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766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docx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docx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

****公司发布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

1目次

2前言

智能化表库是贯彻“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具体举措,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计量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的有效方法,是计量器具“集中检定、统一配送”的必要支撑,以实现计量器具从资产管理、软件平台到应用平台的统一。

为促进智能化表库的普及和发展,规范和指导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的建设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依据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其他省份的企业标准,从满足当前供电业务需求,同时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力求使本规范更具有规范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本规范由**供电公司营销部提出。

本规范由**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负责起草。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

**供电公司营销部,科技信息部,计量管理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由**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解释。

 

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市级供电公司智能化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建设应具备的条件,建设的原则、方法、步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FEM9.221《欧洲物料处理协会(FEM)的有关规范》

FEM9.222《带有巷道堆垛机和其它设备的系统的可靠性及测试规程》

JB/T9018-1999《有轨巷道式高层货架仓库设计规范》

GB/T3768-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GB4064《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T4026-1992《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

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智能化表库系统

根据电能计量管理特点和电力计量内勤、外勤的工作流程性质,以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应用成熟的条形码技术,并且利用已实现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网络化管理的优势,结合市供电公司的实际需求而建立的一种自动化表库管理模式。

3.2智能化表库

按营销系统计划实现电能计量器具检定、配送的自动出入库,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待入库新表、待检新表、待配送、待报废、待退货和故障表等处理。

3.3电能计量器具

包括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负荷管理终端等等。

3.4周转箱

承载各种规格的电能计量器具和互感器。

3.5托盘

承载周转箱作为一个仓储单元,一般一个托盘可容纳4或8个周转箱。

3.6堆垛机

按营销系统和智能化表库系统指令将电能计量器具从储位取出或存入。

3.7自动输送系统

按营销系统和智能化表库系统指令将电能计量器具输送至指定位置,设备主要包括穿梭车、链式输送机、辊道输送机、升降输送机等。

4建设原则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计量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中提出的要求,结合供电行业表库的实际情况,总体规划既要满足现阶段供电业务需求,同时考虑可持续发展需求,以实用性和经济性为建设原则,同时考虑先进性和适度超前。

另外,智能化表库对土建地面结构及承载能力、高度及建筑容积等因素均有要求,所以,在建设中应体现以下原则:

4.1系统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

4.2有限空间最大存储量原则;

4.3智能化表库管理系统和上位安徽省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有效兼容原则;

4.4配置流程最简捷原则;

4.5设备选用先进性、成熟性原则;

4.6规划合理性、实用性、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充性及标准化原则;

4.7安装操作简便、维护简单原则;

4.8系统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在满足管理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最小化投资;

4.9计量装置分区存放,实行“先进先出”原则;

4.10性价比最高的原则;

5管理系统

5.1存储物品的主要分类

5.1.1待检的电能计量器具

该类型的电能计量器具,进货前先对新表进行抽检,检测合格后整批进行入库存放,在计划安排的时间出库进行逐一检定。

5.1.2已检定合格的电能计量器具

经检验合格后的电能计量器具,若不立即配送的话,暂时存入库内。

5.1.3检验不合格的电能计量器具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电能计量器具,可以暂时存放在库内,合适的时候再统一出库,进行退货。

5.2管理系统主要流程

5.2.1入库流程

新进和检定后电能表等计量器具入库时,操作人员录入入库信息后启动入库,计算机管理系统产生入库作业指令,通过自动输送系统将货箱(或托盘)存入系统分配好的货位,并将存储系统的有关信息传输至营销系统。

5.2.2出库流程

需要出库的货箱,包括出库检验、发货、不合格表退货等电能计量器具,操作人员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上下达出库任务,计算机管理系统产生相应出库作业指令,通过调度系统、自动输送系统将要出库的物料自动送至出库站台,操作人员录入出库信息,出库作业完成,同时出库成功完成的信息将传送给至营销系统。

5.2.3拣选配发流程

对于出库发货的电能计量器具,部分箱子不是整箱发货,需要进行拣选配发。

此时操作人员下达出库任务,将需要拣选的货箱(或托盘)出至出货站台,操作人员将所需电能计量器具拣选完成后,录入出库信息并将剩余货箱(或托盘)自动送回库内存放,并将存储系统的有关信息传输至营销系统。

5.2.4仓库调整流程

对于库存的电能计量器具,定期或不定期需要对库存状态进行调整,包括货位调整和部分计量器具重新拣配存放,调整后的存储信息被传送至营销系统。

5.3仓库管理要求

主要的仓库管理策略有先进先出原则、就近入库原则、均匀存放原则、分区存放原则、紧急优先原则等。

实现计量资产的录入管理,计量器具出库/入库(领表/进表),库房定位查询,库房软件设置,库存表计浏览,查询统计,库存不足超下限报警,检定超期报警,生成各种出入库记录,库存及领表统计报表等。

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5.3.1动态授权的业务功能模块;

5.3.2全面使用条形码技术;

5.3.3实现批次管理和物料跟踪;

5.3.4多种标准和可扩展的仓库业务管理;

