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961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docx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docx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肝损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所引起的肝脏损害在临床上相当常见。

据GurlekA

(1)等观察,60.5%的甲亢病人在确诊原发病时被发现至少有一项肝功能异常,而在台湾进行的一项前瞻性研究(Huang.MJ等)中,这个比例更是高达75.8%

(2)。

本文就甲亢合并肝脏损害作一综述。

甲状腺激素对肝脏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和肝脏之间关系密切。

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增高,对肝脏功能和胆汁代谢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动物试验证实(3,4),甲状腺激素可使肝脏重量减轻,肝糖原含量下降,氧耗量增加,其增加肝脏氧耗量的作用仅次于对心脏和横膈膜。

血清中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显著降低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水平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从而改变肝内相关酶的活性(5,6)。

T4能使α-磷酸甘油脱氢酶(GPD)的活力增强。

甲状腺激素可抑制肝内胆固醇的产生,促进肝内胆固醇从胆道排泄或转化为胆汁酸,从而使血清胆固醇降低,干扰胆汁酸代谢。

此外,甲状腺激素还能影响胆汁中胆汁酸盐的组成。

研究发现,正常鼠胆汁中的牛磺胆汁酸占胆汁酸的30%左右,给予甲状腺素后,牛磺胆汁酸所占的比例可上升至60%-80%。

甲亢时肝脏的改变

甲亢引起的肝脏损害多数呈亚临床状态。

不过,少数病人也可出现黄疸、腹水、凝血酶原明显延长、肝硬化等严重情况。

这一情况多发生于甲亢控制不佳或有心衰、严重感染等患者。

至于甲亢严重度与肝损是否存在正相关,目前还有所争论。

在血生化检查方面,甲亢肝脏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为ALT、AST、ALP、γ-GT和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1,2)。

其中,以ALP升高最为明显,ALT次之。

白蛋白的下降与基础代谢率和病程相关。

不过,鉴于甲亢患者往往骨代谢旺盛,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且体外试验证实甲状腺激素有直接使骨吸收的作用,因此,升高的ALP不仅仅来自肝脏,也来自骨骼,它对肝脏的评价意义可能不如ALT。

在严重肝脏损害时,由于病人血中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浓度的明显改变,总T4水平并不能如实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此时,应监测游离T4和甲状腺刺激素(TSH)以正确评估甲状腺功能(7)。

甲亢病人肝脏损害的病理改变多种多样,根据尸检结果,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

1、急性退行性肝损害如显著脂肪变性,中心性或局灶性肝坏死;2、局部或弥漫性萎缩;3、硬变。

这三种改变可同时存在。

其中以脂肪浸润最为常见。

Beaver等人的研究表明,甲亢患者出现肝脏脂肪浸润的比例可高达87.8%。

在病理切片上,可出现肝细胞气球样改变,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胆色素颗粒沉着,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新生毛细血管出现,局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胆管及Kupffer细胞增生等(8)。

发病机制

肝脏在甲状腺激素的转运、代谢、储存、分泌以及活性的发挥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维持肝脏正常功能及胆汁正常代谢也是不可缺少的。

虽然甲亢引起肝脏损害的机制目前仍不是很清楚,但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在肝脏损害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7)。

甲亢患者高甲状腺激素(T3、T4)通过以下可能途径影响肝功能:

(1)高基础代谢率。

它使内脏组织耗氧量增加,而与此同时,内脏动脉血流并不增加,造成相对缺氧状态,尤其是肝小叶中央区域细胞供氧相对不足引起该区域坏死,使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这与临床上甲亢肝损病人肝穿刺活检结果相一致(8)。

(2)由于甲状腺激素大量分泌,分解代谢亢进,肝糖原耗损,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消耗过多,造成负氮平衡,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而使肝细胞变性,造成肝内胆汁瘀积而引起γ-GT和碱性磷酸酶(ALP)升高。

动物试验证实(12),甲状腺激素除可引起与剂量有依赖关系的肝糖原含量降低外,还同时引起剂量依赖性的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目增多,Gurlek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甲亢患者ALP和γ-GT升高的比例分别高达44.2%和14%,不过由于甲亢患者骨代谢异常也可引起ALP升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评价肝损的可靠性

(2)。

(3)甲状腺激素直接作用于肝脏,包括抑制肝脏中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使胆红素和葡萄糖醛酸结合障碍,进而影响胆红素从胆汁中排泄,导致血中胆红素升高(2,7)。

