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9159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docx

《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docx

烈士陵园设计说明120概要

濮阳“烈士陵园”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1.1设计依据

1、濮阳县经纬测绘有限公司提供的测绘图.

3、河南省城建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的招标文件HNCJ-15-0103.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

1.2项目状况

1.2.1区域位置

濮阳“烈士陵园”项目基地位于濮阳市濮阳县南环路中段路南。

烈士陵园的北侧为南环路,西侧有规划路,东侧则是马颊河从陵园周边穿过。

项目基地总体来说:

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1.2.2用地条件及项目概况

濮阳烈士陵园的总用地面积35亩。

主要建设内容:

一是重新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铺设纪念广场、建设烈士纪念馆、管理用房;二是建设各类纪念雕塑墙和碑体、对纪念展馆进行装修和采用声光电模拟作战现场等现代技术、触摸电子屏自动翻页查阅烈士生平和先进事迹等;三是对烈士墓区进行改造,修建烈士陵园道路、绿化等。

另外,建设的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其中纪念馆建筑为30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三层,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建筑层数2层。

1.3规划构思

1.3.1设计理念

本项目属于“再生型”的烈士陵园规划设计。

由于旧有的纪念馆建筑功能不能符合新时代,新设备的使用要求,故在原有的陵园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建设。

在规划中不仅仅体现出烈士陵园的纪念性,同时也注重表达陵园的文脉性。

规划在保持现有的规划格局的基础上,对空间的序列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理,使得序列更加完整,同时也保留了现有建筑的一些元素,使得新老建筑之间传达出一种联系,表现出场所的文脉特性。

同时,规划建筑也更重视陵园建筑的公众性。

在保持纪念性建筑严肃规整的一面的同时,也作出了人性化的改变,烈士陵园也同时作为城市绿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整个城市的绿化体系中。

1.3.2交通组织

濮阳烈士陵园在北侧临濮阳县南环路,西侧临城市规划路。

结合项目基地的人流和现有的道路交通条件在在南环路上设置了基地的主要出入口。

由主入口进入后可分别进入业务用房和纪念馆建筑。

1.3.3空间流线

濮阳烈士陵园的规划设计中设计了两条轴线,空间的序列以“起”“承”“转”“接”“升”“终”来组织整个园区的流线。

基地北侧的广场作为整个规划序列中的“起”,由入口广场进入的南北轴线的陵道作为空间序列中的“承”。

同时把人流导向了烈士纪念碑所在。

烈士陵园的纪念广场作为整个空间序列中的“转”,在烈士纪念碑的周边以植物的围合来突出空间的概念。

人流在此汇集后可分别由东西两侧进入业务辅助用房和烈士陵园的纪念馆建筑。

外来人员的主要纪念性活动就在东西向的轴线上进行。

由纪念碑向东走是陵园中的谒陵道,这是整个空间序列的“接”。

为了强调这一空间序列,在烈士纪念碑的纪念广场和谒陵道之间设置了两根望柱,以此来突出这一空间序列。

在在走过近70米长的谒陵道后则进入了整个陵园的核心纪念广场和纪念馆。

这是整个陵园空间的高潮部分,为了突出这一建筑的主体,我们设置了2.7米的高台,纪念馆内有与城市相关的爱国教育展览陈列,也有祭祀活动相关的展览陈列。

1.2.4绿地景观系统

濮阳烈士陵园整修改造工程是在原有的陵园基础上进行涉及的,园区的绿化设计以维护现有园区的大生态环境平衡为宗旨,在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植物和植物资源的前提下,把不断提高树木覆盖率和风景环境质量作为绿化规划的主要原则。

