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7228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钻孔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钻孔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钻孔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钻孔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孔作业指导书.docx

《钻孔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作业指导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钻孔作业指导书.docx

钻孔作业指导书

文件更改履历

版本

更改說明

制定人

生效日期

A

 

新制订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非红色印章的为不受控文件

 

1.0目的:

建立详细的设备操作之作业规范,籍以稳定产品的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并作为设备保养时员工操作的依据,同时此份文件也是本岗位新进员工培训教材。

2.0适应范围:

本书涉及天马钻孔机操作员操作过程。

3.0定义与职责:

员工按规定之参数制造符合要求的产品并做相关的记录。

4.0参考文件和数据:

5.0工业安全:

5.1机器在运行时禁止将头或手伸到机台内部;

5.2机器运行时禁止身体靠着机器或坐在大理石上;

5.3禁止油﹑水等物放于机台大理石上和机器控制柜台上;

5.4机器运行时禁止关总电源;

5.5禁止无钻咀时高速运转;

5.6当打雷闪电时应立即关机并拉下电闸;

5.7当工作完成时应给每个主轴上一支断钻咀;

5.8机台检查维修时应关机并于显眼位置挂上维修牌后再进行。

6.0品质要求及判定标准:

不良类

原因描述

纠正改善措施

A

 

 

1、上板不好或销钉固定不稳

1、销钉一定要打稳,打牢固。

粘胶纸时一定要粘到板的截边,板边与台面粘成直角。

2、S、F参数设置不当

2、按照钻咀参数表设定参数,不得私自改动。

3、钻咀超过使用寿命

3、根据钻咀返磨次数设定孔数。

4、销钉高出板面,压力脚压到销钉

4、销钉一定要敲平,不能露出板面。

5、板与板之间,铝片与板之间,板与台面之间有杂物

5、开料、打销钉、上板时留心,保持机台和工作台的清洁卫生。

6、手工补孔

6、补孔时可先用比孔径小0.05的钻咀,待穿透后用原钻咀作修补;另钻孔时钻咀与板面一定要垂直。

7、夹咀定期保养

7、夹咀未清洗

 

B

 

 

1、钻板中途取铝片

1、取铝片时一手压住板面,一手把四边胶纸轻轻的撕掉。

然后,轻轻的揭下铝片,再在板的四边小心的粘上胶纸。

2、钻咀拉长刮板;压脚太低撞动板,钻板途中敲销钉或松动气夹

2、钻咀长一定要适当。

经常检查夹咀松紧情况及定期清洗夹咀,当已出现刮板.撞板现象后,一定要先核对零位无误后才可以钻板。

钻板中途严禁敲销钉及松动气夹。

3、零位变动

3、已开始钻孔之板严禁修改零位值。

C

 

 

1、铁锤敲伤

1、敲销钉时,锤与台面成斜角,尽量避免敲入板内。

2、销钉刮伤

2、取板、运板时尽量避免销钉划过板面。

3、刀片修理披锋时刮伤

3、换新刀片,小心操作。

4、断刀未取,下销钉、打磨时刮伤

4、用比断刀小的废钻咀或镊子取出断刀后再交打磨。

5、钻咀拉长刮伤

5、参考B-2。

D

1、停气后气压不够时钻头未到位,按原地钻

1、停气复原后看清显示屏提示后再操作或通知领班处理,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原地钻键。

2、伺服跳闸后钻头未到位,按原地钻

3、按急停键后,再按原地钻

 

E

断刀后忘记补孔或补孔时漏补,断刀后未穿透,钻咀刀长不够未穿。

深度设置错误

加强操作员自检工作责任心,以及操作技能培训。

F

 

 

