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646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docx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docx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2)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生物具有新陈代谢。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如:

植物落叶、人体出汗)。

4)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放大的倒像。

如:

p→d

3.载玻片的移动方向是与物象所处的方向相同。

4.调焦:

低倍镜观察用粗准焦螺旋调节;高倍镜观察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5.对光:

光线较亮时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

6.临时裝片制作的一般步骤:

擦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放标本→盖片→染色(一般用碘液)。

 

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

保护和支持。

2.2.细胞膜:

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3.细胞质:

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叶绿体等。

4.4.细胞核: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贮存遗传物质。

5.5.动物、植物细胞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

6.

 

四、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2.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绝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就是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细胞分裂只是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上的变化。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五、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7.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六、生态系统的成分

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2.2.生态系统的成分:

3.

(1)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土壤等

4.

(2)生物部分:

5.生产者(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6.消费者(动物):

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7.分解者(细菌、真菌等腐生性微生物):

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

七、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书写食物链时要注意的问题:

A、食物链的书写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写。

B、注意箭头指向吃的一方。

C、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

2.食物网;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就称为食物网。

3.食物链中越后的生物,数量越少;但有毒物质的积累却越多(富集作用)。

八、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平衡:

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有限度的。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

4.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外来物种入侵等。

九、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2.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3.意义:

1)是生物所需的有机物的来源;2)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碳—氧平衡)。

4.“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

提出的问题:

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吗?

作出的假设:

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

实验步骤:

1)植物黑暗处理[运走、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叶片部分遮光【设置对照实验,见光部分为实验组,遮光部分为对照组.】

3)光照

4)摘叶片,去黑纸,酒精脱色【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5)清水漂洗

6)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现象:

叶片见光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

实验结论: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总反应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线粒体

2.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的意义: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能量)。

十一、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

*2、蒸腾作用的部位:

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

*3、蒸腾作用的意义:

1)降低叶面温度,防止被阳光灼伤;2)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增加降雨量(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十二、绿色植物的吸收作用

*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当细胞液浓度﹥周围环境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周围环境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2、植物体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尖的成熟区。

*3、根毛细胞吸水的原理:

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4、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十三、绿色植物的运输作用

*1、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2、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树皮内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十四、根尖的结构

十五、种子的结构

不同点

相同点

大豆种子

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藏在子叶里

都有种皮和胚

玉米种子

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里

 

十六、种子萌发的条件

1.内部条件:

有生活力、完整的胚;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储备。

2.外部条件:

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十七、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十八、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十九、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2.食物的消化

1)最初消化淀粉的结构口腔,因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胃。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能分泌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4)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小肠的结构特点:

①小肠一般有5~6米②小肠内有许多皱襞③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

二十、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循环系统由血管和心脏组成。

2.血液循环的过程: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3.血液、血型和输血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

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2.血型和输血

ABO血型系统:

O型、A型、B型、AB型。

输血: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二十一、气体交换

1.肺部气体交换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二十二、尿的形成和排出

(1)G、H和I合称为肾单位。

(2)血液经过[G]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3)原尿经过[I]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二十三、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反射及其类型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2)反射的类型

3)▲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人生来就有的反射。

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4)▲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通过长期的生活积累而形成的反射。

如老马识途、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5)※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

6)3.反射弧的结构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受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3)人的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是耳蜗和视网膜。

2.激素调节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性激素:

维持男、女第二性征。

二十四、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四个现代类人猿:

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2、类人猿与人类有相似的特征:

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3、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4、人类的进化历程: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二十五、动物的运动

1、动物运动的意义:

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作用。

2.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3.屈肘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4.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呼吸作用)。

肌细胞

有机物(贮能)+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线粒体

二十六、动物的行为

1.动物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

2.动物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分为:

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行为)。

3.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

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

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

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二十七、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2.胚胎发育的过程

卵细胞+精子→受精卵→胚胎→胎儿→新生儿

1)新生命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算起。

2)怀孕是从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开始算起,时间为280天(40周)左右。

3)营养获得:

植入子宫内膜前——靠卵细胞中的卵黄提供。

植入子宫内膜后——靠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

二十八、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完全变态发育: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家蚕、蜜蜂、蝇、蚊、蝶、蛾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

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蟑螂、蟋蟀、蝉等。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在蝌蚪发育成幼蛙期间,呼吸器官的变化为外鳃→内鳃→肺。

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体内受精,卵生;亲鸟交替孵卵、育雏。

★受精卵由卵黄膜(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和胚盘(内含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构成。

二十九、无性生殖的种类

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优点:

能够使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无性生殖的种类:

1.分裂生殖(如草履虫、细菌、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

2.孢子生殖(如青霉、曲霉等)

3.出芽生殖(如酵母菌、水螅等)

4.营养生殖:

由植物体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产生出新个体的方式。

三十、植物的无性生殖

1.营养生殖:

由植物体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产生出新个体的方式。

2.※常用的营养生殖方法有:

嫁接、扦插、压条。

3.嫁接: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4.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植物的组织培养:

在无菌的条件下,把花药、子房、叶片、茎或根的一部分等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们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植物材料统称为外植体。

