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071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docx

《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docx

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可研报告

附表:

基本报表1总投资估算表

基本报表1-1建筑工程投资估算表

基本报表1-2国内设备价格估算表

基本报表1-3引进设备投资估算表

基本报表2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基本报表3损益表

基本报表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基本报表5资产负债表

辅助报表1流动资金估算表

辅助报表2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辅助报表3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辅助报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辅助报表4-1牧草加工生产成本估算表

辅助报表4-2牧草种植生产成本估算表

辅助报表4-3牧草收割成本估算表

辅助报表4-4固定资产折旧费

辅助报表4-5递延资产摊销费估算表

辅助报表5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附图:

1.工艺流程图

2.平面示意图

附件:

附件1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晋发改外资发(2004)815号《关于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新建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附件2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晋发改外资发(2005)350号《关于转发国家发改委2005年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第一批计划的通知》

附件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外资(2005)448号《国家发改委关于下达2005年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第一批计划的通知》

附件4财政部财办金(2006)6号《关于2006年度第一批拟对外提出的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等事项的通知》

附件5山西省财政厅晋财金(2006)3号《关于我省部分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

附件6朔州市财政局朔财会(2005)8号《关于朔州市健壮饲料加工公司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引进饲草加工设备项目提供担保还款承诺函》

附件7朔州市环保局朔环管函(2005)18号《关于对〈朔州市健壮饲料加工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附件8朔州市健壮饲料加工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件9朔州市健壮饲料加工公司第一次股东会决议

附件10用地协议书

附件11《租用退耕还草种植紫花苜蓿协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及承办单位概况

1.项目名称:

****关绿色科技示范园区

朔城区购置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加工设备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

朔州市健壮饲料加工有限公司

3.项目负责人:

4.建设地址: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峙庄村。

5.项目可研编制单位:

****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资格证书编号:

工咨甲1050106001

6.建设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

朔州市健壮饲料加工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朔城区峙庄村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

人民币伍佰万元整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时间:

2004年10月

注册号:

1406002001472

经营范围:

青饲料加工

朔州市健壮饲料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属股份制企业,法人代表王成官,注册资金500万元。

公司由王成官(法人代表)等三位股东组成。

公司属新建公司,无资产负债情况。

公司现有情况:

公司饲草加工基地,设在朔城区张蔡庄乡峙庄村东,占地面积100多亩。

其中:

加工车间占地25亩;产品储藏库房占地35亩,行政管理及职工宿舍区占地8亩;绿化带、通道占地32亩,另在绿草种植中心地带利用荒山建立占地100多亩的绿草储藏库区。

配套资金和活动资金的落实情况:

王成官出资700万元(控股人),侯钧、陈志勇各出资500万元。

城区政府通路、通水、通电出资200万元,共计1900万元。

公司成立以来,积极筹备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项目,对本项目中的有关市场、技术、设备等问题到国内有关生产厂家进行了实地考查和调研。

关于牧草种植和生产所需场地经朔城区政府同意已与当地乡政府和村委会签订了土地租用和承包协议。

目前项目建议书已报国家发改委列入外国政府贷款北欧投资银行贷款预选项目,并列为国家财政部2006年度第一批拟对外提出的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山西省财政厅以晋财金(2006)号文件对本项目提出安排意见,朔州市财政局以朔财会(2005)8号文提出为本项目提供担保还款承诺函。

公司实行董事长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董事会由1名董事长和3名董事组成,王成官任董事长。

现已聘请总经理以下的10名管理人员,2名技术人员展开基地筹建和日常工作,拟在7月份招聘培训技工100人,力争在9月份进行加工生产。

企业建成后,按照国家绿色饲料相关标准,建成饲草、饲料加工;优质牛羊品种引进;产品加工和储藏;运输和销售一条龙的草畜产品龙头企业。

真正实现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当地农产品优势的紧密结合,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2项目概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山西北部地区划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园区”,朔州区是重点区县之一,位于朔州区张蔡社庄乡峙庄及相邻村庄,近年来响应政府退耕还林还草的号召,种植了两万多亩苜蓿、拧条等饲草,年生产饲草50多万吨,但由于没有销路,都白白荒废了。

2004年朔城区根据当地群众的强烈要求,通过招商渠道,决定利用北欧贷款,引进外国绿草加工先进技术进行绿草深加工,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经我公司申请,公司和朔城区政府达成意向,决定在朔城区张蔡庄乡峙庄村绿草种植建立一个年加工5万吨高科技的饲料加工企业。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

朔城区是朔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朔城区位于朔州市中心地带,总面积1766平方公里。

