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992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1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docx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docx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指导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机械与车辆学院

车辆工程专业

项目1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检测···························2

项目2四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4

项目3汽车启动系统的检测与调整··························6

项目4汽车尾气排放异常的检测···························12

项目5发动机点火系的检测与故障诊断·····················15

项目6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检测与故障诊断·················18

项目7汽车充电系统的检测与调整·························20

项目8汽车车轮平衡度的检测与调整·····················29

项目9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检测与故障诊断················31

项目10发动机无负荷功率检测·························33

项目11ABS系统的检测与故障诊断·······················35

 

项目1发动机气缸密封性检测

一、实验目的

掌握发动机气缸密封性检测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正确分析故障原因。

二、实验内容

利用气缸压力表气对各缸密封性检测。

三、实验设备及仪具

发动机1台,气缸压力表等。

四、实验原理

气缸密封性是衡量活塞式内燃发动机技术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气缸漏气,则压缩压力将受影响,会导致功率下降、比油耗增大,烧机油严重,启动困难。

因此,气缸密封性参数的测量,对于确定在用发动机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气缸密封性的测量方法,国内外目前使用的有气缸压缩压力检查,气缸漏气率测试,曲轴箱漏气量测试、气缸压缩均衡程度的检测等。

气缸密封性常规的检查方法是采用气缸压力表。

用它测量起动电机拖动时的最大气缸压缩压力。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它可了解气缸、活塞组、气门、气缸垫等部位的技术状况。

五、实验步骤

1、预热发动机至正常温度(冷却水温达70℃~80°C),然后停机。

2、取下所有的火花塞,目测检查火花塞能发现许多问题,如:

火花塞有油污说明活塞环坏了或气门导管坏了。

3、拔掉油泵保险,使其不供油。

4、拔掉曲轴位置传感器接头,使发动机不点火。

5、把节气门开到最大,减少进气阻力。

6、将压力表橡皮软管接到火花塞孔处。

7、用启动机带动发动机旋转,直至通过4个压缩行程,在每个压缩行程上,测量值发生轻微的脉动,注意第一冲程和第四个冲程的读数。

8、读出测量仪读数后,按下放气阀以减压。

用缸压表测各缸的压力

数据

一缸

二缸

三缸

四缸

标准缸压

缸压

0.9-1.2MPa,

诊断标准:

0.9-1.2MPa,磨损极限0.7MPa,各缸之差0.3MPa,

大修竣工发动机的气缸压力应符合原设计规定;每缸压力与各缸平均压力的差:

汽油机不超过8%,柴油机不超过10%。

六、结果分析

1、一个汽缸或全部汽缸的压力低:

将少量机油注入汽缸,用以检查活塞环或汽缸壁是否损坏。

重复缸压实验。

如果压力升高,说明活塞环与缸壁间隙磨损过大,如果仅有微小的提高,那么就是进排气门有问题。

2、如果所测压力比正常压力高,则说明气缸内积碳过多。

 

项目2四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运用四轮定位仪进行汽车四轮定位测试;

2、能够根据检测数据分析调整部位。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常用工具1套

2、四轮定位仪1台

三、试验内容与步骤

1、将待侧车辆置于四柱举升机上,停放平直,车轮位置合适。

2、在四只轮胎上,分别装上四轮定位机头;接通传感器连接线。

3、接通仪器电源,开机进入SUN主界面;选择四轮定位测试,系统开始自检。

4、自检完成后,发出提示音,显示器出现“SUN”字样。

5、按动键盘上的向下光标箭头,仪器进入基本功能选择,显示器显示如下:

开始定位操作;设定;定位机操作说明;保养定位机;档案库管理(以上功能都可通过上下光标键进行选择)。

6、选择设定功能,按回车键确定,进入定位机设定选项,此时显示器显示如下:

工作台设定;系统配置设定;修改设定;文字及车辆规格数据库设定;测量单位设定;日期/时间设定(以上功能可通过上下光标键进行选择,按F6返回基本功能选择界面)。

7、选择文字及车辆规格设定,按回车键确认,显示器出现:

“荧屏文字”和“车辆规格选项”。

8、选择车辆规格,按回车键确认,进入汽车规格资料库。

9、选择正确制造商,按确认键返回上一界面。

10、按F6返回基本功能选项,并选择“开始定位机操作”,显示器出现清机指令:

(1)开始新的定位(归零):

所有定位数值归零;

(2)继续现行定位:

保存现有数值。

11、选择开始新定位,进入定位功能,显示器出现:

高级四轮定位;前轮定位(方向盘可能不正);快速测读;车轮定位故障诊断等选项。

12、选择高级四轮定位,进入系统设定现况,并进入顾客登记。

13、输入顾客相关资料,按回车键确定,进入车辆详细资料界面。

14、选择相应车辆制造商,按回车键进入汽车年款选项,按回车键确定后,车辆有关技术资料出现于显示器上;记录这些数据,按回车键,进入项目检查选项。

15、依次进行定位预备检查、轮胎检查、刹车检查、车底检查、引擎盖下检查、友好额外检查后,按回车键进入钢圈补偿。

16、按F9键,进入SAI(内倾角),包容角及后倾角界面。

17、依提示安装刹车踏板固定器、调平锁紧机头,按回车键进入调平机头。

18、依次将四只轮胎的机头调至水平,自动进入测量后倾角及内倾角。

19、按提示依次向左、向右转动方向盘至仪器自动进入转正前轮。

20、按提示将方向盘转正,并将所有机头调至水平,自动进入目前工作跑台位置。

21、按回车键进入下一操作,调平机头;调整完毕后,自动进入下一操作,转正前轮。

22、将方向盘再次转正并将机头调平,进入后轮测读状态。

23、按回车键,进入前轮测量准备,调平并锁紧方向盘,调平并锁紧机头。

24、按F9进入前轮测读状态。

25、根据前后轮测读数据分析四轮定位参数的情况,与车辆技术资料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26、调整完毕后,再次进行测试、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7、关闭所有电源设备,拆下所有连接测试件,清理场地。

注:

该仪器在测试过程均提供了有关帮助信息,所需调整部位也在其中,请在使用时注意观察,这里不在详细介绍。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待测车辆要停放可靠,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2、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仪器提示进行,不得随意更改项目进程;

3、机头的装卡应牢固可靠,以免损伤;

4、测试过程中,不得在机头之间走动或放置杂物,以免影响机头测试质量;

5、不得随意起动发动机,以免发生危险;

6、车辆升起之后,锁好举升机安全保险杠,以免发生危险;

7、车辆升起之后的测试中,人员不得随意接近举升机;

8、机头感应线连接时,尽量避免交叉,以免影响测试质量。

五、作业题

1、简述四轮定位操作步骤

2、前轮前束如何调整?

 

项目3汽车启动系统的检测与调整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汽车启动系统的测试方法

2、能够根据检测数据分析调整部位。

二、实验内容:

起动机、电磁开关、啮合器的拆装与检测,观察连接起动电路。

三、学时分配:

4学时

四、教学方法:

在实验室进行现场实物教学。

五、要求:

起动机、电磁开关、啮合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

六、实验方法和步骤:

起动机的检修:

(1)解体起动机

  1.清除外部尘污和油垢;

  2.拆下防尘箍,用铁丝钩提起电刷弹簧,将电刷取出;

  3.取下穿心螺栓,分离前端盖、外壳和电枢;

  4.拆下中间轴承板、拔叉和啮合器;

  5.解体后,清洗擦拭各零件。

金属零件用煤油或汽油,绝缘零件用布或浸

汽油的布擦拭。

(二)检修起动机

  1.转子总成的检修

  

(1)电枢轴

  ①用游标卡尺检测轴颈外径与衬套内径的配合间隙,应与标准相符,若间隙过大应更换衬套并重新铰配。

  ②如图所示,用百分表检测电枢轴径向圆跳动,应与标准相符,否则应予以校正。

          

  

(2)换向器

  ①检查换向器表面有无烧蚀,轻微烧蚀用00号砂纸打磨,严重时应车削。

  ②用百分表检测换向器失圆度和外径,应与标准相符,否则在车床上修整。

  (3)电枢绕组

  ①电枢绕组搭铁的检查:

如图所示,用万用表测量换向器和铁芯(或电枢轴)之间的电阻,应为∞,否则为搭铁。

也可用交流试灯检查,灯亮表示搭铁故障。

       

  ②电枢绕组短路的检查:

如图所示,把电枢放在电枢检验器上,接通电源,将薄钢片放在电枢上方的线槽上,并转动电枢。

薄钢片应不振动,若薄钢片振动,表明电枢绕组短路。

        

  ③电枢绕组断路的检查:

目测电枢绕组的导线是否甩出或脱焊。

再用万用表两触针依次与两相邻换向器铜片接触,所测电阻值应一样。

如果读数不一样,则说明断路。

电枢绕组有严重搭铁、短路或断路时,应更换电枢总成。

2.定子绕组的检修

(1)磁场绕组搭铁的检查

  如图所示,用万用表测量起动机接柱和外壳间的电阻,阻值应为无穷大,否则为搭铁故障。

也可用220V的交流试灯检测。

      