为了突出墓园性质的植物配置原则,并考虑烈士陵园作为城市公园的潜在作用,着眼于适用,美观,经济的原则,以造成肃穆优美的陵园景观。

濮阳烈士陵园的在规划设计中采用了线面结合的景观设计手法。

陵园以中间的东西轴线作为主要的祭祀场所,在景观的配置上以线形风景为主,以陵道空间来体现景观的深远。

在纪念场所的两侧则是面状的风景,以大面积的种植绿化来弱化城市交通对于陵园整体环境的干扰,营造出寂静,深远,庄严肃穆的心理感受。

在谒陵道两侧种植行列树,强调陵道的深远,起到引导和暗示的作用。

在零道两侧的陵园中,其陵园的主要定位是游园性质,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补充,主要种植景观树,以形成春夏秋冬各个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观个特色,园区四周则种植保护性树种。

整个陵园的绿化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以松柏等常绿树种为主体,辅以大片的黄杨,侧柏,地柏以及迎春。

连翘等灌木塑造出陵园空间庄严古朴的氛围,同时陵园的景观体系也可以形成完整和富有层次的景观绿化系统。

各区按照性质的不同布置休息区,小径,雕塑小品等,为参观者提供良好的休息活动场所,使绿化与地形。

建筑物,铺地,水体等要素共同构成不同的景观特色。

1.4建筑设计

1.4.1规划布局

濮阳烈士陵园在总体规划设计中考虑了原有的建筑平面布局,在遵从原有设计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造。

首先,在主入口的选择上,把原有的入口往西侧挪移和原有的纪念碑形成一个南北向德空间轴线。

其次整改了业务附属用房,使其在平面组织上和东西向的轴线形成对景。

同时也考虑将来在西侧规划路上开口,次入口作为后勤业务用房的单独出入口。

整改后的建筑空间以一个“L”的轴线组合完成了整个祭祀活动的序列组织。

1.4.2设计风格

本方案建筑设计强调简约明净的现代建筑风格,抛弃不必要的装饰元素,以大尺度,全方位的幕墙形式展现了祭祀性建筑的宏伟性和庄重感。

1.4.3建筑功能

濮阳烈士陵园建设的总建筑面积按设计招标文件为5000平方米,其中修建的纪念馆建筑3000平方米,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

在实际的设计中,纪念馆建筑设计层数三层,建筑高度14.4米,建筑面积2986.83平方米。

业务用房设计层数2层,建筑高度8.25米,建筑面积1989.80平方米。

设计地上总建筑面积4976.63平方米,容积率0.21。

业务用房的主要功能设置为后勤管理办公用房,每层的建筑层高为3.9米。

烈士陵园纪念馆建筑层数三层,一层层高设计为5.4米,二层层高设计为4.5米,三层层高设计为4.5米。

其中一,二层为爱国教育展览陈列,三层为相关祭祀活动的展览陈列。

正对烈士陵园纪念馆设计有纪念馆的主体纪念雕塑,纪念馆背后有原有陵园的“日月永恒”主题雕塑,和纪念馆建筑形成前后对景。

1.4.4建筑外形

纪念馆建筑在设计中注重表现建筑的庄重和肃穆,建筑整体体形简单,方形的建筑盒子从中间劈开以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寓意革命烈士在濮阳解放中的开创性作用。

1.4.5建筑材质

濮阳烈士陵园的主要材质为玻璃和石材。

主楼外立面主要采用了石材,石材上面刻画浅浮雕。

玻璃材质则在厚重的石材中显出一丝空明。

石材采用红色,中间施以白色的石材质作为装饰。

建筑试图通过中国传统的红白二色来表现“生与死”的概念。

1.4.6消防设计

规划设计的烈士陵园纪念馆耐火等级为二级,,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有两部封闭楼梯间。

楼梯间的出入口离最近的室外出入口不大于15米。

 

1.5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

2.1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10

其它国家规范及标准

甲方提供招标文件国家规范及标准

2.2设计条件

基本风压:

0.45KN/m2

基本雪压:

0.40KN/m2

地震设防烈度:

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15g

设计地震分组:

第二组

场地类别:

依据实际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依据实际地质勘察报告

设计荷载:

依据实际房间功能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

2.3设计标准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设防类别:

标准设防类(丙类)

抗震等级:

三级框架

2.4结构选型及基础选型

业务用房及纪念馆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业务用房平面不规则,采用抗震缝分为三个体型规则结构体块。

基础暂采用独立基础,具体依勘察报告提供土质情况定。

2.5结构选材

主楼: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基础垫层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钢筋选HRB335、HRB400级钢筋。

2.6采用计算软件

计算软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系列软件PKPM系列软件。

第三章给排水设计说明

2.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灭火器设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8.《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9.业主的设计要求及相关的市政资料

2.2设计内容

本区设有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

2.3水源和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从两条市政管道上分别引入一条供水管,在本区主干道上呈环状布置,以提高供水可靠性,供水干管管径为DN200。

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0.30MPa。

2、本区最高日用水量为6m3/d。

3、系统设计:

给水系统采用由市政管网直供的供水方式。

2.4排水系统

1、本区最高日排水量为6m3/d。

2、室内排水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本区排水系统采用普通伸顶通气排水系统。

2.5雨水系统

1、建筑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系统。

2、本区室外雨水由室外雨水管道及雨水排水沟收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

2.6消火栓给水系统

1、本区设置室外消火栓,按5000m3<V≤20000m3的多层公共建筑进行室外消防给水设计,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

2.7灭火器配置

本工程按A类火灾中危险级配置3kg装手提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器。

2.8管材

1、室内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室外给水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给水管。

2、室内排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中空壁消音管;室外雨污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

第五章暖通设计

5.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41/075-2006)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J50176-93)

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9、建筑专业条件图和甲方要求

5.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濮阳市濮阳县南环路中段路南,设计地上总建筑面积4976.63平方米。

其中,纪念馆建筑设计层数三层,建筑高度14.4米,建筑面积2986.83平方米。

业务用房设计层数2层,建筑高度8.25米,建筑面积1989.80平方米。

设计范围:

本专业设计内容为各单体中央空调、通风、防排烟设计。

5.3室外、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及标准

5.3.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参考安阳)

冬季: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0.9℃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0℃

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0%

室外平均风速1.9m/s

冬季主导风向及频率C32%SSW11%

大气压力101.79kPa

夏季: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1.0℃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7℃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3℃

室外平均风速2.0m/s

夏季主导风向及频率C28%SSW17%

大气压力99.66kPa

5.3.2空调房间室内设计参数

主要房间名称

夏季

冬季

新风量

允许噪声值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m3/(h.人)

dB(A)

展览馆、陈列馆

26

55

18

19

≤45

办公室

26

55

20

30

≤45

会议室

25

55

18

20

≤45

大堂、门厅

27

60

18

10

≤50

文物库房

26

55

18

按2次/h换气

≤45

5.4空调冷热源

纪念馆建筑面积2986.83平方米,估算夏季空调冷负荷为304KW,冬季空调热负荷为213KW;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约1989.80平方米,估算夏季空调冷负荷为205KW,冬季空调热负荷为143KW。

各单体冷热源均采用变频热泵多联机系统,空调室外机分别放置于各建筑屋面。

5.5空调形式

1、各空调房间均采用多联空调室内机加独立新风的空调形式。

气流组织依据吊顶形式采用上送上回或侧供送上回。

新风处理机组设置在吊顶或空调机房内。

2、室内机根据房间结构自身的特点,结合装修,采用四面出风嵌入式室内机,或天花板内置风管式室内机。

5.6空调自动控制

1、变频多联空调机组每台室内机匹配有线遥控器,可独立进行开、关控制;运转条件设定;运转模式设定;温度设定。

2、当送、排风温度大于70°C时,防火阀熔断关闭,并输出电信号,关闭对应的送、排风机。

3、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控制中心应能立即停止所有运行中的空调通风设备。

5.7通风系统

1、各楼内卫生间均设置机械排风装置,自然补风,换气次数为10次/h。

2、无窗房间设置机械排风装置,自然补风,换气次数为2次/h

5.8消防及防、排烟设计

1、长度超过20米内走道、面积超过300m2的房间均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开窗面积大于房间面积的2%。

