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8265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docx

《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docx

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解析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

 

2003年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分析

*

 

李国祥

 

内容提要:

自2003年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已经历了两轮以上的明显上涨。

农产品价格轮

 

番上涨除了受到自然灾害等影响外,还受到农产品供求因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农业政策

 

等因素影响。

无论在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中国农产品价格都面临较大的上涨可能性,这

 

将会影响到农业生产者和食品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需要政府采取措施,稳定农产品市场。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求关系农业生产要素价格货币供给量

 

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一直存在着较大幅度的波动。

2010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总

体上又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涨,农产品生产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了10.9%,其中,粮食生产

价格上涨了13.3%,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何看待近年来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

中国农产品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

农产品价格波动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中国农产品价格未

来会呈现出怎样的走势?

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政府需要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本文试图从一些主要经济因素的视角展开分析,初步回答上述几个问题。

 

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特征

从2003年到2008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大致已经历了两轮的大幅度上涨阶段。

第一个阶

段主要发生在2003年第四季度到2004年上半年,第二个阶段是2007年到2008年。

比较而

言,第二个阶段持续时间长,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也明显比第一个阶段大。

不妨将这种每隔

一段时间出现的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称为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

在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的过程中,每轮上涨往往以某种或者几种主要农产品价格领头上

涨为先导。

受低温灾害和粮食生产连续多年滑坡的冲击,2003年第四季度到2004年上半年,

粮食生产价格领先上涨,其中,小麦和稻谷价格的上涨幅度都超过了30%。

2007年到2008

年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以油料和生猪价格上涨为先导,其中,油料价格在两年内累计上涨

幅度超过70%,而生猪价格累计大约翻了一番。

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不仅呈现为先导农产品价格一轮接一轮地上涨,而且还出现先导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压力,从而推动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不断上升。

自2003年以来,中国几乎所有农产品价格都出现过较大幅度的上涨。

一般来说,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相应地会带来居民消费价格大幅度上涨。

2004年、

2007年和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较上年涨幅分别为13.1%、18.5%和

 

*本文是由张晓山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课题“农村经济分析和粮食安全”的成果之一。

 

14.1%,对应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为

9.9%、12.3%和14.3%。

虽然不同年份农

产品生产价格总体水平与食品消费价格水平的涨幅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在农产品生产价

格明显上涨的情况下,食品消费价格不仅与农产品生产价格变动方向一致,

而且涨幅相当明

显。

除了少数农产品的生产价格与相应的食品消费价格的变化方向和涨跌幅度在部分年份存

在差异外,多数农产品的生产价格与相应的食品消费价格不仅变化方向相同,

而且涨跌幅度

接近(参见表1)。

表1

2005~2010年中国一些农产品生产价格和食品消费价格较上年涨跌幅度的比较

单位:

%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粮食生产价格

26.2

-0.9

2.0

10.3

9.6

3.7

13.3

粮食消费价格

26.4

1.4

2.7

6.3

7.0

5.6

11.8

油料生产价格

16.6

-8.7

4.8

33.4

28.0

-5.8

12.1

油脂消费价格

18.2

-5.7

-1.4

26.7

25.4

-18.3

蔬菜生产价格

5.2

7.2

9.3

6.9

4.7

11.8

16.8

鲜菜消费价格

-6.1

10.4

8.2

7.3

10.7

15.4

18.7

水果生产价格

-1.4

7.4

11.4

1.3

1.4

7.0

18.9

鲜果消费价格

2.2

1.6

21.5

0.1

9.0

9.1

15.6

生猪生产价格

12.8

-2.4

-9.4

45.9

30.8

-18.4

-1.7

肉禽及其制品消费价格

17.6

2.5

-2.9

31.7

21.7

-8.7

2.9

禽蛋生产价格

12.6

6.4

-4.0

15.9

12.2

2.8

7.5

鲜蛋消费价格

20.2

4.6

-4.0

21.8

4.3

1.5

8.3

资料来源:

①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②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

经济调查司(编):

《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③《2010年国民经济运

行态势总体良好》,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年1月20日;④《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

年第1期。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出现了总体上的下跌,全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下跌了2.4%。

但是,2010年,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不断显现,全年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了10.9%,相应地,食品消费价格上涨了7.2%。

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是否会延续?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接下来主要根据2003年以来的数据,着重从一些主要经济因素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一些主要经济因素

