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949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

《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

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2019-2020年初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补下列名句中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

(12分)

 

(1)无意苦争春,         。

         ,只有香如故。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肠断白蘋洲。

(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5)           ,西北望,射天狼。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         ,

           。

(7)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          ,     

        ”来形容。

(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8)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思念亲人的诗句,请你写出一篇中能体现这一情感的连续的两句:

            ,            。

2.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加以删减,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3分)

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向远处的青山极目望去,峰峦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伸向远方。

答:

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       ,      ,       。

3.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3分)

第二单元综合学习后,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万岁”主题演讲,校长也参加了。

①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

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②气氛非常热烈得很。

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

③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①句改为:

                               

②句改为:

                               

③句改为:

                               

4.下面是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榜样人物统计表,请用一句话根据说明下面统计表反映的情况,并简要谈谈你对这种情况的看法。

(4分)

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榜样人物统计表

榜样人物数、所占比例

人物

合计(人数)

占榜样总人数比例(%)

少年名人

11

6.4%

著名人物

130

76%

普通百姓

30

17.6%

 

(1)概括反映的情况:

                                                      

(2)看法: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5-7题。

(6分)

赤壁

杜痒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痒:

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

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

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城赤壁门楼

5.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1分)

6.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        ”一句同说一事:

“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         ”一句同说一事。

(2分)

7.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

(50字左右)。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8-12题(12分)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是为何谷?

”对曰:

“为愚公之谷。

”恒公曰:

“何故?

”对曰:

“以臣名之。

”桓公曰:

“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对曰:

“臣请陈之:

臣故畜 ①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

‘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牸,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

“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

“此夷吾②之过也。

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若有见④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⑤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请退而修政。

[注]①牸牛:

母牛。

②夷吾:

即管仲。

③咎繇:

人名,法官。

④见:

被。

⑤狱:

法律、案件。

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以臣名之(       )  

(2)臣故畜牸牛(         )

(3)公诚愚矣(       )  (4)管仲正衿再拜曰(       )

9.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1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译:

                                   

11.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12.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              ,“修政”的内容是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眼 睛

  黄昏,诗人常到湖边公园寻找灵感。

公园有几排长椅,一对对亲密偎依的情侣给美丽的日落景观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情调,诗刊上便常出现这位诗人写的爱情诗。

一天黄昏,一条长椅上出现了一个长发姑娘。

她的背影看上去很美。

别的椅子上都是坐着一对,形单影只的她自然引起诗人的注意,于是诗人就朝她走了过来,这才发现她有一双好美的眼睛:

似清泉、似山溪、似月光下光波…… a 。

姑娘端坐着一动也不动,神色沉静,似陶醉在日落的美景中……诗人回去了,就写了一首关于她眼睛的诗。

此后,诗人每天黄昏都到公园去,那姑娘也总是端坐在那儿。

诗人感觉到自己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渴望。

终于,他控制不住自己了,让自己写的有关她眼睛的诗做媒,去和她相识。

然而,姑娘的话让诗人大吃一惊――“其实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是个盲女。

”诗人不信。

“我何必骗你。

”姑娘认真地说。

诗人心里的渴望很快退潮般消失……诗人好久没再去公园。

一个多月后,诗人又到公园去。

那姑娘还是坐在那儿,只是身旁多了个英俊的小伙子。

那小伙子搂着姑娘的肩头,很亲密。

诗人不由自主地走过去……

“我是个盲人,你不后悔?

”姑娘问小伙子。

“不后悔!

永远不后悔!

”小伙子回答,“我就是你的眼睛!

听了这句话, b ,“我就是你的眼睛”,好诗!

然而,诗人并没用笔把这首诗写出来,只是默写在他心里。

诗人又好久没有到公园去过。

当他再一次去公园见到那姑娘已是三个月之后。

那天,黄昏的景色很美:

燃烧的斜阳,朦胧的远山,展翅的白鹤,平静的湖水闪着金光……可是,姑娘身旁却没有了那英俊的小伙子。

诗人怀着一种异样的心情走了过去,发现在姑娘俊俏的脸上有两道泪痕。

“你……怎么啦?

“你,你是谁?

”姑娘问。

“我是那个……诗人。

你男朋友呢?