2、中庭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开窗面积大于房间面积的5%。

3、通风送、回风总管穿过机房或防火分区的隔墙和楼板处设置70℃熔断关闭防火阀;

第六章电气设计说明

6.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

6.2设计范围

设计的专业范围包含:

1.供配电系统;2.防雷与接地保护系统;4.弱电系统(包括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络,监控系统);5.电气节能。

6.3供配电系统

6.3.1规划原则和设计要求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根据本工程用电特点,因地制宜地搞好配电系统的规划,确保供配电网架可靠、经济合理。

(2)变配电所的选址按照接近负荷中心,供电半径在200米之内,进出线方便的原则进行布置,降低电能损耗,节约有色金属,减少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质量。

(3)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定性、定量地预测出合理的用电负荷。

(4)合理布局,减少迂回和交错,系统设置满足分期实施、逐步发展、远近结合、灵活多变的要求。

6.3.2供配电设计

(1)负荷等级:

本项目各单体均为多层建筑,均按三级负荷供电。

(2)供电电源: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5000㎡,用电负荷估算400KW,采用箱变供电,在园区绿化内设一台500KVA箱变,箱变高压电源引自市政。

变压器选用接线组别为D。

Yn11的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荷率控制在70~85%之间。

电力电缆采用电缆埋地敷设。

(3)功率因数补偿均采用在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方式,补偿后其值应满足高压侧功率因数大于0.9。

6.3.3供、配电线路设计

10kV电缆选型为YJV22-10kV型,0.4kV电缆选型为YJV22-1kV型,干线均采用放射式供电到用电点。

室外电缆采用直埋方式敷设,过路处穿钢管保护。

电缆直埋或在保护管中不得有接头。

保护钢管应采取防腐措施。

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30m处,转角处、分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做固定明显标志。

电缆敷设线路凡进入建筑物、穿越广场、道路、与管道交叉或平行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均应穿管钢管或碳素波纹管保护。

各种管线离建筑物的埋设水平顺序(由近及远)宜为:

电力或电信、煤气、热力、给水、雨水、污水。

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电力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的管线。

6.4防雷与接地保护系统

本工程按三类防雷标准设防,屋顶设接闪带作接闪器防直击雷,接闪带用φ10镀锌圆钢沿屋顶周围女儿墙敷设,屋面组成不大于20×20m的网格。

屋顶所有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所有金属构件,均与接闪带连接。

利用柱内两根主钢筋通长焊接作接地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

引下线与基础钢筋网接地体相焊接。

引入建筑物的电缆金属外皮,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入口处接地。

各单体做总等电位联结。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与防雷接地,弱电接地共用接地体,为联合接地方式。

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网作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箱、柜的金属外壳,电缆金属桥架,线槽,大型金属构件均应可靠接地。

 

6.5弱电设计

6.5.1弱电系统设置

本工程设置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弱电进线由市政引入,在园区管理用房一层设弱电机房(兼安防控制室),在各单体办公、管理用房、纪念馆设电话和网络插座,休息区和纪念馆设电视插座。

电话线路干线采用HYA电缆,支线采用RVB-2*0.5型导线,宽带网进线采用多模光缆,分支线选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有线电视干线采用SYWLY-75-9型,支线采用SYWV-75-5型。

本工程设置视频监控设备一套,监控系统主机设在弱电机房。

采用彩色摄像机进行图像采集,在各楼梯出入口及走道、前室、室外主要出入口等处设摄像机;

监控中心能够对需要监控的部位进行24小时全天候安全保卫监控,同时进行视频录像处理。

6.5.2弱电管线设计

(1)综合管理,统一敷设,弱电管线设计采取电缆管道敷设方式,即把电话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网络线路、安防线路、有线广播线路等统一敷设在电缆管道的各管孔中。

