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9067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

与朱元思书

1音节:

缥碧 急湍 鸢飞戾天 经纶 横柯 泠泠作响轩藐 窥谷忘返 直视无碍 上蔽

2: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南朝梁文学  家吴均.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山水小品.

3:

通假字:

窥谷忘反 反通返 返回

 4古今异义:

戾(古:

至,到达今:

罪过,乖张)经纶(古:

筹划,治理今:

比喻政治才能)

5解释 一百许(大约)里 负(任凭)势竞上(向上) 泉水激(冲激)石 泠泠(形容水声清越)作响 千转(通啭 鸟叫声)不穷(穷尽) 轩(高大)藐(远) 争高直指(指向) 嘤嘤(和谐的声音)成韵 戾(至)天 直视(看)无碍 从(顺,随)流飘荡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鸢(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飞 天下独绝(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横柯(树木的枝干)上(在上面)蔽(遮蔽) 风烟俱(全,都)净 水皆缥碧(青白色)  疏条交(交相)映

6翻译: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7回答问题

(1)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描写水时,抓住了水的清,急或(清澈,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3)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第二段是怎从不同角度来描绘富春江的水?

(从静水清澈和急流汹涌等不同的角度来写的)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树是什么意思?

(密而绿的树,让人看了产生寒意.)为什么用寒树来称树?

(寒字突出了山树的浓密,树叶绿得发暗,产生寒意.这样写突出了观景者的心理感受,更易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

(7)第三段抓住了富春江两岸的那些景物来写,是如何展开描写的?

(抓住山,树,泉,鸟,蝉,猿等景物来写,描写动静结合,化静为动,有声有色,突出富春江的山之奇.)

(8)文章第一段是总写,写登舟纵目的感受.

(9)本文抒写了作者向往自然,厌恶尘世的心情.

(10)文章在写山水之奇异时,哪写语句是着重从视觉感受落笔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1)文章在写山水之奇时,写听觉感受的语句又是哪写呢?

(泉水激石~~猿则百叫无绝.)

(12)文章怎样写山之奇异的?

(夹岸高山~~千百成峰)

(13)作者是怎样在文中抒写自己身临其境的内心感受?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4)有人赞美从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你觉得富春江奇在和处?

(水清,山高,充满了生命力)

(15)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的体验,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和壮美)

<<五柳先生传>>

1音节:

因以为号 性嗜酒 造饮辄尽 吝情去留 短褐 箪瓢屡空

闲静少言 衔觞赋诗 黔娄 若人之俦 不汲汲于富贵 宴如也

2<<五柳先生传>>是东晋朝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著名诗人.

3解释: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不祥其姓字(知道)因以为号焉(因而,于是)或置酒而招之(有时)(摆)造辄则尽(到,往)(就)期在必醉(期望,希望)环堵萧然(空寂)宴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若人之俦(辈,同类)以乐(使~~快乐)其志(心志,志趣)宴如也(像~~的样子)闲静少言(与多相对)既醉而退(然后)箪瓢屡空(经常,多次)

4回答问题:

出自本文的成语不求甚解,它在课文中的意思是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现在往往指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5写出文中描写五柳先生家贫的句子: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也宴如

6五柳先生的称呼从何而来?

(宅边有五柳树)

7五柳先生的吃,住,穿是怎样的?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8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如何?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9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

(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10《五柳先生传》中“传”读作zhuàn,意为传记。

11文章引用黔娄之妻的话的作用 ?

(一方面与前面的不慕荣利呼应,一方面再次点出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

12从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中我们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可以看出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展合污的性格特点)

1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也宴如也”这对写五柳先生有什么作用?

(写出五柳先生生活之贫苦,然而他却安于这样的生活。

这是以环境描写展示人物性格)

1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的?

(五柳先生喜欢读书,广泛涉猎,但不在一字一句过分深究,他读书不是为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自娱。

15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独立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的安贫乐道的精神。

《马说》

1音节:

骈 槽枥 一食 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现 其真马耶 祗 伯乐相马 

2 下列加[ ]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③[策]之不以其道(          )   6、“以”字的意思和用法

3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

4、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而伯乐喻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作者借此表达了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情。

6、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7、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

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

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知人善用,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9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0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11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2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3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4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15全文的主旨句是: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

“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1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2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23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4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5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26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

一食或尽粟一石。

2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2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0.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   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

31.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含义:

显露或表现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材 _通_ 才__含义:

才能 ③其真无马邪 __邪___通_耶____ 含义:

吗 ,表疑问 食马者 食通饲 含义:

喂 饲养

33解释:

祗(只是)骈(两马并驾)一食或(有时)且(犹,尚且)欲与常马等(同样,等同)不可得  安(怎么)求其能(才能)千里也  是(这样,这)马也  执策(马鞭子)而临(面对)之  策(鞭打)之不以其道  食(喂 )马者 食(吃)不饱

《送东阳马生序》

1音节:

观冰坚  弗之怠  或遇其叱咄  俟其欣悦  负箧曳屣  足肤皲裂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2解释:

嗜(特别爱号)学  人多以书假(借)余  益(更加)慕圣贤之道  卒(最终)获有所闻  故(所以)余虽愚  未尝稍降辞色(脸色)无致(得到)书以观  不敢稍(稍微)逾约  又患(担心)无硕师  尝(曾经)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请教)问  援(提出)疑质(询问)理  俟(等待)其欣  腰(腰佩)白玉之环  穷冬(隆冬)烈风  略无(毫无)慕艳意  礼愈至(周到)  至(到,到了)舍

3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我的感悟:

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

为什么?

    我的看法:

(1)不可取。

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

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2)可取。

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

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

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

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 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6作者写富家子第衣饰华美,写自己蕴袍敝衣,用了什么手法?

有何作用?

(对比,更突出了自己虽然衣、食、穿、住与同舍生相比甚远,但仍自得其了,因为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这才是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生活。

7文中作者记叙自己青年时代的求学艰难与刻苦,用意何在?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8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我的感悟:

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小石潭记》

1音节:

隔篁竹  清洌  卷石  坻  屿  佁然  俶尔  翕忽  差互  悄怆幽邃

2解释:

卷石底以(而)出  以(因为)其境过清(凄清)  潭中鱼可(大约)百许头  明灭可(可以)见  乃(于是,就)记之而去  隶(跟随)而从者  水尤清(清澈)洌(寒冷)  从小丘西(向西)行  俶尔(忽然)远逝,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不可知其源  似与游者相(相互)乐

3文章第二段主要描写潭水和游鱼,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描写方法,表现了潭水的清澈。

这一段采用了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表现了欢悦的心情。

4文章是按照先写发现小石潭,再写潭中的景物,接着写小潭源流,最后写潭中气氛的写作顺序来写,文章抓住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

抒发了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5写出表现鱼在清澈透明的水中游动姿态的一句?

(空游无所依)

6形容溪身形状的句子?

(斗折蛇行)

7形容溪身岸势峭拔多姿的句子?

(犬牙差互)

8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9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

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

)10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并解释。

潭西南而望(西南:

向西南)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

像北斗星那样 蛇:

像蛇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像狗牙那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

使~~~感到凄凉 寒:

使~~~寒冷)

《岳阳楼记》

1音节:

谪 属 浩浩汤汤 衔远山 观夫 樯倾楫摧 潇湘 冥冥 忧谗畏讥 霪雨 潜形 岸芷汀兰宠辱偕忘 

 2解释:

予观(看)夫巴陵胜状 此则(就)岳阳楼之大观(景象)也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像)春和(和煦)景(日光) 南极(尽)潇湘感极(极点)而悲者矣 浊浪排空(冲向天空) 而或长烟一空(消散) 而或(有时)长烟一空  或(或许)异二者之为 政通(顺利,顺畅)人和  北通(通向)巫峡  而或长烟一(全)空  一(一片)碧万顷  百废具(同“俱”全,皆)兴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北(向北)通巫峡,南(向南)极(尽)潇湘  或异二者之为(表现)  滕子京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太守)巴陵郡  “先(在~~~之前)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之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微(没有)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予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之心(思想感情)   不以(因)物喜,不以己悲  是(这样)进(在朝廷)亦忧,退(隐居起来)亦忧  属(同“嘱”嘱托)予作文以(来)记之(这件事)   增其旧制(规模)  前人之(的)述备(详尽)矣  去(离开)国(国都)怀乡把(持,执)酒临风  宠(荣耀)辱偕(一起)忘  若夫(那)霪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  嗟夫(句末语气词)  迁客骚人,多会于(在)此  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  阴风怒(气势盛,奋力地)号  在洞庭一(全)湖  登斯(这,这个)楼也  心旷神怡(愉快,)

 3回答问题:

说说你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

(悲喜的感情不要为外物和个人得失左右)

