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C-12,N- 14,O-16,Mg-24,Al-27,Fe-56,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NO3B.NO2C.NaNO3D.Al(OH)3
【答案】B
【解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氧化物,二氧化氮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选B。
2.下列仪器名称为“滴定管”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
为滴管,故A错误;B.
为量筒,故B错误;C.
为容量瓶,故C错误;D.
为碱式滴定管,故D正确;故选D。
3.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CH3COOHB.CH3CH2OHC.Cu(NO3)2D.氨水溶液
【答案】A
【解析】A、乙酸为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故A正确;B、乙醇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硝酸铜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故C错误;D、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注意明确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为能否完全电离。
一般而言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
本题的易错点为D,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Al(OH)3
Al2O3+3H2OB.4NH3+5O2
4NO+6H2O
C.2Al+Fe2O3
2Fe+Al2O3D.2NH3+H2SO4= (NH4)2SO4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D、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C。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H2SO4B.NaHSO4C.NH3D.NH4Cl
【答案】D
【解析】A.H2SO4属于酸,水溶液中电离显酸性,不水解,故A错误;B.NaHSO4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溶液显酸性,故B错误;C.NH3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D.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故D正确;故选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的固定”过程氮元素一定被氧化
B.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
C.氮氧化物会造成“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危害
D.长期放置的浓硝酸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2的缘故
【答案】A
【解析】A.“氮的固定”过程氮元素一定被氧化,如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反应中氮气被氧化,工业合成氨反应中氮气被还原,故A错误;B.因为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无法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冶炼铝,工业上通常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金属铝,故B正确;C、氮氧化物不仅能形成酸雨,而且还成形成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故C正确;D.浓硝酸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二氧化氮溶于浓硝酸而使溶液呈黄色,所以浓硝酸常常显黄色,故D正确;故选A。
7.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1-的浓度比为1:
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
A.浓盐酸B.NaCl 固体C.浓氨水D.NaOH 固体
【答案】C
【解析】A.加入浓盐酸,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减小,氯离子浓度增加,导致NH4+与Cl-的浓度比变得更小,故A错误;B.加入NaCl固体,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后,增加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并保持铵根离子浓度不变,导致NH4+与Cl-的浓度比变得更小,故B错误;C.浓氨水,通过增加一水合氨浓度从而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增加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并保持氯离子浓度不变,可以使NH4+的浓度与C1-的浓度比为1:
1,故C正确;D.加入NaOH固体,会发生反应:
NH4++OH-=NH3•H2O,NH4+越来越少,氯离子浓度不变,导致NH4+与Cl-的浓度比变得更小,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氯化铵是典型的强酸弱碱盐,由于NH4+水解,导致溶液中c(NH4+)<c(Cl-),溶液呈酸性,为了配制NH4+与Cl-的浓度比为1:
1的溶液,须加一定量的酸性物质并保持氯离子浓度不变,抑制水解;或增加铵根离子浓度;或减少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如:
①通入氨气,如题中加入浓氨水;②加入含铵根离子,不含氯离子的盐,如硝酸铵晶体;③加入适量硝酸银,减小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等。
8.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中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
C.干冰(CO2)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氯化钠溶于水,混乱度增加,△S>0,故错误;B、气体生成固体,混乱度减小,△S<0,故正确;C、干冰升华,固体转化成气体,混乱度增大,△S>0,故错误;D、有气体生成,混乱度增大,△S>0,故错误。
考点:
考查熵增和熵减等知识。
9.下列数据不一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
A.活化分子百分数B.化学平衡常数
C.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D.水的离子积常数
【答案】B
