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518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docx

《#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docx

#十一五河南物流业发展报告

“十一五”河南省交通物流业发展报告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物流业发展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时期。

具有标志意义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出台,全国物流业发展和振兴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河南物流产业在政府积极推动、行业政策环境改善的大背景下,呈现出物流需求规模持续扩大,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物流业增加值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十二五”时期,河南物流业的发展既有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优势物流行业和重点物流企业,搭建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协作平台,整合物流市场环境,是推动全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十一五”交通物流业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尽管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但河南物流业仍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1、物流规模不断扩大。

从完成业务量观测,预计2010年,全省全社会货运量完成20.20亿吨,较2005年7.87亿吨增长1.6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0.7%;全社会货物周转量完成7125.00亿吨公里,较2005年2352.48亿吨增长2.0倍,年均增长24.5%。

全社会货运量在全国31省区中排第三位,在中部六省排第二位;全社会货物周转量在全国31省区中排第六位,在中部六省排第一位。

从价值量观测,2009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39843.43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5年增长94.5%,年均增长18.1%。

其中:

工业品物流总额为31762.07亿元,年均增长20.7%;农产品物流总额为4092.48亿元,年均增长7.9%;进省货物总额为3516.91亿元,年均增长11.8%;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416.17亿元,年均增长18.2%。

全省GDP总量和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2.1,较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明显回落。

2009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273.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1%,增幅较2005年回落11.2百分点。

其中,生产流通企业自营物流费用为1584.16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较2005年回落9.9百分点。

社会物流费用1689.40亿元,增长7.2%,增幅较2005年回落12.6百分点。

3、物流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从物流业贡献率来看,2009年全省交通、仓储和邮政业(物流部分)实现增加值为685.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5年增长40.1%,年均增长8.9%。

其中,货物运输业实现增加值551.20亿元,年均增长4.9%,仓储业实现增加值42.18亿元,年均增长43.5%,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9.44亿元,年均增长43.9%。

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物流业已经成为河南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物流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十一五”时期是河南交通投资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能力增加最多的五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

初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框架,为物流的大进大出、快进快出提供了通达的平台。

1.公路建设成就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省持续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以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为重点,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659亿元。

预计2010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6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5016公里,干线公路1.8万公里,农村公路22万公里。

五年新增高速公路2337公里,是新增里程最多的时期,2006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全国第一位,此后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预计干线公路到2010年底,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96%,比2005年提高16.0个百分点。

农村公路2007年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目标。

2.铁路建设全面加快。

河南抓住国家加快铁路发展的机遇,以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大能力运输通道为重点,全面加快铁路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省铁路建设完成投资923亿元,是投资最多的时期。

预计到2010年底,全省铁路正线营运里程达到4245公里,其中客运专线319公里;复线铁路2390公里,复线率56.3%;电气化铁路2505公里,电气化率59%。

全省在建铁路里程达到1943公里,其中新建838公里、改建1105公里,为“十二五”铁路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民航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河南实施民航优先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民航业发展。

2010年,预计全省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90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584万人次;货运量达到8.5万吨,比2005年增加3.8万吨。

其中,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850万人次,年均增长23.4%,货邮吞吐量达到8万吨,年均增长11.2%,在全国排名由第26位上升到第20位。

4、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

强化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推进综合枢纽建设。

开工建设了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新郑州东站和郑州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投用,郑州国家一类铁路口岸的货运吞吐能力大幅度提升;郑州、洛阳等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全面展开;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国家批复,地铁1号线、2号线开工建设,开通了BRT城市快速公交;打破行业、地域分割,先后开通了郑开、郑焦、郑新、郑许等城际公交。

(三)物流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物流需求社会化趋势显现

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商贸企业物流社会化加速,是近几年来物流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集中体现在:

1、物流企业不断壮大,实力增强。

物流企业作为物流业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截止2009年年底,全省正常运营的物流企业单位达到3180家,从业人员22.18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1.6倍和44.9%;物流企业资产达到1256.08亿元,比2005年增长74.0%;主营业务收入826.32亿元,增长1.1倍;实现利润总额共计86.44亿元,增长1.1倍。