4从文中找出对偶的句子?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课文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点明中心

6第二段中,从空间角度写洞庭湖湖面广阔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总领下面三、四段文字的句子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7文段中“前人之述备矣”是指文中的那一句话?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8阅读三四段回答下列问题(1.从②段中找出与①段下列词语相对应的词语:

霪雨霏霏________  阴风怒号________浊浪排空________  日星隐耀________2.①画面突出了景色的________

②画面突出了景色的________3.两个截然相反的画面,反映了登楼者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请分别选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①________②________

4.请分别选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这种心情。

①登斯楼也,________②登斯楼也,________

5.作者写这两个画面的不同景色和由此而引起的两种不同感情,其目的是(      )

A.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思想感情的影响之大。

B.强调了景色不同,登楼者的思想感受也截然不同。

C.突出了“古仁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D.突出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

参考答案 1.

(1)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一碧万倾 皓月千里,静影沉壁,渔歌互答。

  2.①阴森恐怖,悲凉凄苦 ②风和日丽,安静舒适  3.①悲 ②喜  4.①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②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D)

9阅读第五段回答下列问题(1.对上文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或者  作法  在先  没有B.有人  心情  在先  微小C.或者  作法  在……之前  轻微D.或许  心情  在……之前  没有

2.从文中找出四对反义词。

答: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3.“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句的句式特点是(与现代汉语的次序有什么不一样?

)(       )A.宾语前置B.判断句C.介词结构后置D.定语后置

4.“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用原文回答)答:

____________

5.“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感极而悲者,喜洋洋者。

6.“何哉?

”这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问题?

文中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答: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有两个“忧”字,依次说明“忧”的是什么?

(根据前文来回答!

)答:

忧________________,忧________________8.抒发作者宽大情怀和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句的正确读法是(先从语法结构)(  (       )A.先天下之/忧/而/忧B.先天下/之/忧而忧C.先天下/之忧/而忧D.先/天下之忧/而忧

10.本段文字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  B.议论  C.抒情

11.本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__是他的谥号,课文选自《________》。

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是照应上文的________一句;“退”照应上文的________一句。

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做朝官或赴外任都忧国忧民B.当官为民都忧虑重重C.顺境逆境都悲观失望D.时时处处都担惊受怕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答案限15字之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段首句中的“二者之为”指什么?

(默写)“二者之为”的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是什么?

他们与“古仁人之心”的区别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5.对“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理解最好的一项是(当联系全文来思考!

)(      )A.勉励滕子京以“古仁人”为榜样,做自己的好朋友。

B.表现作者自己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抱负和决心。

C.表达了自己做人为官的追求,也期望友人与己共勉。

D.表现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伙伴的惆怅。

16.对本文写作目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应朋友之托,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B.借作记之机,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C.当时作者和滕子京都在被贬之时,作者要借此文与朋友共勉。

D.描写巴陵胜状,抒发览物之情,评说迁客骚人

(答案1.D2.

(1)喜—悲  

(2)进—退  (3)先—后  (4)忧—乐3.A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B6.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民、君。

8.C9.D10.B、 C11.《岳阳楼记》,范仲淹,希文,宋,文正,《范文正公集》12.“进”照应“居庙堂之高……”,“退”照应“处江湖之远……”,A13.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无私精神。

14.“二者之为”指“……感极而悲者矣”和“……其喜洋洋者矣”两大句。

他们的不同点是:

形式上是一悲一喜;相同点是:

本质上是为了自己。

区别在于悲喜的原因不同,“二者”是为自己,而“古仁人”是为君为民。

)10、阅读课文回答问题(第三段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

(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答案:

8.

(1)到、靠近

(2)的  (2分。

每小题1分) 9.

(1)穷尽、完结

(2)贫穷(穷困)  (2分。

每小题1分)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为山水之景而醉,为 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第一、二段: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分)

(1)环滁皆山也    环: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野芳发而幽香    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译文:

           8.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

(2分) 9.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

(2分) 答:

                                                      

10.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3分)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

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案:

6.

(1)围绕(环绕)   

(2)情趣(意趣、兴趣)    (3)开放(开)7.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8.琅琊(山)    酿泉9.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10.《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第三、四、五段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②临溪而渔 渔:

     ③杂然而前陈者 陈: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4分)

 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

(3分)

答案:

7.①昏暗 ②捕鱼(钓鱼) ③摆开(陈列) ④以……为快乐8.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②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9. ①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

②寄情山水(热爱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