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7948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x

《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x

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荣昌县双河街道道路泥改油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荣昌县双河街道泥改油工程位于荣昌县双河街道城内,本工程包括21条城市道路,均为城市次干路或城市支路,分别是办事处桥头-白玉桥头、步行街小街、双麻路口、办事处门口小游园、地税所大门口等。

现有路面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为推动城市化建设,提升街道形象,促进双河街道经济发展。

主要设计内容及规范

1、设计内容

双河街道城区内21条道路,分二期进行路面改造,面积为21400平方米(其中一期面积为13700平方米、二期面积为7700平方米),在其既有水泥混凝土路上加铺沥青混凝上面层,部分人行道重新铺设。

2、设计采用的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034-2000)

二、主要技术标准及横断面设计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车行道宽度

设计车速(km/h)

实施期限

办事处桥头-白玉桥头

次干道(II)

22.6-10.2

30

一期

步行街小街

次干道(II)

7.1-7.0

30

一期

白玉桥头-地税桥头

次干道(II)

18.0-8.5

30

一期

白玉桥头-农贸市场门口

次干道(II)

11.0-7.0

30

一期

农贸市场大门口

次干道(II)

17

30

一期

地税所大门口

次干道(II)

8.5

30

二期

双广路口-益民气站

次干道(II)

8.5-8.0

30

二期

粮站门口

次干道(II)

8.3-3.6

30

二期

双麻路口

次干道(II)

8.5-8.2

30

二期

双麻路口黄葛树周围

次干道(II)

6.0-7.0

30

二期

信用社路口-唐氏鞋城-龙港花园

次干道(II)

8.8-7.0

30

二期

唐氏鞋城横街-张八妹像馆

次干道(II)

14.0-8.5

30

二期

迎宾楼小巷

次干道(II)

4.0

30

二期

迎宾桥头-张八妹像馆

次干道(II)

8.0-7.5

30

二期

张八妹像馆-龙港花园河边馆

次干道(II)

7.1

30

二期

张天寿像馆-原农技站办公楼

次干道(II)

14.0-9.0

30

一期

原农技站办公楼-殷君树门面

次干道(II)

16.0-15.0

30

一期

水厂桥头-司法所-办事处右边黄葛树

次干道(II)

15.0-8.5

30

一期

办事处门头小游园

次干道(II)

32.0-28.0

30

一期

夏文科1号楼

次干道(II)

8.5

30

二期

三、设计概要

1、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正确处理远期规划和近期实施的矛盾,在设计中满足城市持续发展及分期建设的需要,重视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功能齐全。

2、平面设计

本工程主要是既有路面改造,因此本次设计完全保持既有的道路线形不变。

3、纵断面设计

本工程21条城市次干路及城市支路的道路纵坡均保持道路纵坡不变。

4、本次设计保持既有道路路幅不变。

5、路面结构设计

1)设计参数及路面结构形式

应业主要求,对本项目21条城市道路的路面改造方式为利用既有水泥混凝土路作为路面基层,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且与其他路口的街头要做处理。

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情况作调查评定,评定指标采用断板率和平均错台量两项指标,路面损坏情况分级标准见下表:

路面损坏情况分级标准表

施工前还应对既有水泥混凝土面层析的接缝传荷能力和板底脱空状态采用弯沉测试法调查评定。

评定分级标准参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设计规范》(JTGD40-2002)。

沥青加铺层铺筑前应更换破碎板,修补和填充裂缝,磨平错台,压浆填封板底脱空,清除旧混凝土面层表面的松散碎悄、油迹或轮胎擦痕,剔除接缝中失效的填缝料和杂物,并重新封缝。

本工程包括城市次干路及城市支路共21条,路面改造设计年限根据国家规范均定为12年。

本次设计采用国产AC系列和SMA面层,结构组合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由于业主没有提供交通量资料,结构厚度采用类比法确定。

车行道: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Ⅱ级、城市支路Ⅱ级

路面等级:

高级路面(沥青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标准轴线:

BZZ-100

设计年限:

12年

设计交通等级:

次重型

路面结构形式为:

上面层:

3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SMA-13-1)

下面层:

5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1)

乳化沥青粘层油(用量为0.4-0.6kg/m2)

土工布(T010/140)缝铺,缝铺宽度为0.95m

旧混凝土路面(修复完善)

