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05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docx

《《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docx

《创新与实践》六下教案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校本《创新与实践》备课用纸

课题

改一改学创新(降落伞)

主备

时间

执教

班级

1.通过降落伞模型的制作和改进,理解“改一改”的技法。

2.联系生活,运用“改一改”的技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降落伞模型的制作和改进,理解“改一改”的技法。

课时总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课时

目标

通过降落伞模型的制作和改进,理解“改一改”的技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降落伞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墨水瓶

教学设计

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1.用多媒体播放各种不同用途降落伞的图片(如图6一4)。

2.提问:

这几幅图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

你们能说说降落伞有什么作用?

3.学生讨沦。

4.提问:

你们还能说出降落伞的哪些用途?

降落伞在军事、民用、体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制作“降落伞”。

(出示课题:

降落伞)

二、做做玩玩,引发思考

1.老师借助实物和投影仪介绍降落伞的伞面、伞绳和重物,以及降落伞的制作过程。

2.刚才我们在前几幅画面中看到飞行员跳伞,那么降落伞下降速度快些安全呢,还是慢些安全?

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又与什么有关呢?

讨论。

(可能与伞面大小、伞面重量、伞绳长短有关。

)你们说的对不对呢?

下面我们结合降落伞的制作,来研究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哪珍因素有关。

3.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制作的降落伞有伞面大小不同的、有伞面重量不同的、有伞绳长短不同的。

制作完成后用计时表记录这些不同降落伞从相同高度降落到地面的时间,并用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得出结果。

4.小结:

降落伞在空中飘落的时间与伞面大小、伞面重量(主要由材料决定)、伞绳长短有关。

如果伞面小,伞面自重大,伞绳短,降落伞下落时间就短。

为了使降落伞下降得慢一些,飞行员能更安全些,我们就要改革降落伞的结构,使伞面大一些,自重轻一些,伞绳长一些。

三、小结

第2课时

分课时

目标

联系生活,运用“改一改”的技法。

教学准备

课前观察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用品。

教学设计

一、复习

说一说上一节课学习收获。

二、联系实际,体会妙用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用品,并不都是十全十美的,它们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像改进降落伞一样,对这些用品进行适当改革,使他们达到更佳的使用效果?

(出示:

改一改)

2.用多媒体播放《椅子的变革》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椅子从木椅~软垫、软靠背椅~转椅~带轮转椅的发展变化。

得出结论:

椅子是随着某些缺点被不断改进而发展变化的。

3.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请大家找一找,并比较这些物品改革前后的差异。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创设情景,拓展思维

用多媒体出示墨水瓶的画面。

1.提问:

人们在使用墨水瓶时会发现哪些缺点?

学生回答:

用钢笔吸墨水,笔管上、笔尖上沾了不少墨水,这样既弄脏了笔管,又浪费了墨水。

又问:

墨水瓶不小心打翻了,墨水会从开着的瓶口流出来,染脏衣服、书本,如何解决?

2.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3.学生交流,点评。

四、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知道可以用“改一改”的技法克服事物的不足,以达到完美的效果。

教学反思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校本《创新与实践》备课用纸

课题

改一改学创新(小改小革引出发明)

主备

时间

执教

班级

1.在活动中,了解学习“改一改”创造技法含义及技巧。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及思维创新能力。

1.了解“改一改”创造技法含义及技法。

2.在活动中找到好的改进方法。

课时总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课时

目标

了解“改一改”创造技法含义及技巧。

教学准备

录音机、铅画纸、水彩笔、图片等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1.你们打过篮球吗?

怎样玩的?

2.今天,先让我们来听一个和篮球有关的故事。

(放故事录音,配图片)原来篮球架是什么样的?

后来发明的篮球架又是什么样?

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方黎之所以能发明这种多功能篮球架,是什么原因?

3.是呀,方黎平时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找出了原来篮球架的不足,并积极动脑,终于找到了改进方法,发明了多功能篮球架。

这个过程,便是运用了一种叫“改一改”的创造技法。

(板书课题)

二、了解“改一改”方法

通过刚才的例子,你觉得“改一改”究竟是什么意思?

加以改进

(板书:

找出主要缺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找出身边“改一改”事物,加深认识

在现代生活中,运用“改一改”方法而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1.学生小组讨论。

(放音乐)

2.交流反馈。

3.小结:

是呀,那么多新产品都克服了原来产品的缺点,解决了实际问题,为我们带来了方便,真了不起。

四、小结

第2课时

分课时

目标

在活动中,掌握“改一改”方法,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哪些产品存在不足。

教学设计

一、复习

说说“改一改”方法的要领,结合回答板书

加以改进

找出主要缺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运用“改一改”方法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1.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许多产品被不断改进,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旧存在着许多不足。

(出示问题)

①下雨天,收了伞上公交车,雨水滴在车上,车上尽是水,怎么克服?

②手电筒照亮前方,但无法照亮脚下,走路踢在障碍物上,容易摔跤,怎么办?

③点燃的蜡烛容易倒下,弄不好可能引起大火灾,怎么办?

面对这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你能找出改进的方法吗?

