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3037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docx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docx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

教你读懂《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

2008-06-24 来源:

广州日报

 

   录取数、上线数、投档线、平均分隐藏大量信息应仔细分析作为参考

   每个高考考生手中都会有一本《广东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广东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

这两本书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其仍是一头雾水。

尤其是《指南》,其中的数据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

记者综合了考试院、高校和中学专家的意见,对其中各种数据作出一些解析,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特别提醒:

上线数并不是指上某校的投档线

   《指南》中近200页的内容是2007年广东省高考文理科录取情况的统计表。

每一个学校都包括六类数据,包括专业代码、学校和专业名称、录取数、上线数、投档线、平均分(见上表)。

   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这里的上线数并不是指上该校的投档线,而是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上该校所处的批次的广东省最低控制分数线的人数。

比如,中山大学2007年文科录取数是1242,上线数是1987,投档线是614,平均分是630。

除非是考生上了高分优先投档线。

而上线数不足的学校,则一般都会录取第二第三志愿。

再以华南农业大学理科为例,该校去年理科录取数为4806人,上线数只有809,因此可以推断有接近4000人都是通过后续志愿甚至是调整分数线后录取的。

   参考平均分比参考最低分更有价值

   第三,通过各专业平均分,可以掌握各高校各专业的冷热情况。

考生填报志愿时,平均分会比最低分更有参考价值,因为平均分体现了某校或某专业录取考生的平均水平。

平均分高的专业,说明录取的考生分数普遍较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到冷热结合的问题。

   第四,根据各专业平均分,可能看出曾经调低过录取分数线的院校。

还是以华南农业大学理科为例,第一志愿第一次投档线是557,刚好是去年理科第一批的省控制线,而在专业平均分中,最低的只有552分,这就足以说明该校去年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调低了最低录取线。

当然,专业平均分低于投档线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这所学校在广东增加了招生计划,导致最后的实际录取分数比第一次投档线要低,或者是自主招生考生分数不高因此拉低了平均分。

典型代表就是北京大学。

该校去年文科投档线显示是653,但该校去年在广东还招收了不少自主招生的考生,这部分考生享有分数照顾,随后北大又在广东大量增加招生计划,录取分数也随之降低,因此专业中最低的平均分只有641。

   省外院校录取分数易波动,应参考多几年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省内院校来说,因为招生数量较多,因此多年来录取分数线基本稳定,而省外院校因为招生人数较少,因此录取分数容易出现波动。

考生在收集信息时,除了读懂读透去年的数据外,还应参考自己感兴趣的高校过去几年的数据。

高校一般都会在网站上公布当年的招生章程和过去多年的录取分数,考生在确定几所备选院校后,可上该学校网站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到学校的招生办公室进行咨询。

知分填志愿收集“情报”最重要

2008-06-23来源:

广州日报

在公布成绩之前,建议考生和家长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细读招生指南

充分了解今年高考招生的政策规定,认真阅读《广东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和报考专业指南》,所有招生政策和志愿的具体要求都会在上面。

二草拟填报志愿

家长和考生可以根据情况,先为填报志愿拟一个草稿,等到成绩出来以后,再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这样就有时间对自己想要报的学校多一些了解。

三多方收集信息

一般来说,考生的班主任和辅导老师最有发言权,也可向师兄师姐讨教经验,了解一下学校以往的录取情况,或直接致电招生办,咨询心仪学校的招生信息。

离高考公布成绩和填报志愿只有几天时间了,昨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作客南方网,为网友们解答填报志愿的热门问题。

根据预测,由于考生报考数量渐趋合理,今年广东省文科和理科第一批录取最低分数线的差距可能会明显小于去年,但文科分数线仍将高过理科。

最大的风险是知己不知彼

填报志愿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学习基础和对未来的规划

问:

全国有20个省(市)是考后填报志愿,这种方式具体对考生有哪些好处?

