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230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docx

《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docx

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修改版

第一篇:

天线的方向图测量(设计性)试验

理学院材料物理专业

近代物理实验(设计性)试验报告

2012年6月23号中国石油大学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

材料物理10-2姓名:

同组者:

设计性实验

不同材质天线的方向图测量

(measurementofantennaparameters)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材料物理专业10-2】

摘要:

天线的作用首先在于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但是能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东西不一定都能用来作为天线。

任何高频电路,只要不被完全屏蔽,都可以向周围空间或多或少地辐射电磁波,或从周围空间或多或少地接收电磁波。

但是任意一个高频电路并不一定能用作天线,因为它的辐射或接收效率可能很低。

天线辐射的是无线电波,接收的也是无线电波,然而发射机通过馈线送入天线的并不是无线电波,接收天线也不能把无线电波直接经馈线送入接收机,其中必须进行能量的转换。

研究天线问题,实质上是研究天线所产生的空间电磁场分布,以及由空间电磁场分布所决定的天线特性。

我们知道电磁场满足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组。

因此,求解天线问题实质上是求解满足一定边界条件的电磁场方程,它的理论基础是电磁场理论。

研究天线主要是得到天线的相关特性,天线特性一般由电路特性和辐射特性两个方面表征。

电路特性包括天线的输入阻抗、效率、频率宽度和匹配程度等;辐射特性包括方向图、增益、极化、相位等,为了达到最佳的通信效果,要求天线必须具备一定的方向性,较高的转换效率,以及满足系统工作的频带宽度。

根据无线电技术设备的任务不同,常常要求天线不是向所有方向均匀地辐射(或对所有方向具有同等的接受能力),而是只向某个特定的区域辐射(或只接受来自特定区域的无线电波),在其它方向不辐射或辐射很弱(接受能力很弱或不能接收),也就是说,要求天线具有方向性。

天线所辐射的无线电波能量在空间方向上的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这就是天线的方向性。

即使最简单的天线也有方向性,完全没有方向性的天线实际上不存在。

通过天线方向图可以方便的得到表征天线性能的电参数。

用来描述天线方向图的参数通常有主方向角、主瓣宽度、半功率角、副瓣宽度、副瓣电平等。

关键词:

天线、无线电波、能量转换、电磁场、辐射或接收引言:

通信、雷达、导航、广播、电视等无线电技术设备,都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播信息,都需要有无

线电波的辐射和接收。

在无线电技术设备中,用来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称为天线。

天线和发射机、接收机一样,是无线电技术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1是测量通过天线相位中心各平面内的方向图的方案之一。

图中天线1为被测天线,与信号发生器相连用作发射,它装在旋转平台上能作360°转动;天线2为辅助天线,它与电场强度计相连以便测得离被测天线一定距离处的场强。

两天线的极化特性要求相同,为了近似满足远场条件,两天线间的距离应满足,式中&λ为测试工作波长;r和D的意义见图1。

当转动被测天线1时,可在天线2处测得以转动角θ表示的函数的电场强度E(θ),于是就可画出转动平面内的天线1的方向图。

若被测天线为半波天线,它的子午面内的方向图如图2a,当把天线转动90°使之垂直于转动平面时,可测得赤道面内的方向图(图2b)。

若把天线任意倾斜安装,则可测得任意面内的方向图。

此外,也可固定被测天线1,而把辅助天线2沿以被测天线为中心,距离为半径的圆周运动,同样可以测得天线的方向图。

若把收发条件互换,即把被测天线用作接收,辅助天线用作发射,最终测得的天线方向图并无变化,这是符合天线互易定理的。

r【实验目的】

1.了解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2.绘制并理解天线方向图。

3.根据方向图研究天线的辐射特性。

4、通过对不同材质的天线的方向图的研究,探究其中的联系与规律。

【实验原理】

一.天线的原理

天线的作用首先在于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但是能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东西不一定都能用来作为天线。