东临朔州市山阴县,南与忻州市代县、原平县、宁武县相邻,西接忻州市神池县,北接朔州市平鲁区。

区内交通条件便利,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与神朔铁路交汇于此;大运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大运二级公路,国道208线经过朔城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项目建设遵循高起点、高科技、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以生产优质安全绿色产品为目标,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突破口,建立“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种植”十“加工”十“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相关标准组织生产,并取得绿色产品认证,将项目建成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的规模化的龙头企业,促进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大幅度增加企业和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1.3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要紧紧围绕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这两条主线,实现“绿起来”和“富起来”两大战略目标。

“绿起来”,就是通过灌草示范种植,提高当地农民种植灌草的积极性,恢复植被,重建生态,建成山西和京津地区重要的水源基地和生态屏障,确保山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富起来”,就是以绿色事业为指导,立草为业,综合加工,发展绿色饲料养殖,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企业最佳效益的目的。

1.4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

产品名称:

绿色草产品

生产规模:

1.年加工绿色草产品5万吨

2.种植优质苜蓿2万亩

3.年收割牧草17万亩,年收割青贮玉米0.6万亩

1.5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为三个部分:

牧草种植部分、牧草收割部分、牧草加工部分。

1.牧草种植:

承包退耕还草土地2万亩,全部用于种植优质高产紫花苜蓿。

2.牧草收割:

引进割草压扁机33台、青贮收割机1台、搂草机16台、打捆机30台、131hp四轮拖拉机10台。

国内配套拖拉机38台,原料运输设备10台。

共计138台,其中引进设备90台,国产设备48台。

3.牧草加工:

国产苜蓿草颗粒生产线2条,工艺生产设备24台(套)。

公用工程及成品运输设备14台(套)。

共计38台(套)。

总用地130862㎡(196亩),其中生产及办公区用地13090㎡;收割设备停车场用地5001㎡,原料堆场用地112672㎡(169亩)

总建筑面积:

4604㎡

其中:

生产车间800㎡

成品库2304㎡

变配电室100㎡

锅炉房200㎡

综合办公楼1200㎡

主要构筑物:

原料堆场54720㎡

消防水池300m3×3座

深井1眼

1.6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4341万元,其中外汇318万美元。

其中:

建设投资:

3654.10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

196.90万元;

30%铺底流动资金:

495万元。

1.7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1765.20万元(包括铺底流动资金)

申请北欧投资银行外汇贷款318万美元(折人民币2575.80万元)

1.8工程建设进度

工程建设进度1.5年

1.9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9.1编制依据

1.项目批文

(1)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晋发改外资发(2004)815号《关于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新建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外资(2005)448号《国家发改委关于下达2005年外国政府借款备选项目规划第一批计划的通知》

(3)财政部财办金(2006)6号《关于2006年度第一批拟对外提出的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等事项的通知》

(4)山西省财政厅晋财金(2006)3号《关于我省部分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

(5)朔州市财政局朔财会(2005)8号《关于朔州市健壮饲料加工公司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引进饲草加工设备项目提供担保还款承诺函》

2.政策法规

(1)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第13号令《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04年修订)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

(3)山西省委、省政府晋发(2001)46号《关于建设雁门关生态经济畜牧区的意见》;

(4)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组晋农(工办)发(2002)3号《雁门头生态畜牧经济区2001—2010年建设规划》

(5)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畜牧强省的意见》;

(6)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7)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雁门关生态经济畜牧区若干意见的决定》;

(8)农业部、建设部《农业项目经济评价》;

1.9.2设计规范

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1.《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

1.9.3研究范围及要点

1.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必要性分析

2.市场分析及预测

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4.工艺技术及设备选型

5.工程技术方案

6.节能措施

7.环保及职业安全卫生方案

8.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9.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0.财务分析及评价

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规模

1.1

总用地

130862

196亩

1.2

牧草种植

20000

1.3

总建筑面积

4604

2

产品方案

2.1

苜蓿草颗粒

50000

2.2

苜蓿干草

20000

2.3

牧草收割

176000

3

公用工程

3.1

m3/d

9

3.2

KVA

1000

3.3

T/h

1

4

定员

68

5

总投资

万元

4341.00

含外汇318万美元

5.1

建设投资

万元

3654.10

5.2

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

191.90

5.3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495.00

6

项目总资金

万元

5496.00

含全部流动资金

万元

1650.00

7

销售收入

万元

7648.75

7.1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0.00

7.2

总成本费用

万元

6241.18

7.3

利润总额

万元

1407.57

7.4

所得税

万元

241.72

7.5

财务内部收益率

 

 

所得税前

%

29.80

所得税后

%

25.93

7.6

投资回收期

 

 

所得税前

4.93

所得税后

5.40

7.7

财务净现值(i=12%)

 

 

所得税前

万元

6086.45

所得税后

万元

4648.47

7.8

投资利润率

%

25.61

7.9

投资利税率

%

25.61

8

借款偿还期

20

其中宽限期2年

每年还本付息(等额)

