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0503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docx

《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docx

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供应的基本理论罗益

第二章土壤肥力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土壤肥力因素

水肥气热被称为土壤的四大因素,各个因素的水平以及相互组合,协调是土壤肥力高低的关键。

(一)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土壤水分类型

1、吸湿水:

干土粒从土壤空气中吸收的气态水。

(1)受力:

土粒表面分子引力作用;远大于植物根系吸水力。

(2)具有固态水的性质:

不能移动,无溶解力,植物不能吸收,无效水。

(3)影响吸湿水大小因素:

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空气相对湿度。

(4)吸湿系数:

又称最大吸湿量。

是土壤吸湿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

2、膜状水:

在土壤吸湿水外围,靠土粒剩余分子引力吸附的液态水膜。

(1)受力:

土粒表面剩余分子引力,比吸湿水受力小。

(2)具有液态水的性质,但移动缓慢,溶解力较弱,植物能吸收其中一部分,弱有效水。

(3)萎蔫系数:

植物因无法吸收水分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

是土壤有效水的下限。

3、毛管水:

依靠毛管力保持在毛管孔隙中的液态水。

(1)受力:

毛管力,比植物根吸力小。

(2)具有自由水的性质:

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移动速度快,溶解力强,数量多,植物吸收利用的主要形态。

毛管水的两种类型:

A毛管悬着水:

降水或灌溉后,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毛管中的水分。

B毛管上升水:

地下水位较高(地势低洼处)的土壤,地下水借毛管力作用上升保持在毛管孔隙中的水分。

田间持水量:

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即所有毛管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土壤含水量。

是有效水的上限,也是灌溉水量的上限。

其大小受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松紧状况影响。

一般地下水位在1.5—2.5cm,毛管上升水可达到根系活动层,它是作物所需水分的重要来源。

4、重力水:

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持水量后,受重力作用沿大孔隙向下渗漏的水分。

土壤经大水漫灌或大雨后,会暂时出现这种水分,重力水也是地下水的重要来源。

最大蓄水量和饱和含水量是指土壤全部孔隙都充满水时土壤含水量。

二、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水分有效性是指指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利用的难易程度。

能被吸收利用的水分称有效水;不

能被吸收利用的水分称无效水。

暂时存放在通气孔隙中的水称为多余水。

1、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土壤含水量:

土壤中实际含水量与烘干土质量的百分数。

是最常用的表示方法。

土壤含水量(%)=湿土重(g)-烘干土重(g)/烘干土重(g)×100%。

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一般相对含水量在60%-80%时,土壤中水分与空气比例协调,适宜作物的生长需要。

2、水层厚度:

一定面积一定厚度土层内土壤水的总贮量,用水层厚度表示。

便于比较和计算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作物吸水量、灌排水量的关系。

水层厚度(mm)=土层深度(mm)×土壤含水量×容量。

3、水的体积:

在实际灌溉时,由于水量一般常用m3/hm2表示,应将水层厚度乘以每公顷地的面积,变成水的体积。

因水层厚度单位是mm,应换算成m。

水的体积(m3/hm2)=水层厚度(mm)×10。

4、土壤墒情:

指土壤含水量的多少。

农民群众通常根据土壤颜色和握在手中感觉的湿润程度、手握成形、落地散碎状况及生产性状等,把土壤墒情划分为黑墒以上、黑墒、黄墒、潮土和干土面等类型。

(二)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与土壤微生物活

动、养分的转化、作物种子萌发、根系生长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土壤空气来源于大气,与大气组成相似,又有差异。

1、土壤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

2、土壤空气中水汽呈饱和状态。

3、土壤空气中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如硫化氢,甲烷等。

二、土壤空气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

(1)通气良好:

根长、色浅、根毛多、吸收能力强。

(2)通气不良:

根短而粗、色黑或灰、根毛少、吸收能力弱。

2、影响种子的萌发。

3、影响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养分转化。

三、土壤空气状况的调节

土壤通气性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土壤通气孔隙的数量,常用通气孔隙度表示。

作物生长发育适宜的通气孔隙度为10%~20%。

1、改良土壤质地和结构,改善土壤的孔隙状况。

2、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3、合理灌溉,开沟排水。

(三)土壤热量状况

土壤热量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微生物的活动都有直接影响,它还影响土壤水、气和养分状况,因此,

土壤热量也是重要的肥力因素之一。

土壤热量的来源:

主要来自于太阳的辐射热,其次还有生物热(有机质矿化分解,释放能量)和地热(对土温影响小)。

一、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因素:

土壤热特性即土壤热容量、导热性、吸热性和散热性。

1、土壤热容量:

单位重量(1g)或单位容积(cm3)的土壤,温度每升高1℃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重量热容量,单位:

J/g.℃;容积热容量,单位:

J/cm3.℃。

两者关系:

容积热容量=重量热容量×容重土壤热容量的大小决定于土壤中固、液、气体物质的组成及比例。

2、土壤导热性:

土壤传递热量的性能。

土壤导热性:

单位土层厚度,温差为1℃时,每秒流入单位面积土壤断面(1cm2)的热量。

主要决定于土壤的含水量、松紧度和孔隙状况。

干燥、疏松的土壤热量传导慢,潮湿、紧实的土壤,热量传导快。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导热性能提高。

3、土壤吸热性和散热性:

土壤的吸热性:

是指土壤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性能土壤吸热性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土壤颜色、地面状况和覆盖等。

土壤颜色深、地面凹凸不平、地面无覆盖利于土壤吸热。

白天土壤以吸热为主。

土壤散热性:

是指土壤向大气散失热量的性能。

主要与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辐射有关。

大气越干燥,蒸发越强烈,土壤散热越多,降温越快。

夜间土壤以散热为主。

二、土壤温度的调节措施:

1、增施有机肥。

2、深耕深松向阳垄作。

3、地面覆盖,建温室及大棚。

4、设置风障;建立防风林。

5、灌溉排水:

如早春和晚秋低温时灌水保温;夏季高温时灌水降温。

低洼地排水提高温度。

(四)土壤肥力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

一、土壤肥力因素的相互关系

土壤水分一般是肥力因素的关键因素或主导因素,但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水、肥、气、热肥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相互制约的。

在不同的条件下,肥力的主导因素也有不同。

1、同等重要且互相不可替代:

(1)都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2)有时某个因素起决定作用,但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必须配合相应的措施使各肥力因素协调供应。

2、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土壤水分与土壤空气的相互关系:

①二者同时占据孔隙,互为消长;②土壤结构良好时,水气协调。

(2)土壤温度与水、气的相互关系:

①土壤、水、气的比例关系,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②土壤温度影响土壤空气的组成(微生物活动)和气体交换速度;③土壤温度影响土壤水分的运动和地表蒸发。

3、土壤水、气、热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

(1)土壤空气和温度影响土壤养分的转化。

(2)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温度升高,胶体吸收的养分易解吸,增强供肥能力;温度升高,植物吸收水分增加,加快养分吸收速度;

(3)土壤养分状况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举例,如土壤中磷钾丰富,增强抗旱力,提高对水分利用率)。

二、土壤肥力因素的调节

中耕不仅可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而且通过浅中耕措施还能切断底层

土壤与表层的毛细管水通道,并在表层形成疏松覆盖层,能减少底层土壤水分损失。

由于根

系在表土层(0~5厘米内)分布量很少,表土层土壤水分对根系有效性很低,所以浅中耕

增加水分损失的量主要是无效水分,而有效水分的量得到保持,有明显的保墒效果。

所以说

“锄头底下有火也有水”。

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有效减少自然因素对肥力因素的不利影响。

2、深耕改土,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肥能力,协调肥力四因素。

3、合理轮作,用养结合。

4、合理灌排,以水调气、调热,改善养分状况,调节肥力四因素。

5、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因土选择肥料、施肥方法和施肥量。

(五)土壤肥力等级

依据拟定的土壤肥力指标,对土壤肥力水平评定的等级称为土壤肥力分级。

分级的目的是掌握不同土

壤的增产潜力,揭示出它们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为施肥、改良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参评项目一般包括土壤环境条件(地形、坡度、覆被度、侵蚀度),土壤物理性状(土层厚度、耕层厚度、质地、障碍层位),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储量指标、养分有效状态(速效磷/全磷、速效钾/全钾)等。

项目的具体选择,可根据土壤类别而定。

评级方法有累计积分法和数理统计法等。

评定结果可划分瘦土、熟土、肥土和油土等级别。

通常把作物种在不施任何肥料的土壤上所得的产量即空白产量,作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

一般来说,

空白产量高,说明土壤供肥能力强,肥力高;反之,土壤供肥能力弱,肥力低。

 

第二节土壤养分

(一)土壤有效养分概念

土壤养分分有机形态和无机形态,按其对作物的有效程度,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速效养分:

大多是无机形态,以离子形式存在于土壤水中称水溶性养分,或者吸附在土壤胶粒表面称交换性养分。

这两种养分极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土壤速效养分或有效养分。

二、缓效养分:

它们主要存在于容易分解的有机物中,也存于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矿的中。

这类养分不溶于水,也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但在有机物或矿物分解过程中得以缓慢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是土壤速效养分的补给来源。

三、难溶性养分:

以无机态为主,也包括一些结构复杂的有机物。

如磷矿石中的磷,正长石中的钾,腐殖质中的氮等,它们均不溶于水,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只有在长期的风化过程中,方可逐步释放出来,可看作是土壤养分的储备。

速效养分、缓效养分和难溶性养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向速效养分转化是土壤养分的有效化过程,反之,是无效化过程。

速效养分占土壤养分总量的比例很小,土壤有效氮只占土壤全氮的5%以下,速效磷、钾只占3%~5%,速效微量元量锰、钼、锌、硼也只占总贮量的2%~10%。

因此,土壤养分的总量虽然很大,但有效性不高,是作物常感养分不足,须要施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土壤中的生物有效养分具有两个特点:

(1)以矿质养分为主;

(2)位置接近植物根表或短期内可以迁移到根表的有效养分。

五、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含义:

(1)土壤中矿质态养分的浓度、容量与动态变化;

(2)根对养分的获取与养分向根表迁移的方式与速度;(3)在根系生长与吸收的作用下,土壤中养分的有效化过程以及环境因素对养分有效化的影响。

(二)影响土壤养分供应的条件

一、土壤养分的成分

1、土壤最根本的作用是为作物提供养分和水分,同时也作为作物根系伸展、固持的介质。

土壤不仅仅是储存、供应养分,而且在土壤中各种养分都进行着一系列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转化作用。

这些作用极大地影响养分的有效性,也极大地影响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

2、土壤中的水分也完全不同于江河中的水。

首先它含有对作物最有效的各种养分,所以又称土壤溶液。

另外,它在土壤中受土粒的吸引,所以并不是土壤中的所有水分都对作物有效。

再有,它在土壤中的运动受土壤不同孔径的孔隙影响。

这些都影响土壤作为水分的供应能力。

除去作物需要养分水分以外,作物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

3、土壤物理环境包括土壤的固相(固体)、液相(液体)和气相(气体)三部分。

肥沃的土壤,它的固相占土壤体积的50%左右,另外一半是大大小小的空隙,这些空隙充满着水分和空气。

土壤空隙对作物生长十分重要。

比如一个肥沃的土壤必须有相当数量直径大于250微米的大空隙,有了这些大空隙作为根系才能顺利地伸展。

土壤中还应有不低于10%的直径大于50微米的中等空隙,这些空隙相互连通保证能了土壤的良好排水功能。

另外,为了使土壤具有良好的水分保持功能,土壤必须有不小于10%的直径0.5-50微米的小孔隙。

所以土壤物理环境和土壤的养分水分供应能力有很大关系。

4、土壤化学环境也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的另一重要环境条件。

比如土壤太酸,太碱,盐分太多,都使作物生长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长。

第三节植物营养基本理论

 

(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与肥料三要素

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元素叫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通过营养液培养法来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方法是在培养液中系统地减去植物灰分中某些元素,而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些缺少的元素,无疑是植物营养中所必需的。

如省去某种元素后,植物照常生长发育,则此元素属非必需的。

1939年阿诺(Arnon)和斯吐特(Stout)提出了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判断的三条标准:

1、必要性:

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2、专一性:

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

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3、直接性:

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当某一元素符合这三条标准的,则称为必需营养元素。

目前确定了以下17种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碳(C)、氢(H)、氧(O)和镍(Ni)。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一般通过植物的外部形态表现出来。

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植物营养失调症”。

二、肥料三要素

在土壤的各种营养元素之中,除了C、H、O外,N、P、K3种元素植物需要和收获时带走较多,而它们通过残茬和根的形式归还给土壤的比例却又是最小的,一般归还比例(以根茬落叶等归还的养分量占该元素吸收总量的百分数)还不到10%。

养分供求之间不协调,影响植物产量。

需要通过肥料的形式补充给土壤,以供植物吸收利用。

所以,人们就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或“植物营养三要素”或“氮磷钾三要素”。

1、氮

氮是氨基酸、蛋白质、酶、核酸及其它含氮物质的组成部分;缺氮时,叶色发黄,植株生长缓慢,茎叶细小,分枝少,产量低;若氮肥过多,植株徒长,成熟期延迟。

2、磷

磷是核苷酸、核酸、磷脂的组成成分;缺磷时,叶色暗绿,常发展成红色或紫色,花期、成熟期延迟,花、果、种子减少。

3、钾

钾不参与植物体内有机分子的组成,但它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另外,对气孔的开放是必需的。

