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兴利调节计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184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docx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兴利调节计算.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docx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十一章水库兴利调节

第一节水库及其特性

一、水库特性曲线

水库是指在河道、山谷等处修建水坝等挡水建筑物形成蓄集水的人工湖泊。

水库的作用是拦蓄洪水,调节河川天然径流和集中落差。

一般地说,坝筑得越高,水库的容积(简称库容)就越大。

但在不同的河流上,即使坝高相同,其库容相差也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库区内的地形不同造成的。

如库区内地形开阔,则库容较大;如为一峡谷,则库容较小。

此外,河流的坡降对库容大小也有影响,坡降小的库容较大,坡降大的库容较小。

根据库区河谷形状,水库有河道型和湖泊型两种。

一般把用来反映水库地形特征的曲线称为水库特性曲线。

它包括水库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和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简称为水库面积曲线和水库容积曲线,是最主要的水库特性资料。

(一)水库面积曲线

水库面积曲线是指水库蓄水位与相应水面面积的关系曲线。

水库的水面面积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库区形状与河道坡度不同,水库水位与水面面积的关系也不尽相同。

面积曲线反映了水库地形的特性。

绘制水库面积曲线时,一般可根据l/10000~l/5000比例尺的库区地形图,用求积仪(或按比例尺数方格)计算不同等高线与坝轴线所围成的水库的面积(高程的间隔可用l,2或5m),然后以水位为纵座标,以水库面积为横坐标,点绘出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如图2-1所示。

图2-1 水库面积特性曲线绘法示意

(二)水库容积曲线

水库容积曲线也称为水库库容曲线。

它是水库面积曲线的积分曲线,即库水位与累积容积的关系曲线。

其绘制方法是:

首先将水库面积曲线中的水位分层,其次,自河底向上逐层计算各相邻高程之间的容积。

库水位Z(m)

12

0  水面面积(106m2)

水库容积(106m3)

图2-2水库容积特性和面积特性

1-水库面积特性;2-水库容积特性

假设水库形状为梯形台,则各分层间容积计算公式为:

(2-1)

式中:

——相邻高程间库容(m3);

、——相邻两高程的水库水面面积(m2);

——高程间距(m)。

或用较精确公式:

(2-2)

然后自下而上按

(2-3)

依次叠加,即可求出各水库水位对应的库容,从而绘出水库库容曲线。

水库总库容的大小是水库最主要指标。

通常按此值的大小,把水库划分为下列五级:

大Ⅰ型——大于l0亿m3;

大Ⅱ型——l~10亿m3;

中型——0.1~l亿m3;

小Ⅰ型——0.01~0.1亿m3;

小Ⅱ型——小于0.01亿m3。

水库容积的计量单位除了用m3表示外,在生产中为了能与来水的流量单位直接对应,便于调节计算,水库容积的计量单位常采用(m3/s)·Δ表示。

Δ是单位时段,可取月、旬、日、时。

如1表示l的流量在一个月(每月天数计为30.4天)的累积总水量,即

l=30.4×24×3600=2.63×106m3

前面所讨论的水库特性曲线,均建立在假定入库流量为零时,水库水面是水平的基础上绘制的。

这是蓄在水库内的水体为静止(即流速为零)时,所观察到的水静力平衡条件下的自由水面,故称这种库容为静水库容。

如有一定入库流量(水流有一定流速)时,则水库水面从坝址起沿程上溯的回水曲线并非水平,越近上游,水面越上翘,直到入库端与天然水面相交为止。

因此,相应于坝址上游某一水位的水库库容,实际上要比静库容大,其超出部分如图2-3中斜影线所示。

静库容相应的坝前水位水平线以上与洪水的实际水面线之间包含的楔形库容称为动库容。

以入库流量为参数的坝前水位与计入动库容的水库容积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动库容曲线。