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

除了气候灾害、动植物疫情病情等不可控因素外,一

些经济因素,特别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农产品生产成本、货币供给量、国家农产品价格政策

和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及其对国内市场的传导等,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值得关注。

(一)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与农产品价格波动

分析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影响其市场价格,是农业经济学传统的研究路径。

无论是过去,

还是现在,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分析,一般都围绕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行(例如Ferris,

1998;Trostle,2008)。

概括地说,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与价格变动的关系是:

当农产品供求关系趋于紧张时,农产品市场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则反。

从农产品生产者来说,他们要价时会考虑到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农民判断某种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多数情况下不是依据农产品市场上实际供求关系的全部信息,而是依据某种农产品的丰歉情况,即单产水平的提高或者降低及其程度。

显然,在竞争相对比较充分的市场上,对于某种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方向及其程度,

 

经营者在短期内可直接通过市场上供给量的变化做出判断。

但是,经营者的这种短期和局部

的判断未必正确。

特别是在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后,在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不断融合的情景下,

一个局部市场上农产品供求关系的短期变化未必能够反映特定时间

(例如一个生产周期)

供求关系的真实变化。

中国粮食已经连续多年增产,且

2007~2010年粮食总产量连续

4年超过

5亿吨,粮食

库存继续充足。

2010年,中国国内粮食产量

5.46亿吨,加上净进口超过

0.5

亿吨,当年供

给量大约

6亿吨,意味着2010/2011年度国内粮食供给有较好保障。

但是,2010年,粮食价

格出现了明显上涨,一些地方还曾出现过对部分粮食品种的抢购。

这种现象可能与中国局部

地区2009年秋粮单产下降和

2010

年夏粮以及早稻单产下降有关。

2010年中国秋粮获得大

丰收,粮食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粮食价格开始在高位上趋于稳定。

最近几年中国粮食价格波

动性上涨,与中国粮食由于需求增长超过产量增长而出现国内产需缺口扩大,

导致供求关系

趋紧有一定的关系。

(二)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与农产品价格变动

根据成本推动理论,农业投入要素价格上涨会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农业投入要素价格

上涨,会导致农业投入要素的重新配置,

在农业产出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如果农业投入要素

重新配置无法完全消化因其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

那么,农业投入成本的增加,最终必

然会带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2009年与2003年相比,中国生产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的投入要素中,种子和化

肥的单位价格以及雇工工价和土地租金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上涨,最低涨幅接近

90%,最高

涨幅接近

186%。

2003~2009年,种子价格由每公斤2.61元上升到

5.09元,上涨了95.02%;

化肥价格由每公斤

2.87元上升到5.41元,上涨了88.50%;雇工日工价由

18.80元上升到53.69

元,上涨了185.59%,接近翻一番;土地流转租金由每公顷

790.95元上升到1719.30元,上

涨了117.37%(参见表2)。

表2

2003~2009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生产的主要投入要素价格情况

种子单

化肥单

雇工工

土地成

种子单

化肥单

雇工工

土地成

年份

价(元/

价(元/

价(元/

本(元/

年份

价(元/价(元/

价(元/

本(元/

公斤)

公斤)

日)

公顷)

公斤)

公斤)

日)

公顷)

2003

2.61

2.87

18.80

790.95

2007

4.25

4.19

35.59

1224.60

2004

3.16

3.73

22.51

811.05

2008

4.72

5.57

46.36

1494.30

2005

3.85

4.16

25.84

930.30

2009

5.09

5.41

53.69

1719.30

2006

4.07

4.14

30.26

1023.75

2009年

较95.02

88.50

185.59

117.37

2003

年增长

(%)

资料来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006年;2010年),中

国统计出版社。

从整体上说,2003~2009年,粮食生产主要投入要素价格的年际涨幅虽然变化很大,

但是,种子价格、雇工工价和土地流转租金只涨不跌的趋势没有改变,只有化肥价格在2006

年和2009年比上年略有下降。

此外,不同农业投入要素价格的上涨幅度极不一致。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一些地方和部分行业出现了“民工荒”,农民工工资率明

显上升。

在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渐一体化的背景下,农业雇工工价在2003~2009年期间涨幅

是最大的。

雇工工价自2005年起呈现出明显加快上涨的态势,可能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农民工工资率上升较快有关。