三十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生物的遗传

★遗传是指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变异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也就是两同一不同(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基因、染色体、DNA的数量关系:

1个多个

染色体(每条)

DNA

基因(控制性状)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3.生物的变异

1.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多数为基因重组引起的。

例如:

人类的红绿色盲;双眼皮的父母生出的单眼皮的孩子;在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抗虫棉等。

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生物所处的环境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的。

例如:

经过训练鹦鹉能学说人类的语言;加强水肥管理,使农作物健壮等。

三十二、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

★2、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易地保护——将动物从栖息环境中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然后向已绝灭的原有分布区实施“再引入”,以恢复野生种群。

三十三、生物的分类

1.生物分类的依据

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亲缘和进化关系等。

2.分类的方法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生物的种类越少,生物间的相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也就越近。

3.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双名法:

属名+种名

三十四、动物类群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物类群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节肢动物。

三十五、植物类群

1.藻类植物:

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之分,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如:

衣藻、海带等。

2.苔藓植物:

植株矮小,有茎、叶,没有根,且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如:

葫芦藓、地钱等。

3.蕨类植物:

具有真正的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主要形成煤。

如:

石松、蕨、桫椤等。

4.裸子植物:

根茎叶很发达,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中国是“裸子植物故乡”。

其中银杉有“植物中的熊猫”的美称。

如:

松、柏、银杏、苏铁等。

5.被子植物:

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且种子外面有果皮的包被;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

如:

玉米、水稻、白菜等。

三十六、生命起源

1.化学进化论: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始大气的成分:

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诞生是摇篮是原始海洋。

2.米勒实验证实了由无小分子可以进化成有机小分子。

米勒实验:

沸水代表原始海洋

电极代表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

合成的有机小分子主要是氨基酸

三十七、生物进化

1.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2.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越多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越多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晚近形成的地层里。

3.生物进化的历程(总趋势):

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三十八、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

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2.发酵:

指某些细菌或真菌在无氧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等的过程。

3.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把一个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技术。

4.克隆技术(无性生殖):

采用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5.微生物的利用

(1)酶母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

可用于酿酒、发酵面包等。

(2)乳酸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用于制酸奶和泡菜。

三十九、健康地生活

★1、青春期发育特点:

(1)身高和体重突增

(2)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了遗精和月经

2、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

3、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图示:

4、传染病要流行,必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三者缺一不可。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6、抗原是指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疫苗、植入器官等)。

7、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就有,对所有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抵抗作用,包括:

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第一道防线。

由溶菌酶、白细胞构成的第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

受抗原刺激后形成,一种抗体只对一种抗原起作用。

免疫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

※计划免疫:

注射疫苗目的是注射抗原,进行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病毒的生活方式: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只能营寄生生活。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四十、科学探究

1、实验法的几个重要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和实施实验;

(4)得出结论;

(5)表达交流。

(6)2、在制定探究实验方案时,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对照原则

重复原则

3.实验组和对照组:

一般两者之间仅有探究量不同,其它所有条件是相同的,其中:

改变了生物原有生活状态的组——实验组

未改变生物原有生活状态的组——对照组

实验列举: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制定实验:

设计明暗不同但是其他条件都相同的两种环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

实验中的鼠妇数量以及实验的次数不能太少,主要是为了保证实验进行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实验完毕,鼠妇应该放回其适宜生活的环境。

(4)得出结论: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四十一、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必背基础知识点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细胞膜的功能是: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共同点是都有:

种皮和胚。

5.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构成。

6.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①适量的水分②充足的空气③适宜的温度

7.一朵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

8.被子植物要发育成种子和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这两个生理过程。

9.子房各结构分别发育成: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珠被——→种皮受精卵—→胚

10.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1.呼吸作用的意义是: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能量)。

1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线粒体。

13.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成熟区。

14.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导管。

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筛管。

15.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要滴加的液体是:

清水。

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要滴加的液体是:

生理盐水。

16.食物的成分中能提供能量的是: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17.糖类的起始消化部位是:

口腔。

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是:

胃。

18.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心脏(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肾脏(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19.三种血细胞的作用分别是:

红细胞:

运输氧气、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吞噬病菌。

血小板:

止血凝血。

20.尿液的形成必须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反射弧。

23.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

侏儒症。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

呆小症。

24.躯体运动中,骨、关节、骨骼肌收缩分别起的作用是:

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收缩——动力

25.动物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分为: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6.社群行为的特点是:

①群体中有首领;②群体中有分工、合作;③群体中有明显的等级。

27.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8.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29.胎儿靠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

30.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蟋蟀、蟑螂、蝉等。

3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家蚕、蜜蜂、蝇、蚊、蝶、蛾等。

32.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用种子来繁殖;无性生殖有营养生殖和组织培养技术等。

3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

34.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3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①非生物部分;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细菌、真菌等腐生性微生物):

36.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37.动物类群根据其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38.具有真正的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起始于蕨类植物。

39.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40.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42.人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6条(23对)。

人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

43.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占50%。

44.染色体、DNA、基因的数量关系比是1︰1︰许多。

45.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46.生物进化的历程(总趋势):

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47.酵母菌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