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0575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docx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docx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之欧阳物创编

养猪行业术语

时间:

2021.02.07

命题人:

欧阳物

一、繁育体系

1.四级繁育体系

四级种猪良种繁育体系由原种场(核心群)、扩繁场(繁殖群)和商品场(生产群)以及终端商品猪饲养场组成,整个繁育体系的重点是原种场(核心群)。

原种场(核心群) 原种场处于种猪繁育体系的金字塔塔尖,主要任务是做好品种规划和育种方案,根据育种方案进行纯种选育,开展种猪性能测定,以期获得最大的遗传进展。

原种场优秀后代可以更新核心群种猪或者为扩繁群提供后备公母猪等。

扩繁场(繁殖群) 扩繁场位于整个繁育体系金字塔结构的中间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原种场和商品场的纽带。

扩繁场的主要任务是扩繁纯种母猪和生产杂种公母猪。

扩繁场生产的杂种公母猪的目标方向各不相同:

公猪生产性能的主要目标是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以及饲料转化率高等;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目标是繁殖性能好、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强等。

繁殖群更新的后备猪必须来自核心群,不允许接受商品场的猪只。

商品场(生产群) 商品场位于整个繁育体系金字塔结构的底层,主要功能是按照杂交计划的要求,组织好父母代的杂交,生产杂优猪。

商品场的主要工作是提高猪群的生产效率,向测定站提供优秀的商品猪进行测定,以检验育种计划、育种目标等的实现情况;按照统一的育种计划,使用核心群和扩繁场提供的终端父本,或者种公猪站优秀公猪的精液。

  终端商品猪饲养场 终端商品猪饲养场仅仅饲养商品猪,它是整个繁育体系的最终结果和产品,最终要接受市场和消费者的考核,也是整个种猪繁育体系最终价值的体现。

2.种猪体系

原种猪分为美系、加拿大系、瑞典系、丹麦系等,品种以杜洛克猪、大约克(大白猪)、长白猪三配套最为常见。

同时,也有少量其他品种进口,如汉普夏等。

大多数原种猪到中国后,肢蹄病、呼吸道病多发;注意惊吓,原种猪多数胆小,容易发生应激。

猪的纯种繁育一般是指在同品种内进行繁育和选育。

通过纯种猪繁育可以保持和发展某一品种或品系的优良特性,克服个别缺点,不断提高生产性能,保持品种或品系的纯度,扩大品种内优秀个体的比例,并扩大种群数量,包括曾祖代种猪、祖代种猪。

美国纯种曾祖代长白种猪

日增重930克,背膘厚度公猪不超过12MM,母猪不超过14MM,瘦肉率大于57%,窝仔数不少于12个,体重达到100公斤的天数公猪不超过140天,母猪不超过145天。

英系长白原种猪

加系长白种猪

特点:

全身毛色纯白,耳竖立,具有明显双肌臀特征,无应激敏感基因,抗病力强,瘦肉率高,生产性能高,是非常优秀的母本,中间父本。

背膘厚:

12mm100kg日龄:

143天平均窝产仔:

12头

•长白猪(LANDRACE)原产于丹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我国引入多年,由于其体躯长,被毛全白,通称为长白猪。

在我国各地均有饲养,有加系长白、英系长白、丹系长白等,多作为第一父本或母本利用。

长白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产仔多的优良特点。

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

其被毛全白,皮肤可有隐斑;头小清秀,颜面平直,耳向前倾耷;有效乳头6对以上。

日增重980克,料肉比2.5,达100kg体重的平均背膘厚12.8mm,瘦肉率67.14%,经产母猪产仔数11.0-12.0头,产仔活数10.6头以上。

•美国纯种汉普夏种猪

是商品代种猪最优秀的终端父本,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肉质口感好。

原产于英国汉普夏(Hampshire),十九世纪初期输往美国后,在肯塔基州(Kentucky)经杂交选育而成。

体貌特征:

毛色黑,肩颈接合部和前肢白色。

鼻面稍长而直,正竖立。

体躯较长,肌肉发达。

 生产性能:

成年公猪体重315至410kg,母猪250至340kg。

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产仔8.66头。

母性强。

屠体品质高,瘦肉比例大。

美国纯种曾祖代杜洛克种猪

日增重1050克,背膘厚度公猪不超过12MM,母猪不超过14MM,瘦肉率大于57%,窝仔数不少于10个,体重达到100公斤的天数公猪不超过140天,母猪不超过145天。

杜洛克

即所称的红毛猪。

原产美国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在世界上分布很广。

   

