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简政与精简机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9104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兵简政与精简机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兵简政与精简机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兵简政与精简机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兵简政与精简机构.docx

《精兵简政与精简机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兵简政与精简机构.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兵简政与精简机构.docx

精兵简政与精简机构

精兵簡政與精簡機構

1精兵簡政與精簡機構精兵簡政與精簡機構[摘要]中國政府行政改革幾十年的經驗說明,不減人頭、不敢觸動既得利益群體的所謂精簡機構,是避重就輕被扭曲瞭的改革,沒有對癥下藥,具有明顯的缺陷。

行政改革應全方位,參考古人精兵簡政的思想,既減機構,也減人減事[關鍵詞]精兵簡政精簡機構行政改革毛澤東《為人民服務》一文不僅闡明瞭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且此文還提到當時延安一位非黨紳士李鼎銘先生,他向共產黨邊區政府提出瞭一條非常好的建議,為毛澤東欣然采納並加以表彰。

這條建議即精兵簡政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在進行以精簡機構為主要內容的行政體制改革,但是陷入瞭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兩三年一個循環。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改革接近十次,成效都不顯著。

精簡機構與精兵簡政都是講精簡,但內涵有所不同,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精簡機構主要是對政府部門機構的省並增減,人員的精濺是次要的。

我國當前推行的大部制改革,就屬於精簡機構的范疇。

但精兵簡政首先考慮的是減員,提高兵員質量,此外還要簡政,也就是簡化政務,同時也要減少機關和行政層級,是一個更全面的精簡工程。

精簡機構與精兵簡政可以說是行政改革中的兩種不同思路,本文擬對二者作些比較並就我國當前行政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2古代王朝的精兵簡政精兵簡政是先秦兵傢提出的一項治軍治國思想,在孫吳兵法中有不少論述。

孫武和吳起都強調軍隊組織編制的精簡,強調組織功效,治眾如治寡,合軍聚眾,兵非益多,兵員要訓練有方,講究效率。

吳起在提出組織選鋒、練銳編制精兵的同時,還主張法令省而不煩,即簡政。

減少不必要的官僚層級,排除食利階層的政治幹擾,使政令貫通,凡戰即可令不煩而威震天下。

兵傢思想的精髓就是講究效率,講以最少的付出獲取最大的收益,精兵簡政體現的就是兵傢效益思想精兵簡政作為一項國策不僅用於治軍,而且自古就多次被用作治國方略,也用於指導政府行政體制改革。

精兵簡政之用於政改,其要點在緊縮政府機關,精簡政府官員。

西漢王莽亂政,慕從古官,濫封官爵收買人心。

都下諺語稱:

爛羊胄,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

莽新政權被推翻後,東漢光武帝因連年戰亂,土地拋荒,為減輕百姓負擔維持新朝統治,實行瞭精兵簡政方針,裁汰冗兵冗官,節省國傢開支。

建武六年(公元30年)詔曰:

夫張官置吏,所以為民也。

今百姓遭難,戶口耗少,而縣官吏職,所置尚繁;其令司隸、州牧各實所部,省減吏員,縣國不足置長吏者並之。

一年就裁並400多個縣,裁減官吏數萬人,吏職減損,十置其一。

次年光武帝又詔軍吏還復民伍,掛印解甲當普通老百姓。

《通典-職官志一》評論此事:

光武中興,務從節約,並官省職,費減億計。

精兵簡政措施很快穩定瞭政局,3使東漢初民眾得到休養生息,而四海從風,中國安樂也隋唐王朝也多次實行精兵簡政的改革。

隋統一時就推行瞭省並郡縣措施,隋文帝下令把地方政區由州、郡、縣三級減為州、縣兩級,裁撤瞭五百多個郡,後又裁並州縣,罷州縣鄉宮,大幅度地減少州縣兩級官吏編制,改變瞭官場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

