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宣传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7280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宣传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药宣传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药宣传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药宣传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药宣传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宣传手册.docx

《中医药宣传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宣传手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药宣传手册.docx

中医药宣传手册

XXXX中医院中医药宣传手册

第一篇中医药小常识

中医治病的特点

中医如何看病

中药的煎制方法

中成药

中药的服用方法

第二篇中医药养生与保健

中医药与日常养生

冬病夏治

药膳养生

颈、腰部保健操

足部按摩

第三篇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拔火罐

刮痧

针灸疗法

第四篇小儿推拿

 

第一篇中医药小常识

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她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她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注射等在内、外、妇、儿等诸多方面都有独特的疗效。

中医治病的特点

中医治病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因此,中医在治病时强调从人的整体出发,重视调整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二是治未病,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

中医如何看病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收集疾病的相关资料,然后四诊合参,从而达到诊治疾病的目的。

望诊,是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收集疾病资料。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或嗅气味来诊察疾病。

问诊是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

切诊是中医最具传统特色,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诊断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如肌肤、手足、胸腹等)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诊察疾病。

这些诊法一直沿用至今,在现代医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中药的煎制方法

正确的煎制方法对保证药效有重要影响。

煎药用具:

以砂锅、瓦罐最好,忌用铜、铁器皿;

煎药用水:

一切洁净的水即可;

煎煮火候:

一般补益之品宜小火慢煎,解表清热药需大火快煎;

煎煮方法:

煎前需冷水漫过药面,浸泡30-60分钟。

一般煎煮2-3次。

有些药物特殊,煎法特殊,如:

1.先煎:

介壳、矿石类如龟甲、石膏等应打碎先煎;

2.后下:

气味芳香等久煎有效成分易丢失,如薄荷、大黄等;

3.包煎:

黏性强、粉末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车前子、蒲黄等;

4.人参等贵重药材需单独另煎;

5.溶化:

阿胶、蜂蜜用水或黄酒加热溶化兑付,以避免粘锅浪费。

中成药

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

剂型多样:

包括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熏剂及片剂、针剂、冲服剂、油剂、气雾剂、胶囊剂等。

中成药的特点:

服用方便,易于携带以及剂型丰富,适合不同的给药方式。

中成药的贮藏:

一般应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并做好防霉变、防虫、防鼠等工作。

注意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渗漏、霉变等,同时口服药和外用药要分开贮藏。

要正确无误地选用中成药,必须了解中成药的功效、主治病症、使用注意事项,选用与病情相适合的中成药。

否则不但无效,还可能有害。

与西药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

1.有无明确禁忌;

2.副作用是否相似;

3.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

4.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

5.如若必须同一途径用药,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中药的服用方法

服药时间:

病位在上(头、胸部)宜饭后服,病位在下(腹部以下)宜饭前服;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驱虫药及泻下药宜空腹服;宁神药宜睡前服。

服药次数:

一般每日服药2-3次;对于病情危重者可连续多次服药;对于体质虚弱者宜次数多量少服用,体质健壮者宜次数少量多服用。

药饮选择:

一般用白开水送下,因呕吐而服药困难者,可加姜汁等。

忌口:

服药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皮肤病及疮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等。

第二篇中医药养生与保健

中医药与日常养生

中医主张“未病先防”和“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为主的养生保健。

采用药物和非药物,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进行整体综合调节与治疗。

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

下面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1.坚持几个“少”:

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

2.坚持几个“常”:

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

童心、蚁食即少食、龟欲即心境淡泊、猴行即多运动。

4.天天干洗面:

先把手搓热,然后用手搓脸。

5.常练吐纳法:

通过鼻吸口呼,呼气时结合默念嘘、呵、呼、歙(xi)、吹、嘻六个字音。

6.坚持勤动脑。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及针灸、刮痧、隔物灸等外治的方法,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炎、冻疮、胃痛、颈椎病、慢性腹泻、部分虚寒妇科病关节痛、肾虚引起的腰痛。

其中尤以呼吸道疾病(气管炎、哮喘病)、膝关节疼痛、冻疮等效果显著。

禁忌症:

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严重皮肤病者及对药物过敏者。

治疗时间:

以三伏天最佳。

主要方法:

以敷贴膏药为主,辅以益肺、健脾、补肾的药物或针灸等疗法,如穴位贴敷、穴位注射、隔姜灸、针刺法、艾灸等。

注意事项:

1.外敷伏天膏的患者,一般在贴膏药后4-8小时,局部会感到灼热难忍,此时应立即将膏药揭除。

2.注意饮食清淡但避免寒凉、过咸的食物,同时忌吃海鲜和辛辣刺激食品。

3.敷贴期忌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忌贪凉,过度吹电扇、用空调。

4.忌搔抓,避免感染。

药膳养生

药膳是指包含有传统中药成分,具有养生、防病、治病作用的特殊膳食。

然而必须遵循因人、因时、因地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效。

春季饮食养肝为先。

以脏补脏,鸡为先。

鸡肝味甘而温,补血养肝,为食补养肝之佳品,较其它动物肝脏补肝的作用更强,且可温胃。

取新鲜鸡肝3只,大米100克,同煮为粥服食。

可治中老年人肝血不足,饮食不佳,眼睛干涩或流泪。

以味养肝,首选食醋。

肝阳偏亢的高血压老年患者,每日可食醋40毫升,加温水冲淡后饮服。

补肝血,食鸭血。

取鸭血100克,鲫鱼100克,白米100克同煮粥服食,可养肝血,辅治贫血,同时这也是肝癌患者的保肝佳肴之一。

疏肝养血,菠菜最佳。

夏季饮食养心为主。

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

小麦百合炖猪心原料:

小麦20克、百合25克、猪心1个、生姜少许。

制法:

小麦、百合洗净,稍浸泡;猪心洗净,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适量,文火炖熟后服用。

功效:

养心健脾、除烦止渴。

秋季饮食养肺为主。

在饮食调理上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八仙膏原料:

生藕汁、生姜汁、梨汁、萝卜汁、白果汁、竹沥、甘蔗汁、蜂蜜各等分,将各汁和匀,蒸熟后用玻璃瓶贮存,任意食之。

功效:

生津养肺,清热化痰。

冬季养生重在养肾。

杜仲炖鸡原料:

母鸡一只,杜仲20克,生姜少许。

制法:

把鸡洗净,摘去油脂,放在炖锅里加清水,放入杜仲、姜片,文火炖熟后调味服用。

功效:

补肾壮阳,宁心安神。

适用于体弱多病、气血虚弱、腰酸肢冷的老年人。

颈、腰部保健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颈椎病、腰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年轻化。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劳逸结合,注意休息,正确的保健操可以有效地预防颈椎、腰椎疾病。

颈部保健操:

1.双手擦颈两手在颈部按摩,直到颈部发红发热为止;

2.左顾右盼头部缓慢转向左侧,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右侧,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

3.前后点头头先向后仰,再低头,用下颌骨靠近胸骨,然后再向后仰头,如此反复;

4.摇头晃脑将头部进行前、后、左、右的顺序摇晃,如此将头部摇晃一周,再向反方向摇动;

5.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由前向后旋转;

6.颈项争力两手紧贴大腿两侧,两腿不动,头转向左侧时,上身旋向右侧;头转向右侧时,上身旋向左侧;

7.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

8.翘首望月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眼看左上方数秒钟,复原后,再旋向右,看右后上方数秒钟;

9.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数秒钟。

腰部保健操

1.双脚直立分开,两臂侧平举,腰向前弯,先用右手摸左脚尖,再用左手摸右脚尖,反复数次;

2.双脚直立分开,两臂向上举,腰向前弯,手掌向下摸地,9

后站立,腰向后仰,脸朝上,反复数次;

3.双脚直立分开,双手叉腰,腰部交替向左、右侧弯数次;

4.俯卧位,头、胸部抬起,小腹部着地,两臂展开向两侧伸直,两腿并拢伸直尽量向上抬,停留数秒钟放下,休息后反复数次;

5.仰卧位,两臂放在体侧,头和脚后跟着地,腰部尽量向上拱,成弓形,停留数秒后放下再反复数次;