一般情况下,按静库容进行径流调节计算,精度已能满足要求。

但在需详细研究水库回水淹没和浸没问题或梯级水库衔接情况时应考虑回水影响。

对于多沙河流,泥沙淤积对库容有较大影响,应按相应设计水平年和最终稳定情况下的淤积量和淤积形态修正库容曲线。

二、水库的特征水位及其相应库容

表示水库工程规模及运用要求的各种库水位,称为水库特征水位。

它们是根据河流的水文条件、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各用水部门的需水要求,通过调节计算,并从政治、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论证来确定的。

这些特征水位和库容各有其特定的任务和作用,体现着水库运用和正常工作的各种特定要求。

它们也是规划设计阶段,确定主要水工建筑物尺寸(如坝高和溢洪道大小),估算工程投资、效益的基本依据。

这些特征水位和相应的库容,通常有下列几种,分别标在图2-3中。

(一)死水位和死库容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称为死水位。

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称为死库容。

水库正常运行时蓄水位一般不能低于死水位。

除非特殊干旱年份,为保证紧要用水,或其他特殊情况,如战备、地震等要求,经慎重研究,才允许临时泄放或动用死库容中的部分存水。

确定死水位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1)保证水库有足够的能发挥正常效用的使用年限(俗称水库寿命),特别应考虑部分库容供泥沙淤积。

(2)保证水电站所需要的最低水头和自流灌溉必要的引水高程。

(3)库区航运和渔业的要求。

(二)正常蓄水位和兴利库容

在正常运用条件下,水库为了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开始供水时应蓄到的水位,称为正常蓄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

正常蓄水位到死水位之间的库容,是水库可用于兴利径流调节的库容,称为兴利库容,又称调节库容或有效库容。

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深度,称为消落深度或工作深度。

溢洪道无闸门时,正常蓄水位就是溢洪道堰顶的高程;当溢洪道有操作闸门时,多数情况下正常蓄水位也就是闸门关闭时的门顶高程。

正常蓄水位是水库最重要的特征水位之一,它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数据。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些主要水工建筑物的尺寸、投资、淹没、综合利用效益及其他工作指标;大坝的结构设计、强度和稳定性计算,也主要以它为依据。

因此,大中型水库正常蓄水位的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往往牵涉到技术、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确定。

图2-3水库特征水位及其相应库容示意图

(三)防洪限制水位和结合库容

水库在汛期为兴利蓄水允许达到的上限水位称为防洪限制水位,又称为汛期限制水位,或简称为汛限水位。

它是在设计条件下,水库防洪的起调水位。

该水位以上的库容可作为滞蓄洪水的容积。

当出现洪水时,才允许水库水位超过该水位。

一旦洪水消退,应尽快使水库水位回落到防洪限制水位。

兴建水库后,为了汛期安全泄洪和减少泄洪设备,常要求有一部分库容作为拦蓄洪水和削减洪峰之用。

防洪限制水位或是低于正常蓄水位,或是与正常蓄水位齐平。

若防洪限制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则将这两个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结合库容,也称共用库容或重叠库容。

汛期它是防洪库容的一部分,汛后又可用来兴利蓄水,成为兴利库容的组成部分。

若汛期洪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经论证,对主汛期和非主汛期可分别采用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

(四)防洪高水位和防洪库容

水库遇到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防洪高水位。

该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间的水库容积称为防洪库容。

(五)设计洪水位和拦洪库容

当遇到大坝设计标准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设计洪水位。

它至防洪限制水位间的水库容积称为拦洪库容或设计调洪库容。

设计洪水位是水库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决定了设计洪水情况下的上游洪水淹没范围,它同时又与泄洪建筑物尺寸、类型有关;而泄洪设备类型(包括溢流堰、泄洪孔、泄洪隧洞)则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坝型、枢纽布置等特点拟定。

(六)校核洪水位和调洪库容

当遇到大坝校核标准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校核洪水位。

它至防洪限制水位间的水库容积称为调洪库容或校核调洪库容。

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库容积就是水库的总库容。

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加上一定数量的风浪高值和安全超高值,就得到坝顶高程。

三、水库的水量损失

水库建成蓄水后,因改变河流天然状况及库内外水力条件而引起额外的水量损失,主要包括蒸发损失和渗透损失,在寒冷地区还有可能有结冰损失。

(一)水库的蒸发损失

水库蓄水后,使库区形成广阔水面,原有的陆面蒸发变为水面蒸发。

由于流入水库的径流资料是根据建库前坝址附近观测资料整编得出,其中已计入陆面蒸发部分。

因此,计算时段Δt(年、月)水库的蒸发损失是指由陆面面积变为水面面积所增加的额外蒸发量(以m3计),即

(2-4)

