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7225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7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目标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平步大道东以北,曙光路以西,交通十分便利,划分为B1、B2、B3、B4四个单独地块。

本次施工区域为B3地块,总建筑面积约29万m2,上部由5栋34层、1栋33层、1栋27层塔楼和4栋11层连体小洋房组成,下设两层地下室,周边裙楼为商铺,是集商业、住宅于一体的大型商住小区。

B3地块进行桩基及土方开挖施工,东西两侧为临时施工道路,南侧为地铁施工区域,目前尚未开始施工。

图1.1-1周边环境示意图

1.2工程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确保无质量事故发生。

二质量通病防治组织措施

2.1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

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赵云蕾

副组长:

宮华路、李金明

组员:

秦强林、张成、刘全栋、姬孟刚、高荣龙、蒋邦金、穆晨波、陈凯、韩学志

2.2防治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

1、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权限:

防治小组发现未按监理方及建设方批准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施工的,有责令施工队限期整改的权力;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有权进行经济处罚甚至要求返工、整改。

2、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责任:

尽量消除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通病。

3、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负责范围:

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属我方承包范围的施工质量通病。

三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认真落实公司质量标准化学习,全面展开标准化管理。

3、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度,每道工序开展前由项目总工组织样板施工,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展开大面积施工。

4、加强三检制度,层层把关,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5、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由技术部提出整改及防治方案,从技术角度消除质量问题。

6、施工前进行有效的策划,针对以前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改善施工方法的方式进行质量通病的防治。

7、完善项目部成品保护制度,下发给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加强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的管控。

四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4.1土方工程

4.1.1挖方边坡塌方

1.现象: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后,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塌现象。

2.预防措施:

(1)在斜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合理放坡,不使过陡,同时避免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而造成塌方。

(2)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以拦截地表滞水和地下水,避免冲刷坡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稳。

特别在软土地段开挖边坡,应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边坡产生侧移。

(3)施工中避免在坡顶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并避免行驶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以减轻坡体负担,防止塌方。

(4)做好护坡方案,如打入锚杆外加钢筋网片,其上再加喷混凝土层。

4.1.2填方边坡塌方

1.现象

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造成坡脚处土方堆积,坡顶上部土体裂缝。

2.预防措施

(1)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如设计无规定,填方的边坡坡度值可参见表4.1-1、表4.1-2和表4.1-3。

当填土边坡用不同土料进行回填时,应根据分层回填土料类别,将边坡做成折线形式。

表4.1-1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

序号

土的种类

填方高度(m)

边坡坡度

1

粘土类土、黄土、类黄土

6

1:

1.5

2

粉质粘土、泥炭岩土

6~7

1:

1.5

3

中砂和粗砂

10

1:

1.5

4

砾石和碎石土

10~12

1:

1.5

5

易风化的岩石

12

1:

1.5

注:

1、当填方高度超过本表限值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填方下部边坡坡度应为1:

1.75~.2。

2、凡永久性填方,土的种类未列入本表者,其边坡坡度不得大于∮+45o/2,∮为土的自然倾斜角。

项次

填土高度(m)

自地面起高度(m)

边坡高度

1

6~9

0~3

1:

1.75

3~9

1:

1.5

2

6~12

0~3

1:

2.0

3~6

1:

1.75

6~12

1:

1.5

表4.1-2黄土或类黄土填筑重要填方的边坡坡度

表4.1-3轻微风化石料填方边坡坡度

项次

石料规格

填方高度(m)

边坡坡度

1

25cm以内的石料

6以内

1:

1.33

6~12

1:

1.5

2

大于25cm的石料所堆筑的填方,其边坡选用最大石块铺成整齐行列

12以内

1:

1.5~0.75

3

大于40cm的石料所紧密堆筑的填方,其边坡铺成整齐行列

5以内

1:

0.5

5~10

1:

0.55

大于10

1:

1

(2)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填方边坡坡度,当填方高度在10m以内,可采用1:

1.5;度超过10m,可做成折线形,上部为1:

1.5,下部采用1:

1.75。

(3)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避免采用腐殖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土作边坡填料。

边坡施工应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水平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

当采用机械碾压时,应注意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对不要求边坡修整的填方,边坡宜宽填0.5m,对要求边坡整平拍实的填方,宽填可为0.2m。

机械压实不到的部位,配以小型机具和人工夯实。

填方场地起伏之处,应修筑1;2阶梯形边坡。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1:

1.5斜坡形,以保证结合质量。

(4)在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对粘土、粉砂、细砂、易风化岩石边坡以及黄土类缓边坡,应于施工完毕后,随即进行防护。

填方铺砌表面应预先整平,充分夯压密实,沉陷处填平捣实。

边坡防护法根据边坡土的种类和使用要求选用浆砌或干砌片(卵)石及铺草皮、喷浆、抹面等措施。

其中以铺砌草皮较为经济易行,不受边坡高度限制,边坡坡度亦可稍陡。

(5)在边披上、下部作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4.1.3场地积水

1、原因分析:

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

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2、防治措施:

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4.1.2填土出现橡皮土

1、原因分析:

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2、防治措施:

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

 治理方法:

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4.1.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1、原因分析:

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

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

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2、防治措施:

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处理方法:

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4.1.4基坑(槽)泡水,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

原因分析:

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

防治措施:

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泵连续排走或自流入较低洼处排走,使水位降低至开挖棉以下0.5~1.0m。

处理方法:

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可根据情况采取排水、凉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换土(三七灰土)夯实,或挖去淤泥加深基础等措施。

4.1.5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原因分析:

1)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

2)基层宽度较窄,采用手夯夯填,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3)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

4)回填土采用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

防治措施:

回填前,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采取严格分层填、夯实;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

处理方法:

若散水坡面层已经裂缝破坏,应视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处理可用锤、凿将空鼓部位打碎,填塞灰土或碎石黏土混合物夯实,再重做面层。

4.2冲孔灌注桩和旋挖灌注桩

4.2.1孔底虚土多

1、现象

成孔后孔底虚土过多,超过规范所要求的不大于5cm的规定。

2、预防措施

⑴仔细探明工程地质条件,尽可能避开可能引起大量塌孔的地点施工,如不能避开,则应选择其他施工方法。

⑵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对钻杆、钻头应经常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钻杆、钻头应及时更换。

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选用不同型式的钻头。

⑶钻孔钻出的土应及时清理,提钻杆前,先把孔口的积土清理干净,防止孔口土回落到孔底。

⑷严格按规范要求对成型的孔用泥浆进行冲洗,质量部严格控制冲洗的质量;

⑸成孔后,尽可能防止人或车辆在孔口盖板上行走,以免扰动孔口土。

混凝土漏斗及钢筋笼应竖直地故人孔中,要小心轻放,防止把孔壁上碰塌掉到孔底。

当天成孔后必须当天灌完混凝土。

⑹对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应选用不同的施工工艺。

一般来说提钻杆的施工工艺有以下三种:

1)一次钻至设计标高后,在原位旋转片刻再停止旋转,静拔钻杆。

2)一次钻到设计标高以上1m左右,提钻甩土,然后再钻至设计标高后停止旋转,静拔钻杆。

3)钻至设计标高后,边旋转边提钻杆。

⑺成孔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⑻干作业成孔,地质和水文地质应详细描述,如遇有上层滞水或在雨季施工时,应预先找出解决塌孔的措施,以保证虚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⑼钢筋笼的制作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以免变形过大,吊放时碰刮孔壁造成虚土超标,同时应在放笼后浇筑混凝土前,再测虚土厚度,如超标应及时处理。

4.2.2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1、现象

桩身表面有蜂窝、空洞,桩身夹土、分段级配不均匀,浇筑混凝土后的桩顶浮浆过多。

2、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混凝土操作规程施工。

为了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可掺入外加剂等。

严禁把土及杂物和在混凝土中一起灌入孔内。

(2)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先放好钢筋笼,避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吊放钢筋笼。