在全省3180家物流企业中,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57家,占全省物流企业单位数17.5%;主营业务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85家,占全省物流企业单位数18.4%;利润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18家,占全省物流企业单位数3.7%。

目前,全省共拥有A级物流企业29家,其中4A级物流企业12家,3A级物流企业14家,2A级物流企业2家。

2、生产、商贸企业物流转型加速,社会化趋势显现。

近年,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工商企业逐步意识到了物流链整合在降低企业生产、销售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物流观念逐步由“小而全、大而全”向“主辅分离、服务外包”转变,企业的物流外包业务由简单的运输、仓储向企业整体供应链延伸,第三方物流和工商企业互相联动,共同发展的趋势显现。

如新飞电器有限公司、金龙集团等大型企业成功剥离物流业务和资产,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许继集团、许昌电厂、内燃机配件厂、许昌市烟草局等单位相继和万里运输集团签订了长期运输合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实施重组,成立国龙物流有限公司,搭建了资源型企业大物流框架,当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位居河南物流商贸企业之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河南物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物流成本显著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物流效率下滑、服务价格回落的调整态势。

河南物流业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和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还不适应,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物流业发展水平总体上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社会物流总额和GDP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近两年全省维持在2.0倍左右,而全国保持在3.0倍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的比重都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二)物流业经营成本上升,总体效益增势趋缓

尽管近两年国家上调了铁路货运、航空燃油附加费等价格,铁路、公路运价有所提升,但也相应提高了成品油的价格,物流业运价上涨抵消不了物流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最终导致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加的趋势有所减缓。

2008年和2009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3.5%左右,较危机前减少0.9个百分点。

从物流企业经营情况看,2009年全省3180家物流企业资产合计同比上升了15.2%,而负债上升了15.4%;企业上交税金也较上年下降了11.0%。

(三)物流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实力

2009年河南3180家物流企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物流企业占80%以上,从业人员100人以下的企业占90%以上,全省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跻身全国5A级物流企业行列。

物流企业服务水平无论是服务的硬件还是软件,和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还有较大的差距,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能力也都明显不足。

(四)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换的步伐缓慢,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和一些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五)物流专门人才不足和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使物流业的标准化、信息化进程滞后,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都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思考和建议

(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河南物流业既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区域竞争压力。

首先,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具备把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的条件和优势。

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雄厚,生产物流发展的空间巨大。

全省经济总量和制造业总体规模居全国第5位,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粮食和商贸业规模较大,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5位,发展现代物流的产业基础雄厚。

二是地处祖国腹地,区位优势突出,分拨物流发展前途广阔。

河南地处中部核心区域,承东启西,联南贯北,陆路交通发达,航空运输快速成长,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交通区位优势。

三是区域腹地广阔,人口多、居民收入增长快,消费物流发展前景看好。

以2008年统计资料为例,在中西部地区三大城市群中,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分别是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的2.33倍、1.51倍,人口规模分别是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的2.18倍、1.30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的2.45倍、1.03倍。

四是物流基础设施领先,物流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力。

河南铁路通车里程居中部地区首位,公路密度是全国的近2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国第一,已经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并存的综合运输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口岸等网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航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五是目前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布局重点正转向我国中西部地区,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着重大战略机遇。

其次,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

一是来自于周边省市快速发展的压力。

以省会城市为例,近年武汉、重庆、西安等周边省会城市物流业规模远高于郑州市。

2008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10023.79亿元,高于郑州市76.%;在中物联公布的九批A级物流企业名单中,武汉共有24家,多于郑州市3家。

二是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同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连接,武汉、西安、重庆铁路编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全国“7918”路网的形成,西安成为五条干线交汇点,武汉和重庆分别成为四条干线交汇点,使得河南郑州在铁路、公路方面的领先地位有所弱化。

三是基础设施环境仍有较大差距。

河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虽快但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物流枢纽以及省内物流节点城市之间的物流通道不畅。