式中:

——计算时段Δ内库区水面蒸发强度,以水层深度(mm)计;

——计算时段Δ内库区陆面蒸发强度,以水层深度(mm)计;

——计算时段Δ内水库平均水面面积(km2);

——建库以前库区原有天然河道水面及湖泊水面面积(km2);

1000——单位换算系数,1mm•km2=106/103m3=103m3。

水库水面蒸发可根据水库附近蒸发站或气象站蒸发资料折算成自然水面蒸发,即

(2-5)

式中:

——水面蒸发皿实测水面蒸发(mm);

——水面蒸发皿折算系数,一般为0.65~0.80。

陆面蒸发,尚无较成熟的计算方法,在水库设计中常采用多年平均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径流深之差,作为陆面蒸发的估算值。

(2-6)

(二)渗漏损失

建库之后,由于水库蓄水,水位抬高,水压力的增大改变了库区周围地下水的流动状态,因而产生了水库的渗漏损失。

水库的渗漏损失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l)通过能透水的坝身(如土坝、堆石坝等)的渗漏,以及闸门、水轮机等的漏水;

(2)通过坝基及绕坝两翼的渗漏;

(3)通过库底、库周流向较低的透水层的渗漏。

一般可按渗漏理论的达西公式估算渗漏的损失量。

计算时所需的数据(如渗漏系数、渗径长度等)必须根据库区及坝址的水文地质、地形、水工建筑物的型式等条件来决定,而这些地质条件及渗流运动均较复杂,往往难以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获得较好的成果。

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常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定出一些经验性的数据,作为初步估算渗漏损失的依据。

若以一年或一月的渗漏损失相当于水库蓄水容积的一定百分数来估算时,则采用如下数值:

(l)水文地质条件优良(指库床为不渗水层,地下水面与库面接近),0~10%/年或0~1%/月。

(2)透水性条件中等,10%~20%/年或1%~1.5%/月。

(3)水文地质条件较差,20%~40%/年或1.5%~3%/月。

在水库运行的最初几年,渗漏损失往往较大(大于上述经验数据),因为初蓄时,为了湿润土壤及抬高地下水位需要额外损失水量。

水库运行多年之后,因为库床泥沙颗粒间的空隙逐渐被水内细泥或粘土淤塞,渗漏系数变小,同时库岸四周地下水位逐渐抬高,渗漏量减少。

(三)结冰损失

结冰损失是指严寒地区冬季水库水面形成冰盖,随着供水期水库水位的消落,一部分库周的冰层将暂时滞留于库周边岸,而引起水库蓄水量的临时损失。

这项损失一般不大,可根据结冰期库水位变动范围的面积及冰层厚度估算。

四、库区淹没、浸没和水库淤积

(一)库区淹没、浸没

在河流上建造水库将带来库区的淹没和库区附近土地的浸没,使库区原有耕地及建筑物被废弃,居民、工厂和交通线路被迫迁移改建,造成一定的损失。

在规划设计水库时,要十分重视水库淹没问题。

我国地少人多,筑坝建库所引起的淹没问题往往比较突出,对淹没问题的考虑和处理就更需周密慎重。

淹没通常分为经常性淹没和临时性淹没两类。

经常性淹没区域,一般指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库区,由于经常被淹,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在此范围内的居民、城镇、工矿企业、通信及输电线路、交通设施等大多需搬迁、改线,土地也很少能被利用;临时性淹没区域,一般指正常蓄水位以上至校核洪水位之间的区域,被淹没机会较小,受淹时间也短暂,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哪些迁移,哪些进行防护,区内的土地资源大多可以合理利用。