任何高频电路,只要不被完全屏蔽,都可以向周围空间或多或少地辐射电磁波,或从周围空间或多或少地接收电磁波。

但是任意一个高频电路并不一定能用作天线,因为它的辐射或接收效率可能很低。

要能够有效地辐射或者接收电磁波,天线在结构和形式上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图B1-1给出由高频开路平行双导线传输线演变为天线的过程。

开始时,平行双导线传输线之间的电场呈现驻波分布,如图B3-1a。

在两根互相平行的导线上,电流方向相反,线间距离又远远小于波长,它们所激发的电磁场在两线外部的大部分空间由于相位相反而互相抵消。

如果将两线末端逐渐张开,如图B3-1b所示,那么在某些方向上,两导线产生的电磁场就不能抵消,辐射将会逐渐增强。

当两线完全张开时,如图B3-1c所示,张开的两臂上电流方向相同,它们在周围空间激发的电磁场只在一定方向由于相位关系而互相抵消,在大部分方向则互相叠加,使辐射显著增强。

这样的结构被称为开放式结构。

由末端开路的平行双导线传输线张开而成的天线,就是通常的对称振子天线,是最简单的一种天线。

天线辐射的是无线电波,接收的也是无线电波,然而发射机通过馈线送入天线的并不是无线电波,接收天线也不能把无线电波直接经馈线送入接收机,其中必须进行能量的转换。

图B3-2是进行无线电通信时,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信号通路的简单方框图。

在发射端,发射机产生的已调制的高频震荡电流经馈电设备传输到发射天线,发射天线将高频电流转变成无线电波——自由电磁波向周围空间辐射;在接受端,无线电波通过接收天线转变成高频电流经馈电设备传送到接收机。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天线除了能有效地辐射或者接收无线电波外,还能完成高频电流到同频率无线电波的转换,或者完成无线电波到同频率的高频电流的转换。

所以,天线还是一个能量转换器。

研究天线问题,实质上是研究天线所产生的空间电磁场分布,以及由空间电磁场分布所决定的天线特性。

我们知道电磁场满足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组。

因此,求解天线问题实质上是求解满足一定边界条件的电磁场方程,它的理论基础是电磁场理论。

发射天线传播电磁波接收天线馈线发射机馈线接收机图B3-2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号通道简单方框图

二.天线的分类

天线的形式很多,为了便于研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

按用途分类,有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收发公用天线。

按使用范围分类,有通信天线,雷达天线,导航天线,测向天线,广播天线,电视天线等。

按馈电方式分类,有对称天线,不对称天线。

按使用波段分类,有长波、超长波天线,中波天线,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和微波天线。

按天线外形分类,有T形天线,V形天线,菱形天线,鱼骨形天线,环形天线,螺旋天线,喇叭天线,反射面天线等等。

从便于分析和研究天线的性能出发,可以将大部分天线按其结构形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半径远小于波长的金属导线构成的线状天线——称为线天线,另一类是用尺寸大于波长的金属或介质面构成的面状天线——称为面天线。

线天线主要用于长、中、短波波段,面天线主要用于微波波段,超短波波段则两者兼用。

线天线和面天线的基本辐射原理是相同的,但分析方法则有所不同。

三.天线的辐射方向图

研究天线主要是得到天线的相关特性,天线特性一般由电路特性和辐射特性两个方面表征。

电路特性包括天线的输入阻抗、效率、频率宽度和匹配程度等;辐射特性包括方向图、增益、极化、相位等,为了达到最佳的通信效果,要求天线必须具备一定的方向性,较高的转换效率,以及满足系统工作的频带宽度。

根据无线电技术设备的任务不同,常常要求天线不是向所有方向均匀地辐射(或对所有方向具有同等的接受能力),而是只向某个特定的区域辐射(或只接受来自特定区域的无线电波),在其它方向不辐射或辐射很弱(接受能力很弱或不能接收),也就是说,要求天线具有方向性。