随着免疫学的飞速进展,自身免疫机制在甲亢肝损中的地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认为,甲状腺疾病与肝脏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即自身免疫。

研究发现,丙肝病毒感染、干扰素治疗等都可诱发甲亢(13,14,15)。

甲亢病人往往存在特异性免疫调节缺陷,其抑制性T细胞功能减弱,B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增多(16,17)。

95年,CathebrasPJ等报道了第1例甲亢引起的肉芽肿性肝炎,后者的进展与甲亢的严重程度平行发展,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好转(18)。

从分子水平来看,Graves病等甲状腺疾病和肝炎都存在着细胞因子的异常,它们反应了特定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比如,目前已经证实,HLA-A11和HLA-DR4阳性的病人,甲亢合并肝损的比例可能更高(8,19)。

这为将来甲亢肝损易感人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甲亢引起肝损及其严重程度与甲亢引起的其它并发症也有密切关系,如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通过病例分析,FongTL等人(20)发现,甲亢和/或甲亢合并CHF患者都可出现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包括重度黄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而合并心衰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比例远比无并发症的甲亢病人多。

国内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21)。

此外,甲亢可加剧其它肝损药物的毒性作用,包括酒精、氟烷等。

这可能与甲亢引起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水平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显著下降有关(5,6)。

诊断

甲亢肝损有时与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不易区分。

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病毒性肝炎和甲亢无关,相互独立存在。

这一类情况最为多见;

(2)病毒性肝炎引起甲亢。

这是因为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免疫机制攻击人体,与甲亢存在着共同的发病基础,尤其是丙肝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观察发现(9),慢性丙肝病毒感染的女性患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正相关,其中甲状腺机能亢进占了相当大的比例(7);(3)干扰素治疗的肝炎患者。

由于干扰素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即使停药后,仍有可能出现甲亢症状(10,11)。

两者的鉴别要点:

1、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多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如输血等;甲亢所致的肝损多见于未进行正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

2、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除甲亢的症状外,消化系统食欲不振、厌食油腻等肝炎症状明显,而甲亢患者肝损症状一般较轻微。

3、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具有确诊价值;同时,这一类患者肝功能血清酶滴度也明显比甲亢肝损患者高。

4、治疗上,一为保肝药物为主,一为抗甲状腺药物为主。

另一需要鉴别的是甲亢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性肝损。

后者多有明确的抗甲状腺药物服用史,一般在治疗一个月后发生,往往呈一过性;肝损症状也比较轻微,但常合并出现皮肤搔痒、皮疹等过敏现象;血生化检查除了酶学异常外,还可见嗜酸粒细胞升高;停药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再用再发。

由于误诊并非少见,尤其是甲亢肝损与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这两种情况,而它们在治疗上大不相同,因此,临床医生在下诊断前必须对病史作综合分析。

治疗与预后

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是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地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是预防、治疗肝损的关键。

临床上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常规治疗方案:

(1)注意休息,摄入足够的营养。

(2)停用一切肝损药物。

(3)抗甲状腺药物。

常用者为硫脲类中的甲基及丙基硫氧嘧啶和咪唑类中的他巴唑及甲亢平。

丙基硫氧嘧啶是甲亢合并肝脏损害的首选药物,开始可用100~150mg,每8小时一次,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宜逐渐减少剂量,摸索一个合适的维持量。

(4)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能阻抑T4转化为T3,减少氧耗量与负氮平衡,同时减慢心率,减轻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但不影响病程。

剂量可用10~20mg,一日三次。

暂不宜硫脲类药物治疗的病人,可先用此类药物控制症状,待病情控制后再选用其它手段治疗。

(5)保肝治疗。

可同时服用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族。

(6)由于免疫因素在甲亢肝损的发病也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较为严重的肝损病人,也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8),至于轻中度肝损患者,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尚有争论。

(6)严格控制心衰、感染等并发症。

甲亢肝损患者若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后良好。

一般在正规抗甲状腺治疗3~6个月后,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ArchInternMed.1984Sep;144(9):

1764-5.

PTU致弥漫的间质性肺炎:

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发生于一Graves'病患者PTU(300mg/day)治疗6月后和另一Graves'病患者PTU(300mg/day)治疗3周后,胸片和支气管镜下肺活检显示弥漫的间质性肺炎。

植物血凝素转化淋巴细胞受PTU高度刺激。

停用PTU、予以强的松龙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

Propylthiouracil-induceddiffuseinterstitialpneumonitis.