万元

211.83

折外汇26.15万美元

1.11研究结论

1.该项目是一个生态农业项目。

项目的建设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调整农村种植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牧草饲料作物种植及深加工》和《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后续产业开发》被国务院列为山西省重点支持鼓励项目。

2.牧草饲料加工,延伸牧草种植的产业链,即可以为养殖业提供绿色饲料,又可带动当地牧草的商品化。

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畜产品和奶产品,为本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国际市场特别是日本、韩国、以色列、阿拉伯国家、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对苜蓿饲料的需求量很大,产品有着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

可实现牧草饲料出口创汇。

4.加工技术和工艺较为简单,技术成熟,便于掌握和操作。

加工设备可实现国产化。

5.项目完成后,可使当地17.6万亩牧草收割实现机械化,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由于收割不及时特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带动当地牧草种植业的发展,

6.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项目总投资4341万元,按工程实施计划,达产后年利润总额1407.57万元,年创税金241.72万元。

投资利润率25.61%,投资回收期5.40年(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93%(税后),财务净现值(i=12%)4648万元(税后)。

年创汇363万美元。

以上指标均表明本项目具有良好盈利能力,经济效益显著,从盈亏平衡分析、财务敏感性分析指标来看,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晋蒙交界之处。

地理坐标在北纬39°5′~40°17′,东经111°53′~113°34′之间。

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毗邻,北、东部与大同市接壤,南部与忻州地区相连,国土总面积为10627平方公里。

朔州市现辖2区4县(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怀仁县、应县、右玉县),有l05个乡镇,1836个行政村。

2004年总人口为148万,其中农村人口113万人,城镇人口35万人。

人口密度为139人/平方公里。

朔州市地处雁门关外长城沿线和鄂尔多斯高原外缘,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

自然资源特点是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气候寒冷干燥,生物种类较多,属农牧交错区。

朔州市的生态条件与内蒙古类似,历史上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区。

由于多种自然原因和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朔州市产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无论气候、植被、土壤,还是水文、地貌类型等都呈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属于温带森林区向温带荒漠草原过渡区域,生态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多变性和脆弱性,从气候、水文角度讲,境内多数地区处于冷暖、干湿气流交汇地区,水热状况年际年内变动较大,变率高,河川径流系数大、稳定性差。

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看,地表植被状况不良,森林覆盖率低,系统抗逆性较低,抗御干旱、霜冻、风沙、虫害等自然环境变异的能力脆弱。

山西省北部风沙区已构成京津地区三大风沙之源。

为了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状况,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传统的畜牧养殖业优势,山西省政府相继作出了《山西省1999—2010年草建设发展纲要》、《关于建设雁门关生态经济畜牧区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雁门关生态经济畜牧区若干意见的决定》、《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2001~2010年建设规划》等重要决策,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由28个县(区)组成,朔州市是其中重点地区。

同时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

以上决策的实施给朔州市生态畜牧经济区的许多发展机遇:

一是随着农产品供求平衡、丰年有余,我国加入WTO之后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为该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中央做出退耕还林还草、环北京风沙源区治理等重大决策,给本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机遇;三是在全国上下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农业部和我省都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给本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以牧为主、农林牧协调发展的格局提供了产业政策;四是近年来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朔州市种草养畜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农民群众有很高的积极性,为本市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朔州市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雁门关生态畜牧区建设为契机,大规模进行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成为近年来各县(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

2002年以来,全市退耕还草总面积31万亩,其中朔城区9万亩,山阴县10万亩,平鲁区2万亩,应县8万亩,怀仁县2万亩。

目前朔州市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已达到60万亩,耕地草粮轮作种草125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达50%以上。

目前多年生牧草已达到盛产期,年均可产牧草20多亿公斤。

退耕还草的成果要保持和发展。

应积极向牧草生产加工环节延伸,加强与种草农户的联合,延长牧草种植→牧草深加工→畜牧养殖业的产业链。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草战略的实施,必然需要对草地的管理、维护和经营,只有给牧草找到出路,使农民在种草中得到回报,才能激发农民对草地种植、管理、维护和经营积极性。

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将牧草转化成市场上的商品,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带动当地牧草的可持续发展。

在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由西易煤碳集团和王成官(自然人)等5位股东成立组建了朔州市健壮饲料加工有限公司,提出“年产5万吨绿色草产品项目”。

2.2市场分析及需求预测

2.2.1干草产品开发的意义和概况

我国牧区、半农半牧区约有可利用草原2亿多公顷,加上人工种草,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

这些饲草资源在生产上存在着季节、地域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夏秋季牧草过剩,冬春季牧草严重不足,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解决冬春饲料供求矛盾的办法很多,但最好的办法是调制干草或青贮。