如果天线没有方向性,对发射天线来说,它说辐射的功率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到达所需要的方向,大部分功率浪费在不需要的方向上;对接收天线来说,在接受到所需要的信号同时,还接收到来自其它方向的干扰和噪声,甚至使信号完全淹没在干扰和噪声中。

因此,一副好的天线,在有效地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为完成某种任务而要求的方向特性。

天线所辐射的无线电波能量在空间方向上的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这就是天线的方向性。

即使最简单的天线也有方向性,完全没有方向性的天线实际上不存在。

为了表示天线的方向特性,人们规定了几种方向性电参数,其中一个就是辐射方向图。

天线方向图是指与天线等距离处,天线辐射参量在空间中的相对分布随方向变化的图形。

所谓辐射参量包括辐射的功率通量密度、场强、相位和极化等。

实际应用中,我们最关心的是天线辐射能量的空间分布,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辐射方向图一般均指功率通量密度的空间分布。

方向图还可以用分贝(dB)表示,功率方向图用分贝表示后就称为分贝方向图,它表示某方向的功率通量密度相对于最大值下降的分贝数。

天线某方向的分贝数的计算方法见公式(B3-1),其中P为某方向的功率通量密度,Pmax为最大功率通量密度。

绘制方向图可以采用极坐标,也可以采用直角坐标。

极坐标方向图形象、直观,但对于方向性强的天线难于精确表示;直角坐标方向图虽然没有极坐标方向图形象、直观,但更容易从中计算描述天线方向性的诸多参数。

p(dB)=10´lgPPmax(dB)

(B3-1)

q0q0.52q02q0.5q=0°主轴主瓣第一副瓣图B3-3极坐标下天线方向图一般形状

通过天线方向图可以方便的得到表征天线性能的电参数。

用来描述天线方向图的参数通常有主方向角、主瓣宽度、半功率角、副瓣宽度、副瓣电平等。

图B3-3是极坐标下天线方向图的一般形状。

方向图通常都有两个或多个瓣,其中辐射强度最大的瓣称为主瓣,其余的瓣称为副瓣或旁瓣,副瓣中最大的为第一副瓣。

下面我们列举出可由天线方向图得到的天线参数:

(1)主方向角。

指主瓣最大值对应的角度;

(2)主瓣宽度。

也称零功率点波瓣宽度(BeamWidthbetweenFirstNulls,BWFN),指主瓣最大值两边两个零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即2q0。

主瓣宽度越窄,方向性越好,作用距离越远,抗干扰能力越强;

(3)半功率角。

也称半功率点波瓣宽度(HalfPowerBeamWidth,HPBW),指主瓣最大值两边功率密度等于最大值的0.5倍的两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又叫3分贝波束宽度(将功率密度转化成分贝数后,会发现功率密度变成最大功率密度1/2的地方对应的分贝数比最大功率处小3dB(-3dB=10*lgdB),即2q0.5;

(4)副瓣宽度。

指第一副瓣两边两个零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5)副瓣电平(SideLobeLever,SLL)。

指副瓣最大值与主瓣最大值之比,一般也以分贝表示,见公式(B3-2),其中:

Pmax2和Pmax分别为最大副瓣核主瓣的功率密度最大值。

SLL=10´lgPmax2Pmax(dB)

(B3-2)

【实验器材】

本实验的实验装置为AT3200天线实训系统。

本系统包括可以提供500MHz、2GHz、10GHz的RF信号源和天线方向控制器,以及可以在计算机上仿真天线复制图和特性的仿真软件。

因为本天

线实训系统使用信号的频率较高,所以它能够在较窄的空间(如100m)实验天线的传播特性。

而且系统的移动和保管也比较方便。

图B3-4为本实验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本实验装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件:

1.主控器2.发射器3.接收器

4.各种天线的类型:

铝线、镍铬合金和铁线

发射器主控器接收器计算机图B3-4AT3200天线实训系统设备示意图

【数据处理】

1、极坐标系下的八木天线图

2、直角坐标系下的八木天线图

3、3D下的八木天线方向图

4、极坐标系下的八木(铝线)天线图

5、直角坐标系下的八木(铝线)天线图

6、3D下的八木天线(铝线)方向图

7、极坐标系下的八木(铁线)天线图

8、直角坐标系下的八木(铝线)天线图

9、3D下的八木天线(铁线)方向图

10、极坐标系下的八木(镍铬合金线)天线图

11、直角坐标系下的八木(镍铬合金线)天线图

12、3D下的八木天线(镍铬合金线)方向图

13、八木(水平——铝线)

14、八木(水平——镍铬合金线)

15、八木(水平——铁线)

分析:

虽然一般情况下,对于金属材料都满足天线的条件,但从以上图像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将八木天线换成不同的材料之后,天线的方向性将会发生改变,其主方向角和主瓣宽度等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较为明显,接收信号的宽度也就会相应的改变,但我们也可以发现铁线,铝线和镍铬合金线形成的方向图明显的不规则,这也和在替换材料时的人为因素有关,因为替换材料之后,和原来的八木天线相比,天线必然会出现不直,长短不一,分布不均匀等现象,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信号的接收。

一:

因为空间的信号分布是不均匀的;

二:

由于改变过的天线方向性会严重减低,所以才会导致方向图的不均匀。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不同的材料所对应的主瓣大小是不同的,方向角是不同的,因为不同材料的天线对信号的接收能力是有差别的!

16、3D下八木(水平——铝线)天线方向图

16、3D下八木(水平——镍铬合金线)天线方向图

16、3D下八木(水平——铁线)天线方向图

【思考题】

1.什么是天线方向性图?

答:

天线方向图就是通过测量天线在空间不同角度的相关残参量值,在绘制在直角坐标系或者极坐标系中,表示天线相关参量在空间不用角度分布情况的坐标图片。

2.测量天线方向图的方法分别有几种,并说明?

答:

测量天线方向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固定测量法和旋转测量法,固定测量法主要用于大型天线,由于转动不便,故待测天线固定,辅助天线在空中或地面绕待测天线旋转,得到不同角度的辐射强度,即可绘制出天线方向图。

另一种方法是旋转测量法,待测天线旋转,辅助天线固定不动,然后通过测量得到方向图。

【原始数据】

八木(水平——铝线).atn

八木铝.atn

八木(水平——铁线).atn八木铁.atn

八木(水平——镍铬合金).atn

镍铬.atn

【参考文献】

【1】魏文员,宫德明。

《天线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2】深圳安泰信电子有限公司,AT3200天线实训是同实验参考书。

【3】王石安。

《天线的参数测量》(中国大百科)北京百科网络出版社。

【4】任朗:

《天线理论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1980。

【5】谢处方:

《电波与天线》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1966。

第二篇:

拉力试验机的测量原理

拉力试验机的测量原理

拉力试验机又名万能材料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是用来针对各种材料进行静载、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撕裂、剥离等力学性能试验用的机械加力的试验机,适用于塑料板材、管材、异型材,塑料薄膜及橡胶、电线电缆、钢材、玻纤维等材料的各种物理机械性能测试为材料开发,为物性试验、教学研究、质量控制等不可缺少的检测设备,拉力机夹具作为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夹具,也是试验能否顺利进行及试验结果准确度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采用进口光电编码器进行位移测量,控制器采用嵌入式单片微机结构,内置功能强大的测控软件,集测量、控制、计算、存储功能于一体。

具有自动计算应力、延伸率(需加配引伸计)、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的功能,自动统计结果;自动记录最大点、断裂点、指定点的力值或伸长量;采用计算机进行试验过程及试验曲线的动态显示,并进行数据处理,试验结束后可通过图形处理模块对曲线放大进行数据再分析编辑,并可打印报表,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山东德瑞克仪器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检验仪器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其主要产品有山东拉力试验机,纸箱抗压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简支梁冲击试验机,IDM进口检测仪器,纺织品检测仪器,辅助器具,工业品检测仪器,环境检测仪器,进口检测仪器,塑料包装检测仪器,橡胶塑料检测仪器,印刷品包装检测仪器,纸包装检测仪器等,其产品应用于科研单位、质检机构、大专院校、包装、造纸、印刷、橡塑、化工、食品、制药、纺织、制衣、无纺布、人造板、电线、电缆等行业,为材料开发、物性试验、教学研究、品质管制、进料检验不可或缺。