杜洛克体型大,被毛红色,从金黄色到暗棕色深浅不一。

耳中等大,耳尖下垂,颜面微凹,体躯深广,肌肉丰满,四肢粗壮。

    杜洛克产仔数不高,平均9-10头,但母性好,仔猪生命力强,断奶存活率较高。

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较多。

在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中一般作父本。

美国纯种曾祖代大约克(大白)种猪

日增重930克,背膘厚度公猪不超过12MM,母猪不超过14MM,瘦肉率大于57%,窝仔数不少于14个,体重达到100公斤的天数公猪不超过140天,母猪不超过145天。

原产于英国约克县及临近地区,原名约克夏猪可分为大、中、小三型,目前在世界分布最广的大约克夏猪其体型大、毛色全白,故又名大白猪,它在全世界种猪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世界著名的腌肉型猪。

体型外貌:

大白猪体大,毛色全白,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斑,颜面微凹,耳大直立,背腰多微弓,四肢较高,平均乳头数7对。

生产性能:

大白猪具有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繁殖性能高、肉质好的优点。

根据本场试验测算,在良好条件下,仔猪断乳至90kg日增重700克;20-90kg阶段日增重910克。

料肉比2.4:

1,胴体瘦肉率65%,背腰厚度:

1.1cm,成年公猪体重250kg,母猪225kg,母猪初次发情6-7月龄,一般于8月龄体重在130kg以上配种,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2头。

种公猪日增重950克,饲料转化率2.3:

1,瘦肉率64%,一般情况下8月龄发情,10月龄开始试配,一年龄进入旺盛期,使用年限5-6年。

大白猪的驯化、适用:

经过长期驯化,大白猪已基本适应我国广大地区和各种饲料条件,通过大白猪与地方品种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其一代杂交种猪日增重分别较母本提高25%,二元杂交后代胴体的眼肌面积增大,瘦肉率大大提高。

我国生猪品种改良的现状

以杜长大或杜长大汉为主要品种(巴克夏猪、切斯特白猪、波中猪等为配合补充),我国需要的品种主要以杜长大三元配套。

“三元猪”是由长白猪和大白猪(又叫大约克)杂交后,产下的母猪再与杜洛克杂交繁衍后的生猪品种。

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都不是我国的地方品种,而是从国外进口的原种猪。

杂交方式

二元种猪(或父母代种猪)指两个不同品种纯种猪杂交的种猪,用于继续繁育三元猪;三元猪(商品代猪)指二元种猪与其他品种种猪杂交的生猪,育肥后用于食用。

(1)二元经济杂交:

二元经济杂交是指两个纯种猪间的杂交。

杂交模式见图。

二元杂交的优点:

简单易行,应用广泛;缺点:

母系杂种优势得不到利用。

(2)二元级进杂交:

二元级进杂交模式。

优点:

可提高瘦肉率,在母猪瘦肉率太低时采用,还可以提高窝产仔数;缺点:

杂种的生活力、健康水平有所下降,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也较二元经济杂交的杂种商品猪为差。

(3)三品种杂交:

三品种的经济杂交模式。

优点:

一般优于二元杂交,尤其是繁殖性能;缺点:

繁育体系复杂。

(4)双杂交:

双杂交是两个品种杂交的杂种公猪与另外两个品种杂交的杂种母猪进行杂交生产杂种商品猪。

优点:

杂种优势明显,商品猪体重差异小,便于全进全出的工厂化生产方式;缺点:

繁育体系复杂,投资较大。

杂交亲本的选挥原则

(1)对父本猪种的要求,要突出其种性的纯度,要求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的性能要高,服体性状要突出膘薄、瘦肉率高、产肉量大,眼肌面积及大腿比例都比较高。

(2)对母本猪种的要求,特别要突出繁殖力高的性状特点,包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仔猪成活率、仔猪断奶窝重、泌乳力和护仔性等性状都比较良好。

由于杂交母本猪种需要量大,故还需强调其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

外三元全部选用外来品种杂交而成,如:

杜洛克公猪为父本,长白公猪和大白母猪杂交选留的杂交母猪为母本进行交配,得到的杜长大二代杂种猪就是三元猪(前提条件:

这些种猪都来源于国外)  

外三元猪的杂交组合:

1、长白公猪×大约克母猪→长大杂交母猪。

  

2、大约克公猪×长白母猪→大长杂交母猪。

  

3、杜洛克公猪×长大母猪→杜长大外三元猪。

  

4、杜洛克公猪×大长母猪→杜大长外三元猪。

 

以上3、4两组为当代世界养猪业中最为优良的杂交组合。

其后代抗逆性强,具有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

内三元如果这三个品种中有一到两个我国的品种,则称为内三元,如长白、大白、东北民猪;