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建设进展缓慢,和武汉、重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四是河南制造业规模量大但产业层次较低,消费需求规模量大,但高端和新型消费比重低,这些也是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负面因素。

(二)对策和建议

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河南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压力感,尽快落实河南省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纲要,坚持现代物流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着力培育物流新兴业态,加快改造提升物流传统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物流产业体系建设,努力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助推中原经济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加快落实河南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

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引导,加强对全省现代物流发展的统筹规划,重点落实好优势行业发展实施细则。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围绕全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尽快研究制订本地区和本部门现代物流发展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

要强化规划的审批制度和规划实施的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必须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布局,重大物流设施布局,必须符合规划要求。

2、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投入。

一要打破行业和地区界限,实施现有物流设施资源的整合和有效联动,积极盘活并充分利用物流领域的存量资产,努力发挥现有仓储设施和运输工具的作用和潜力。

当前,要以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和冷链、粮食、医药、钢铁、邮政等行业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行业物流资源,并加强外部物流系统的协调,构建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物流中心。

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鼓励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积极参和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运作,尽快改变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3、努力营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要加强对物流行业的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物流联合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集中统一管理的省级物流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推广技术标准、交流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企业方面的作用,促进物流行业的自律。

二要健全和规范物流市场,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进入物流服务领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要完善现代物流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物流市场的监管。

充分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政府对物流行业的监管和引导,规范市场行为,推进物流市场公平有序竞争。

4、大力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群体,壮大骨干企业。

一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形式,组建发展一批上规模的骨干物流企业,增加其在省内、国内物流业的影响力。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型工业、建筑业、商贸企业分流物流经营单位,实现社会化运营。

三是鼓励从事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运代理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企业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供应商。

四是鼓励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化,尽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加快实现区域性或全国性物流网络的布局,发展成为物流综合服务商。

5、完善信用制度,强化商业诚信服务。

衡量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企业有很高的商业信用,遵守行业规则。

因为现代物流是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物流供应者和物流消费者之间关系的。

物流服务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系列委托和被委托、代理和被代理的关系,是完全以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为基础的。

生产企业以合同方式将物流活动委托给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为能及时满足顾客的要求,又以合同方式汇集仓储、运输、包装等众多合作伙伴。

在物流正常运行过程中,涉及多个物流参和者,其中任何一个物流参和者出现信用问题,都将影响物流业的正常运作,甚至根本无法进行。

因此,要加快信用制度建设,实行企业信用分级制度,特别是要大力推行“黄牌警告”和“黑名单”制度,将那些不讲信用的劣迹斑斑的企业记录在案,公开曝光,逐步静化物流市场,优化物流环境。

6、着力抓好物流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在推进物流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物流标准化、规范化推广和服务体系。

着力提高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积极构建地方电子口岸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扶持各地建立一批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和全省物流物联网示范工程,积极推广使用RFID等技术,支持自动分拣系统、商品物流追溯系统、自动化货物传送装制、无人台车(AGV、RGV、LGV)等在仓库建设中的使用和推广,支持专业物流经营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核心竞争力。

7、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

一要采用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引进模式。

从政府层面上,制定切实有效的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物流人才加盟河南现代物流行业;从企业层面上,可以通过健全企业物流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挥物流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二要采取多种途径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和支持省内外有实力的高校开展对河南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现有物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再培训和再教育,提高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选派优秀的人才苗子到省外、国外学习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建设一支适应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专门的人才队伍。

8、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

一要加快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步伐。

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国内优强物流企业来河南开展物流业务,吸引国际知名物流公司在河南投资和建设物流基地,拓宽现代物流领域的利用外资渠道。

二要加大改革力度。

创新体制、机制,研究解决行业分割、地方封锁等体制性问题,清理、修订有关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政策法规。

三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省内物流企业和外资、外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省内物流企业开拓省外物流市场,积极参和国内、国际竞争。

加强和周边省区的合作,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发展区域性物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