下面就让德瑞克仪器为大家讲述下拉力试验机的测量原理。

1、拉力试验机力值的测量是经过测力传感器、扩大器和数据处置系统来完成测量。

从资料力学上得知,在小变形前提下,一个弹性元件某一点的应变ε与弹性元件所受的力成正比,也与弹性的变构成正比。

以S型试验机传感器为例,当传感器遭到拉力P的效果时,因为弹性元件外表粘贴有应变片,由于弹性元件的应变与外力P的巨细成正比例,故此将应变片接入测量电路中,即可经过测出其输出电压,然后测出力的巨细。

2、形变的测量经过形变测量安装来测量,它是用来测量试样在实验进程中发生的形变。

该安装上有两个夹头,经由一系传记念头构与装在测量安装顶部的光电编码器连在一同,当两夹头间的间隔发作转变时,带动光电编码器的轴扭转,光电编码器就会有脉冲旌旗灯号输出。

再由处置器对此旌旗灯号进行处置,就可以得出试样的变形量。

第三篇:

根向重力性自主性试验的教学设计

“根向重力性”自主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吴红漫(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25001)生物学教学2003年(第28卷)第5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的实验十“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是新教材中的开放性实验,教学目标定位于“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和“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

显然,增强开放性,增加学生实验活动的自主性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

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植物向重力性”自主性实验,意在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从准备、选材、设计、操作、分析到结论的全过程,在独立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实验时间和条件

因为向重力性实验对材料、用具、药品等要求不复杂,学生有理论基础,故采取课后自主性实验方式。

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两周左右完成实验。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完成,或带进教室,或带回家,根据操作需要也可“随身携带”。

布置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的需要列出实验用具清单,向实验室借或领实验用具,也可以由学生自备,如用矿泉水瓶、易拉罐、纸杯剪成的小花盆,使学生的实验设计尽量不受实验用具的限制,有助于拓宽思路。

2实验材料的选择

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材料是“刚萌发并长出幼根的蚕豆种子或玉米种子”,为什么呢?

启发学生自主选材:

提出疑问→小组讨论→师生共议→学生选择。

提问一.为什么要选用幼苗或刚萌发的种子?

学生讨论结果:

主要原因是幼苗或刚萌发的种子的幼嫩的根和茎在萌发和生长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影响,逐步表现出正向重力性和负向重力性,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其次实验材料易准备;实验条件易控制,种子体积小易于操作;实验周期较短等。

提问二.哪些植物对我们实验比较合适?

学生讨论结果:

因当地平均最高气温在0℃~6℃,经过种子培养实验,发现冬小麦与玉米相比、豌豆与蚕豆相比发芽率高,发芽较早。

因此,可选用这两种植物分别代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提问三.除了种子,还能选择其它实验材料吗?

学生讨论结果:

还可以用两类材料,一是块茎,如当年收获的、处于休眠的马铃薯块茎;二是球茎,如洋葱、蒜或水仙。

经过分析、讨论和培养实验,学生的选材主要集中在四种材料:

冬小麦种子、豌豆种子、马铃薯块茎、洋葱鳞茎。

当然,学生的最佳选择不一定是真正的最佳选择,但不能轻易否定,应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学生的自主性选材首先受到其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又受到生生活经验的启迪,还受到教师的提示和启发,但并不受书本选材的限制,这样的过程触发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3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设计是指正式进行科学实验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运用生物学原理,制定一套研究方案。

本实验的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假设→提出预期→实验方法及步骤→观察和收集数据→结果分析→实验结论→班级交流。

本实验的假设为:

植物根的生长受到重力的影响,具有向重力的方向生长的特性。

学生的设计的方案有四套,简介如下。

[方案一]准备:

将冬小麦种子若干,培养至刚萌发,选取胚根长约0.5mm,胚芽长约1mm的种子4n(n≥1)粒,分为四组。

预期:

不论胚根与地心引力的相对位置如何,幼根总是向地生长。

实验过程:

取一只大号培养皿,填满湿棉花,将四组麦种,每组4粒(设n=4),排成“口”字形经

1、

2、

3、4组的胚根分别对准罗盘的北、东、南、西4个方向,并做好标记。

排放时注意将种子放在棉花上,有胚根和胚芽的一面向外,再盖上培养皿。

这样做,一是保证萌发和生长的空气;二是防止棉纤维羁绊幼根的生长,影响实验效果。

将整套装置竖起,成第1组上、第2组右、第3组下、第4组左的状态,即使第1组成为对照,第

2、

3、4组为实验组,放在温暖避光处。

[方案二]准备:

选择大小及饱满度相当的豌豆种子3n(n≥1)颗,浸泡后分为三组培养至胚根刚突破种孔。

用纸杯剪成等高的3组小花盆,并填满取自同一地点的等量土壤。

预期:

不论豌豆种子在土壤中如何埋置,长成的主根都呈现向重力性。

实验过程:

将三组培养好的豌豆种子分种在三组花盆中,取n=4,第1组的4粒种子种孔向上,第2组的4粒种子种孔向下,第3组的4粒种子种孔偏向侧面,种脐在种孔上方,使第3组成为对照。

埋置的土层深度一致,离表面1cm,适当洒水,三组花盆用胶带纸和泡沫塑料固定在一起。

[方案三]准备:

马铃薯块茎多个,纵切带一个芽眼的块茎,用赤霉素液浸泡打破休眠,并凉干;沙土一盆。

预期:

不论马铃薯的芽眼与地心引力的相对方向如何,新芽总是背地生长,新根总是向地生长。

实验过程:

将马铃薯小块茎分为两组,对照组小块茎上的芽眼朝正上方,实验组芽眼朝一侧横放,浅埋于湿的沙土中,置于较温暖的环境中。

[方案四]准备:

洋葱鳞茎2n个,分为两组,都切除枯腐的老根,打破休眠。

预期:

不论洋葱正或倒挂,根总是向地生长。

实验过程:

将两只大小相近的洋葱鳞茎,一只根部朝下,正挂起来,作为对照组;另一只根部朝上,倒挂起来,作为实验组。

两组悬挂的高度一致,挂在同一避光环境中。

在他们的根部都垫上多层纱布,定时洒水,保持纱布湿润,又便于根部的呼吸。

学生自愿组合成甲、乙、丙、丁四大组,分别按方案

一、

二、

三、四进行实验。

甲组和乙组的学生均在实验室操作好,带回教室培养和观察;丙组和丁组的学生带回家培养和观察。

要求学生都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包括观察日期、时间、环境条件(温度、天气)、实验对象的生长情况,最好拍成照片,以便分析结果和评价。

4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与报告

至第21天,所有小组的实验都已结束。

教师将全班的实验结果汇总成表格,进行比较分析。

各小组完成实验报告,并在全班交流。

交流的重点是如何更合理地改进实验方案,使该实验更加简便、巧妙,更利于假设的验证。

从甲组(冬小麦)、乙组(豌豆)、丙组(马铃薯)和丁组(洋葱)的实验现象及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受重力影响,表现出向重力性生长的特性。

5收获与体会

自主性实验的过程对于学生是学以致用的过程,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需求,例如种子萌发的条件、生长素的两重性、营养生殖、赤霉素的作用、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区别等。

自主性实验的开设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例如甲组的一位学生并没有按预定的方案操作,而是将装置好的培养皿“随身携带”,仍竖放培养皿,但每隔两小时旋转90°,使四组小麦的受力方向不断改变,实验结果是第3~4天现象明显,胚根向中心方向生长。

这种方法颇具新意,但缺乏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