缺钾叶片失绿,出现大、小斑点的死组织;茎秆柔弱,易倒伏,抗旱性、抗寒性差。

(二)植物吸收营养的器官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一、植物吸收营养的器官有:

根、茎、叶

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所承担的主要生理功能各不相同。

根生活在地下,主要承担吸收土壤水分和无机营养的功能。

叶生活在地上,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叶表皮具有丰富的气孔,主要承担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茎位于根与叶之间,茎中的维管束向下与根中的维管束相连,向上与叶中的维管束相连。

因此,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营养运输到叶等器官,同时将叶制造的光合产物运输到根等器官。

由此可见,营养器官根、茎、叶不但结构上相互贯通,而且生理功能上也是相互联系的。

二、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

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根系来完成的。

因而,植物根系的粗壮发达,生活力强,耐肥耐水是植物丰产的基础。

1、根吸收养分的部位

据离体根研究,根吸收养分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以上的分生组织区,大致离根尖1cm,这是因为,在结构上,内皮层的凯氏带尚未分化出来,韧皮部和木质部都开始了分化,初具输送养分和水分能力;在生理活性上,也是根部细胞生长最快,呼吸作用旺盛,而质膜正急骤增加的地方。

就一条根而言,幼嫩根吸收能力比衰老根强,同一时期越靠近基部吸收能力越弱。

根毛因其数量多、吸收面积大、有粘性、易与土壤颗粒紧贴而使根系养分吸收的速度与数量成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地增加。

根毛主要分布在根系的成熟区,因此根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大约在离根尖10cm以内,愈靠近根尖的地方吸收能力愈强。

根系吸肥的特点决定了在施肥实践中应注意肥料施用的位置及深度。

2、根可吸收的养分形态

植物根能吸收的养分形态有气态、离子态和分子态3种。

气态养分有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硫和水汽等。

气态养分主要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植物体内,也可以从多孔的叶子进入,即由气孔经细胞间隙进入叶内。

植物根吸收的离子态养分——阳离子+阴离子。

阳离子:

NH4+、K+、Ca2+、Mg2+、Fe2+、Mn2+、Cu2+、Zn2+等;阴离子:

NO3-、H2PO4-、HPO42-、SO42-、H2BO3-、B4O72-、M0O42-、Cl-等。

土壤中能被植物根吸收的分子态养分种类不多,而且也不如离子态养分易进入植物体,植物只能吸收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

如尿素、氨基酸、糖类、磷脂类、植酸、生长素,维生素和抗生素等,一般认为有机分子的脂溶性大小,决定着它们进入植物体内部的难易。

大多数有机物须先经微生物分解转变为离子态养分以后,才能较为顺利的被植物吸收利用。

3、土壤养分向根部迁移的方式

土壤中养分向根部迁移的方式有3种——截获、扩散和质流。

(1)截获(rootinterception)截获指植物根在土壤中伸长并与其紧密接触,使根释放出的H+和HCO3-与土壤胶体上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直接交换而被根系吸收的过程。

这种吸取养分的方式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土壤固相上交换性离子可以与根系表面离子养分直接进行交换,而不一定通过土壤溶液达到根表面。

第二,根系在土体中所占的空间对整个土体来说是很小的,况且并非所有根的表面都对周围土壤中交换性离子能进行截获,所以仅仅靠根系生长时直接获得的养分也是有限的,一般只占植物吸收总量的0.2~10%,远远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2)扩散(diffusion)扩散是由于根系吸收养分而使根圈附近和离根较远处的离子浓度存在浓度梯度而引起土壤中养分的移动。

土壤中养分扩散是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植物不断从根部土壤中吸收养分,使根表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浓度相对降低,或者施肥都会造成根表土壤和土体之间的养分浓度差异,使土体中养分浓度高于根表土壤的养分浓度,因此就引起了养分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处的扩散作用。

(3)质流(massflow)质流是因植物蒸腾、根系吸水而引起水流中所携带的溶质由土壤向根部流动的过程。

其作用过程是植物蒸腾作用消耗了根际土壤中大量水分以后,造成根际土壤水分亏缺,而植物根系为了维持植物蒸腾作用,必需不断地从根周围环境中吸取水分,土壤中含有的多种水溶性养分也就随着水分的流动带到根的表面,为植物获得更多的养分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般认为,在长距离时,质流是补充养分的主要形式;而在短距离内,扩散作用则更为重要。