(2)此次方案设计电缆管道的管材采用塑料管(硬聚氯乙烯管)保护埋地敷设。

采用塑料管敷设优点如下:

a.便于施工:

重量轻,运输劳动强度小,提工效缩工期,施工技术简单;塑料管长度均在4-6米,且便于即切割和粘接,易于弯曲、加工和接续,易躲开障碍物。

b.密闭性好,防水性能较好。

c.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有一定的绝缘性。

d.管孔内壁光滑,有利于抽放电缆和加大管道段长。

(3)沿小区主干道和线路进出设备室处铺设6孔PVC管道群,其中2根单孔管(Φ110)+2根七孔蜂窝管(7xΦ32)+2根异形五孔管(1xΦ41+2xΦ32+2xΦ28),电话、有线电视、网络、安防、有线广播等分别穿管孔敷设,在线路入户处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铺设管道。

电缆管道遇有转弯、分支、积水井以及地形高低悬殊的地点,应设置手(人)孔井。

直线段手(人)孔井间距离不大于150米。

(4)弱电电缆管道敷设的位置应在道路的人行道或绿地上,这样可以减少其它线路对弱电线路的干扰,便于今后维修。

(5)电缆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为:

人行道下0.40米,车行道下0.80米。

当管道与其他管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应满足规范及规程要求。

第七章消防设计专篇

7.1设计的主要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7.2建筑消防设计

规划设计的烈士陵园纪念馆耐火等级为一级,,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有两部封闭楼梯间。

楼梯间的出入口离最近的室外出入口不大于15米。

7.3给排水消防设计

7.3.1消火栓给水系统

1、本区设置室外消火栓,按5000m3<V≤20000m3的多层公共建筑进行室外消防给水设计,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

7.3.2灭火器配置

本工程按A类火灾中危险级配置3kg装手提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器。

7.4电气消防设计

本工程各单体设应急照明,灯具自带蓄电池做备用电源。

应急照明照度设置:

疏散走道地面水平照度不低于0.5lx,楼梯间地面水平照度不低于5.0lx。

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安装在楼梯间、疏散走道及安全出口等处。

应急照明线路采用ZRBV-3*2.5mm²导线穿SC15管暗敷,暗敷时,敷设在非燃烧体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外露配线钢管刷防火涂料。

7.5暖通消防设计

1、长度超过20米内走道、面积超过300m2的房间均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开窗面积大于房间面积的2%。

2、中庭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开窗面积大于房间面积的5%。

3、通风送、回风总管穿过机房或防火分区的隔墙和楼板处设置70℃熔断关闭防火阀;

第八章节能设计专篇

8.1设计依据

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改善河南省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制定的标准为依据。

8.2建筑专业节能设计

1、建筑围护结构分类表述

(1)、外墙类型1: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水泥砂浆(20mm)+粘土多孔砖,空心砖墙(200mm)+聚合物(无机微化玻珠)保温砂浆(40mm)+耐碱破纤网格布,抗裂砂浆(3mm)

(2)、屋面类型1:

屋顶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细石混凝土(40mm)+挤塑聚苯板(40mm)+水泥砂浆(20mm)+水泥珍珠岩(20mm)+钢筋混凝土(120mm)

(3)、隔墙类型1: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水泥砂浆(20mm)+粘土多孔砖,空心砖墙(200mm)+水泥砂浆(20mm)

(4)、普通层间楼板类型1:

水泥砂浆(20mm)+聚合物(无机)保温砂浆(15mm)+钢筋混凝土(100mm)+水泥砂浆(20mm)

2.具体保温措施

(1)、建筑围护结构采用外墙内保温的保温方式,保温材料为40厚的聚合物(无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2)、屋顶采用倒置室式屋面,保温材料为40厚的挤塑聚苯板

(3)、外窗采用普通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窗(Low-E中空玻璃)(6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