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863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9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

《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

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9月2日

课题连加和连减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引入新课。

1、笔算(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算):

28+4573+18

2、在两名学生板演的同时,其他学生口算下面的题,抽问其中一道连加、一道连减的口算过程,从而复习连加、连减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0+40+30=10+40+20=  3+20+6=

70-20-40=80-50-10= 65-5-20=

订正板演,两名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大家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然后观察一下,两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加法算式两个加数的和也就是第二个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

如果把这两道加法题连在一起写,就是一道连加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

出示课题“连加、连减”。

二、探究两位数的连加和连减。

1、出示例1主题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引导:

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列出算式,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19+27+26

4、提出要求:

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5、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时,教师相机板书。

19+27+26=72(只)

194619

+27+26+27

467246

+26

72

6、小结:

说说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

7、教学“试一试”:

90-25-28

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三、完成“想想做做”,巩固计算方法。

1、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第2题。

做在练习本上。

3、第3题。

先看图说说意思,再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4、第4题。

(1)独立解决第1个问题。

(2)要解决第2个问题时,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练p2

板书

连加和连减

19+27+26=72(只)

194619

+27+26+27

467246

+26

72

教师电子备课

9月3日

周二

课题加减混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2、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8+22=57-30=21+30=25-17=

16+5-10=12-8+16=

2、笔算:

48+36+15=90-25-13=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出示例2主题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

2、提问:

要求还剩多少只?

该怎样列式?

板书:

38+42-33

3、提问:

怎样计算?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4、组织学生交流,指名发言。

学生发言时,教师相机板书:

38+42-33=47(只)

388038

+42-33+42

804780

-33

47

5、小结:

说说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6、教学“试一试”:

60-38+40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集体订正,交流算法。

三、完成“想想做做”,提高计算能力。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2题。

先说说题目意思,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3题。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4、第4、5题。

先读题理解意思,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练p2

板书

加减混合

38+42-33=47(只)

388038

+42-33+42

804780

-33

47

教师电子备课

9月4日

周三

课题练习一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能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在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要注意什么。

二、完成练习一。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2题。

和同桌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集体订正。

3、第3题。

先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第4题。

先读题理解意思,再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5、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有想法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

观察两车苹果,你有什么发现?

怎样交换呢,把两个比较多的放在一个车上,它们能不能相等?

组织全班交流不同的想法,明确答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练p3

板书

教师电子备课

9月5日

周四

课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1)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通过不同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2、充分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不同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例3主题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二、动手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1、引导:

说说,谁穿的彩珠多,多几个。

2、提出问题:

要使他们穿的彩珠一样多,有什么办法。

让学生想一想,然后用圆片代替彩珠在桌子上摆一摆,找到办法后跟小组的同学交流。

3、组织学生交流:

你想到了哪些办法可以使他们穿的彩珠一样多。

教师相机板书。

(1)用圆片分别摆出小军和芳芳穿的个数,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可以看到芳芳摆的比小军的多4个,可以在小军的那一排再摆4个圆片,他们俩的就一样多了。

(2)可以把芳芳摆的拿走4个,这样他们俩就都是8个,也一样多。

(3)芳芳的比小军的多,就从芳芳的里面一个一个地给小军拿,拿出2个给小军后他们都是10个,也一样多了。

4、肯定学生的方法,引导交流:

想一想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5、引导:

除了这三种方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先动手摆一摆,再填空。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3、第3、4题。

学生读题理解意思,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练p4

板书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1)

小军○○○○○○○○◎◎◎◎

芳芳○○○○○○○○○○○○

小军再穿4个彩珠

小军○○○○○○○○

芳芳○○○○○○○○¤¤¤¤

把芳芳穿的彩珠拿走4个

小军○○○○○○○○●●

芳芳●●●●●●●●●●●●

拿出芳芳穿的2个彩珠给小军

教师电子备课

9月6日

周五

课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2)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选择相应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进一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出示例4主题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

根据这些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选择性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3、解决第一个问题:

小华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先用圆片摆一摆,再想一想怎样解答。

交流订正:

11+3=14(朵)

4、解决第二个问题:

小平做了多少朵?

学生摆一摆,完成算式11-3=8(朵)

个别学生、全班说一说。

二、练一练,进一步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按题目要求先画后列式解答,提醒学生画的时候要一一对应。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再列式解答。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5题。

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新的收获吗?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练p5

板书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2)

例4:

小英做了11朵花,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

(1)小华做了多少朵?

11+3=14(朵)

(2)小平做了多少朵?

11-3=8(朵)

 

教师电子备课

9月9日

周一

课题练习二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

2、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地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单元小结,引入练习。

1、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

2、引入练习。

二、计算练习。

1、练习二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2题。

指名说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解决问题。

1、练习二第3题。

(1)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做了多少面红旗,多少面绿旗?

指名分别说一说两个问题是谁和谁比,谁的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4题。

(1)学生读题,理解“最多”、“最少”的意思。

(2)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3、练习二第5题。

(1)读题说说表格表示的意思。

(2)完成第

(1)小题。

(3)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练p6

板书

教师电子备课

9月日

课题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等平面图形;

2、在折、剪、拼、搭等活动中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要向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看:

(媒体出示小精灵),小朋友,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2个魔盒,魔盒中藏了许多的秘密,想知道是什么吗?

那就用上你们的手和脑,加油吧!

二、活动尝试,师生探究

1、认识四边形

打开第一个魔盒,取两块磁砖,一块是正方形,另一块是长方形。

提问:

请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沿着它的周围摸一摸,数一数,有什么发现?

学生操作并交流

谈话:

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

那么我们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