1、钻咀不良

1、所有钻咀全检后方可生产。

2、断刀尖

2、留意铝片上披锋情况及下钻时声音是否异常;经常检查钻咀是否有烧焦或断刀尖,钻咀是否有缺口、崩角。

3、量错、用错钻咀

3、对照工程单刀序量准钻咀,按照显示屏所示刀径更换钻咀。

4、手工补孔,取断刀

4、参考A-6。

G

损、

1、下速过快

1、根据叠板厚度及板材调整参数。

2、钻咀拉长,刀片修理披锋

2、参考B-2、C-3。

3、钻咀不良

3、更换钻咀,参考F-1。

4、叠板太厚,深度设置不当

4、叠板厚度≤6.4mm根据叠板厚度选择适当刀长之钻咀。

每个主轴调试好深度后再钻板,特别是二钻或用台板补孔时一定要算好深度。

5、断刀

5、参考A-6C-4。

6、机头下掉,烧保险

6、密切留意机器运作情况及定时保养。

H

1、参照A-5

1、参照A-5

2、垫板用两次

2、上垫板时特别小心。

3、钻咀不良

3、参考A-3F-1。

4、S、F参数设置不当

4、修改参数。

5、钻咀高出压脚

5、维修压力脚,换好钻咀后用手感觉钻咀,应在压脚蘑菇头以内。

E

1、上板方向错

1、按照左小右大上板,钻第一支钻咀时留心是否钻在板外。

2、坐标不对称,板料小

2、调零位时,第一支钻咀所有孔必须全部跑完,而且前后左右都要对称。

板料小无法钻板时知会领班处理,

7.0机器操作:

7.1开机

7.1.1开机前检查工作

7.1.2检查机床表面是否有硬异物。

7.1.3检查电压、气压是否符合机床使用要求.(电压:

220V±10%;气压:

5.6→6.5㎏/c㎡)。

7.1.4检查水冷机温度是否符合机床使用要求.(17℃→21℃)。

7.2开机步骤

7.2.1打开机器总电源,按下机床面板上“ON”键,机床通电,机床通电后打开气压阀门使机床通气压。

7.2.2查看显示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如显示器处于关闭状态则需按下显示器开关按钮打开显示器.

7.2.3待显示器在“DOS”界面下显示为:

“C:

\TIMAX>”时,输入“TIMAX”按下“Enter”键进入天马程序控制操作界面。

7.2.4进入天马程序操作界面后,先键入“O”键,在子菜单中选择“R”“钻铣床复位”,机床将会自动复位。

7.2.5如机床停止工作时间过长,则需对主轴进行预热(主轴预热主要针对的是机械主轴,气浮主轴无需预热.)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7.2.6打开“S系统”栏菜单,按“V”键或将光标移动到“系统状态V”处按“Enter”键,将系统设置为输出状态。

7.2.7按“F3”进入手动换钻状态,将各主轴断咀取下并在各主轴

号刀具库内放一支钻咀.

7.2.8打开“P参数设置”栏菜单,在子菜单中选择“T刀具选择”在对话框中输入“1”,机器将自动抓取各个轴的第

号刀具。

7.2.9按快捷键“Alt+I”,主轴自动回到机床泊车位。

7.2.10打开“S系统”栏菜单,选择“主轴预热R”,再选择“确定”,然后在对话框中输入预热时间(根据机床停止作业时间输入10→40分钟)。

a.停止作业4小时,预热时间为10分钟。

b.停止作业8小时,预热时间为20分钟。

c.停止作业16小时,预热时间为30分钟。

d.停止作业24小时,预热时间为40分钟。

7.3关机。

7.3.1清洁机器工作台面及机器表面卫生

7.3.2清洗各主轴夹头并各夹上断钻头一支。

7.3.3打开“F文件”菜单栏,在子菜单中选择“退出系统Q”(或使用快捷键“Alt+Q”)退出天马系统操作控制界面。

7.3.4按下机床面板上“OFF”键,使机床断电。

关闭总电源,机床盖上防尘罩。

7.3.5关闭吸尘器、水冷机、空压机、干燥机等附属设备。

8.0工艺操作过程及操作要求:

8.1钻孔前准备工作:

8.1.1将待加工钻孔板准备好。

自检是否有擦花、刮伤、氧化、露基材等不良现象。

如是来料不良则需用粉笔注明为来料不良。

8.1.2检查机床表面是否有硬异物。

8.1.3装板前检查是否有上反垫板;各叠板是否有标底、面板和机台号(机台号和底、面板标记均标在要加工板材的长边。

面板在长边画一横杠,底板画两横杠,中板则无需标示。

机台号则根据相关机台画竖杠。

<如:

6#机,即在长边画6个竖杠>)。

8.1.4先用鸡毛将机器台面清扫干净,各个轴气夹打开,把待加工板销钉处放入气夹内,关上气夹并清理板面垃圾、碎屑及杂物。

8.1.5仔细核对上板方向是否正确,看是否有上反大小边、无下垫板等现象,如有需及时更正,以免造成由上述不良引起的报废。

8.1.6在各个轴的板的短边上标示轴号(为竖杠),方法同标示机台号。

8.1.7照MI测量刀具直径及长度是否符合加工标准(直径公差为:

+0/-0.025;长度公差为:

±0.10㎜.)。

8.2取文件

8.2.1打开“F文件”栏菜单,在子菜单中选定“取文件L”。

在对话框中输入路径及文件名。

8.2.2如果是软盘(即“A”盘),则在对话框中输入“A:

\*.*”(即A盘中所有文件。

“A”为盘名称;“:

”为盘符;“*.*”为所有文件。

8.2.3如果要读取的资料硬盘内已经存在,则直接输入路径名及文件名。

(如:

“D:

\DRL\*.DRL”<只显示文件扩展名为“DRL”的文件>或“D:

\DRL\*.*”<显示所有文件>)

8.2.4在1.1.1和1.1.2中将光标移至所需加工文件名处按“Enter”键即取文件。

8.3刀具参数设置。

(即“P、B”表)。

8.3.1打开“P参数设置”菜单栏,在子菜单中选择“钻头参数B”。

8.3.2键“Alt+D”进行参数值缺省,核对刀径、孔数是否与MI相符。

如刀径和孔数和MI完全相符则按各机台参数表输入相应参数;如不符则需知会组长或工程部重新拷贝资料。

8.3.3参数设置完毕后,再次仔细核对MI及参数表无误后,键“Alt+S”存盘、“Alt+O”认可。

8.4刀库参数设置(即“P、A”表)。

8.4.1打开“P参数设置”菜单栏,在子菜单中选择“刀库设置A”。

8.4.2对照“P、A”表将已测量OK钻咀放入相对应刀具库内。

8.4.3键“Alt+S”存盘、“Alt+O”认可。

8.5钻位和终钻位的调整方法。

8.5.1调整终钻位在机床泊车位;调整起钻位在工件面上。

8.5.2终钻位的调整方法:

a.在“P、T”菜单中取一把刀具,键“Alt+I”将主轴停至机床泊车位。

b.在“O输出钻铣”菜单栏,先将“钻铣方式A”设置为“手动”再选择“钻咀起钻位置Z”,选择“方式一”进入各轴参数统一调整。

c.键“Alt+E”调整终钻位。

(用“PageUp和PageDonw”用来增大和减小数据)。

键“PageUp”

增大终钻位置数据。

d.键“Tlt+T”系统将自动追踪终钻位置,键“PageDown”减小终钻位置数据,配合“Alt+S”更改移动步长。

取一块垫板,将终钻位调至在垫板的1/3→1/4为佳(如:

垫板厚度为2.5mm,即2.5mm×1/4=0.625mm即0.6mm为最佳。

),键“Alt+O”认可。

e.终钻位一般为固定不动的。

(除补孔、多层板及二钻外)。

8..5.3起钻位的调整方法。

a.在“P、T”菜单中取一把刀具,将主轴移至工件面上。

b.在“O输出钻铣”菜单栏,选择“钻咀起钻位置Z”,选择“方式一”进入各轴参数统一

c.键“PageUp”增在起钻位数据,键“Tlt+T”系统将自动追踪起钻位置,键“PageDown”减小终钻位置数据,配合“Alt+S”更改移动步长。

调至压脚下端面与工件面的距离为0.1mm~0.2mm为最佳。

(即一张铝片可以在压脚和工件面中间抽插。

),键“Alt+O”认可。

8.6坐标调整(也称零位调整)。

8.6.1键“Alt+F1”,主轴来到文件第一顶点,键“Ctrl+W”将此点设置为相对零点。

8.6.2在起钻位和终钻位已调整OK的情况下,配合“↑”“↓”“←”“→”四个键将主轴移至工件面上与电脑资料相对应的角,键“F8”,查看此位置是否合适,键“Alt+W”将此顶点设置为工件的加工零点。

8.6.3依次键“Alt+F1”、“Alt+F2”、“Alt+F3”、“Alt+F4”配合“F8”键及“Ctrl+W”、“Alt+W”调至四角均匀为适。

8.6.4零位调整好以后存文件。

(打开“F文件”菜单栏,选择“存文件D”(输入路径及文件名或在路径设置好的情况下直接输入文件名,键“Enter”即存文件)。

8.7执行钻铣。

8.7.1打开“O输出钻铣”栏菜单,将“钻铣方式A”设置为“自动”。

8.7.2在钻铣方式为自动状态下在“O输出钻铣”栏菜单中选择“执行钻铣D”配合“PageUp”、“Pagedown”键切换“全部”、“继续”、“指定”。

8.7.3“全部”是指从文件的第一刀具开始钻孔。

(“P、B”表中步数为“0”的,该刀具则不执行钻铣。

)。

8.7.4“继续”是指从当前记录开始执行钻铣。

8.7.5“指定”是指设定最后要停止的加工记录数字。

(最后加工记录不可大于开始记录)。

8.7.6如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故障或需要暂停加工的,键“Esc”,机床将暂停加工。