答:

“知分填报志愿”对考生来说灵活性较强,考生在知道分数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可以做到心中有底。

但是风险还是存在的,最大的风险在于知己不知彼,别人怎么填,自己不清楚,照样会造成很多问题。

不过,要明白,填报志愿实际上是学生在为自己以后的发展选择方向。

因此,不论是哪一种志愿填报方式,考生都要慎重,一是要考虑本身的兴趣,二是自己的学习基础,三是将来对于人生的规划,要认真考虑未来的职业和发展。

现在,学校的招生计划都已经公布了。

在分数没有出来之前,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考试的情况应该说心中有数,他可以估摸一下自己的考试成绩,参照我们的考试指南,了解以往学校相关的招生要求。

另外,还要了解各个学校,或者想报的学校的招生规定跟章程,这是十分重要的。

等分数线公布以后,还要了解自己在全省各个不同的分数段大概所在的位置。

填报志愿要“冷热结合”

在同一批次里,要报一些热门的学校,同时也要报一些冷门的学校,形成一个合理的梯度。

问:

有没有办法预测学校的投档线?

答:

现在没有办法。

投档线不是人为划出来的,而是在学生报了志愿之后,根据投档情况确定的。

现在还没开始填报志愿,当然不可能预测分数线。

问:

刚才说到考试完了之后,知道分数、填报志愿,但仍存在一个最大的担心?

?

怕“撞车”,比如说大家的分数都在这一段,锁定的目标也很一致,要避免“撞车”有什么方法吗?

答:

为了避免扎堆,我们给考生的建议就是填报志愿要“冷热结合”,要参照去年的录取情况,但这不是绝对的。

在同一个批次里面,要报一些热门的学校,同时也要报一些冷门的学校,形成一个合理的梯度。

如果我们报的几个志愿都是热门,后面的志愿就等于是浪费。

第二,省内、省外相结合。

今年全国有1100多所学校在广东招生,90%是省外院校。

虽然每个省外院校在广东招生数量不多,但是学校数目多。

特别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相当一部分学校很少有广东学生愿意报考,这些学校中不乏名牌。

如果能够适当地选择这些学校进行志愿填报,可能会提高录取率。

   

问:

照往年的情况看,省内的名校是不是特别容易扎堆?

答:

依照往年的经验,我估计今年省内院校还是会比较热。

广东的学生不太愿意去外省,实际上对广东学生来说,很多外省的学校的投档线跟分数线相差不是太远,我建议眼光要放远一点。

问:

名校不一定所有专业都很强,有一些一般的学校专业也很有名,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到底怎么判断,有什么建议?

答:

学生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将来职业发展的意向,这里面肯定是首选专业,专业应该根据考生自己的爱好来选。

有一些学生对于自己要选什么专业非常明确,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更看重学校的名气、学校所在的城市。

我认为,学生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特长、未来的就业方向,确定一个大体的方向,然后再来对比各种条件选择学校。

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差距将缩小

问:

去年文科重点线比理科高出30多分,文科生比理科生多2.3万多人,今年预计会高多少?

答:

去年文科的考生比理科多了2.3万人,这个结构是不合理的。

这种情况出现之后,我们做了很多引导式的工作,今年,理科考生比文科多4万名左右,这是很好的发展趋势。

但是文理科的报考比例和计划招生的比例还是不均衡,因此,今年广东省文科和理科第一批录取最低分数线的差距可能会明显小于去年,但文科分数线仍将高过理科。

问:

什么叫做高校自主招生,考生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自主招生的考生?

答:

自主招生应该是由高校自主选拔,这是教育部近几年在一些重点院校进行招生录取的一个试点,主要是在3~4月份的时候,符合条件的学校会自己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

学生在这期间可以报名参加学校的测试,经过测试以后,若符合招生条件,学校会报给教育部,然后报给我们,由教育部门进行公示。

自主招生的考生一般是按学校的计划招生数量的5%进行选拔;对于通过考核的考生,在分数线上会进行适当调整。

问:

往年高分落榜的原因是什么?

答:

现在是根据这样几个原则进行投档。

第一是分数,第二是学生的志愿,院校志愿,第三是选考科目。

如果学生分数上去了,但是没有填院校志愿是没有办法的。

如果自己的选考科目跟学校的科目不对,也没有办法录取。

上了重点线,然后落榜,估计是填报志愿有问题。

一般情况下,上了重点线的考生,如果第一批录取不了,到第二批院校,如果填报志愿没有重大失误,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投档的。

问:

如果我选择了服从专业调整,但是我的分数已经达到所报考的专业,学校是否可以对我的专业进行调整,例如把我调整到招不满员的专业去?