2.提出要求:

小组以讨论形式展开,每组画出简易设计图。

3.小组进行讨论改进.(教师引导)

4.交流反馈。

5.进行讲评,选出最佳改进方法。

6.小结。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老师发现你们都很聪明。

希望你们用今天所学的“改一改”方法,仔细动脑,动手实践,争取也当一名小小发明家。

教学反思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校本《创新与实践》备课用纸

课题

加一加学创新(我喜欢的笔)

主备

时间

执教

班级

1.在比比、说说、想想、画画中,让学生理解“加一加”的含义。

2.运用“加一加”的技法,开展创造想象活动,尝试对笔在一些生活场景中的使用提出新颖的设想。

3.激发学生对创造发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理解“加一加”的含义,能尝试对笔在一些生活场景中的使用提出新颖的设想。

课时总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笔、手电筒、修正液、梳子、教棒、钥匙圈。

教学设计

一、通过比较,理解“加一加”的含义

1.老师出示两支笔问:

“这两支铅笔中,你们最喜欢哪支?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小结:

是呀,就因为这支铅笔在普通的铅笔上加上了橡皮,不仅能写字,而且能把写错的字擦掉,用处更大了。

这种方法就叫“加一加”。

(板书:

加一加)

二、观察实物,体会“加一加”的用处

1.有的笔也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设计出来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工人叔叔在这些笔上分别加了些什么,使它们的用处更大了?

2.每组发一组笔,学生进行研究。

3.谁来把研究的结果告诉大家?

(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

通过四个小组的研究,我们学到了一个知识,那就是:

“加一加,用处大”。

(板书:

用处大)现在,你们能不能也来用“加一加”的方法设计一支新笔?

三、借助实物,试用“加一加”的技法

1.老师给你们几样东西,(出示实物)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很有用的。

想一想怎么跟笔加在一起,设计出新笔?

(小组讨论)2.谁来说说看?

(学生交流)

3.小结:

你们真聪明,能把日常生活中有用的东西与笔加在一起,组成一支新式的笔,让这支笔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通过互助,运用“加一加”的技法

1.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能与笔“加一加”,你们还能设计出更多、更有用的笔吗?

(学生讨论)

2.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3.你们设计得真好!

现在,我们要举办一个新笔展,新笔展的题目就叫―我喜欢的笔,(揭示课题)让找们瞧瞧,谁设计的笔最受大家的喜欢?

4.你们最喜欢哪个小朋友设计的笔啊?

(学生评议)

5.小结:

你们用“加一加”的方法设计的笔不仅式样新颖美观,而且用处很大,受到了大家的喜欢。

五、总结活动今天,我们用“加一加”的方法研究并发明了许多我喜欢的笔,成功地办了一个新笔展。

老师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留心周围的事物,用“加一加”的方法,去发明更多的东西。

教学反思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校本《创新与实践》备课用纸

课题

加一加学创新(肥皂的启示)

主备

时间

执教

班级

1.通过了解肥皂的由来,认识“加一加”创造技法的含义。

2.树立“创造发明并不神秘”的观念,激发学生创造发明的兴趣。

3.运用“加一加”的创造技法展开想象,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树立“创造发明并不神秘”的观念,强化创造发明的意识。

2.运用“加一加”的创造技法尝试设计新产品。

课时总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肥皂、录音设备、表格、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多功能圆珠笔、涤纶片、黑卡纸

教学设计

一、活动导入

1.出示肥皂。

这是什么?

你知道它有哪些作用?

2.肥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你们知道吗?

肥皂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被发现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看图听故事。

思考:

厨师发现了什么?

炭气+肥皂/油

4.这个发现给了后人很多的启示。

出示课题:

肥皂的启示。

二、议一议,填一填

1.出示香皂。

你知道肥皂加上什么能制成香皂?

香皂有什么作用?

板书:

肥皂+香料一香皂

2.请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加些什么做成其他的肥皂?

请各组讨论后填写表格,填得越多越好。

3.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4.展示交流。

三、玩一玩,说一说

1.大家的设想都很好,两件不同的东西加起来会产生新的作用,这里有一张透明的涤纶片和黑卡纸,它们加起来会有什么变化?

(像镜子)请同学们一边玩一边想一想。

2.学生活动后回答。

我们刚才认识的这些事物都采用了“加一加”的创造技法。

加一加:

在一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或把这件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行不行?

把这件东西加长、加高、加厚一些可以吗?

“加一加”后会变成什么新东西?

这件新东西有哪些新用途?

3.生活中“加一加”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通过“加一加”创造发明的?

4.学生讨论后回答。

四、写一写,画一画

1.出示多功能圆珠笔。

这是一件由学生发明后生产出来的新产品。

创造发明并不难,只要掌握了创造技法,你们人人都可能成为小发明家。

2.鼓励尝试。

大家有信心我们就来进行一项研究活动:

还可以再加一加吗?

3.学生自由合作完成研究活动。

4.交流评比。

五、总结

今天我们运用“加一加”的创造技法进行研究活动,以后可以继续进行研究交流。

教学反思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校本《创新与实践》备课用纸

课题

减一减学创新(减出来的发明)

主备

时间

执教

班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