待故障排除以后,找到当前记录,在“O输出钻铣”菜单栏中选择“执行钻铣D”配合“PageUp”、“Pagedown”键切换到“继续”,则开始从当前记录开始加工。

8.7.7待加工完毕后,将各个轴气夹打开,将已钻好孔的板子拆下,自检是否有未透、擦花、塞尘、毛刺、刮伤、孔损等不良现象。

如有需用粉笔注明是否为来料不良。

8.7.8自检好以后,到打磨房将销钉退掉,分好底、中、面板和不良板做明标示给QC检验,待QC检验OK后方可进行打磨作业。

8.8补孔操作步骤。

8.8.1如果知道断刀的刀具,如:

#刀具,则:

8.8.2在“P参数设置”菜单栏子菜单中“刀具选择T”选择

#刀具,键“Ctrl+T”,将光标定位在

#刀具的第一个记录。

8.8.3键“F8”,(“F8”键一定要在起钻位调整后才可使用),查看断刀是否在此处。

8.8.4键“N”或“B”或者直接输入数字记录键“A”,(“N”为当前记录的下一记录;“B”为当前记录的上一记录;“A”快速定位,将光标定位在最近的一个记录上,如直接输入数字则直接定位在所输入数字的当前记录。

)。

重复8.1.2步骤。

8.8.5找到断刀位置,再键“N”,从断刀记录的下一记录开始加工。

(即在“O输出钻铣”栏菜单中选择“执行钻铣D”配合“PageUp”、“Pagedown”切换至“继续”开始加工。

)。

8.8.6如果不知道断刀刀具,则:

8.8.6.1将主轴移至断刀的大概位置,键“A”或直接输入数字配合“↑”“↓”“←”“→”四个键再键“A”重复8.1.2步骤,查看断刀是否在此处。

8.8.6.2找到断刀后,键“F2”,查看其属性为第几号刀具。

键“F3”进入“手动换钻状态”,换上相对应刀具,重复8.1.4步骤即可。

9.0操作要求:

9.1必须轻拿轻放:

取板时不能以拖动的方式取板要以垂直于板面的方式取板,放板时不能以推动的方式放板要以垂直于板面的方式放板。

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能有板角或板边碰撞板面现象。

9.2做好5S相关工作:

每天必须保持机台和工作台面整洁,工作台面不能有粒状物或粉尘,以免板接触工作台面时擦穿铜薄。

9.3孔文件时要核对流程单和钻孔表:

文件序号和版本号不能有误,核对钻咀的大小和孔的数量与钻孔表上的数值是否相对应。

9.4随时检查,包括设备的正常,钻孔孔径的尺寸,多孔与少孔,偏孔是否钻不透。

首板必须由QC确认OK后才可正常生产。

新单量产要钻红胶并由QC确认红胶片OK后方可批量生产。

每钻一手板要选取每叠板最底层的一PNL检查是否有未透或塞孔现象。

钻二次钻孔时要做二次定位,垫板要定位牢固以免钻机在高速运行时定位松动。

9.5二次钻孔持板时必须戴手套:

拿锡面板或抗氧化板要戴白色尼龙手套,拿金面板要戴防静电手套,大金面板要隔纸皮。

9.6生产板要摆放整齐,流程单和板要相对应摆放,工作板如有外型尺寸相似的要注意混板现象。

产品的状态标识要准确无误,钻好的板放在已钻区域,未钻板放在待钻区域。

10.0机器保养和校正:

10.1每日检查大理石台面清洁度、主轴表面清洁度、主轴运作(发烫﹑异响﹑漏水)﹑气路﹑自动换钻﹑刀座/镭射站清洁度﹑散热风扇运作﹑水箱运作﹑吸尘管道﹑夹头清洁﹑X﹑Y﹑Z轴运作,记录于《保养记录表》上;

10.2每周清洁水箱/干燥机散热网﹑油格/水格﹑压力脚导杆润滑、全机清洁、软驱清洁,记录于《保养记录表》上;

10.3每月清洁电路板一次,记录于《保养记录表》上;

10.4钻机Z轴丝杆及X、Y轴滑轨每三个月加一次油,记录于《保养记录表》。

11.0物料使用和存储条件:

11.1垫板:

存放在常温、干燥环境中。

11.2铝片:

存放在常温、干燥环境中。

12.0废弃物排放管理:

N/A

13.0停水停电处理:

13.1停电应急处理:

关闭电源总开关。

14.0异常管理与故障排除:

详见以上机器操作要求。

15.0岗位员工考核内容:

15.1钻孔操作规范

16.0附件:

详见《钻机刀具参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