干草的调制和贮存对解决草食畜冬春饲料和舍饲养畜是十分重要的。

一些西欧国家的学者认为,干草在乳牛饲养中的作用是不能轻易被其他粗饲料所取代的。

在牛的日粮中,一定数量的干草是十分必要的,许多科学实验证明,乳牛每天只要采食13.5千克品质中等的干草,就能满足维持和生产5~7千克牛奶的营养需要。

世界上一些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很重视干草调制工作,并对干草在畜牧业中的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

干草除供当地养畜之外,还大量出口,干草是目前最主要的草产品之一。

我国牧区、半农半牧区历来就有调制干草的习惯,近年来干草数量逐年增加,并已成为商品。

干草生产是舍饲畜牧业的基础,是高效养畜的需要。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开发的牧草产品有草粉、草颗粒、草块、草饼、草捆、叶块、叶粒和浓缩叶蛋白。

其中,浓缩叶蛋白因为营养价值接近鱼粉,并且各类氨基酸比较完善,近年来研究和开发利用较多,但是由于加工过程中的能耗过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低,还无法在我国应用。

欧美和澳洲等一些国家对草业十分重视,将其看做“绿色黄金”,澳洲人更是称其为“立国之本”。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草地牧业的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而我国只有10%左右。

我国天然草场面积约4亿公顷,其中可利用的草地2.8亿公顷。

而我国牧草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尚不规范,还没有形成规模。

当前牧草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价格较高,效益十分可观。

紫花苜蓿是生产量和销售量最大的牧草产品,在美国现已成为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第四大农作物,年产值达数十亿美元,被誉为“现金作物”;加拿大利用其西部沿海地区核电站产生的丰富热力资源,主要生产脱水苜蓿。

紫花苜蓿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种牲畜都特别爱吃,据测定苜蓿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5~25,比玉米高1-1.5倍,,赖氨酸含量1.05~1.38%,比玉米高4~5倍。

l公斤优质的干苜蓿草粉,可代替0.8公斤精料,苜蓿可消化总养分的含量为大麦的55%。

苜蓿干物质消化率一般为60%(55~64%)。

2.2.2国际市场

美国出口的牧草产品主要包括:

苜蓿、猫尾草、燕麦、苏丹草、狗牙根、多年生黑麦草和苇状羊茅等。

2000年美国向太平洋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出口200万吨干草,其中,日本占89.6%、韩国占5.7%、台湾占4.5%、中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占0.2%。

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是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地区,干草出口总量的7%均产自于该地区,尤其是苜蓿干草出口总量的70%均来源于西北部沿岸地区。

美国商业部数据指出,1997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194万吨牧草产品中约53%来自于西北部沿岸地区,西南部沿岸地区的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尤他和亚利桑那州约占47%。

2000年西北部沿岸地区的干草总产量约1070万吨,其中9.7%产自华盛顿、俄勒冈和爱德华州;同年西南部沿岸地区共生产约1311万吨干草。

华盛顿州干草总产量的17.1%均用于出口,其出口总额已连续4年超过10亿美元。

日本是苜蓿产品的主要进口国,而且进口量不断增加。

2000年的干牧草进口量是180.28万吨,2001年的进口量是184.47万吨,2002年日本的干牧草进口量是221.19万吨,比前年增长了19.9%。

统计数据,2002年8月,日本奶牛饲养头数为173.3万头。

韩国已成为牧草产品的第二大消费国。

这是由于人口和牧畜数量的增加,可耕地的限制以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韩国同日本一样,土地资源严重短缺,他们的耕地面积只有180多万公顷,2003年韩国奶牛饲养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7%,,达到了55.2万头。

在韩国苜蓿进口量当中与日本不一样的是,中国的出口量已经与美国持平,甚至有超越美国的趋势。

但是,中国占领的只是韩国苜蓿产品的低端市场。

美国牧草跟中国牧草在价格上差几个档次。

就拿2003年韩国苜蓿进口价格来说,美国苜蓿到达韩国的价格为一吨194~217美元,相比中国苜蓿到达韩国的价格为141.6~148.9美元;韩国已成为牧草产品的第2大消费国。

这是由于人口和牧畜数量的增加,可耕地的限制以及更强的经济实力。

2000年,韩国共计进口56526吨苜蓿草块、34451吨苜蓿干草、77450吨禾本科牧草干草捆,53396吨苜蓿草颗粒。

其中,美国提供约53%的苜蓿草块、87%苜蓿干草捆和69%的禾本科牧草干草捆;加拿大提供了约大部分苜蓿草颗粒和约46%的苜蓿草块。

台湾是太平洋周边地区的第三大市场。

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苜蓿草产品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同时,大多数富裕的伊斯兰国家农业资源贫乏,也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