中国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虽然农地流转总体上趋于增加,但流转面积在粮食种植面

积中大约仅占10%。

2003~2009年期间粮食生产中土地流转租金的上涨幅度高于种子和化

 

肥价格的上涨幅度,但低于雇工工价的上涨幅度。

土地流转租金于

2004年后呈现出加快上

涨的态势,这可能与中国取消农业税、不断加大农业(粮食)补贴力度有关。

要回答农产品价格上涨与成本推动是否存在关联,

必须进一步考察农业投入要素价格上

升是否导致农产品平均生产成本上升。

2003年以来,粮农销售粮食的平均价格总体上趋

于上涨。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010》,2003~2009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

种粮食的平均销售价格由每公斤

1.13元上升到每公斤

1.83元,上涨了61.9%(参见表3)。

比较2003~2009年三种粮食单价上涨幅度与种子价格、化肥价格、雇工工价和土地成本等

主要投入要素价格的上涨幅度可见,

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主要投入要素价格的上涨

幅度。

表3

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单位成本和价格情况

平均销售价

平均生产成本

平均土地成本

年份

成本(元/公斤)

占单价比重(%)

成本(元/公斤)

占单价比重(%)

(元/公斤)

2003

1.13

0.94

83.32

0.15

13.55

2004

1.41

0.84

59.62

0.13

9.44

2005

1.35

0.92

68.55

0.16

11.71

2006

1.44

0.93

64.78

0.17

11.74

2007

1.58

0.97

61.68

0.20

12.61

2008

1.67

1.06

63.44

0.23

13.66

2009

1.83

1.12

61.28

0.27

14.82

注: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农产品生产总成本

=生产成本

+土地成本。

资料来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006年;2010年),中

国统计出版社。

进一步看,2003~2009年期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的平均生产成本由每公斤0.94

元上升到每公斤1.12元,上涨了19.1%。

粮食平均生产成本的上涨幅度比较小,主要是因

为一些要素计价不合理,例如家庭用工折价低估,带来粮食平均生产成本无法反映其真实上

升程度。

不考虑粮食单产增长因素,比较单位面积的投入要素成本和粮食销售价格,可以更加清

楚地看出成本上升对粮价的推动影响。

2003~2009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生产中

每亩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四类物质投入费用由87.9元增加到173.8元,净增加85.9元,

增长97.8%。

可见,2003~2009年,三种粮食生产中单位面积上使用的种子、化肥、农药

和农膜四种物质投入费用的增长速度高于销售单价上涨幅度30多个百分点。

2003~2009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生产总成本中平均土地成本由每公斤0.15

元上升到0.27元,上涨了80.0%。

可见,在粮食销售价格上涨的同时,生产粮食所占用耕

地成本的上升幅度和其他生产成本的上升幅度一样,高于三种粮食销售单价的上升幅度。

较而言,粮食平均生产成本的增加幅度相对较大,而生产粮食所占用耕地的单位土地成本的

增速相对较快。

在不同年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的平均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在单位价格中所占

比重存在着很大区别,也没有呈现出一致性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但是,在多数年份,稻谷、

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的平均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在单价中所占比重之和大约在70%~80%

之间。

这些现象至少表明,粮食销售价格上涨与成本上升存在着相关性。

(三)国内货币供给量增长与农产品价格波动

货币供给量增长是否会影响到农产品价格波动?

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展了货币供给量对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的研究。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出现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80

 

年代,一些学者就货币供给量增长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Barnett

etal.

(1988)选用Granger检验方法研究狭义货币供给量(

M1)和广义货币供给量(M2)对美

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他们的结论是,美国货币供给量没有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水平。

Saunders(1988)的经验研究表明,虽然不能发现广义货币供给量(

M2)增长率是否直接影

响农产品价格变动,但是,美国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其农产品价格变动的滞后影响是存在的,

只是影响的滞后期不确定,所以,很难通过确定的滞后期检验货币供给量变化是否对农产品

价格水平变动产生影响。

笔者对改革以来中国货币供给量年度同比增长率与农产品价格变动率相关性分析的初

步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的变化总体上或者平均来说,

对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比较

小。

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货币供给量对农产品价格没有影响。

实际上,影响农产品价格变

动的因素很多,货币供给量对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能否显现,

不能仅仅从总体影响上判断,

或者说从多数年份货币供给量的常规增长来考察,

还需要结合具体的个别年份来分析。

一段

时间内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在统计意义上与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关系不显著,