所有迁移对象或防护措施都将按规定标准给予补偿。

此补偿费用和水库淹没范围内的各种资源的损失统称为水库淹没损失,计入水库总投资内。

水库淹没范围的确定,应根据淹没对象的重要性,按不同频率的入库洪水求得不同的库水位,并由回水计算结果从库区地形图上查得相应的淹没范围。

淹没范围内淹没对象的种类和数量,应通过细致的实地调查取得。

在多沙河流上,水库淹没范围还应计及水库尾部因泥沙淤积水位壅高及回水曲线向上游延伸等的影响。

浸没是指库水位抬高后引起库区周围地区地下水位上升所带来的危害,如可能使农田发生次生盐碱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可能形成局部的沼泽地,使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还可能使土壤失去稳定,引起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匀沉陷,以致发生裂缝或倒塌。

水库周围的浸没范围一般可采用正常蓄水位或一年内持续两个月以上的运行水位为测算依据。

淹没和浸没损失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具有一定社会和政治影响的问题。

是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水库的淤积

在天然河流上筑坝建库后,随着库区水位的抬高,水面加宽,水深增大,过水断面扩大,水力坡降变缓,水流速度减小。

原河道水力特性的这种变化,降低了水流挟沙能力,也改变了原河道的泥沙运动规律,导致大量泥沙在库区逐渐沉淀淤积。

这一情况说明,水库的建造,带来河流泥沙的淤积。

我国华北的黄河和海河水系,水流含沙量大,如黄河三门峡水库,多年平均含沙量达37.8kg/m3,因此自1960年至1970年间,水库共淤积泥沙55.5亿t,使库水位335m以下的库容损失43%。

又如海河流域永定河上的官厅水库,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44.2kg/m3,水库运用6年后,泥沙淤积导致库容损失达15.2%。

即使含沙量较小的长江水系,干支流上修建的水库也有泥沙淤积问题。

泥沙淤积对水库运用和上下游河流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

淤积使水库调节库容减少,降低水库调节水量的能力和综合利用的效益。

坝前淤积,使电站进水口水流含沙浓度增大,泥沙粒径变粗,引起对过水建筑物和水轮机的磨损,影响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和寿命。

库尾淤积体向库区推进的同时,也向上游延伸,即所谓“翘尾巴”,因而抬高库尾水位,扩大库区的淹没和浸没损失。

水库下游则由于泄放清水,水流夹沙能力增大,引起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水位降低,甚至河槽变形。

影响水库淤积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库的入库水流的含沙量多少及其年内分配、库区地形、地质特性以及水库的运用方式等。

从已建水库的大量观测资料分析,我国水库泥沙淤积的纵向形态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三角洲淤积形态。

库内泥沙淤积体的纵剖面呈三角形形状的称为三角形淤积。

当河流含沙量大时,库区开阔,库容较大,库水位变幅小,泥沙易于在库尾淤积形成三角洲,并且随着水库淤积的发展,三角洲逐渐向坝前靠近,所以这类淤积有相当部分的泥沙淤积是在有效库容内,如官厅水库和刘家峡水库就属于这种类型。

(2)锥形淤积。

常见于多沙河流上的中小型水库。

由于库区较短,库容小,水深不大,底坡较陡,库内行近流速比较大,泥沙淤积首先靠近大坝,以后淤积逐渐向上游发展,呈锥形淤积。

(3)带状淤积形态。

当水库来沙少,库区狭长,水位变幅较大时,淤积从库尾到坝前分布较均匀,呈带状纵剖面,淤积前后河底平均比降变化不大,对有效库容影响较小。

如丰满水库就属于这种类型。

以上三种水库淤积形态中,带状淤积影响较小;三角洲淤积侵占水库有效库容影响最大;锥体淤积对于坝前淤积高程、进水口工作条件以及粗粒泥沙对过水建筑物和水轮机的磨损影响较为严重。