答:

学校的招生,首先会根据报考生填报的专业的顺序,依次看分数够不够。

如果考生分数能达到所填报专业的要求,是不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的。

只有在分数全都达不到所填报的6个专业的分数时,才会调剂。

问:

广东的重点本科院校一般录取情况如何?

答:

从这几年重点院校的录取情况综合来看,中大、华工、暨大、华师、广外,这几个学校基本上在第一志愿都录满;中医药大学、华农大,按照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第一志愿都没有录满。

问:

能不能以5分档次公开分数?

答:

广东有61.5万考生,如果公布的分数段太窄,学生反而不敢放开,我们觉得10分的分数段是比较合适的。

需四处撒网搜集有用信息

问:

能否给我们一些填报志愿的操作性的指导?

答: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做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分析。

比如说,可以请教近两年参加考试的师兄、师姐,看看他们的被录取情况;另外,要了解你所在的中学在全省的办学水平,对每年高考的录取情况最好要有一个统计分析;第三,有看好的学校,要主动打电话到招生办,问一下有什么招生规定。

做了大量信息收集,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实力填报志愿。

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我个人的体会是,考生的班主任,所在年级辅导高考的老师,包括中学主管高考招生的副校长,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建议家长、学生(考生)多听一听任课老师、班主任、校长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填报志愿是很有利的。

问:

我省高分优先投档线有所变化,在第一批分数线以上,从去年的60分调整为今年的50分,对考生来说是好是坏?

答:

2007年是第一次实行原始分,考生比较多,所以分值设置是设定60分。

今年做出50分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讲,应该说更有利,分数调下来,受保护的学生就更多了。

广东省考试院院长指导学生如何填志愿

文章来源:

信息时报2008年06月23日

本月27日高考即将放榜,“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决定命运的填报志愿也将到来。

昨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副院长卢羡文等专家做客南方网,与考生、家长零距离接触,在线回答热点问题。

受访中,专家透露:

今年文理科分数线差距会缩小。

并大胆预测:

中大分数线将一路飙升,甚至高于浙大、复旦。

  答疑人

  省教育考试院院长、省招生办主任杨开乔

  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卢羡文

  省招生办副主任、省教育考试院招考部主任黄友文

  省教育考试院正处调研员施靖波

  问题1:

今年文理分数线差多少

  27日见分晓,但预计没有去年差距大

  问:

去年文科分数线比理科分数线高出30多分,文科生比理科生多2.3万多人,今年预计会高多少?

  杨开乔:

去年文科的考生比理科多了2.3万人,这个结构是不合理的,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引导式的工作,今年,理科的考生比文科考生多4万名左右,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估计今年文理科分数线差距不会有那么多,会缩小,但是招生计划还不是很稳妥,预计文科的分数线还会比理科高一点,高多少,27日才能见分晓。

  问题2:

高分生落榜是否违背高分录取

  答:

除非填报志愿不对否则不会出现

  问:

往年出现达到高分数线的考生在第一批中落选后,第二批院校的录取院校中仍出不了档,这是否违背了高分线录取的原则?

  黄友文:

现在是根据这样几个原则进行投档。

第一个是根据分数,第二是根据学生的志愿,院校志愿,第三根据选考科目。

如果学生分数上去了,但没有填院校志愿是没有办法的。

  如果自己的选考科目跟学校的科目不对,也没有办法录取。

上了重点线,然后落榜,估计是填报志愿不对。

  杨开乔:

一般这种情况不会存在,上了重点线的考生,如果第一批录取不了,到第二批院校,绝大多数如果填报志愿没有重大失误,或者是这个学校在广东只招文科不招理科,除了这个以外,一般在第二批是可以投档的。

  问题3:

出省读书担心以后就业

  答:

到外省名校就读以后就业面更宽

  问:

广东的考生可能不太愿意出省读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以后回来就业,相对来说在省内人脉更广,更了解情况,所以很多网友问,就读外省的高校,比如武汉大学、华中科大等知名高校回广州就业容易,还是在广州读中大、暨大,更容易就业?