6.腰部放松,双手握拳捶打腰部至发热为止。

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种优秀的理疗保健方法。

医学典籍记载:

“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因而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足部按摩来防病治病。

适应症:

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及大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等。

禁忌症:

1.妇女妊娠期及月经期;2.足部骨折、皮肤病及伤口;3.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等;4.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如活动性肺结核、梅毒等;5.极度虚弱、精神极度紧张者、皮肤高度敏感者及精神病。

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排除毒素;控制和调节机体活动;放松心情,使身体和心理上得到休息和调整。

注意事项:

1.足疗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

2.足疗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但按摩前后切忌冷水;

3.按摩力度适中,切忌过度用力。

第三篇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拔火罐

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是运用特殊的玻璃罐或陶罐、竹罐,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而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引起皮肤充血或瘀血的治疗方法。

因其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作用,而且操作简单,被很多老百姓喜爱和使用。

但是应该严格的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适应症:

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头痛,胸胁痛,风湿痹痛,腰腿痛,扭伤,胃痛,疮疖肿痛,毒蛇咬伤(排除毒液)等病症。

禁忌人群:

心脏病、血液病、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癌症患者,骨折、极度衰弱者,孕妇,妇女月经期,醉酒后及皮肤损伤的人。

注意事项:

1.保暖;

2.避免烫伤;

3.不宜部位:

皮肤破损处、瘢痕处及有赘生物或骨突出部位;

4.防止感染;

5.拔罐时间:

一般拔火罐应控制在5-10分钟,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

1)按部位:

肌肉丰厚的部位,时间可略长,反之,则短;

2)按病情轻重:

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反之,则短;

3)按天气寒凉:

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反之,则短。

特别提醒:

拔火罐后不宜洗澡,否则容易着凉。

刮痧

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等工具,在体表部位进行反复摩擦,用以治疗有关疾病。

适应症:

感冒、发热、头痛、中暑、哮喘、心绞痛、颈椎病、神经性头痛等,还适用于预防保健。

刮痧法对于大多数人都是适用的,但有以下情况的人不宜刮痧: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需慎刮;

3.皮肤高度过敏,或患皮肤病的人禁刮;

4.久病年老、极度虚弱、消瘦者慎刮;

5.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禁刮。

刮痧的基本方法

1.拿刮板法:

用手掌握着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

2.刮试方向:

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试,胸部从内向外刮试;

3.补刮泻刮:

一般来讲,顺着经络的走行进行刮,即为补刮;逆着经络的走行进行刮试即为泻刮;

4.刮痧时间:

用泻刮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要刮3-5分钟;用补刮手法每个部位刮试时间为5-10分钟。

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主要内容,因其神奇有效的疗效,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肯定和认同,并且得到了大力推广。

针灸疗法是运用毫针、艾灸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扎针或用艾条等施灸,来治疗相关疾病,尤其对疼痛、中风瘫痪等有显著疗效。

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灸”是指艾条,是一种用艾绒在穴位上燃灼或熏慰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低;第五,安全可靠。

第四篇小儿推拿

根据小儿的形体、生理、病理以及特定穴位的形态位置等特点,专用于防治小儿某些病证的推拿方法称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的对象一般是指6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如泄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发热、咳喘、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证。

作用:

增强小儿机体各项功能;缓解、解除小儿病痛;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特点:

1)简单易学,方便易行;

2)见效快、疗效高;

3)安全可靠;

4)治病去根,不易复发;

5)小儿不受痛苦,易于接受;

6)预防保健,适于家庭。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

1.补脾:

反复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推向指根。

2.推板门: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

在大鱼际和腕横纹之间来回推捏。

3.调大肠:

在虎口用指尖来回反复推。

4.摩腹:

操作时,取仰卧位,用掌或四指或全手轻贴腹部,缓缓逆时针移行,绕脐做圆周运动。

5.揉脐:

用中指端或大鱼际反复揉脐。

6.推七节骨:

七节骨为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操作时,患儿取俯卧位,根据病情选择向上或向下反复推,力度适中,以皮肤发红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