唐太宗也省並州縣,並省有司,裁減地方官員。

中央機關官員也由兩千餘人裁減為643人。

量才授職,務省官員。

精簡不僅節約瞭行政開支,而且提高瞭行政效率。

澄清吏治是唐王朝得以強盛的重要政治前提然而精兵簡政往往隻是王朝開創時的權宜措施,王朝穩定後官僚群體很快就會膨脹,出現賣官鬻爵,官場腐敗。

宋朝有所謂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費,官多兵多耗費多,使朝廷不堪重負。

史堯弼《冗官策》列舉冗官無其事而虛設其官,無其功而空食其祿,坐無事之人而食有限之祿,盡無窮之欲而盡有窮之財,海內所以虛耗,國用所以鑿空。

官吏奔競運貨賂於權門,槌民膚、剝民髓,使國傢積弱積貧。

王安石變法就是要革除三冗弊政,其思路可以用精兵簡政來概括,寓兵於農,裁汰冗兵冗官,精簡政府機構,使財政收支好轉。

但改革受到既得利益的官僚集團的抵制,官員名稱、機構名字是改瞭,但人員減不下去,編制以外的員外之官多如牛毛,精兵簡政變成瞭單純的精簡機構,改革最後以失敗而告終現代中國的精兵簡政4延安時期,貧瘠的陜北要供養邊區數萬黨政軍人員相當困難,因此中國共產黨一方面領導人民在南泥灣開荒,解決部分給養,另一方面精兵簡政,減少吃皇糧的人數。

在革命戰爭年代,艱苦奮鬥相對容易。

但新中國成立後,幹部事實上掌握瞭權力,生活上與群眾很快拉開瞭檔次,再精簡人員就困難瞭。

共和國治理的主體是大批黨政幹部,特征是其官僚政治制度移植於蘇聯模式,廣設機構,黨管幹部,幹部統管一切行政事務。

政府機構日益龐大,幹部數量日益增加,到文革時與宋朝三冗已不相上下改革開放之初的行政改革,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冗官冗兵冗費問題,其思路就是精兵簡政,以擠出資金搞建設。

鄧小平復出後主持的幾件大事之一就是軍隊消腫,裁軍百萬,解決冗兵問題,成效顯著。

但要解決冗官問題就不那麼順利瞭。

早在1982年1月鄧小平就提出精簡機構,說涉及大約4500萬幹部。

但由於牽涉既得利益,因此阻力重重。

軍隊消腫易行是由於軍隊幹部可轉業地方,但地方幹部無處轉移。

於是精簡改革隻能是緊縮政府機關,政府官員則始終無法徹底精簡。

幹部總量不減,則政府機構減瞭又膨脹,精兵簡政扭曲為單純的精簡機構,實際意義並不大精兵做不到,簡政又如何呢?

簡政即簡化政務,讓政府從不該管的繁瑣事務中解脫出來,擺正政府的位置。

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受西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影響,小政府,大社會主張受5矚目,政府放權限權,不找市長找市場,其實質就是簡政。

但言易行難,事實上,隻有政企分開取得瞭一定成效,小政府隻是停留在學術研究的層面,在實際行政中見不到蹤影簡政並不比精兵好辦,古人對此也多有討論。

例如隋宰相牛弘與學者劉炫反思刀筆吏年久長奸,因事繁政弊,而使老吏抱案死。

劉炫認為強化對官吏的管理,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纖介之跡,皆屬考功等措施並沒有什麼效用,而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因此要求統治者清心寡欲,最後歸結為道傢的無為而治。

劉炫等人的見解在古代一直受到正面肯定,但在實際行政中卻辦不到。

現代社會行政事務日益增多,政府無為更不符合時代要求,無為政府並不是有限政府。

政府從不該管的繁瑣事務中解脫出來不等於政府無為,現代政府都應是有為政府。

但有為政府絕非人浮於事的冗散大政府,精兵簡政要求的是有效率的小政府,人員要精要專要有業務水平,這就要求裁減冗員,是沒有人吃閑飯的辦事幹練的服務型政府,凡不能提供公共產品不能為人民服務的機關,可以統統精簡行政改革的現實障礙歷次機構改革使政企不分的狀況有所改變,但黨政不分的情況尚難以觸動,甚至政社不分也難以改變。

中國政府從中央到地方上下對口的僵化的條塊結構,也催生出許多冗散機關,比如華北平原某縣境內沒有森林,縣政府卻設有林業局,行政職能6虛設,但官多兵少,人員大多是閑職。

而這沒有林業的平原某縣林業局居然還是個肥缺部門,靠批木材及掛靠其下的木材公司上交紅利,工資以外的經濟效益還不錯。

另如沒有江河湖泊的縣設有水利局以便與上級對口,這種無事衙門在縣區所在多有有行政權力的政府機構日久天長也就有瞭本部門的利益,考慮的不是服務社會,而是單位創收,從本部門利益出發,維護與謀取本部門私利,這種狀況越往基層越突出部門利益膨脹使得機構臃腫,編制減不下來。