MiyazonoK,OkazakiT,UchidaS,TotsukaY,MatsumotoT,OgataE,TerakawaK,KuriharaN,TakedaT.

1.1947年,首次报道PTU的肝毒性副作用。

LivingstonHJ,LivingstonSF.1947Agranulocytosisandhepatocellularjaundice.JAMA.135:

422–425.

2Characteristicsofpatientswithpropylthiouracil-associatedhepatotoxicity

Allcases(n=28)

Survivors(n=21)

Fatalities(n=7)

Age,yr(mean±SD)

27.9±17.1

24.7±15.5

37.3±19.2

Females/males(no.)

25/3

19/2

4/1

Propylthiouracildoseatpresentationwithhepatotoxicity,mg/day(mean±SD)

426±199

424±200

433±216

Monthsofcontinuouspropylthiouraciltherapybeforehepatotoxicity(mean±SD)

3.6±3.5

3.7±3.2

3.6±4.5

Baselineliverfunctiontests,no.ofcases(%)

Normal

2(7.1)

2(9.5)

0(0)

Abnormal

5(17.9)

4(19.0)

1(14.3)

Notreported

21(75.0)

15(71.4)

6(85.7)

Table4.Prevalenceofthyroidfunctiontestabnormalitiesandmanagementofhyperthyroidismatpresentationwithpropylthiouracilhepatotoxicity

Survivors(n=22)

Fatalities(n=7)

Thyroidfunctiontests,no.ofcases(%)

Hyperthyroid

5(19)

2(28.6)

Normal

8(38.1)

1(14.3)

Hypothyroid

1(4.8)

0(0)

Notreported

8(38.1)

4(57.1)

Treatmentofhyperthyroidism,1no.ofcases(%)

Radioactiveiodine

12(54.5)2

0(0)

Propranolol

10(45.5)

4(57.1)

Methimazole

3(13.6)

0(0)

Oraliodide

4(18.2)

1(14.3)

Thyroidectomy

1(4.5)

0(0)

Notreported

7(31.8)

3(42.9)

1Patientsmayhavereceivedmorethanoneformoftherapy.

2P<0.05comparedtofatalities,byFisher’sexacttest.

Nopatientwhodiedreceived131I.Thetimingof131Irangedfrom1–15weeks(mean,32±8days)afterpresentationwithhepatotoxicity.Tenofthe12patientswhoreceived131Itherapyweretreatedbeforethehepaticfunctiontestabnormalitiesresolved.

据估计ATD相关的肝毒性发生率小于0.5%;PTU相关的肝毒性发生于各个年龄;女性居多;发生肝毒性的PTU剂量与疗程范围甚广;肝活检示非特异的肝细胞坏死;ATD致肝毒性的机制尚不明了,部分是由于机体对PTU产生免疫反应。

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中,一些早期预后因素与生存率低(<20%)有关,其包括病人年龄(<11和>40yr)、脑病发生前黄疸延续时间(>7days)、血清胆红素浓度(>300µmol/L)、凝血酶原时间(>50s)。

在对PTU所致肝毒性病人进行严密的临床和实验室观察的基础上(因为停用PTU后肝功能衰竭仍可发展),应考虑肝移植。

脑病、低凝血酶原血症、肝肾综合征对肝移植不利。

血浆置换、用血流灌注法血透可有效地纠正凝血障碍和脑病,为恢复肝功能或进行肝移植创造时机。

因TT4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血清胆红素(降低T4与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亲和)、甲状腺功能正常性病变综合征的影响,所以检测FT4才能真正反映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

病人接受131I治疗比未接受治疗者较少发生严重的肝毒性。

治疗应在做腹部CT(如果需要碘造影剂)或因甲状腺毒症需碘化物治疗前进行。

碘化物可在131I治疗1周后服。

心得安可用于控制甲亢症状;肝酶正常后也可使用MMI。

肝毒性出现后可单独使用碘化物。

在多数病人,114mg碘化物在7–14天内对甲状腺激素的产生最大的抑制,作用持续1~50天。

但通常与ATD合用,碘化物也可加重甲状腺毒症状况。

继往肝功能正常的甲亢病人中,高达72%者至少伴有1个肝酶指标的升高。

以AKP升高最常见,转氨酶升高是由于甲状腺毒症导致的肝脏的氧耗增加,而肝血流代偿不足。

已报道MMI所致肝毒性21例,死亡3例(14%),死亡率与PTU比较无显著差异。

MMI所致肝毒性患者的肝活检更多表现为胆汁淤积。

Table5.Summaryofrecommendationsformanagementofpropylthiouracilhepatotoxicity

1.尽管肝酶研究无法预测哪些病人将发生肝毒性,但肝酶基值的测定可作为治疗过程中发生肝脏疾病的参考。

 Althoughliverenzymestudiesmaynotpredictwhichpatientswilldevelophepatotoxicity,baselinestudiesmayserveasareferencevalueifsignsofliverdiseasedevelopduringthecourseoftherapy.

