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结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932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家庭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家庭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家庭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家庭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结构.docx

《家庭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结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结构.docx

家庭结构

问:

谈一谈你对家庭结构的理解?

猜想它和家庭教育有什么关系?

一、家庭结构的含义

家庭结构不是家庭人口数或家庭代次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组合;家庭结构的构成不是指家庭的经济、职业、文化的构成,而是特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家庭结构是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基础上的,既包括代际结构,也包括人口结构。

家庭结构类型的不同,从而导致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等也有所不同,最终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心理素质成长。

四种家庭结构类型对儿童影响也是互不相同和特点各异的。

二、家庭结构的类型

根据家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来划分,我国的家庭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单亲家庭。

(一)核心家庭

1、是由父母及未结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特点是人口少、辈分少;多集中于我国的城市地区。

扩大核心家庭是由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父母和已婚子女,或已婚兄弟姐妹的多个核心家庭组成的家庭模式。

扩大家庭规模较大,累世同堂,人丁兴旺,但等级森严,实行家长制,家庭经济、家务、财产乃至青年男女的婚姻都由家长安排或控制;其居住规则通常是从夫居或父族同居,重血统,重传宗接代,重封建伦理道德,重父权、夫权,男女不平等。

2、优点:

思考:

核心家庭的优点有哪些?

讨论。

(1)家庭关系简单,成员关系密切,内聚力较强,容易形成教育合力。

(2)父母素质较高,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的程度水平越高,子女的自尊水平也越高,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教育方式、实行较为开明的教养方式。

(3)父母年富力强,富有事业心,十分疼爱自己的子女,可以为儿童创造更为优越的教育环境和物理环境。

(4)父母更能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儿童,这类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爱护关心儿童成长。

(5)我国学者吴凤岗、日本学者梅田文绘等中外学者指出家庭结构及类型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两代人家庭的儿童在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合群性等九方面优于三代家庭的儿童。

3、缺点

(1)家庭的封闭性、分散性、缺乏互动性不利于儿童情感的培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儿童更容易得抑郁症,内向。

因为在以事业为重的家庭中,忙忙碌碌的生活使得父母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的时间减少,儿童更多的时间是和保姆或电视为伴。

(2)家庭暴力的现象绝大多数在核心家庭发生,儿童往往成为无辜的受害者,被冷落、成为父母的“发泄筒”。

(3)核心家庭中的父往往用经济上满足作为对儿童情感上的补偿,使儿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有求必应。

4、“421”家庭结构——重新洗牌的中国家庭

即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他们的家庭结构,4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

2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重任和至少一个孩子的家庭压力。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

老人的赡养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子孙后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孩子是唯一的希望。

”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却越发凸显。

与此同时,社会急剧老年化,而独生子女赡养负担的加重,则将直接考验中国即使是10年后都仍然很不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

为什么说是重新洗牌?

——中国四世同堂式的家庭“金字塔”迅速演变成“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421家庭”将成中国社会新的家庭主流。

伴随着“新家庭”的出现,整个中国传统家庭关系将被颠覆。

这将使家庭功能和社会传统结构解体,因为嫡亲数量的减少,将直接危及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亲族网络及其社会伦理观念。

若干年后,人们将不再有表亲,不再有姑叔姨舅,更让人担心的是,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兄弟姐妹,家庭细胞随之解体。

整个中国正处于一个从“金字塔”到“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传统架构迅速断裂的时代。

由此而生,经济投入方向变了,如今全部堆压到“1”的身上;家的经营方式变了,如今家的重点从传统文化传承转到经济投资理财上。

有人说,“421”家庭是7张牌,其中4张是大牌,但每张都不能轻易丢,1张是王牌,更是绝对要保住,还有2张是关键牌,没这2张,整组牌都成一盘散牌。

张张重要,张张不能丢弃,但现在却要重新洗牌了。

随着1978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27岁了,他们正在进入婚育年龄,他们组成的新家庭将接管社会,组成新的家庭生活和生产模式。

