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9994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docx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docx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

(第5章第2、3、4、5节)

一、选择题

1.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

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

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

2.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减少大气中CO2

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3.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

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4.有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

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

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占

,植物性食物占

,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

5.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项目

被鳞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

鳞翅目幼虫粪便中含有的能量

鳞翅目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

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的能量

能量(J)

419

209.5

146.65

62.85

A.鳞翅目幼虫摄入419J的能量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同化1047.5J的能量

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

C.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

D.某一最高营养级消费者与其相邻的一低营养级消费者相比,能够获得的能量较少

6.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少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7.右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

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

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该图中不包括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图中b=h+c+d+e+f+i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9.农田中存在水稻、螟虫、青蛙三种生物,其生物量的变化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水稻,乙是螟虫,丙是青蛙

B.从第一年到第五年,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C.第六年,由于大量捕捉青蛙,三种生物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D.假如第七年适量喷洒农药,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稻减产

10.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11.下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碳元素在c1→c2→…中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其传递是单向的

C.d表示的是微生物

D.

说明物质和能量在a和b之间是双向流动的

1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B.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C.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行为信息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1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A.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D.老马识途

14.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对生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这一物理信息使得蝙蝠能够捕食猎物,躲避敌害

B.菊花接受的日照长短这一化学信息使得菊花能够适时开放

C.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植物间也存在信息的传递

15.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

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

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

16.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

C.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17.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  )

 

18.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19.下列各项措施中,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A.适当增加物种的数量B.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C.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D.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

20.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c、d、b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若M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度,我国从南向北木本植物的丰度变化的趋势是b―→d―→c―→a

C.若a―→c―→d―→b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M表示生物个体的数量

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二、非选择题

2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被自己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下表列出四个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入射日光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与总初级生产量的比值:

玉米田

荒地

Meadota湖

CederBog湖

1.6%

1.2%

0.4%

0.1%

23.4%

15.1%

22.3%

21.0%

(1)四个生态系统中,光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的比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2)下图表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

请绘制由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

(3)根据第

(2)小题的信息,在下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丙种群的情况。

22.下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碳在大气圈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________过程,②表示的是________关系,过程③表示的生理活动主要是在细胞内________中完成的。

④表示的是________作用。

(3)若图示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其中有1.3×109kJ的能量传递给B种群。

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的能量至少是________kJ。

 

(4)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________,但由于各营养级生物不能利用在代谢中产生的________能,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的特点。

(5)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会加剧________效应。

减缓此效应的措施有(答出一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

来自雷鸟,

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_kJ。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J

储存能量/106J

呼吸消耗/106J

A

900

200

700

B

100

15

85

C

15

2

13

D

18

60

12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________。

24.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甲、乙、丙3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1)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________________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自动调控模型,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①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________变化起决定作用。

②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含高残留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

已知水中X的质量分数为0.003mg/L,请分析说明:

能量(kJ)

1.6×109

1.2×109

1.1×108

9.8×107

2.9×107

0.037

0.036

0.35

0.39

3.40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有________。

②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绘出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食物网。

(4)2011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于7月28日下午形成并两度升级为超强台风,从生成到结束给沿途多个地方带来严重创伤。

下列有关灾后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后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降低

B.灾后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C.灾后恢复当地生态平衡的最好措施是大量引入不同物种

D.灾后当地居民应全部搬离原驻地

 

期末备考试题章节备考试题5答案

(第5章第2、3、4、5节)

一、选择题

1.解析 光照强度适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但不能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海水深度不同,能透过海水的光的波长不同,分布的藻类不同;藻类固定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开始,同时把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

答案 D

2.解析 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CO2进入无机环境。

生活中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途径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减少生物群落排放到大气中的CO2量。

碳在生物体内(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目前,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 B

3.解析 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并没有被次级消费者同化,因此不能包括在④途径中;②是由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也就是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③是由第三营养级传递给第四营养级的能量,④是次级消费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因此②>③+④;①是生产者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因此②为①的10%~20%;由于食物链的相邻营养级之间都是捕食关系,因此能量流动不可逆转,具有单向性。

答案 A

4.解析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M一定比昆虫获得的总能量m1和鸟获得的总能量m2大。

答案 C

5.解析 由表可知每摄入419J能量,便有419-209.5=209.5(J)的能量被同化,按照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鳞翅目幼虫每同化209.5J(即摄入419J)的能量,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同化1047.5J的能量;食物中的能量是419J,用于生长的能量是62.85J,故只有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生物体不能利用热能进行同化作用,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能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是指高营养级消费者的能量要少于低营养级,并非高营养级的每个个体的能量都要少于低营养级。

