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7318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ocx

《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ocx

专题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14高考生物专题训练五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选择题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2.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R)种子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的表现型如图。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表现型比例为(  )

A.1∶1∶1∶1   B.2∶2∶1∶1

C.3∶1∶3∶1D.9∶3∶3∶1

3.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

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几率为7/16

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

4.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概率是1/3

5.某种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

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aaBB×AAbb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6.科研人员为探究某种鲤鱼体色的遗传

,做了如下实验:

用黑色鲤鱼与红色鲤鱼杂交,F1全为黑鲤,F1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杂交组

F2总数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黑鲤

红鲤

黑鲤∶红鲤

1

1699

1592

107

14.88∶1

2

1546

1450

96

15.10∶1

A.鲤鱼体色中的黑色是显性性状

B.鲤鱼的体色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

C.鲤鱼体色的遗

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F1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中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1∶1

7.某种植物的绿色叶对彩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下表是采用纯合植株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绿色叶

彩色叶

绿色叶

彩色叶

①绿色叶×彩色叶

118

0

528

35

②绿色叶×彩色叶

90

0

236

78

A.该植株叶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

C.表中组合②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或aaB

B),aabb

D.表中组合①的F2绿色叶个体与彩色叶个体

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3∶1

8.莱杭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代别

亲本(P)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表现型

白色(♀)×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若F2中黑色羽毛莱杭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F2黑色羽毛莱杭鸡自由交配得F3,则F3中(  )

A.杂合子占5/9B.黑色占8/9

C.杂合子多于纯合子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9.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B.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

C.乙豌豆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D.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不相同

10.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

现颜色而产生白色。

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2中杂合褐色∶黑色为(  )

A.1∶3    B.2∶1C.1∶2    D.3∶1

11.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

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

一样。

若双方均为含三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

A.27,7    B.16,9C.27,9    D.16,7

12.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

基因型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比例

1

1

1

1

2

2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A.TTSS×TTSsB.TtSs×TtSs

C.TtSs×TTSsD.TtSS×TtSs

二、非选择题

13.小鼠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决定,A基因决定黄色,R基因决定黑色,A、R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无A、R则呈白色。

一灰色雄鼠和一黄色雌鼠交配,F1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3/8黄色小鼠

、3/8灰色小鼠、1/8黑色小鼠、1/8白色小鼠。

试问:

(1)亲代中,灰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黄色雌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让F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则理论上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3)若让F1中的灰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

体色的表现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黄色雌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黄色雌鼠的概率应为________。

(4)若小鼠的另一性状由另外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F和f)决定,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让基因型均为BbFf的雌、雄鼠相互交配,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6∶3∶2∶1。

请对比例6∶3∶2∶1的产

生原因做出合理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受精卵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

有人做了如下三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

实验2:

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3∶1∶3∶1

实验3: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______果是隐性性状。

致死受精卵的基因型是______。

(2)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甲、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3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____________,共有______种基因型。

(5)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让实验2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个体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________。

15.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

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

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A_Bb

A_bb

A_BB或aa__

植物颜色

粉色

红色

白色

(1)现有亲代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一代植株花全是粉色,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结果的遗传图解(遗传图解表现型不作要求)。

(2)若不知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

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下图的图示方框中补充其他两种类型(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②实验方法:

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

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

观察并统计子二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一种类型);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2∶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三种类型)。

(3)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粉色植株自交后代中:

①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白花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用分数表示)。

②子代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______,若对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那么形成的植株为______倍体。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 F1产生4种配子,故A错误;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比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少,故B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故C错误。

2.B 分析柱形图中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则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或YyRr,二者比例为1∶2,由此可计算出F2的表现型比例为2∶2∶1∶1。

3.B 听觉正常与否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条件,其基因型控制相应的表现型如下表:

性状

听觉正常

听觉不正常(耳聋)

基因型

D_E_

D_ee ddE_ ddee

夫妇中一个听觉正常(D_E_)、一个耳聋(D_ee、ddE_、ddee)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双方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D_ee),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ddE_)的夫妇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夫妇双方基因型均为DdEe,后代中听觉正常的占9/16,耳聋的占7/16。

基因型为D_ee和ddE_的耳聋夫妇,有可能生下基因型为D_

E_听觉正常的孩子。

4.D 9∶3∶4实质上是9∶3∶3∶1的变式,所以家兔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灰兔(A_B_)占所有子代的9/16,AABB占所有子代的1/16,所以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F2灰兔基因型有(1/9AABB、2/9AABb、2/9AaBB、4/9AaBb)4种,可产生的AB配子占1/9+2/9×1/2+2/9×1/2+4/9×1/4=4/9,同理可算出Ab和aB配子各占2/9,ab配子占1/9。