但是,他们显然并未做好足够的准备,因为他们自己的心理年龄还是“小孩子”,但家庭责任已不可避免地到来。

“一切为了孩子。

”这个“1”仍然是家里的重心。

实际上,有更多的421家庭,由于社会人口流动的加速,使得更多的老人没有子女在身边照料,“4”和“2、1”常常是在不同的城市生活着。

摆在“2”面前的矛盾,不仅是“养不起孩子”的忧虑,还有“养不起父母”的危机。

在电视剧《421家庭》中,主人公陈正嘉的父母和岳父岳母都是退休工人。

除此之外,陈的爷爷奶奶仍健在。

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陈和他的妻子可能要面临一对夫妻照顾至少4个老人的困局。

陈正嘉常常为此感到担忧,他笑着说:

“如果有个兄弟姐妹就好了,最好有一两个哥哥。

”现在夫妻俩拼命挣钱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小家庭,也是为老人们的养老作准备。

整个中国亦正处于这样一个从“金字塔”到“倒金字塔”结构的急速变化的社会中。

27年前的计划生育国策决定了“421”家庭将取代现有家庭模式,有其因必有其果,“2”们能否充当社会生产的加速器、能否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尚需要继续磨练。

随着这种全新家庭结构的产生,他们在家庭理财和投资、人生目标和规划、社会人际交往上都正在进行着全新的洗牌,因为,整套社会游戏规则都已经变了。

思考:

“421”家庭结构已经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请谈一谈你对这一现实的理解?

(二)主干家庭

1、含义

是由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

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可细分为:

二代主干家庭,三代主干家庭,四代主干家庭,隔代主干家庭等。

主干家庭特点是结构复杂、人口多。

在我国最为典型的是“五口之家”。

2.优点:

(1)祖父母可以协助父母照顾、管理、教育第三代,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爱和更充分的教育,生活上的照顾和日常的管理也比较周到。

老年人对孩子的照料更有经验,老年人一般也比较耐心、细心,能较细致地体察孩子的心情,

(2)教育工作也会做得更为深入和细致。

(3)家庭中的老人,需要子女,儿童也容易从父母那里学到关心别人,照顾老人的好品质。

3.缺点:

年老的祖父母,教育思想中传统意识可能多一点;做父母的年轻一些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旧意识少一点。

做祖父母的对于隔辈人更疼爱,容易骄惯溺爱,而做父母的一般理智一些。

(1)祖父母容易对子女过分溺爱和宽容,这样会使子女容易养成放纵骄横,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

结果,不合理的要求,欲望不断增加。

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

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

(2)在主干家庭里,由于结构复杂、人口多,充斥着婆媳矛盾、父子矛盾,经常的争吵不休,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4.隔代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教育形式。

其一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其二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相对于亲子教育而存在。

二者共同构成家底教育的主体。

正缘于此,隔代教育的状况、水平如何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进而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

(1)优点

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祖辈家长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还能耐心倾听孩子的叙说,观察他们的表现,祖辈家长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投入到孙辈身上,而且他们也愿意在与孩子一起生活中获得乐趣;

祖辈家长积累了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际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祖辈家长在长年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这些正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宝贵财富;

姥姥的经典语录:

1.理智与情感,是人生最难做的一道题。

用感情覆盖理智是幼稚,完全理智是空谈,成熟的标志是把两者分开。

可以用感性去看问题,但是必须用理智去解决问题。

2.现在社会给人灌输的成功观念太单一,你们年轻人追求的无外乎是赚钱、成名,给自己贴上成功标签,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是典型的唯结果论。

其实不是所有得到结果的都成功,也不是没结果的就失败,我一辈子的体验,是成功藏在过程里,将来回头看,乐趣不在最后撞线那一下,结果是买东西的赠品,好了算赚的,不好也没什么!

  3.别光看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小样,有抱负是好事,但在抱负里,挣钱不该排在第一位。

你才20出头,家里有吃有住,没有经济压力,进入社会第一步首先是展示,人家肯给你舞台,就别问汇报,等他们承认你有能力了,下一步才有可能给你发挥的机会,光想挣钱,亮不好相,以后全白扯,找一个自己能胜任的工作,把它干好,站稳位置,第二步才是赚钱。

  4.如果不能改变结果,就帮助你们完善过程。

  5.家是干什么,家就是一个合作社,一个互助组,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家是中国人几千年赖以生存的条件,家是每个人的安全伞,保护罩,是心里的底,什么都没有了,只要还有家,就不至于一无所有,对家庭的理解,决定对家人的态度。

6.知耻近乎勇,更不要说是面对和救赎。

  7.很多做父母的,一辈子都不知道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了什么。

  8.来一个难关就过一个难关,老天非要给咱们出难题,咱们就要拿出点生活智慧来。

  9.活着多孝顺一点比什么都强,死了,就是穿金缕玉衣不也是一样埋吗,我看外面的一万的就挺好。

10.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你见谁一步登天?