在旧路面和加铺层之间,原有水泥混凝土设置接缝处铺设95cm宽的土工布(T010/140)时应在土工布铺设范围内均匀喷洒乳化沥青,用量为0.95~1.2kg/m2。

2)旧路面修复

对旧路面修复的方法根据实测弯沉来判定:

(1)单点实测弯沉值Lr≤40,不予进行特殊处理;

(2)单点实测弯沉值40<Lr≤60,钻孔压浆处理;

(3)单点实测弯沉值Lr>60,则按脱空板处理,整板破碎,处理斟层,新炮混凝土板块。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先对既有路面在现场实测弯沉值Lr,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就的处理措施。

脱空板处理方法:

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C2素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坑切槽,知道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横坡坡度,然后重新筑30号混凝土板。

处理旧板换新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破碎机械仪不用冲击锤,因其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层有震动影响,最好用人工配合空压机,小型凿岩机也可;

②新浇的混凝土板块的强度不小于原来板块的设计强度,齐材料要求、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应符合有关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要求;

③行车道与超车道之间纵缝内的传力杆钢筋,应以予保留或恢复;横缝(胀缝或缩缝)中的拉杆钢筋也应保留;

④连续换板也应对应于旧板留出纵、横缝;

⑤混凝土配合比中需加入早强剂。

②钻孔压浆:

路面压浆工艺得益于桥梁的后张法预应力的施工工艺,进十几年来,经过各地交通部门的摸索、研究,已经由不成熟走向成熟。

本次改造采用的施工工艺如下:

(1)布孔:

呈梅花型,每板5孔,第一次压浆厚经测定弯值还在压浆值范围内的,则需要第二次布孔和压浆,布孔则集中在不满足条件的孔位附近补1~2孔。

(2)钻孔:

用5cm钻头钻孔,深度要求超过板厚(板厚为24cm),一班为30~35cm,安排有专人量深,并记录。

(3)临时封孔:

大面积流水作业,各种施工车辆来往不断,钻好的孔需要临时封孔,以防杂物进入。

(4)预埋法兰螺帽;为了压浆管头能固定于压浆孔口上,形成整体,有足够的压力压浆,先在孔口内壁埋上法兰螺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粘结剂采用环氧树脂,现场配合。

普通工人封孔时间约为2min/孔。

应注意的是,预埋上螺帽厚,需继续封上孔,以防杂物落入。

环氧树脂2天后即可达到强度。

(5)清孔:

用空气高压枪,插入压浆孔中,吹出杂物。

机械配合:

一般一台发电机组放置于一台手扶拖拉机上,配备一根高压气枪两台压浆机。

(6)压浆:

压浆采用冲程式压浆机,压力电压力表指示,一般能稳定在2Mpa左右(由于封孔好,有时压力可达3Mpa),约1min。

压浆关键是要压浆枪与板块的压浆孔能联张接牢固,不漏浆,保证压浆压力,当压力在2Mpa,且达1min后,关闭压力阀,则灰浆回流到回流槽,用提桶接住,倒回灰浆缸中。

(7)封孔养生:

压浆后,应立即用木塞封孔,养生3天,才能开放交通。

压浆期间应注意车辆通行。

(8)灰浆配比:

根据公路交通施工特点和压浆工作的特殊性,浆液应具备下列特:

初凝时间长,施工和易性好,早期强度高,不发生收缩。

(9)第二次压浆:

经第一次压浆后3天,再次测单点弯沉值,对于弯沉值大于40的点。

用红漆直接标记与板块角上,钻孔组根据标记进行补孔,重复上面的压浆过程。

第二次压浆布孔重复上面的压浆过程。

第二次压浆布孔和压浆时应仔细,重点把关键掌握,以保证效果,经第二次压浆后,所有板块统计合格率达95%以上。

③清平杂物、整平基底

当既有路面及基层表面有局部松散、坑洞及扩散型裂缝时,彻底清除破坏范围内的杂物,用C20或C30混凝土填平。

④灌缝

板块维修好后,还得对板块之间纵、横缝用莰缝料充填,以防雨水及杂物下渗。

经考察,目前国内较为成功的是QF-94Ⅲ型水泥凝土路面缝料。

该料组成:

石油沥青、PVC树脂为基料,适量的改性剂,以必要的添加剂,在特定条件下配制而成,属加热施工式。

优点

(1)该灌缝料具有防水性、粘结性、弹塑性、热稳定性、低温柔性、抗嵌入性和耐久性:

(2)使用方法,不污染环境。

使用方法:

现场开箱,将料装入专用施工机具加热箱中,加热温度为130℃~140℃。

技术性能指标如下表:

嵌缝料技术性能指标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技术标准

产品性能指标

高弹

低弹

G型

D型

针入度

0.1mm

<90

<50

84

48

流动度

mm

<2

<5

1.2

2.1

弹性

%

>60

>30

90

65

粘结拉伸

mm

>15

>5

18.4

14.9

密度

g/cm

/

/

1.25±0.20

1.25±0.30

灌入温度

/

/

132(10)

137(10)

同时配有专用的清缝机,分为横缝清缝机和纵缝清缝机,横缝清缝机原理类似于农用手扶拖拉机头,带动一根清缝齿条,进行一定深清缝。

纵横清缝机实际上为切缝机,区别之处在于干切,不需要水,刀轮片为特制,机后跟着人工清扫机。

3)沥青混凝土材料技术要求

应用于本项目道路路面铺装层的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中重交AH-70#(中、下层沥青混天天用)或AH-90#沥青(面层改性沥青所用基质沥青)的技术要求如表所示:

AH-70#和AH-90#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AH-70

AH-90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80

80-100

延度(5cm/min,15℃)cm

≥100

≥100

软化度(R&B)℃

44-54

42-52

闪点℃

≥230

≥230

含蜡量(蒸馏法)%

≤2

≤3

密度g/cm3

实测记录

实测记录

溶解度%

≥99.0

≥99.0

薄膜烘箱试验

163℃×5h

质量损失%

≤0.8

≤1.0

针入度比%

≥55

≥50

延度25℃cm

≥50

≥75

延度25℃cm

实测记录

实测记录

应用于本工程的沥青表面层结合料,SAK改性剂的剂量为2.5%,SAK改性沥青除满足《公路改性沥青施工技术规范》中Ⅲ类改性沥青技术标准(见表一)外,还应满足表二的要求。

表一:

《公路改性沥青施工技术规范》中Ⅲ类改性沥青技术标准

指标

EVA、RE(Ⅲ类)

Ⅲ-A

Ⅲ-B

Ⅲ-C

Ⅲ-D

针入度(25℃,100g,5s)Min(0.1mm)

80

60

40

30

针入度指数PIMin

-1.0

-0.8

-0.6

-0.4

延度(5℃,5cm/min)Min(cm)

软化点TR&BMin(℃)

48

52

56

60

运动粘度(135℃)Max(Pa·s)

3

闪点Min(℃)

230

溶解度Min(%)

——

离析,软化点差Max(℃)

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

弹性恢复(25℃)Min(%)

——

粘韧性(N·m)

——

韧性(N·m)

——

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Max(%)

1.0

针入度比(25℃)Min(%)

50

55

58

60

延度(5℃)Min(cm)

——

表二:

SAK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改性沥青

针入度(25℃,100g,5s)0.1mm

≥40

针入度指数PI

≥-0.4

软化点(TR&B)℃

≥65

粘度135℃Pa·s

≤1.0

闪点℃

≥230

离析、软化点差℃

无改性剂溢出、凝聚

溶解度

≥99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163℃×75min)

质量损失%

≥1.0

25℃针入度比%

≥65

5℃延度cm

实测记录

(2)集料

①卵石破碎集料

为保证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似选用卵石碎集料作为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用于破碎的确良卵石直径应补小于6cm,卵石破碎集料应满足下表所示的技术:

粗集料技术要求

指标

下层用集料

面层用集料

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28

28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30

28

视密度不小于g/cm3

2.5

2.5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级

4级

坚固性不大于%

12

12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15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度不大于

1

1

软石含量不大于%

5

5

集料磨光值(面层集料)不小于

——

42

集料冲击值不大于%

28

28

集料的破碎面积不大于%

90

90

集料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附录表C.6、C.9和表C.10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集料的分级要求。

特别强调粗集料的1:

3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必须<15%,1:

5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应<5%;洛杉矶磨耗损失应小于28%;粗集料磨光值不小于42(BPN):

集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集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

②矿粉

拟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中表C.12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