  卢羡文:

广东户籍的学生毕业以后回广东就业,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政策上是一样对待。

应该说在外省,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好的学校读书,就业面更宽更广。

  问题4:

为什么要分段填报志愿

  答:

录取需要,也要保证网络畅通

  问:

今年实行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是否在第二阶段的考生就不能填报第一批次的本科院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杨开乔:

今年广东省是61.5万考生,人数比较多,所以我们要分开三个段进行填报,不是考生说的第二段的考生不能填第一批志愿,每一段考生报的权利都是一样的,可以报各个批次的志愿。

为什么要分三个批次段填报呢?

希望考生比较顺利的报志愿,保证网络的畅通。

如果60万考生都在同一时间填报可能造成网络堵塞。

  高分的考生要先录取,所以先报志愿。

考虑到录取的需要,今年准备按考生的文理科,考生分数高低的顺序分成三段,第一段,6月29日到7月2日,比较高分的;第二段,7月3日到6日,中等成绩的;第三段,7月7日到7月10日,相对其他分数段比较低一点的。

这样有利于录取工作的开展。

如果让所有考生都填报志愿以后,整个录取工作再开展,考生会受损。

  因为全国1000多所学校招生,我们要争取重点大学、外省重点高校在广东多录取一些考生。

如果开展得晚,想照顾高分考生就照顾不了。

  去年,因为我们开始比较早,跟各个学校沟通得比较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每所学校都在广东多招了三四十个学生。

  浙江大学增加了60个学生。

  问题5:

中大分数线会否高于浙大复旦

  答:

有可能,但中大招生计划多

  问:

会不会因为考后填志愿变得保守,中大分数一路飙升,甚至高于浙大、复旦的分数?

  黄友文:

有可能。

  卢羡文:

但是中大招生计划远远高于复旦和浙大的招生计划,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不同。

  问题6:

报志愿多少分的梯度才算合理

  答:

最保守的梯度要有10~15分

  问:

如何填报志愿才算是合理梯度?

  黄友文:

具体多少分也很难讲,怎么样避开扎堆的现象,最保守的梯度最少要有10~15分。

当然,这也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每年都不同,各个学校也有差异,15分左右至20分,相对来讲可能会适当一点。

如果到了第三志愿,起码要有30分的梯度。

  杨开乔:

这个问题可能不能具体来讲。

我举个例子,第一批,如果报中大,按照去年的情况,中大高出分数线40多分,如果以20分为梯度,第二志愿低20分是没有用的。

  我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假如考生的分数在重点线以上10分左右,或略高于重点线,为了第一批录取机会大一点,又为了选好学校,如果是这个分数报中大、华工可能机会不大。

根据去年经验,第一志愿招不满的学校,中医药大学或者华南农业大学,它们的招生数比较多,可能录取的机会比较大。

  问题7:

知道分数后怎么衡量自己“排名”

  答:

分科类、分段公布考生人数

  问:

虽然今年知道了分数,但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填报志愿的,怎么衡量自己的“排名”呢?

  杨开乔:

为了方便考生填报好志愿,我们今年加大了对信息公开的力度,除了已经公布的全国一千多所学校在广东的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在27日公布成绩和过去录取分数线以外,还将分科类、分段公布各个分数段考生人数。

比如本科650分以上有多少人,640~650分有多少人,630分有多少人。

  问题8:

是选名校,还是名专业

  答:

要结合兴趣及将来职业发展意向

  问:

按照往年的情况看,省内的名校是不是很容易扎堆报考?

  问:

名校不一定所有专业都很强,有一些一般的学校某些专业也很有名,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到底怎么判断,专家有什么建议?

  卢羡文:

学生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将来职业发展的意向,这里面首先肯定是选专业。

这个专业不一定是专业排名高低、前后的问题,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

有一些学生很明确,但是有一些学生不是很明确,可能看重学校的名气,可能看重哪个城市的学校,所以在专业和学校,学生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特长,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是什么,确定一个大体的方向。

  在学校里面,如果是确定专业比较明显,在学校的选择上,可以按照不同的学校的类型,看看自己侧重的专业,相对来讲差距不要太大。

  有一些学生如果自己本身学习的意向不是很明确,看别人怎么说,或者看学校的名气,像这样的话,确实要考虑到不同城市学校都会有一些比较好的,或者值得我们去进修的专业。

个人意见认为,不要太过于强调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