11.内在是有差距,但是你也不必要成为她,你只要做一个好小样就行。

12.其实不是所有得到结果的都成功,也不是没有结果就失败。

成功藏在过程里,将来回头看,乐趣肯定不在最后撞线的那一下。

结果就像是买东西的赠品,有了算白赚,没有也不算什么

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不仅有其自身的优势,而且在工作和生活节奏加速、社会竞争加剧的今天,还能减轻孩子父母的教育负担,解除其后顾之忧,保证他们专心致志于事业;

隔代教育对老年人摆脱离开工作岗位后的孤寂,在与孩子共处、互动和同乐中获取生命活力,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等,也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

(2)缺点:

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增强其依赖感,变得任性而娇气;

由于祖辈本身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影响,不懂得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不利于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

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无限度溺爱,事事包办,百依百顺,导致孙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从小养成怕脏、怕累、怕吃苦的坏习惯,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祖辈的百依百顺,纵容护短,致使孩子自高自大,不利于培养他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虚、礼让等优良品质;

祖辈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物质需要,宁可自己节省也不亏了孩子,导致孩子从小不知道勤俭节约,浪费成习。

对于隔代教育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个案例得出结论。

男童遭爷爷铁链锁脚 隔代教育不得法

2005年10月24日,时遭爷爷铁链锁脚的湖南邵阳下花桥镇合兴村留守孩蒋小鸿、蒋小凯兄弟被学校解脱出来。

兄弟俩泪流满面,课堂上仍心有余悸,不时畏惧隔代管教。

今年10岁的蒋小鸿与8岁的蒋小凯,分别就读于村小学四年级和二年级。

生活在乡村边远贫困村的兄弟俩,父母为了生计,长年在南方打工。

兄弟俩从小就由祖父母带养,平日里跟随老人穿梭于田边地头,少有欢乐,完全成为留守一族,一直受着隔代教育。

爷爷奶奶种了10余亩地,多数时间蹲在田边地头,一年难有几回清闲,孩子的吃居与学习往往顾此失彼。

爷爷奶奶除了尽量做到不让孩子挨饿挨冻外,多以打骂方法教育孩子。

生性有点顽皮的兄弟俩,父母长年不在身边,缺失亲情,喜欢与村里的孩子玩耍,寻找失去的快乐,自然有时不愿接受固执守旧的祖父的使唤,饱经了“牛鞭政策”之苦,幼小的心灵留下一道道伤痕。

2004年8月,哥哥蒋小鸿放学回家没听爷爷叫唤去田边看鸡,爷爷恼羞成怒,用铁链锁住他的右脚,关在家里写作业,长达2小时。

尔后,铁链锁脚成为爷爷对付他的有效工具,稍不听话就要遭遇铁链锁脚的厄运。

蒋小鸿心惊胆颤,无时不在担心爷爷的“土政策”,倔强好动的性格逐渐变得翠弱,少言寡语,学无用心。

然而,他弟弟蒋小凯也没有逃过爷爷的“土法”管教。

2004年下学期,弟弟蒋小凯拿了别人一只玩具回家,爷爷害怕孩子不学好,同样用铁链锁住蒋小凯的右脚,拴在烈日中的路边树下,动弹不得,口渴了没水喝,路人却视而不见。

小小年级的他,奈何不得,从下午4时直至夕阳落山才放人。

兄弟俩哭诉:

在一年多时间里,他俩不时遭到爷爷铁链锁脚,多少次记不清了,至少分别有5至8次之多,锁脚时间最短也有1小时,牛鞭抽打常有发生。

奶奶一直对他们好,从不打骂,他俩也很听奶奶的话。

可遭爷爷铁链锁脚时,奶奶也没办法。

奶奶说: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管得严是为了你们兄弟俩有出息。

”村小学获悉蒋小鸿、蒋小凯兄弟的遭遇后,校长蒋业军多次登门劝阻,教育蒋小鸿、蒋小凯兄弟的爷爷以文明方式引导孩子成才。

老人承认铁链锁脚方法欠妥,但又误以为是管教孩子听话走正道的有效法典,何况孩子的父母也没有责怪。

老人说:

“哪个不想自家的孩子成才,讲好的他不听,动粗他就不敢了,现在的孩子实在难管啊!

