应及时躲进避车洞,用紧急电话报告情况。

不准在隧道内超车。

驶出隧道时要掌握好方向盘。

以防隧道口处的横向风引起车辆偏离行驶。

  (九)严禁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

在高速行驶的车流中,如果有一辆车突然停车,其危险性是可想而知的,由于车速很高,驾驶员很难判断前方车辆是在移动还是停止,在夜间更难于判断,特别是有些车辆停车后既不设标志也不开车灯,当驾驶员判明情况时,采取措施已晚,往往造成追尾事故。

因此,《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对高速公路停车做了严格的规定。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除遇障碍、发生故障等必须停车的情况外,不准随意停车,更不准停车上下人或者装卸贷物。

  (十)熟悉驶离高速公路的方法。

行驶中要注意出口附近的预告标志,确认自己的目的地出口,防止错过出口。

距离出口2公里处,见到第一个出口预告标志后,不得再进行超车,如果正在超车道上行驶,应当驶回行车道。

距离出口1公里处见到第二个预告标志后,绝不能再进行超车,如果这时再超车,待完成超车过程时,就已经驶过出口,如果中途急刹车急打方向盘强行驶回行车道,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驾驶员在注意右侧出口预告标志的同时,应注意路面出口导向标线。

进入减速车道后,关闭转向灯,轻点刹车,到减速车道的末端,将车降至40公里左右。

不准在减速和匝道上超车、停车。

  (十一)要清楚高速公路上禁止的十一条行为。

  1、不准倒车、逆行,不准穿越中央分带掉头或者转变。

  2、不准进行试车和学习驾驶机动车。

  3、不准匝道、加速车道或减速车道上超车、停车。

  4、不准骑、压车道分界线行驶和在超车道上连续行驶。

  5、不准右侧超车。

  6、除遇障碍、发生故障等必须停车的情况外,不准随意停车、停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贷物。

  7、除因停车驶入或驶出紧急停车带和路肩外,不准在紧急停车带和路肩上行车。

  8、禁止在行车道上修车。

  9、除救援、清障车外,禁止其他车辆拖拽故障车、肇事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10、除执行紧急任务的人民警察外,禁止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车辆。

  11、不准向车外抛洒物品。

三、高速公路上的紧急情况处理

  一、前方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

  

(一)如何通过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如果发现信息板上显示前方某公里处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按照信息板上的要求减速行驶,或者在就近的出口驶出高速公路。

在就近没有出口的路段,应提高警惕,降低车速,在现场交通民警的指挥下,稳妥地避让、绕行,通过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

通过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时,不要停车围观,否则不但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和交通民警勘查现场,而且会增加再次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

  

(二)突遇前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处置正常驾车行驶时,如果突然发现前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要注意以下事项:

  1、驾驶员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

  2、用点刹迅速降低车速,双手紧握方向盘,以小角度大半径的路线驶入右侧路肩或应停车带内停车。

  3、停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