因此,在多沙河流上修建水库,调节径流,必须考虑泥沙的影响,甚至将其作为一个专门问题在规划设计中加以研究解决。

一般河流上修建水库,在规划设计阶段也应认真分析水、沙资料,力求正确地估算沙量,以便确定淤积库容、淤积年限,并尽可能采取对策减轻淤积带来的不利影响。

水库淤积年限或淤积库容的计算,严格的说应根据水库泥沙运动规律及淤积过程进行。

但目前由于水库泥沙资料不全,计算方法欠完善,故难以得出精确的计算结果。

一般情况下多采用较简单的方法来核算,例如采用下面介绍的简算法和沙莫夫法等。

简算法假定水库泥沙淤积呈水平增长。

把水库开始运行到泥沙全部淤满死库容,并开始影响有效库容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称为水库的使用年限,或称淤积年限。

设水库年淤积量为。

其中为年径流总量(m3);为年平均含沙量(kg/m3);为入库泥沙留在水库中的相对值,视库容相对大小或水库调节程度而定。

由此,水库年淤积体积为:

(2-7)

式中:

——淤积的空隙度;

——泥沙的比重(kg/m3);

当水库的死库容己定时,可求得水库的使用年限为

(2-8)

或当水库的使用年限已定时,可求得水库所需的淤积库容为

(2-9)

上述简算法仅适用于悬移质泥沙,对于推移质泥沙,因观测资料不足,尚难确切估算。

对于推移质多的河流,应有专门的观测资料作为估算的基础。

但是,这种方法无法了解水库的淤积过程。

为此沙莫夫根据前苏联水库的淤积资料提出了计算水库淤积的经验公式。

此法设想水库中由于泥沙的淤积,库容会逐年减小,经过年后,剩余库容(即未淤的库容)为,有:

(2-10)

式中:

——冲淤平衡时,水库的最大淤积库容(淤满了的容积后,进库和出库泥沙

相平衡,水库不再增加淤积);

——经过的年数;

——参数,由下式计算

(2-11)

式中:

; (2-12)

(2-13)

——年输沙量(体积);

——第一年泥沙淤积的体积;

——水库的总库容;

——建库前,河流横断面面积。

通常情况下,相当于最大流量时的断面面积的3/4;

——建库后靠近坝址的断面面积;

——指数,为一经验数字,一般可取1.7;

——指数,与河流坡降及水库长度有关,其值在1~1/3之间变动。

当坡降小于0.0001时,=1.0~0.8;

当坡降为0.0001~0.001时,=0.8~0.5;

当坡降为0.001~0.01时,n=0.5~0.33。

求得和之后,即可由公式(2-10),求得不同年份的剩余库容或淤积库容()。

沙莫夫的计算方法,同样也未考虑推移质泥沙,因此所得淤积年限一般偏大。

以上两法都只宜在库容较大,含沙量不大的河流上采用。

这两种方法的另一不足之处是只能求得总的淤积年限或淤积库容,不能求得淤积过程,更不能求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回水尾端区的淤积发展过程。

在多沙河流上规划设计水库时,除了对淤积库容需作慎重考虑外,还必须针对设计水库的具体情况,提出减轻水库淤积的措施。

最根本的措施是做好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但是不能把远景治理效果作为近期规划的依据;其次在坝底或坝身的不同高程上设置泄水孔,以便把较细的沙粒,在未来得及沉淀于库底前,就随水流排往下游。

此外,结合水库运行调度,可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即在汛期主要来沙季节,选择一段时间作为排沙期,排沙期后蓄水兴利;或抓住洪峰前后出现高含沙量的特点,采取洪峰前后排沙,洪峰过后蓄水。

以避开拦截沙峰入库,减轻淤积数量。

这些都是多沙河流水库调度的专门问题。

第二节 设计标准和设计代表期

任何水资源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投入使用,总有一个时间过程。

较大的工程往往长达几年或十几年,工程投入使用后的正常使用期一般可达几十年或上百年。

在这期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和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扩大,而水资源本身又是随机多变的。

因此,在规划设计水资源工程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在什么样的来水情况下满足不同时候的需水要求,以及满足这种需水要求的保证程度。

这就是所谓设计代表期、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的问题。

其中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可概括为兴利方面的设计标准问题。

一、设计水平年

设计水平年是指与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水平相应的未来某一年份,并以该年的国民经济状况与社会背景下的综合用水需求作为水利水电枢纽规划设计的依据。