”。

被解脱出来的兄弟俩,精神枷锁一时难于解脱,幼嫩的脸庞显露几多忧虑与无奈。

老师对他兄弟俩的遭遇深感同情,让同学多于他兄弟接触,放松情绪。

但兄弟俩内心的创伤难于抹去,仍然畏惧再遭铁链锁脚。

类似“土法”管教的现象在农村已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代养人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普遍低下,甚至误导。

一些老年人固执守旧,方法欠妥,“牛鞭政策”厉害,隔代教育弊端多多,留守孩子的学习、健康和成长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厌学、逃学倾向明显,令人深思!

(三)联合家庭

1.含义

是指家庭中任何一代含有两代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对或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是兄弟姐妹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联合家庭特点是结构十分复杂、人口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中。

2.优点

(1)家庭暴力的现象和父母的情感问题将大大少于其他结构类型的家庭,祖父母的监督和妯娌间的互相监督、交流十分有利于各种矛盾的处理和解决。

不仅给儿童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对儿童也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儿童更好地懂得怎样与人友好的相处。

(2)联合家庭给儿童提供了一个宽松、快乐、富有竞争性的学习环境,儿童在家庭中可以与同辈的兄弟姐妹学习交流、在学习方面可以相互促进,有利于社交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3.缺点

(1)联合家庭中,祖父母儿孙满堂,往往会出现对儿童过分的溺爱。

(2)在教养方式上往往与儿童的父母发生冲突,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往往出现“爸妈打,爷奶护”的局面,使父母感到左右为难,也使儿童出现无所适从、投机心理或两面讨好的现象。

(3)许多儿童过多地沉浸在自己的“家族圈”中,而不愿意与陌生人交往。

出现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现象,在家里活泼、调皮。

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沉默寡言、害羞、腼腆、不合群、孤独。

(4)在儿孙满堂的家庭中,祖父母往往出现偏爱某个儿孙的现象,从而又容易引起其他儿孙的妒忌、被忽视心理,久而久之往往会导致儿童报复的心理。

4.留守幼儿存在的问题:

(1)含义——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六周岁及以下的未入小学的儿童。

(2)留守幼儿存在的问题

留守幼儿生活困难——留守幼儿的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

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弱,爷爷奶奶与幼儿有一定的隔阂,大多孩子不愿听从爷爷奶奶的使唤,具有较大的叛逆心理。

身心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调查中发现,选择与子女分离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是居住在贫困村(居)、缺乏生产资源,生产生活无一技之长,只有靠外出打工来维持生济,加之外出后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打工收入也往往不高。

因此,这些留守幼儿家庭的生活普遍拮据。

留守幼儿教育断层——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缺陷。

由于0—6周岁学前留守幼儿约54.2%都是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老人们在教育孩子的观念方面比较陈旧,对年幼的孙子过分溺爱,把孙子当成不可得罪的小祖宗,使其自由发展,孩子们在无原则的怂恿和过分的疼爱中形成了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从而使留守学前儿童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早期教育,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教育阶段,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

调查显示,有95%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是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另外,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是文盲。

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得力不从心。

留守幼儿行为发展偏差——由于隔代的长辈往往对其过分溺爱放纵,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如好吃懒做、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再加上留守儿童缺乏正确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越轨行为的影响。

他们的许多不良行为时间一长,便形成了恶习,成了问题儿童,长此下去会影响其正常的发展,以后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

在调查走访的100名留守幼儿中,行为习惯较好的占30.1%,一般的占47.8%;较差的占22.1%。

父母关爱严重缺乏——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81.4%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13.6%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6%左右的父母一年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

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同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

父母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幼儿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引导和关心,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变化。

幼儿亲情的缺失,就很容易走极端,甚至使一部分幼儿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使“代沟”加深,致使大多数留守幼儿造成心理抑郁,性格孤僻,孤独自闭,对以后的人际交往、协作求助、学业发展等产生不良影响。

留守幼儿的身心异化——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留守幼儿正是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沟通,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导致一些留守幼儿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不少留守幼儿情绪消极,失落自卑,行影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了一定的人格障碍。