5.3.5提供严格用户权限管理和操作记录日志;

5.3.6提供综合信息查询功能;

5.3.7实时库存日常事务处理;

5.3.8提供实物盘点和周期盘点二种盘点方法;

5.3.9与上级信息管理系统的接口;

5.3.10定制资源的集成。

6计算机系统硬件基本要求

硬件保证高性能和可靠性、兼容性、可扩展性、易用性。

全部选用国际上著名的大厂家的产品,充分保证了产品售后服务的品质。

6.1场地配置

6.1.1根据国网公司电能计量中心场地配置标准有关规定:

a)市计量中心电能表待装库房面积为:

基数:

100m2(单相电能表)120m2(三相电能表)S=100*X1+120*X2(m2)

b)市计量中心电能表待检库房面积为:

基数:

100m2(单相电能表)120m2(三相电能表)S=100*X1+120*X2(m2)

c)互感器库房面积为:

基数:

100m2,若存放高压互感器需适度增加面积。

d)市计量中心电废品库房面积为120m2

(其中,X1=运行单相电能表数量*0.2/50000,X2=运行三相电能表数量*0.2/10000)

6.1.2智能化表库为一体化表库,实现计算机自动分配货位,其实际面积可小于其标准配置面积,应根据实际表量及其流转情况来设计大小。

6.2场地建筑要求

6.2.1地面结构及承载能力: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

4吨/平方米。

6.2.2地面公差:

全长范围内最大倾斜度符合FEM9.831标准。

地面长度公差

≤50m±10mm

≤150m±15mm

>150m±20mm

平面度:

1/1000m2

6.3货物单元设计

6.3.1载体

采用周转箱承载各种规格的电能计量器具和互感器,然后再用托盘承载周转箱作为一个仓储单元(满载)。

根据承载电能计量器具的多少决定周转箱和托盘的外形尺寸。

6.3.2技术参数

6.3.2.1周转箱

a)选用自重轻,使用寿命长,PP或PE材料;

b)使用中有效工作温度为-25-40℃;

c)箱体具备可以起到防盗作用安全锁扣,方便长途运输和仓储中锁紧箱体;

d)配有按国际标准化尺寸进行一体化设计的标签座,配以专用标签夹,方便标签使用;

e)箱体底部四周设有加强筋,底部设有防滑底纹,满足多种作业环境和方式要求

6.3.2.2托盘

a)材料:

采用松木指接,材料上不能有死结,材质和处理工艺应能使托盘满足在使用环境的温湿度情况下,达到荷载和使用寿命的要求。

b)托盘表面平整,木材不得有开裂,两平面翘曲变形不大于3mm,两对角线误差不大于4mm。

在各种承重工况下,满载的变形量小于5mm。

c)所使用木材应为干燥木材,必须经过定型处理,以满足使用环境温湿度的要求;木方表面要打蜡。

d)所有木材表面必须经机械加工,表面光洁平整,没有毛刺。

6.4机电设备

6.4.1通用技术标准

本系统中用到的所有设备在设计、制造及安装调试过程中,执行以下标准和规范:

JB/T9018-1999《有轨巷道式高层货架仓库设计规范》

JB/T2960-1999《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7016-1993《有轨巷道式堆垛起重机技术条件》

JB/T5319.1-1991《有轨巷道式堆垛机起重机术语》

JB/T5319.2-1991《有轨巷道式堆垛机起重机安全规范》

JB/T5323-1991《立体仓库焊接式钢结构货架技术条件》

JB/T9018-1999《有轨巷道式高层货架仓库设计规范》

FEM 9.101-1997 《术语  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定义》

FEM 9.753-1988  《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  安全规范》

FEM 9.754-1988  《轻载自动化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  安全规范》

FEM 9.222-1978  《有轨巷道堆垛起重和其他设备的可用性及验收规程》

FEM 9.311-1978  《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  设计规范——结构》

FEM 9.512-1978  《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设计规范  机构》

FEM 9.851-2001  《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性能数据  循环时间》

FEM 9.831-1995  《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设计规范  高架仓库的公差,变形和间隙》

FEM 9.222-1978  《有轨巷道堆垛起重和其他设备的可用性及验收规程》

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9-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

6.4.2技术要求

a)各项机电设备需提供外形尺寸及单机功率,需对设备包装及运输进行必要说明。

b)系统具有尺寸超出检测,以及系统自检自恢复功能。

c)系统安全措施到位,两侧具有保护导向装置,完善的连锁保护装置,出现破坏设备或货物的动作发生时能有效制止。

d)出入库口上方均采用电子显示屏显示相关信息,包括需要种类、数量等。

e)各项机电设备须提供噪声指标。

f)机上布线应内置不得外露,与电气设备或器件的连接要有合适的接头过渡

g)机上敷设的桥架、线管和接头要标准美观,不得影响设备的整体视觉效果。

h)电气系统和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50057-94(2000版)、JDJ/T16-92及GB50303-2002的要求。

i)电气系统要有完整的供电设计图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