如果三个品种都是我国地方品种,称土三元或土杂猪,内江猪、荣昌猪、滇南小耳猪

养猪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效益,现在市场上的品种比较多,比如:

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皮特兰猪、斯格猪、PIC配套系猪等,比较理想的杂交模式是杜长大三元杂交。

这是因为三元杂交充分地利用了杂种优势(二元母猪繁殖方面的优势,终端父本的瘦肉率、生长速度方面的优势);三元杂交比较易于操作,有较大的制种机动性,有利于降低成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一直是生产瘦肉型猪的三个首选品种,它们本身的生产性能也在不断选育中得到提高,养猪生产应该选择理想的品种和杂交模式。

实际生产中,任何一个品种同时具备瘦肉率最高、产仔数最多、生长速度特别快、适应性又很强基本是不可能,任何一个品种都有优点和缺点,在生产中只是充分利用它的优点,通过杂交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

养殖户引种时,注意不要盲目购买和饲养不适合自已发展的所谓新品种,这样的猪种对饲养条件要求的比较高,不容易饲养成功,还是尽可能购买大众品种,在有了经济和技术实力后,再考虑引进那些特别的专门化的猪种,尽可能少走弯路,减少经济损失。

二、养猪评价指标

总产仔数或产活仔数 总产仔数指出生时同窝的仔猪总数,包括活仔、死胎、木乃伊和畸形猪在内。

产活仔数是指出生时存活的仔猪数,包括衰弱即将死亡的仔猪在内。

料肉比饲料转化效率传统的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模式是:

2-5头测定猪饲养在一个大栏中,每头测定猪经过训练后有自己固定的采食位置。

测定员记录测定猪每天的采食重量或由饲料体积转换为饲料重量,并定期对测定猪称重(通常是每隔一个月或仅仅是测定开始和结束时)以获得测定猪生长速度的数据。

猪的生长与饲料消耗

周龄

体重(公斤)

日增重(克)

日采食量(克)

累计采食(公斤)

周料肉比

阶段料肉比

饲料价格

饲料金额

累计金额

4

8.57

343.2

275

3.306

0.8

7.5

106.73

5

11.362

398.4

450

6.457

1.13

6

14.84

496.8

696

11.326

1.40

7

18.67

547.2

886

17.531

1.62

1.409

8

22.988

616.3

1018

24.655

1.65

3.2

119.80

226.54

9

27.65

666

1166

32.814

1.75

10

32.564

702

1474

43.133

2.10

11

37.713

735.6

1692

54.976

2.30

1.966

12

43.072

765.6

1914

68.374

2.50

2.5

226.74

453.27

13

48.432

783.6

2116

83.184

2.70

14

53.917

789.6

2211

98.66

2.80

15

59.444

796.8

2271

114.557

2.85

16

65.022

776.3

2251

130.314

2.9

17

70.455

744.7

2197

145.692

2.95

2.77

18

75.668

751.3

2254

161.47

3.00

2.4

368.28

821.55

19

80.927

761.2

2322

177.721

3.05

20

86.256

756.8

2346

194.144

3.10

21

91.553

748

2356

210.637

3.15

22

96.789

744.7

2420

227.579

3.25

23

102.002

741.4

2484

244.965

3.35

24

107.192

739.2

2550

262.817

3.45

25

112.366

737

2580

280.873

3.50

26

117.525

734.8

2609

299.133

3.55

3.26

2.635

821.55

714.82

猪粮比价是指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是判断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的基本指标。

目前河北省生猪生产达到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6∶1。

按照国家新出台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将猪粮比价6∶1和8.5∶1作为预警点。

猪粮比价在6∶1—8.5∶1之间,属于绿色区域(价格正常);在8.5∶1—9∶1或6∶1—5.5∶1之间,属于蓝色区域(价格轻度上涨或轻度下跌);在9∶1—9.5∶1或5.5∶1—5∶1之间,属于黄色区域(价格中度上涨或中度下跌);高于9.5∶1或低于5∶1,属于红色区域(价格重度上涨或重度下跌)。

根据猪粮比价的变动情况,政府将启动发布预警信息、储备吞吐、调整政府补贴、进出口调节等措施。

猪料比价:

活猪价格/配合料价格=料重比*(总投入成本/饲料成本)

从经济学角度看,养猪产出与投入的差即为养猪盈利。

产出:

活猪出栏销售所得收入;投入:

主要包括饲料、水电费用、占地、疾病预防及治疗、固定设施投入(折旧)、人力成本等。

不同时期,养猪投入并不相同,但饲料成本始终占主要部分,在70-90%。

养猪盈亏平衡即为:

投入=产出:

  公式1:

玉米等能量原料价格*添加比+豆粕等蛋白原料价格*添加比+其他=配合料价格

  公式2:

配合饲料价格*料重比*猪出栏体重=饲料成本

  公式3:

饲料成本+水电费+疾病预防费用+固定设施折旧+人力成本等=总投入成本

  公式4:

活猪价格*活猪出栏体重=总产出

  投入=产出,由以上各公式推出:

活猪价格/配合料价格=料重比*(总投入成本/饲料成本)

活猪价格/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猪料比价。

猪料比价的盈亏平衡点4.4:

1。

当农户散养在养猪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时,工业饲料难以在养猪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以猪料比价很难全面、真实反映养猪盈利情况。

因此,其前提是工业饲料得到推广、普及。

 因此不难看出,目前以及今后衡量养猪盈利的指标,猪料比价比猪粮比价更合理

出栏量——指当年(或当季)农村和城镇住户与单位及厂矿饲养的,供屠宰并已出栏的全部数量(头数、只数)包括出售和自宰自食两个部份  

猪出栏头数——指报告期内已出栏销售和自宰自食的全部肉猪头数,但不包括小猪、乳猪和烧乳猪。

出栏率=期内出栏头(只)数(包括出售和自宰)/期初头数(可用上期末头数代替)×10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2010年两年每年提高出栏率5.9%。

2011年全国生猪出栏总量为6.61亿头约占世界总出栏量的54.55%;比2010年减少1600万头;2011年出栏率为138.5%。

出栏率的提高意味着年初存栏4.5头生猪,年末会多出栏2655万头生猪,可以少饲养166万头母猪(每头母猪年提供16头生猪)。

一头母猪的资源消耗量是6个人消耗量的总和,一头肥猪的资源消耗量与排泄量是4个人该量的总和。

每头母猪的一年饲喂量为一吨粮食。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

国家重视粮食产量的提高,没有注重如何节约粮食,提高母猪养殖效率,极大的节约生猪的饲料,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的问题,自己得到效益,同时也为国家作出贡献。

表格1单位:

万头

2010年生猪出栏数

能繁母猪存栏量

二元母猪年淘汰率

二元母猪年需求量

单产

(窝/年)

单产

(头/窝)

存活率

母猪年均产活仔数(头)

二元母猪选择率

67350

4750

33.33%

1583.18

2.00

10

85%

17

40%

一元母猪存栏量

一元母猪淘汰率

一元母猪年需求量

母猪年均产活仔数(头)

一元母猪选种率

原种母猪存栏数

原种母猪淘汰率

原种母猪年需求量

232.82

20%

46.56

17

40%

6.85

10%

0.69

注:

一元母猪存栏量=二元母猪年需求量/母猪年均产活仔数/二元母猪选择率

三、养猪盈利市场影响因素

饲料成本

玉米

豆粕

小麦麸

猪配合料

猪价

出栏肉猪

仔猪

二元母猪

猪肉

养猪盈利

猪料比价

猪粮比价

养殖盈利

流通屠宰

肉-猪价差

屠宰毛利

2013年1月8日星期二全国生猪市场表现的格外抢眼,节日消费和异常天气,推动了近期猪价快速上涨。

南方做腊肉、北方杀年猪,这种消费具有明显的短期大增、透支后期需求的特点。

  猪价在元旦刚过便突然大幅上涨,部分地区一日上涨0.2-0.3元/斤,直接从8.5-8.6元/斤猛涨至8.9-9元/斤,近几日多个地区已逼近甚至突破9元/斤,比之前预期的情况要好。

南方腊肉可以吃到5月,北方杀的年猪肉至少吃到正月后。

因此,一旦需求和猪价高点过后,便可能开始长期的持续下跌。

   猪价形势:

全国平均猪价(瘦肉型、良杂、土杂均价)涨至16.42元/公斤,同比降幅4.65%,即将与去年同期持平。

全国仔猪价格均价(三元和良杂仔猪均价)24.45元/公斤,三元仔猪至26.9元/公斤。

去年同期28.39元/公斤,同比下跌13.88%。

   饲料成本:

本周全国养殖户拿到的玉米、配合料价格分别至2.27元/公斤和3.13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3.18%和10.6%。

养殖户拿到的豆粕价格至4.24元/公斤,同比涨32.09%。

小麦麸价格至1.9元/公斤,同比涨幅7.34%。

   养猪盈利:

本周全国猪料比价涨至5.25:

1,同比下降13.79%。

猪粮比价则由上周的7.11:

1涨至7.23:

1,连续12周高于6:

1,同比下降7.59%。

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水平从上周的229元涨至254元,瘦肉型猪头均盈利已达293元/头。

时间:

2021.02.07

命题人:

欧阳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