(3)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孔口放好铁板或漏斗,以防止回落土掉入孔内。

(4)雨季施工孔口要做围堰,防止雨水灌孔影响质量。

(5)桩孔较深时,可吊放振捣捧振捣,以保证桩底部密实度。

4.2.3塌孔

1.现象

成孔后,孔壁局部塌落。

2.预防措施

(1)在砂卵石、卵石或流塑淤泥质土夹层等地基土处进行桩基施工时,应尽可能不采用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方案,而应采用人工挖孔并加强护壁的施工方法或湿作业施工法。

(2)在遇有上层滞水可能造成的塌孔时,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处理。

1)在有上层滞水的区域内采用电渗井降水。

2)正式钻孔前一星期左右,在有上层滞水区域内,先钻若干个孔,深度透过隔水层到砂层,在孔内填进级配卵石,让上层滞水渗漏到下面的砂卵石层,然后再进行钻孔。

(3)为核对地质资料,检验设备、施工工艺以及设计要求是否适宜,钻孔桩在正式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以便提前做出相应的保证正常施工措施。

4.2.4钻进困难

1.现象

钻进时很困难,甚至钻不进。

2.预防措施

(1)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机、钻头及转速。

(2)施工时钻杆要直,并控制钻进速度。

4.2.5桩孔倾斜

1.现象

桩孔垂直偏差大于规范要求的1/100。

2.预防措施

(1)在砂卵石、卵石或流塑淤泥质土夹层等地基土处进行桩基施工时,应尽可能不采用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方案,而应采用人工挖孔并加强护壁的施工方法或湿作业施工法。

(2)不符合要求的钻杆及钻头不应使用,或及时更换。

4.2.6孔形不完整

1.现象

孔形不符合设计要求,出现豁口、“梅花”孔等情况。

2.预防措施

(1)钻直孔时严格要求孔必须垂直,并且孔径应略大于扩孔器的直径,如钻杆直径小于扩孔器直径时,应及时更换。

(2)扩孔刀片应缓慢张开,每次扩孔切削的土量以储土筒填满为止,不可多切削土,致使扩孔刀片合不拢。

一次扩孔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进行二次或多次扩孔。

(3)每次提出扩孔器清理储土筒内土的同时,应仔细清理扩孔器连杆机构部位的土,并检查扩孔刀片的动力源是否安全可靠。

(4)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时,要充分研究地质报告,若有可能出现塌孔或缩颈时,应与有关单位研究出补救措施,必要时应作试钻孔,观测成孔情况。

4.3混凝土工程

4.3.1蜂窝

1、预防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办和均匀,塌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设串筒或溜槽;浇筑时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筑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柱、墙根部在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毕1-1.5小时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整改措施:

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

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4.3.2麻面

1、预防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胶带封闭严密;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浆;混凝土分层均匀捣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整改措施: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同标号的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4.3.3孔洞

1、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灌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实;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严防漏振;及时清理模板内的杂物。

2、整改措施: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筑、捣实。

4.3.4露筋

1、预防措施:

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浇筑高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正确确定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破坏棱角。

2、整改措施:

表面露筋:

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

2或1:

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的部位抹平;露筋较深:

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4.3.5缝隙、夹层

1、预防措施:

认真清理杂物并冲洗干净;浇筑高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接缝处浇筑前先浇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整改措施: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杂物后,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4.3.6缺棱掉角

1、预防措施:

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模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2、整改措施:

缺棱掉角,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用1:

2或1:

1.25水泥砂浆抹补整齐,或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4.3.7强度不够

1、预防措施:

水泥有出场合格证、检测、复试报告;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防止早期受冻;加强对混凝土试块的养护和管理。

2、整改措施: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法(如回弹仪、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如果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照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程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加固或补强措施。

4.4模板工程

4.4.1轴线位移、标高偏差

1、预防措施:

1)模板轴线测放、标高抄测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3)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标高、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整改措施:

1)对于轴线位移、标高偏差造成的墙柱错台处,对错台小的部位弹线剔凿,打磨使其上下通顺,错台大的部位对凹面进行凿毛支模,用灌浆料浇筑使其通顺。

2)严重超出规范处要求其返工处理。

4.4.2结构变形

1、预防措施:

排木、螺栓间距、规格应按方案要求设置,及时淘汰变形严重龙骨、模板,模板加固牢固,阴阳角锁具锁紧、对拉螺栓拧紧。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均匀对称下浆,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

2、整改措施:

对于造成的鼓凸翘曲涨模处,将空鼓处剔除,重新修补养护,门窗洞口处弹线剔凿通顺后进行修补养护,修补均采用同配合比砂浆。

4.4.3拼缝不严

1、预防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5)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2、整改措施:

1)拼缝较大处加木条并钉子,严重处更换模板;拼缝较小处粘胶带或者双面胶条。

2)模板翘曲处逐间检查,上翘处钉上钉子。

3)钢模板边框变形处修整好焊三角支撑。

4)及时更换使用时间过长已经破旧的模板。

5)对于由于拼缝不严造成的漏浆、蜂窝、麻面,严重处凿去松散薄弱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轻微处用同配合比素浆修补并养护。

4.4.4脱模剂使用不当

1、预防措施:

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

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

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

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

3)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4)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

2、整改措施:

在混凝土面被污染的部位用钢丝刷或砂纸打磨,造成的麻面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同标号的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并进行养护。

4.4.5模板未清理干净

1、预防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

2)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2、整改措施:

1)钢筋绑扎前先用鼓风机或者浇水清除。

2)模板下口堵缝前再次浇水清理。

3)加强过程控制,对于因垃圾未清理干净造成的梁底或者板底夹渣,将夹渣剔除后用素浆修补养护。

4.4.6模板支撑选配不当

1、预防措施:

1)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相互协调配套。

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支柱之间必须加强拉结连紧,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荷载过大的木模板支撑体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用扒钉固定好。

3)钢质支撑体系其钢楞和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撑体系一般宜扣成整体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一般为1m左右(荷载大时应采用密排形式),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

4)支撑体系的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

5)在多层或高层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

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钢筋头做撑脚。

2、整改措施:

1)钢筋绑扎前先用鼓风机或者浇水清除。

2)模板下口堵缝前再次浇水清理。

3)加强过程控制,对于因垃圾未清理干净造成的梁底或者板底夹渣,将夹渣剔除后用素浆修补养护。

4.5钢筋工程

4.5.1原材料表面锈蚀

1、预防措施:

钢筋原料应存放在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

2、整改措施: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4.5.2钢筋下料后尺寸不准、不顺直、有弯曲、端头不平、箍筋不规方、箍筋尺寸偏差大、平直段长度不够

1、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其尺寸,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

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2、整改措施:

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情况,确定是否可用或返工。

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对于1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进行弯曲调整,对于其他品种钢筋不得重新弯曲。

4.5.3保护层不准

1、预防措施:

检查垫块厚度、钢筋马凳高度是否准确、间距是否合理

2、整改措施:

浇捣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4.5.4露筋

1、预防措施:

砂浆垫块要垫得适量可靠,竖立钢筋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值。

检查垫块厚度、钢筋马凳高度是否准确、间距是否合理。

2、整改措施:

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找平。

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厚混凝土结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层,砂浆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护湿润的情况下补修,重要受力部位的露筋应经过技术鉴定后,采取措施补救。

4.5.5间距不均

1、预防措施:

绑扎前先排间距,使用石笔画线,按线绑扎。

2、整改措施:

检查过程中发现后及时安排工人调整。

4.5.6钢筋绑扎搭接的接头长度、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

1、预防措施:

钢筋配料时,认真熟悉设计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掌握钢筋原材料的长度,按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要求,明确绑扎接头、焊接接头的位置和错开的数量,认真配料,下料单中的钢筋编号要标注清楚,特别对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时要加文字说明。

2、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