如果从养分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来讲,硝酸态氮素移动性较大,质流可提供大量的氮素,但磷和钾较少。

氮素通过扩散作用输送的距离比磷和钾要远得多,磷的扩散远远低于钾。

4、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

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离子进入根细胞可划分为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两种形式。

(1)被动吸收(passiveuptake)被动吸收又称非代谢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势梯度的吸收过程。

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

养分可通过扩散、质流等方式进入根细胞。

①养分通过扩散、质流等形式进入根细胞。

离子态养分无论是通过截获、扩散或质流都能进入根细胞。

但一般不通过细胞膜,对整个组织来说,一般不能通过内皮层。

②离子交换植物吸收离子态养分,还可以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进入植物体内。

一般情况是根细胞外的氢离子和粘粒扩散层交换性阳离子进行交换。

(2)主动吸收(activeuptake)主动吸收又称为代谢吸收,是一个逆电化学势梯度且消耗能量的吸收过程,且有选择性。

①植物体内离子态养分的浓度常比土壤溶液的浓度高出很多倍,有时竟高达十倍至数百倍,而且植物根系仍能不断地吸收这种养分,并不见养分有外溢现象。

②为什么植物吸收养分有高度选择性,而不是外界环境中有什么养分,就吸收什么养分。

③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强度与其代谢作用密切相关,并不决定于外界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

常表现出植物生长旺盛,吸收强度就大,生长衰弱,吸收强度就小。

究竟养分如何进入植物细胞膜内,很多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不少假说,但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真正机制,到目前为止,还不十分清楚。

目前,从能量的观点和酶的动力学原理来研究植物主动吸收离子态养分,并提出载体学说(carriertheory),离子泵学说(ionpumptheory)等。

但对于离子半径大小相似、所带电荷相同的离子相互间还存在着争夺载体的运载现象。

例如,K+和NH4+,H2PO4-、NO3-和Cl-在被植物吸收时,彼此就有对抗现象。

主动吸收的离子只要细胞保持着活力,离子就不会释放出来,它们也不与外界环境中的离子进行交换。

5、根部对有机养分的吸收。

植物根系不仅能吸收无机养分,也能吸收有机态养分。

这是二十世纪初随着无菌技术和同位素技术的应用而得到证实的,当然植物并不是什么样的有机养分都能吸收,而主要是限于那些分子量小,结构比较简单的有机物,同时也与被吸收的有机物性质有关。

如大麦能吸收赖氨酸,玉米能吸收甘氨酸,大麦、小麦和菜豆能吸收各种磷酸已糖和磷酸甘油酸,水稻幼苗能直接吸收各种氨基酸,和核苷酸以及核酸等。

近年来,使用微量放射自显影的研究指出,以14C标记的腐殖酸分子能完整的被植物根所吸收,并可输送到茎叶中。

(三)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

植物通过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称为根外营养。

根外营养是植物营养的一种方式,但只是一种辅助方式。

生产上把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植物叶、茎等地上器官上,称根外追肥。

一、根外营养的机理。

根外营养的主要器官是茎和叶,其中叶的比例更大,因而,人们研究根外营养机制时多从叶片研究开始,早期认为叶部吸收养分是从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最后通过质膜而进入细胞内。

现在多认为:

根外营养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角质层上的裂缝和从表层细胞延伸到角质层的外质连丝,使喷洒于植物叶部的养分进入叶细胞内,参与代谢过程。

二、根外营养的特点

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和转化。

如磷、锰、铁、锌等;某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赤霉素、B9等,施入土壤易于转化,采用根外喷施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2、养分吸收转化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

用32P在棉花上试验,涂于叶部,5min后各器官已有相当数量的32P。

而根部施用经15昼夜后32P的分布和强度仅接近于叶部施用后5min叶的情况。

3、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

根外追肥可提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显著地促进酶活性,从而直接影响植物体内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同时也改善了植物对根部有机养分的供应,增强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4、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

(四)影响各器官吸收的因素

植物吸收养分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现象,植物生长的许多内外因素共同对养分吸收起着制约作用。

内在因素就是植物的遗传特性,而外部因素是气侯和土壤条件。

一、植物吸收养分的基因型差异

在许多栽培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遭致死亡的地方,野生植物却能蓬勃生长。

如在海滨偶尔还受海潮侵袭的地方,海蓬子能连片生长;在pH值4.0左右的红黄壤土上,杜鹃和白茅却能正常绵延后代。

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或品系,由于产量不同,尽管植株中养分浓度相差不大,但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却相差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