【解析】A、升高温度,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故A不选;B、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和反应的吸放热之间有关系,只有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常数增加,但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常数减小,故B选;C、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温可以使电离平衡常数增加,故C不选;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D不选;故选B。
10.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氨之间存在下列平衡:
2NO2(g)
N2O4(g)ΔH<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温度130℃,压强3.03×105PaB.温度25℃、压强1.01×105Pa
C.温度130℃、压强5.05×104PaD.温度0℃、压强5.05×104Pa
【答案】C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
CaCO3+2H+=Ca2++CO2 ↑+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2H2O
C.铜与过量浓硝酸反应:
3Cu+8H++2NO3-=3Cu2++2NO ↑+4H2O
D.FeCl2 溶液与稀硝酸反应:
3Fe2++4H++NO3-=3Fe3++NO ↑+2H2O
【答案】D
【解析】A.醋酸是弱酸要写成分子式的形式,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故A错误;B.向AlC1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
A1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C.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的反应为Cu+4H++2NO3-═Cu2++2NO2↑+2H2O,故C错误;D.FeCl2 溶液与稀硝酸反应,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硝酸本身被还原成一氧化氮,离子反应为:
3Fe2++NO3-+4H+═3Fe3++NO↑+2H2O,故D正确;故选D。
12.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
N2O(g)+CO(g)
CO2(g)+N2(g) 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1,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
ΔH1=ΔH+ΔH2
B.由图2 可知:
ΔH=-226 kJ/mol
C.由图2可知:
反应①的反应速率比反应②快
D.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Pt2O+和Pt2O2+
【答案】B
【解析】A.①N2O+Pt2O+=Pt2O2++N2△H1,②Pt2O2++CO=Pt2O++CO2△H2,结合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N2O(g)+CO(g)=CO2(g)+N2(g)△H=△H1+△H2,即ΔH1=ΔH-ΔH2,故A错误;B.由图2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焓变△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135kJ/mol-359kJ/mol=-226kJ/mol,故B正确;C.由图2有催化剂的图像可知,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相同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反应①的反应速率比反应②慢,故C错误;D.①N2O+Pt2O+=Pt2O2++N2△H1,②Pt2O2++CO=Pt2O++CO2△H2,反应过程中Pt2O+和Pt2O2+参与反应后又生成不需要补充,故D错误;故选B。
13.25℃时,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如下:
N2(g)+3H2(g)
2NH3(g)ΔH=-92.4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C.1molN2(g)和3molH2(g)的总键能大于2molNH3(g)的总键能
D.在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
【答案】D
【解析】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因此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v(正)减小,v(逆)减小,故B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1mol N2(g)和3 mol H2(g)的总键能小于2 mol NH3(g)的总键能,故C错误;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 mol H2进行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92.4 kJ,故D正确;故选D。
14.对下列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a)根据检流计(G)中指针偏转的方向比较Zn、Cu 的金属活泼性
B.图(b)根据导管中液面的变化判断铁钉发生了析氢腐蚀
C.图(c)根据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测定稀HCl和稀NaOH溶液的反应热
D.图(d)根据两只烧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判断2NO2(g)
N2O4(g)的热效应
【答案】B
【解析】A.Zn、Cu形成原电池,锌活泼性强的为负极,检流计的指针偏向正极Cu,所以能够根据指针偏向确定正负极,即可判断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B.在氯化钠溶液中铁发生吸氧腐蚀,试管中压强减小,导管中液面上升,发生的不是析氢腐蚀,故B错误;C.中和热测定应选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之间来反应,故C正确;D.热水中颜色深,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B。
15.一种锂铜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
在该电池中,非水系电解液和水系电解液被锂离子固体电解质陶瓷片(Li+交换膜)隔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陶瓷片允许Li+通过,不允许水分子通过
B.放电时,N极为电池的正极
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Cu-2e-==Cu2+
D.充电时,接线柱A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答案】D
【解析】A、非水系电解液和水系电解液被锂离子固体电解质陶瓷片(Li+交换膜)隔开,则陶瓷片允许Li+通过,不允许水分子通过,故A正确;B、放电时,金属锂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M是负极,N为电池的正极,故B正确;C、充电时,阳极反应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