(2)磁场绕组断路的检查

  用万用表测量起动机接柱和绝缘电刷间的电阻,阻值应很小,若为无穷大则为断路。

(3)磁场绕组短路的检查

  如图所示,用蓄电池2V直流电源正极接起动机接线柱,负极接绝缘电刷,将起子放在每个磁极上,检查磁极对起子的吸力,应相同。

若某磁极吸力弱,则为匝间短路。

      

  磁场绕组有严重搭铁、短路或断路时,应更换新品。

2.电刷组件的检修

(1)电刷外观检查

  电刷在架内活动自如,无卡滞,不歪斜。

(2)电刷磨损检查

  用直尺测量电刷高度,目测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面积,均应符合标准。

(3)电刷架的检查

  如图所示,用万用表测量绝缘电刷架和后盖间的电阻,应为无穷大;用万用表测量搭铁电刷架和后盖间的电阻,应为零。

          

(4)电刷弹簧检查

  用弹簧秤检查弹簧的弹力,应与规定相符。

  视故障情况予以修理或更换。

3.单向离合器的检修

(1)离合器磨损检查

  目测离合器齿轮及离合器内花键槽有无严重磨损,若磨损严重,应更换。

②离合器最大扭矩测量

  如图所示,将单向离合器齿轮用布包好夹在台钳上,将扭力扳手的头插入啮合器的花键内,按其工作的方向扳转扭力扳手,应能承受制动试验时的最大扭矩而不打滑。

       

4.电磁开关的检验

(1)检查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

  拆下起动机开关接柱的磁场引线头,将蓄电池负极接起动机壳及开关接柱,正极接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的中性接头,接通电源后,观察吸拉线圈应能迅速使起动齿轮推至工作位置,断开起动机开关接柱的导线,起动齿轮能保持在此位置而不缩回,说明保持线圈良好。

断开起动机壳体导线和中性接头,起动齿轮迅速回位,说明电磁开关复位弹簧良好。

(2)检查触点、接触盘

目测触点、接触盘,若有轻微烧损可用细砂纸打磨,起动时此处电压降不得超过0.2V。

(三)起动机装复与调整

1.起动机装复

  按分解的相反顺序装复:

  

(1)将离合器和移动叉装入后端盖内;

  

(2)装入中间轴承支撑板;

  (3)将电枢轴插入后端盖内;

  (4)装上电动机外壳和前端盖,并用长螺栓结合紧;

  (5)装电刷和防尘罩;

  (6)装起动机开关。

  起动机装复后应转动灵活,各摩擦部位涂润滑油予以润滑,电枢轴的轴向间隙应符合标准。

2.起动机调整

(1)驱动齿轮与限位环间隙的检查调整

  如图所示,将引铁拨至前端极限位置,用厚薄规测量驱动齿轮端面与限位环之间间隙,应与标准相符。

若不合要求应抽出销子,拧松固定螺母,转动连杆进行调整。

拧入连杆,间隙减小;反之则间隙增大。

     

(2)起动机驱动齿轮端面与端盖凸缘距离的调整

  驱动齿轮端面与端盖凸缘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一方面是防止驱动齿轮分离时冲击电枢线圈;另一方面是保证在分离状态时,驱动齿轮与飞轮不会相碰。

调整时应松开固定螺母,转动限位螺钉进行调整。

(四)分析启动机不能转动的原因和诊断方法

起动机不转

1、查电池充电情况怎样?

导线连接情况怎样?

2、短接起动机开关两接线柱

 

(1)运转:

电磁开关故障。

A、接触盘烧蚀。

B、推杆调整不当。

(2)不运转:

(电机故障)

A、短接时有火花——电机内部短路或搭铁。

B、无火花——电机内部断路。

起动系的线路检测:

1.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系线路

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线路中,由点火开关直接控制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2.装起动继电器的起动系线路

装起动继电器的起动系线路如图33所示,由点火开关控制起动继电器,再经过起动继电器控制起动机。

3.起动系线路检测

检测时使用万用表,采用逐点搭铁检测法可确诊断路部位,采用依次拆断检测法可确诊短路搭铁部位。

检测程序可从前向后,也可从后向前,或从中间向前、向后依次选择各个节点进行。

主要分两个线路的检测:

一是起动控制线路,主要检测线路的通断情况;二是起动机供电线路,重点检测线路各节点的电压降情况,各节点连接处的电压降不得大0.2V。

注意事项:

1.检测起动机供电线路时,防止线路短路或搭铁。

2.试验起动系时,点火开关应及时回位,且试验时间不易过长。

 

项目4汽车尾气排放异常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规程,达到独立操作的要求;

2. 了解GB3847—2005《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和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中的部分术语定义及测量规范;

3. 掌握汽油车双怠速排放测量方法及柴油汽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测量方法;

4. 掌握汽车污染物排放的判定方法,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用仪器设备:

1. 实验车:

汽油车:

1辆

柴油车:

1辆

2. 试验用仪器:

FGA-4100型汽车排气分析仪一套

FTY-100型不透光烟度计:

1套

AVL490型万用转速表:

1套

三、实验内容:

1. 汽油车双怠速排放测量

   1.1 排气分析仪的连接;

1.2 双怠速排放测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车辆登记、检查:

   1.1登记实验车的VIN号、型号、生产厂名、牌号、发动机号、底盘号和出厂日期等;

   1.2 检查车辆外部紧固件的紧固程度,各总成润滑油及润滑状态和密封状况;

   1.3 检查油门开度是否达到最大位置,并按技术条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1.4 检查发动机风扇皮带张力,发动机气缸压力、机油压力及发动机怠速转速。

2. 汽油车双怠速排放测定:

2.1 排气分析仪的连接

2.1.1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安装:

将传感器夹套在发动机分缸点火高压线上,并将信号线插头连接到排气分析仪的转速插口上。

2.1.2发动机机油温度传感器安装:

a. 传感器插入深度的确定:

拔出机油尺,将机油传感器长度调节到与机油尺等长;

b. 将传感器插入油尺导管,并使橡胶塞可靠定位;

c. 将温度信号线插头连接到排气分析仪的机油温度插口上。

2.1.3测量探头的安装:

探头插入排气管深度不小于400mm。

2.2 预热:

2.2.1接通仪器电源开关,仪器预热5分钟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2.2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预热至冷却水温度不低于80℃。

2.3 双怠速排放测定:

2.3.1仪器操作:

根据仪器显示屏的提示操作,使仪器进入双怠速测量界面。

2.3.2车辆操作:

根据仪器屏幕提示控制油门的开度,完成双怠速运转工况。

3. 柴油汽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测定:

3.1 不透光烟度计的安装连接:

3.1.1将烟度分析室(光学平台)垂直放在排气管口附近,并将探头插入排气管后夹在排气管口上,其插入深度不小于排气管口直径的6倍。

3.1.2连接烟度分析室与不透光烟度计之间的通信电缆,并将两者的电源线插入交流220V电源插座。

3.1.3开机预热,待烟度分析室温度达到80℃时结束预热过程,仪器进入测量界面。

3.2 万用转速表的安装及初始化:

3.2.1将转速传感器牢固的吸在发动机机体或缸盖的任意平面上,注意避开高温区,并将传感器信号线与转速表连接可靠,将电源线连接到汽车电瓶上(直流12V供电),注意电源的极性。

3.2.2起动发动机,并怠速运转,待传感器状态指示灯由“红色”变成“橙色”后,将油门稳定在中速位置直到传感器状态指示灯变成“绿色”,转速表完成初始化。

   3.3 发动机最大转速的测定:

将发动机油门全开,读取发动机醉倒转速。

   3.4 发动机自由加速烟度的测定:

   3.4.1在发动机怠速下,迅速将油门全开(油门踏板踏到底),在发动机达到最大转速前,保持此位置,一旦达到最大转速,立即松开油门,使发动机恢复至怠速。

3.4.2预加速:

重复上述操作6次,以便吹净排气系统,从第7次开始测量。

3.4.3测量:

在自由加速循环测量过程中,观察每次测量的最大读数值。

如读数值连续4次均在0.25m-1的带宽内,则认为读数值是稳定的。

所记录的光吸收系数应为这4个测量数值的算术平均值。

五、实验注意事项

⑴. 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规则,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教材及有关教材的内容,熟悉本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规程。

⑵. 学生应按实验要求分组,明确分工,注意互相配合,并坚守岗位。

在实验中,要集中精力,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根据规定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⑶.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要爱护实验仪器及设备,不得随意驾驶实验车和乱动其它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和设备。

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冷静对待并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六、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认真、准确的填写实验报告。

要求文字清晰、文理通顺、图表清洁整齐,格式统一。

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3. 实验目的要求

4. 实验仪器设备

5. 实验条件

6. 实验步骤

7. 实验数据处理

8. 实验结果分析:

 8.1 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车的排放作出评价;

  8.2 分析影响实验车排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9. 思考题:

9.1 简述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规程。

9.2 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是否达标是如何判定的?