若A_bb表现黑色(AAbb∶Aabb=1∶2),则和aabb杂交,后代出现aabb)的概率为1/2×2/3=1/3。

5.B

6.D 黑色鲤鱼与红色鲤鱼杂交,F1全为黑鲤,说明黑色是显性性状,杂交组1的F2中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15∶1,说明鲤鱼体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属于细胞核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中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3∶1。

7.D

8.B 由题干分析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两种,其他基因型全是白色个体。

在F2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依次为1/3aaBB、2/3aaBb,因此F2黑色羽毛莱杭鸡自由交配得的F3中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依次为4/9aaBB、4/9aaBb、1/9aabb。

所以F3中杂合子占4/9,黑色占8/9,杂合子少于纯合子,黑色个体不都是纯合子,白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9.A 甲、乙、丙、丁四个图中的豌豆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

其中乙豌豆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3∶1,基因型比例是1∶2∶1。

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不相同,但表现型相同。

10.B 由题意知基因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因而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2中杂合褐色狗和黑色狗的基因型分别为Bbii、bbii,因而其比例为1/8∶1/16=2∶1,B正确。

11.A 亲代为:

AaBbEe×AaBbEe,则子代基因型有3×3×3=27种,据显性基因多少,子代基因型中含显性基因的个数分别为0、1、2、3、4、5、6,共7种,因此表现型为7种。

12.C 子代TT∶Tt=1∶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TT×Tt,子代SS∶Ss∶ss=1∶2∶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Ss×Ss,因此亲代基因型是TtSs×TTSs。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

 

(1)AaRr Aarr 

(2)1/3 (3)黄色∶灰色∶黑色∶白色(顺序可以颠倒) AArr、Aarr 1/9 (4)其中有一对基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导致比例由9∶3∶3∶1变为6∶3∶2∶1

14.解析:

 

(1)由实验2中分离比红果∶黄果=3∶1可推知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由实验1中F1的分离比有茸毛∶无茸毛=2∶1。

可推知有茸毛对无茸毛为显性,且显性纯合致死。

(2)根据实验1的F1中有茸毛红果的表现型可推测其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可通过测交或自交并观察其子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鉴别,二者相比,自交法操作更加简便。

(3)根据实验2中两亲本的表现型推测基因型为A_B_×aaB_,根据F1中的分离比有茸毛∶无茸毛=1∶1、红果∶黄果=3∶1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4)根据实验3中亲本的表现型可推测基因型为A_B_×A_B_,根据F1中两种性状均出现性状分离可确定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由于AA纯合致死,F1中每种性状的分离比有茸毛∶无茸毛=2∶1、红果∶黄果=3∶1,基因型分离比为Aa∶aa=2∶1、BB∶Bb∶bb=1∶2∶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

(5)因AA纯合致死,实验2的F1中有茸毛红果的基因型及分离比为AaBB∶AaBb=1∶2,若全部自交,则F2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为

(Aa有茸毛)×

(bb黄果)=

答案:

 

(1)黄 AA 

(2)AaBB、AaBb 让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自交,看果实颜色性状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3)AaBb、aaBb (4)6∶2∶3∶1 6 (5)1/9

15.解析:

 

(1)当BB存在或有aa存在时显白色,A_Bb显粉色、A_bb显红色可知,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纯合红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因此二者杂交的遗传图解有两种情况,过程具体见答案。

(注意杂交符号、每一代数、基因型、箭头不要少,最好写上表现型)

(2)这两对基因的位置有三种情况: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

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AaBb粉色植株自交,如果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粉色(4AaBb+2AABb)∶红色(AAbb+2Aabb)∶白色(AABB+2AaBB+aaBB+2aaBb+aabb)=6∶3∶7,则为图示中的第一种类型;如果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粉色(2AaBb)∶白色(AABB+aabb)=1∶1,则为图示第二种类型。

(3)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粉色植株自交后代中的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5种,为(AABB+2AaBB+aaBB+2aaBb+aabb),因此白色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为2+2+4+2/2+4+2+4+2=5/7。

子代红花植株(AAbb+2Aabb)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2/3,若对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那么形成的植株为四倍体(AAaabbbb)。

答案:

 

(1)(“第一代”“第二代

”代替P、F1,基因型和符号各得1分)

   

(2)①

④a.若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6∶3∶7 b.若子代植株花粉色∶白色=1∶1 (3)①5 5/7 ②2/3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