黨政機關之外還有事業單位,也都是幹部編制,造成分權不清、職責混亂。

於是乎人浮於事,無其事而虛設其官,無其功而空食其祿的狀況十分普遍。

冗官在基層數量更多,看得見摸得著,人們早已司空見慣以精兵簡政取代單純的精簡機構1997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十五大報告中提出機構改革,並提出要完善公務員制度。

1998年國務院總理朱�基再次推行精簡機構,由中央政府部門帶頭實行。

2002年溫傢寶總理上臺答記者問時也嘆息官多難辦,仍堅持精簡機構。

2005年國傢公務員法出臺,全國公務員定編700萬,還有3000多萬幹部屬於事業單位,要逐步推向市場,不再吃皇糧。

但如何進入市場,至今困難重重。

工人可下崗,幹部卻不能下崗,崗閑無事,但工資、公費醫療一樣都不能少。

目前,公務員的身7份界限還難以劃分清楚,黨的幹部、群眾組織甚至民主黨派幹部都被列入國傢財政工資預算,精簡機構卻很少有人被精簡下來。

到2008年十七大推行大部制改革之時,其思路仍然主要是精簡機構,省並機構,不減人頭國務院部委從1982年的100多個緊縮到2008年的27個,減得不能再減瞭。

但地方卻是越到基層問題越嚴重,官員人數總量減不瞭。

中央幹部裁減可下省市、省市下縣區、縣區下鄉鎮,到瞭基層卻下不去,全國幹部總量未減反而年年增加。

該精簡的不精簡,不該精簡的卻一刀切,其結果就是減瞭又擴,擴瞭又減。

況且還有隱形超編,即從外部借調或用不要編制的辦事員,有如明清時代的紹興師爺。

這種情況在基層相當普遍,有記者調查發現,越是落後地區的人越想擠入官員隊伍,因為看到隻有官員才能活得既輕松,還能有錢拿,特威風。

於是跑官、買官、賣官現象不時發生,造成官場腐敗據成都商報2019年8月12日報道,偏僻的湖南省溆浦縣行政機構林立,全縣吃財政飯的人數高達3萬。

為安置冗官,在縣鄉之間增加一個行政層級,設七站八所辦事處,縣林業、財政、計生、國土、經管、農機、畜牧等部門均在鄉鎮設派出機構站或所,雲集瞭大量吃財政飯的冗員。

上班更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且領導比職工多,十牧九羊。

2008年10月底,全縣共查實在編不在崗人員達1354人。

有關數據顯示,2007年,溆浦縣地方財政收入1.7億元,財政支出卻高達7.86億元。

養活8眾多吃財政飯的冗員,主要還得依靠上級撥款中國政府行政改革幾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不減人頭、不敢觸動既得利益群體的精簡機構,是避重就輕被扭曲瞭的改革,沒有對癥下藥,具有明顯的缺陷。

行政改革應全方位,既減機構,也減人減事。

不簡政,事繁政弊,機構減瞭也無濟於事。

官事不省,人員也省不瞭。

而70多年前非黨民主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並受毛澤東肯定的精兵簡政建議,則是比精簡機構更高明的改革思路,隻有精兵簡政才真正能解決冗官冗費難題。

當然,減人減事減機構的精兵簡政改革,必然涉及政治體制,涉及意識形態,比如掛名群眾組織的準政府機構首當其沖要被裁汰,不給皇糧吃,這樣的改革比起緊縮機構的大部制改革來,其意義要大得多,成效也必然更顯著重溫毛澤東《為人民服務》一文,對不符合服務型政府要求的冗官冗費弊政,理應義無反顧大刀闊斧地進行革除。

連古代漢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都能以精兵簡政措施來澄清吏治,且毛澤東也首肯並采納過的精兵簡政辦法,有過顯著的成效,我們還有什麼顧忌不敢使用呢?

我國當今政府體制改革正處於攻關階段,是不是可以參考古人精兵簡政的思想,不再在精簡機構上兜圈圈,換一個思路,不做表面文章,切實有力地理順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澄清吏治,把建立服務型政府真正落在實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