姑娘沉默了一阵,才开了口:

“车祸……死了。

两个月前,我们去登记结婚,为了救一个小孩,他……”  c 然后在姑娘身旁坐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诗人终于鼓起勇气,说:

“我愿意……做你的眼睛。

”“我有眼睛”。

姑娘顿了一下,接着说:

“他临死前,要医生把眼角膜移植给我,手术成功了。

是他给了我一双眼睛……”从此,诗人不再写诗了。

(原载2001年3月24日《新华日报》)

13.a.b.c处分别填上一句,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诗人心里一震②诗人心里一阵悸动③诗人的心儿颤抖了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4.文中画浪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试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2字)(2分)

答:

                                   

15.文中小伙子说的“我就是你的眼睛”和诗人说的“我愿意……做你的眼睛”的含意有什么异同?

试作简述。

(2分)

答:

同:

                                 

异:

                                 

16.文章以         为线索,采用抑扬笔法,例如写          

      为“扬”,写                      “抑”。

(3分)

17.对结尾“从此,诗人不再写诗了”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诗人感到自己不懂真正的爱情,写不好爱情诗。

B.诗人的爱情生活受到打击,无心写诗。

C.姑娘与小伙子的爱情经历就是最动人的爱情诗,最好的文字都不能尽情展现。

D.诗人懂得真爱往往只有一次,一旦错过便永不再来。

诗人不想再以爱情诗为媒获得爱情。

18.你学过的课文《致女儿的信》中,也阐述了爱情的真谛,结合上文写一段对爱情的理解的文字(30字左右)(2分)

答:

                                    

                                      

                                     。

思想的尊严

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

 

我久久地凝视着帕斯卡尔这句话,陷入深远而痛苦的沉思:

思想在人的存在中,到底居于什么地位呢?

如果一个人没有思想,他和一段木头,一头役畜,一块石头有何区别呢?

人类的全部进步史都是思想在推动。

是思想使第一个猿人拿起一块尖利的石头猛击野兽的头;是思想使第二猿人把尖利的石头缚在木棍上造成人类祖先的第一支枪;是思想造成了人类第一所学校,得以把人类积累的智慧像火炬接力般一代代传下去……人类每前进一步,都是思想的作用,是思想鼓舞林肯的废奴运动,把美国历史推向辉煌。

是思想激励孙中山把一个古老衰朽的帝国从猪尾巴与小脚中解救出来。

然而,人类历史上思想给思想者从未带来过尊严,而经常是折磨、迫害、牢狱和死亡!

思想犯戴枷长街行时,没有思想的群氓往他的脸上吐痰唾。

秋瑾是一个谭嗣同式的思想犯,被杀头后,“人民”用馒头沾她的鲜血吃。

古拉格群岛上,把一个有思想的诗人的手指头折断,用饥饿折磨他,使诗人丧失一切诗思,变成一头只知饥饿和断指疼痛的牲口。

我搞不懂尊严的思想为思想者带来的反而是卑贱和死亡……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罗素说:

“人们对思想的恐惧远远超过对地球上任何东西的恐惧――甚至超过对死亡的恐惧。

”蒙台涅说:

“思想像利刃一般危险,甚至对思想者本人。

没有任何一个牲畜能面对闪烁的光芒而不眨眼。

”原来如此。

中国二千前一个服苦役的农民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点点思想的光芒就把整个庞大的秦王朝吓坏了,它一下子就冲垮了千秋万代永不变“姓”的权力血缘继承的神圣的原则。

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怪不得马克思愤恨地说:

“德国对一切有头脑的人不能忍受,一切思想一冒头就被镇压下去了,极端的愚昧支配了一切!

”原来思想能破除迷信,冲破禁忌,揭穿骗局,照亮黑暗,嘲弄神圣,危及特权,动摇宝座。

王宫里的人用血与火来对付思想者,实在是很自然的事。

既然思想不能带给思想者尊严,为什么人类的思想者还要前赴后继,冒着杀身之祸去顽强地思考呢?

这个千古疑问,在仇视思想者那里找不到答案,在不思想者那里也找不到答案,这答案只能去思想者那里寻找了。

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是说,如果人不思想,就变成一头猪,猪除了在污浊中打滚然后任人宰割,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