9.3 简述柴油车自由加速排气烟度的检测规程。

项目5发动机点火系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量点火正时和点火系统传感器的检测的方法,了解点火正时对发动机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发动机1台、数字式正时灯;

2、数字万用表,短接线;

3、常用的工量具、塑料厚薄规、火花塞套筒、

三、实验原理

点火提前角是影响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乃至排放指标的重要参数,利用并列波上第一缸的上止点标志可以清楚查看到各缸的点火提前角,也可以用频闪灯对准曲轴飞轮或皮带轮上的一缸上止点记号处,调整频闪灯上的电位器使闪光相位前后移动直到曲轴飞轮上的标记对准飞轮壳上的记号,显示器即会显示一缸的点火提前角。

四、实验步骤:

1、点火正时的检测

1)查找并验证飞轮或曲轴前端带轮上1缸压缩终了上止点标记和点火提前角标记,擦拭使之清晰可见,如标记不清晰,最好用粉笔或油漆将标记描白。

2)将点火正时灯正确连接到汽车发动机上,将传感器夹在1缸高压线上。

正时灯如图所示,将红色线接在蓄电池正极,黑色线接负极,信号线夹在1缸高压线上。

图4—1正时灯

3)起动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状态,保持在怠速下稳定运转。

打开正时灯并对准正时标记(正时刻度盘或正时指针),调整正时灯电位器,使正时标记清晰可见,此时表头读数即为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的点火提前角。

用同样的方法可分别测出不同工况、转速时的点火提前角并记录。

表4—1点火提前角测定记录表

2、点火系统器件的检测:

(1)ECU输出点火信号检测:

①脱开两点火器与ECU之间的插头,点火开关置ON位;

②检测插头上的IGTl和IGT2接脚与搭铁之间电压,应为0V。

IGFl或IGF2接脚与搭铁之间电压,应为4.5~5.5V。

若电压值不正常,应检测ECU;

③起动发动机,再检测插头上IGTl和IGT2接脚与搭铁之间的电压,应在0.5~1V之间。

否则,应检查点火器与ECU之间的线路、ECU本身以及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2)点火器检测:

①若上述检查均正常,插回两点火器插头,点火开关置ON位;

②检测IGFl和IGF2接脚与搭铁之间的电压,应为1V。

转动曲轴时,该电压应在0.5~1V间。

否则,说明点火器有故障。

(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转速传感器检测:

用塞尺测量传感器信号转子与感应线圈凸起部分之间的间隙,标准为0.2~0.4mm。

传感器的阻值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传感器阻值要求

    传感器

    电阻/Ω

    传感器

    电阻/Ω

1、2号凸轮轴传感器

冷态835~1400

热态1060~1645

曲轴转速传感器

 冷态835~1400

热态1060~1645

注:

冷态指从—l0ºC到50ºC,热态指从50℃到100℃。

 

(4)点火线圈检测:

两个点火线圈的阻值应满足下表要求。

点火线圈阻值要求

    初级绕组电阻/Ω

    次级绕组电阻/KΩ

    冷态0.36~0.55

    热态0.45~0.65

    冷态9.0~15.4

    热态11.4~18.1

(5)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基本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点火开关置OFF位,变速杆推入N位,将发动机故障诊断插座中的TEl脚与El脚短接,然后起动发动机,使其转速保持在1000~1500r/min运转5s,然后降至怠速650r/min运转。

用点火正时枪检测此时点火提前角度,应为10º。

否则,可转动分电器壳体进行调整。

(2)点火提前正时检查与调整:

将短接线取下,发动机怠速运转,此时,点火系有点火提前功能,怠速时,点火提前角应在5º~15º之间,否则,点火提前功能不良。

五、结果分析:

1、如何对点火提前正时检查与调整?

2、提前角过小,点火迟后,无力、放炮、过热。

3、提前角过大,启动反转,敲缸、爆震、过热。

4、随转速升高,提前角增大,否则ECU、点火模块有问题。

 

项目6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喷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故障诊断流程;

2、能够根据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能排除电喷发动机怠速不良的故障;

3、掌握常用故障诊断仪、气缸压力表和油压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常用工具1套

2、油压表、气缸压力表、万用表各1块;故障诊断仪1个

3、技术状况良好的电喷发动机(或电喷发动机试验台)1台

三、试验内容

1、查故障原因:

从点火、汽油供给、空气供给、机械方面几方面来考虑,其原因如下:

(1)进气系统漏气或堵塞;

(2)气缸压力不足:

用缸压表检查气缸压力,若缸压不在800~1300k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