各用水部门的需水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年增长;而水利工程从规划到建成,再从投入运行到正常运行,往往需要长达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因此,必须通过论证,合理选定未来的某一年份作为设计水平年,对该年各用水部门的用水量作出预测,并以此作为确定水利工程规模的依据。

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年,应根据其重要程度和工程寿命确定。

一般的水利工程,可采用设计水平年和远景水平年两种需水量水平。

设计水平年作为水利工程的依据,并按远景水平年进行校核。

对于特别重要工程规模的确定,应尽量考虑得更长远一些。

水电工程一般采用第一台机组投入后的5~10年作为设计水平年。

所选设计水平年应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分界年份相一致。

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应先论证、拟定各需水部门的设计水平年。

对于以发电为主的综合利用枢纽,设计水平年的选择应根据地区的水力资源比重、水库调节性能及水电站的规模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例如对于水力资源不丰富、水电比重小的地区,当设计水电站的规模较大,调节性能较高时,考虑到远景系统调峰的需要,设计水平年应适当选得远一些。

承担灌溉任务的水利枢纽,在考虑其设计水平年时,必须结合灌区规划考虑其近期水平及灌区达到最终规模的需水水平。

对于航运和给水部门的设计水平年的确定,主要是考虑航运最终发展的客运、货运规模和船只的吨位、城市人口发展和工矿企业的最终生产能力等因素。

确定综合利用工程规模应以主要需水部门的设计水平年为依据,并考虑其他需水部门在该水平年的需水要求,然后再结合远景水平年的确定,适当考虑各需水部门的远景需水要求。

二、设计保证率

由于河川径流具有多变性,如果在稀遇的特殊枯水年份也要保证各兴利部门的正常用水需要,势必要加大水库的调节库容和其他水利设施。

这样做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在技术上也不一定行得通。

为了避免不合理的工程投资,一般不要求在将来水库使用期间能绝对保证正常供水,而允许水库可适当减少供水量。

因此,必须研究各用水部门允许减少供水的可能性和合理范围,定出多年工作期间用水部门正常工作得到保证的程度,即正常供水保证率,或简称设计保证率。

由此可见,设计保证率是指工程投入运用后的多年期间用水部门的正常用水得到保证的程度,常以百分数表示。

设计保证率通常有年保证率和历时保证率两种形式。

年保证率指多年期间正常工作年数(即运行年数与允许破坏年数之差)占总运行年数的百分比,即

(2-14)

所谓破坏年数,包括不能维持正常工作的任何年份,不论该年内缺水时间的长短和缺水数量的多少。

历时保证率是指多年期间正常工作的历时(日、旬或月)占总运行历时的百分比,即

(2-15)

采用什么形式的保证率,可视用水特性、水库调节性能及设计要求等因素而定。

如灌溉水库的供水保证率常采用年保证率;航运和径流式水电站,由于它们的正常工作是以日数表示的,故一般采用历时保证率。

设计保证率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其选择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

若选得过低,则正常工作遭破坏的机率将会增加,破坏所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及其不良影响也就会加重;相反,如选得过高,用水部门的破坏损失虽可减轻,但工程的效能指标就会减小(如库容一定时,保证流量就减小),或工程投资和其他费用就要增加(如用水要求一定时,库容要加大)。

所以,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并考虑其他影响,合理选定设计保证率。

由于破坏损失及其他后果涉及许多因素,情况复杂,难以确定,目前在设计中主要根据生产实践积累的经验,并参照规范选用设计保证率。

选择水电站设计保证率时,要分析水电站所在电力系统的用户组成和负荷特性、系统中水电容量比重、水电站的规模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河川径流特性及水库调节性能,以及保证系统用电可能采取的其他备用措施等。

一般地说,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越大,系统中水电所占比重越大,系统重要用户越多,河川径流变化越剧烈,水库调节性能越高,水电站的设计保证率就应该取大一些。

可参照表2-1提供的范围,经分析选定水电站的设计保证率。

表2-1水电站设计保证率

注:

表中数据引自我国水利部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