并不意味着货币供

给量对农产品价格没有影响。

考察中国年度的农产品价格波动与货币供给量增长之间的关系,

不难发现,在农产品价

格大幅度上涨阶段,往往在前期曾出现过货币供给量明显增长的历史;

在农产品价格大幅度

下跌阶段,往往在前期曾出现过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历史。

1987~1989年期间,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较上年上涨率连续

3年超过12%。

其中,1988

年农产品生产价格较上年上涨率达到

23.0%,1989年上涨率仍然维持在

15%。

对应地,1988

年流通中现金(M0)较上年增长率达到

46.7%,是20世纪80年代相当高的年份(参见图

1)。

 

图1流通中现金(M0)和狭义货币供给量(M1)较上年增长速度与农产品生产价格较上年上涨率的比较

注:

①1992年以前口径与1993年不一致,故1993年数据从略;②2000年以前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为收购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1980~1990年,历年;201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

《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1993~1995年期间,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较上年上涨率平均超过20%。

其中,1994年和1995年农产品生产价格较上年上涨率分别为39.9%和19.9%,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罕见的农产品价格连续大幅度上涨的两个年份。

对应地,1992年狭义货币供给量(M1)同比增长率达到35.9%,明显地高于一般年份狭义货币供给量(M1)增长率。

中国货币供给量增长对农产品价格变动的显著影响不但表现为伴随货币供给量的急剧

增长而出现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而且表现为伴随货币供给量增长的急剧变缓而出现农产品价格明显下跌。

1989年,中国流通中的现金(M0)较上年增长率由

1988年的46.7%回落到9.8%。

应地,1990年和1991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分别较上年下跌了

2.6%和2.0%。

 

1997~2000年,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连续4年下跌。

其中,1999年,农产品生产价格

较上年下跌了12.2%。

同期,狭义货币供给量(M1)同比增长率相对较低,特别是1998年,

狭义货币供给量(M1)同比增长率仅为11.9%,明显低于一般年份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见

图1)。

可见,中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前期,往往会对应于货币供给量的急剧增长;而农

产品价格明显下跌,往往会对应于货币供给量增长的急剧回落。

这种现象虽然不能说明货币

供给量增长率的急剧变化是农产品价格明显变动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认为,货币供给量增长

率的急剧变化是农产品价格明显变动的必要条件。

(四)农产品需求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会不断变化。

一般认为,居民收入增长是食品消费结

构转变的动力。

西方国家在揭示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转变时经常引用Bennett定律,即随着居

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热量需要中来自于动物源性食品的比重趋于提高。

Bennett定律揭示

了收入增长与食品消费结构转变之间的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也会不断变

化。

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意味着食品需求及其结构会明显改变。

特别地,受居民

消费结构升级影响,一些食品由于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其消费更加缺乏价格弹性,即由相对的

“奢侈品”变为“必需品”,因而,一旦中国部分相关农产品明显减产,国内市场上有关食

品的供求关系就会立即变得偏紧。

自2003年以来,中国的一些主要农产品中,食用植物油、

猪肉和奶类生产价格的波动幅度更大。

2007年,豆类、油料和生猪生产价格的上涨幅度超

过20%,明显高于其他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上涨幅度。

2008年,除了这三类食用农产品外,

奶类生产价格的上涨幅度达到了25.5%。

(五)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农产品供求因素和宏观货币政策外,国内的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及其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导等,也会对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产生

明显影响。

近年来,多数品种粮食的价格在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的作用下总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中,小麦和稻谷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大。

2009年上半年,在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总体水平

同比下降6.2%的情况下,小麦生产价格上涨了8.7%,稻谷生产价格上涨了4.9%。

2009年,

小麦生产价格上涨最明显,比2008年上涨了7.9%;稻谷生产价格上涨了5.2%。

2009年,

粮食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5.6%。

在中国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会传导到国内

市场上,特别是中国对大豆的保护程度低,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传导到国内

市场上。

 

三、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

中国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对农业生产者的影响相对比较复杂。

在中国,典型的农民家庭,

既是农业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可能带来农民家庭农业收入增长,但

也会带来食品消费支出增长。

(一)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