③抗剥落剂

为保证沥青混合饵料中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

应先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定量的实惠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

(3)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

①沥青混合料的级配

应用于本工程路面铺装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的要求:

混合料类型

AC-13-I

AC-10-I

筛孔(mm)

通过率%

19.0

16.0

100

13.2

95-100

100

9.5

70-88

95-100

4.75

48-68

65-85

2.36

36-53

42-58

1.18

24-41

33-48

0.6

18-30

20-35

0.3

12-22

13-23

0.15

8-16

9-18

0.075

4-8

4-8

沥青用量(%)

4.5-6.5

5.0-7.0

②混合料性能要求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性能应满足下表所列要求:

技术指标

要求

AC-10-I

AC-13-I

马歇尔稳定度(KN)

≥7.5

≥7.5

流值(0.1mm)

20-40

20-40

孔隙率Va%

3.0-6.0

3.0-6.0

矿料间隙率VWA%

≥14.0

≥14.0

沥青饱和度VFA%

70-85

70-85

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75

≥75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75

≥75

60℃动稳定度DS次/mm

≥800

≥800

析率185℃

————

————

肯塔堡飞散试验%

————

————

低温弯曲应变-10℃

————

————

击实次数次

两面各75

两面各75

未尽事宜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4)沥青混凝土面层弯沉值要求不大于30(0.01mm)。

4)混凝土基层

用于基层的混凝土强度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齐28天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4.5MPa。

5)土布工(T010/140)

针对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减少或延缓由就水泥路面或板刚性基层队面层产生的反射裂缝,采用高品质的T010/140聚酯长丝针刺无纺土工布作为应力吸收层。

结合本次项目的情况,选用T010/140土工布缝铺既有水泥路面伸缩缝,缝宽度95cm,土工布缝铺纵、横向缝时,相交处应剪掉重叠部分,值需保证土工布边缘搭接有100-150mm的重叠宽度。

土工布施工注意事项:

基本施工工艺如下:

清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裂缝,喷洒沥青粘油层,铺设土工布(T010/140),铺设沥青混凝土并碾压。

1、清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a、首先将旧路面清扫干净。

b、将路面上尖锐部分予以铲除。

c、对于路面严重裂缝、破碎处,应铲除其破碎部分,并采用C30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填补。

d、较严重凹处,应采用沥青混凝土填平,对天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还要采用灌浆等措施。

e、用高压空气清洗接缝内杂物(水、脏物、土、杂草、油脂、废物等)。

f、接缝采用沥青混合料(沥青或石粉混合料)填,对于光滑的面板和经常刹车地段的面板还要用拉毛机拉毛。

2、喷洒沥青粘油层

a、普通沥青加热到150-170℃之间均匀喷洒,用量在0.95~1.2kg/m2,气温不宜低于10度。

b、乳液可加热喷洒,温度宜在50~70之间,气温不低于16度。

c、喷洒沥青的横向范围地比土工布宽5~10cm,局部过量沥青要予以及时清除。

3、铺设土工布(T010/140)

a、使用热熔沥青时,土工布要随粘油层的喷洒同时展开,乳化沥青要在呗乳化后进行。

b、将烧毛的一面向上,土工布要拉紧,平整顺直,如有折叠、弯曲,应用剪刀裁开,然后将一侧推平,涂刷沥青再将一侧叠盖衔接。

c、纵向及横向搭接宽度为10~15cm,搭接部分的粘接沥青为0.4kg/m2.

d、土工布可用机械或人工摊铺。

4、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5、碾压

a、碾压进压路机从路边起压向路中,三轮压路机每次重叠为后轮宽1/2,双轮压路机每次重叠为30cm,不得在心铺沥青混凝土上转头及左右移动或忽然刹车。

b、碾压速度:

初压1.5~2.0km/h,复压:

2.5~3.5km/h,终压:

2.5km/h。

五、注意事项

1、对旧混凝土面层存在的进展性裂痕、错台和板底脱空等病害进行修复并清洗干净,干燥后在设缝处铺设土工布(T010/140),再涂刷粘油层,然后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

2、施工前应探明道路范围内的既有管网,严禁盲目开挖。

3、施工时改造道路应与相接道路接顺。

4、若本次路面改造需整改路缘石,必须在路面改造前施工完成路缘石的修补和安装。

5、严格按国家现有规范、规定、规程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