答案 D

6.解析 根据题图中的双箭头的位置,可推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由此可知丁不在食物链上,故能量含量最少的应是丙。

答案 C

7.解析 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麻风树是第一营养级,则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e则是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 A

8.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b=粪便量h+同化量c,A项错误;B项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除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再乘以百分之百,即

×100%;C项中兔是第二营养级,狼是第三营养级,狼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D项中,缩短食物链可以使能量更多地被利用,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

答案 C

9.解析 由不同生物的生物量对比可判断:

甲、乙、丙分别为水稻、螟虫、青蛙;由三种生物的生物量变化知,前5年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由第六年生物量变化情况可知:

青蛙的减少是稻田施用农药的结果,若第七年再施用农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减产。

答案 C

10.解析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摄入量=同化量+未同化量(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因此该题中羊的同化量为n-36%n=64%n。

由于条件不足,无法计算羊的贮存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答案 A

11.

解析 由图可知,a是生产者、b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群落包含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错误;c1→c2→…表示食物链,它本身是单向的,故碳元素在其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碳元素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B正确;d表示分解者,有些动物如蚯蚓、蜣螂等也是分解者,C错误;能量的流动方向是单向的,D错误。

答案 B

12.解析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等;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而不是行为信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

答案 C

13.解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飞蛾扑火是通过光,属于物理信息;花香引蝶、老马识途都是通过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答案 A

14.解析 物理信息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菊花接受的日照长短是光信息,属物理信息。

答案 B

15.解析 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的生长有害,而对单子叶植物的生长却起促进作用。

虽然生长素类似物是化学物质,但不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不属于信息传递。

答案 D

16.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推理能力。

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A正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正确;生态农业利用了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没有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D

17.解析 A、B各有2条食物链;C、D各有4条,但D生产者有3种,故D稳定。

答案 D

18.解析 一个过程的结果反过来作用于这个过程,称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加强,就叫正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减弱,就叫负反馈调节。

池塘早期,藻类的增多(过程),导致水蚤增多(结果),结果藻类减少(减弱),故属于负反馈调节;池塘后期,水体污染(过程),导致大量水蚤死亡(结果),从而使水体进一步污染(加强),故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 B

19.解析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取决于完善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反之越小。

因此适当增加物种的数量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减少了物种数量,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不是增加种类,只是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不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答案 A

20.解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营养级别越低能量越多,呈金字塔形状,故一般情况下,食物链中营养级较低的生物,数量也越多。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看图、作图的能力。

答案 

(1)玉米田 荒地

(2)

(3)

22.解析 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含碳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又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通过食物链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由图可知,若E的能量中1.3×109kJ传递给B,则E的能量中4.5×109kJ传递给D和C,又因为E到A的两条食物链中,A都是第三营养级,所以A至少得到的是4.5×109×10%×10%=4.5×107(kJ)。

物质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案 

(1)CO2 含碳有机物 

(2)光合作用 捕食 线粒体 分解者的分解(或分解者的呼吸) (3)4.5×107

(4)能量流动 热 逐级递减(或单向逐级递减) (5)温室 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严格控制化学燃料的燃烧,并提高能量利用率;开发除化学燃料以外的新能源,如水能、核能、太阳能等,减少CO2的排放量(答案合理或写出上述内容中的任意一项即可)

23.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雪兔和狼之间只有一个箭头联系,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北极狐的能量有三个来源,雷鸟提供

,植物提供

,雪兔提供

,若北极狐增加的能量为80kJ,则植物增加的能量为80×

÷20%÷10%+80×

÷10%+80×

÷20%÷10%=3600(kJ);从图乙中可以看出C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B、D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9×108J,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100×100%=18%;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来看,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因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正在增加。

答案 

(1)捕食 

(2)3600 (3)分解者 (4)9×108 18% 增加

24.解析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的,湖泊受到污染,物种减少,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

从图A中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 

(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甲―→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生物种类减少,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4)不同。

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

25.解析 (3)表中的能量、X含量都能作为确定生物营养级的依据。

(4)台风造成许多生物死亡,所以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降低,其恢复力稳定性升高,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要恢复原地区的生态平衡,最好的措施不是大量引入不同物种,而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

另外,台风无固定的登陆地点,灾区人民没必要全部搬离。

答案 

(1)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缺一不可) 

(2)①负反馈 种群密度(种群数量) ②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降低环境容纳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①甲和乙

② (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