(四)单亲家庭

1.含义

单亲家庭指因夫妻离异或一方去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

特点是家庭结构简单、家庭成员少。

近年来由于独生自女的普遍,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的价值观念急剧变化,家庭机构也随着发生变化,表现在单亲家庭不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

二造成单亲家庭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就是离婚率的增长。

我们来看一下近年来我国离婚率的情况,表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变迁、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我国的离婚率大幅度上升,据国家民政部最新统计,2002年我国离婚对数已达117.7万对,而2003年已达133.1万对,比上年增加了15.4万对,增长率为13.2%,2004年我国离婚对数已达161.3万对,比上年增加了28.2万对,增长率更高达21.2%。

家庭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当其中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家庭给予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随之而去的是失去父母,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孩子成了父母争夺的对象等。

这些都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爱亲生父母,很难与续父母相处,因此,他们或结伙离家出走,或宁可流浪街头。

这都严重障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成长,走向犯罪的深渊。

在单亲家庭中家长往往采用放任自流、不过问的教养态度。

在这种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同时也直接影响其学习。

离婚父母因受种种压力(如经济、家务、社会舆论、自我概念)而显得紧张、焦虑、孤独,对儿童显得易怒、缺乏关心和耐心,影响亲子关系和正常教育;儿童感到自尊心受到蹂躏或内疚,影响学习活动,害怕与同伴交往。

据研究,离婚对男孩的影响要大于女孩。

男孩显示出更多认知的、情绪的和社会行为问题,往往变得更富于攻击性、冲动、依赖、焦虑和缺乏任务指向。

在XX上搜索“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1,840,000条相关网页,可见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很高。

那么,究竟单亲家庭对孩子有多大影响呢?

离异家庭的特殊性体现在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多方面的,子女的问题尤其是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具有保障机制的家庭,在双亲的抚爱和教育下,能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有利于儿童身心的自然正常发展;相反,如果家庭破损,势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都将产生不利影响,使儿童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感,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缺乏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问题行为的频频发生,且这种不利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具有长期效应。

许多事实表明,离异家庭是向社会输送精神和道德畸形人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一切都说明了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讲,确是一场灾难。

而将灾难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则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夫妻闹离婚不愿抚养孩子数次将其丢在街上

原来父母闹离婚都不愿承担抚养责任,民警不得已当起保姆。

一对二婚夫妻育有一子,近段时间两人闹起离婚。

这一闹不要紧,他们直接将两人共同的孩子丢弃。

第一次民警找到孩子的外婆将小孩送了回去,可前日小孩再次被送到警务室。

这次一连两天都没有人来接孩子,而且这次外婆租住的地方也找不到人了。

民警无奈之下当起了保姆,让他们棘手的是,他们也不知道这保姆还要当多久。

本月2日,沙坪坝区渝碚路菜市场,有人发现一个两岁的男孩迷了路,于是将孩子送到了沙区公安分局渝碚路派出所。

据接警的民警回忆,男孩两岁多,性格有些内向,但是耍熟了之后又变得特别活泼,贪玩好动,吵着要雪糕吃,他们都一一照办。

不到半天时间,孩子就把衣服全弄脏了,还尿了裤子,于是民警们又借来小孩的衣裤给他换上。

当天,民警经过多方寻找、打听,终于找到了小孩父母经营的一家茶馆,茶馆正好开着门,茶馆里只有孩子的外婆在。

民警将小孩交给了孩子的外婆。

本月3日上午8时许,渝碚路派出所接到一女子报警称,一小孩在街上走丢了,她送到了派出所附近的社区警务室。

民警将小孩带回派出所,一见小孩,几位民警很惊讶,“这不是昨天送回去的那个‘渝碚路’吗?

”原来小男孩头天迷路时,民警问他叫什么名,他不说,于是大家就干脆给他起了个“渝碚路”的小名,不料只要民警们一叫这名,他就笑呵呵的答应了,于是大家都习惯地叫他“渝碚路”。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小孩身上多了一张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

经多次拨打,一唐姓男子终于接听了电话,“娃儿是我的,但是我在遂宁,不方便过来接娃儿了。

哪个把娃儿送来的,你们就交给哪个嘛!

”接了这个电话后,唐姓男子再也不接听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