2.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肝酶异常时,需停用PTU,并寻找引起肝并的潜在因素。

Significantliverenzymeabnormalitiesdetectedduringthecourseoftherapyrequirepromptdiscontinuationofpropylthiouracilaswellasasearchforanyotherpotentialsourcesofliverdisease.

3.怀疑有肝毒性的病人需密切随访,因为肝功能障碍在停用PTU后仍有进展。

Patientswithsuspectedhepatotoxicityrequirecloseclinicalfollow-upbecauseliverdysfunctioncanprogressdespitediscontinuationofpropylthiouracil.

4.对是否需要肝移植的早期认识可能提高生存。

Earlyrecognitionoftheneedforlivertransplantationmayimprovesurvival.

5.甲状腺状态的判断需结合临床检查和FT4水平,因为高胆红素血症可负向干扰TT4水平。

ThyroidalstatusmustbedeterminedbyacombinationofclinicalexaminationandfreeT4levelsbecausehyperbilirubinemiacanadverselyaffecttheinterpretationoftotalT4levels.

6.进一步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随后配以碘化物可能缓解甲亢的恶化。

Prompttreatmentoftheunderlyingthyroiddiseasewithradioactiveiodinefollowedbyiodidemaydiminishthechanceofclinicaldeteriorationfrompersistenthyperthyroidism.

7.即使肝酶恢复正常仍不能再次用PTU,因为它的肝毒性存在自身免疫的本性。

Propylthiouracilshouldnotbereinstitutedevenaftertheresolutionofliverenzymeabnormalitiesduetothepossibleautoimmunenatureofitshepatotoxicity.

甲亢相关的肝功能基值的异常没有必要成为运用ATD的禁忌症,现有的资料无法证实肝功能基值异常的病人更易发生PTU所致的肝毒性。

由于自身免疫因素参与PTU所致的肝毒性、肝毒性情况在再次用PTU后又出现,所以肝毒性治疗后和肝移植后仍不能用PTU。

f

FiftyYearsofExperiencewithPropylthiouracil-AssociatedHepatotoxicity:

WhatHaveWeLearned?

1

KatherineV.Williams,SunilNayak,DorothyBecker,JorgeReyesandLynnA.Burmeister

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MetabolismVol.82,No.61727-1733

3.

2.

Toxichepatitis(primarilywithpropylthiouracil)andcholestaticjaundice(primarilywithmethimazole)arefortunatelyuncommon.150Toxichepatitiscanbesevereorfatal,buttheincidenceofseriouslivercomplicationsissolowthatroutinemonitoringoffunctiontestshasnotbeenadvised.151,152Livertransplantationhasbeenusedwithsuccessinseveralpatients152.1.

IFN-ainducesthyroiddysfunctionin3to14%ofalltreated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C,leadingtohypothyroidism,hyperthyroidism,orthyroiditis.Inafewpatients,thyroiddiseasewilldevelopintheabsenceofantithyroidantibodies,ascenariothatsuggestsanonimmune-mediatedmechanism.

:

AmJGastroenterol.2001Jan;96

(1):

165-9.

RelatedArticles,Links

 

Theincidence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symptomaticpropylthiouracil-inducedhepaticinjuryinpatientswithhyperthyroidism:

asingle-centerretrospectivestudy.

KimHJ,KimBH,HanYS,YangI,KimKJ,DongSH,KimHJ,ChangYW,LeeJI,ChangR.

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KyungHeeUniversityCollegeofMedicine,Seoul,Korea.

OBJECTIVES:

Althoughsymptomaticpropylthiouracil(PTU)-inducedhepaticinjuryisknowntoberare,therehavebeenfewreportsaboutitsexactincidenceinpatientswithhyperthyroidism.Wetriedtoevaluateitsincidenceinasinglecenteranditsclinicalcourse.METHODS:

Medicalrecordsof912hyperthyroidpatientswhohadbeendiagnosedbetweenMarch1990andDecember1998werereviewedaboutclinicalcharacteristics,management,andlaboratoryfindings.Sym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