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7132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docx

《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docx

校园保安装备标准化方案

昆明“301”后安保升级保安配置另有规范——保安配置详细规范

【中国安防展览网时事聚焦】昆明“3·01”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广州和深圳的安保“升级”,学校等单位均增加了安保措施。

保安配防刺衣以及警棍铁叉来保卫学生的安全。

关于孩子的安全,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就在这一事件中,有家长自制防割手套及约有十几厘米长的三角锥来保护孩子的安全。

该家长自称是退伍武警,“保护孩子要从家长做起,做得再细致都是必要的,同时增强孩子的自我防护意识也很重要。

  保安配置的原则

  保安员所从事的门卫、守护、巡逻、押运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职业风险相对较高。

为了保障保安员自身安全、便于在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尤其是在学校的安保力量,面对祖国的未来,在岗保安员应当配备必要的防卫性器材装备。

同时,为了便于开展保安服务工作,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也需要配备一定的交通、通讯工具。

根据近年来全国各地保安服务公司对保安员装备配备的经验,参考国外保安服务公司对保安员的装备配备,结合我国保安员的工作性质、岗位情况及国内社会治安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安员装备应当坚持以岗位需要为主的原则来配备。

  保安配置的项目与标准 

  根据保安员亚作性质、岗位需要及保安专用装备的用途,一般来讲,保安员装备的配备项目包括以下七类:

  1、交通工具。

包括巡逻、消防、押运等岗位需要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2、通讯设备。

包括市内电话、移动电话、传真机、无线基地台、车载台、对讲机、扩音机等现代通讯器材。

  3、非杀伤性防卫器材。

包括橡胶保安棍、保安哨笛、强光手电筒、防水防爆电筒、催泪瓦斯罐、辣椒水雾喷罐、防暴枪、防爆毯、警示示意牌、警戒带、防弹运钞车、防护盾牌等。

  4、人体安全防护器材、,包括防弹头盔、防弹背心、防弹面罩、防刺服、防刺靴、既到于套、反光背心、防毒面具、防化服、医用防护服、橡胶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帽、绝缘鞋等。

  5、救生器材。

包括救生衣、急救包、救护箱、灭火毯、担架等。

  6、训练器材。

包括场地训练器械、单员训练器材等。

既有基本身体素质训练方面的器材,也有技能训练方面的器材。

  7、其他器材。

包括指北针、秒表、勤务表、勤务袖标、巡逻棒、绳索、软梯、折叠梯、检测仪、手持喊活器、路障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保安员,可以根据不同岗位保安工作需要,将保安员装备配备分为必配和选配两种必配是指保安服务公司在日常保安服务中必须给保安员配备的装备,选配是指保安服务公司可以根据保安员岗位工作需要及经济条件有选择地配备的装备。

  

  武装守护押运保安员的配置要求

  执行武装守护押运任务的保安员,由于工作。

性质和岗位特殊,除配备一般性的保安器材装备外,还特别配备了防暴枪等押运器械。

  押运器械是指保安公司在从事押运工作中,为保护押运目标安全而给执行押运任务的保安员配备的攻击性、防卫性器械。

押运器械可按用途分为两类:

一类是攻击性器械,如防暴枪支弹药、橡胶棍、哨笛、强光电筒、催泪瓦斯罐及其他非致命性攻击器械;另一类是人体安全防护装备,如防弹头盔,防弹背心、防刺服、防割手套、反光背心等。

  学校安保力量配置要求

  1、防刺背心:

每个校(园)区各配一件;

  2、防割手套:

每个校(园)区各配二副;

  3、武装带、头盔、警棍按保安人数均予配置;

  4、金属探测仪是否配置由校、园自定。

  学校、幼儿园的保安人员配备也有标准:

学生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学校,配备保安人员人数不得低于5人(幼儿园不得低于3人);1000人以上的学校(含幼儿园),配备保安人员人数不得低于学生总人数的5‰。

  校园安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可谓责任重于泰山。

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多个地区包括我市,接连发生多起学校周边及校园故意伤害学生恶性案件,不仅给受害学生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和无法弥补的损失,更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敲响了警钟。

 

  东莞市校园保安8装备

  1、长棍(可制成鱼叉状)

  2、短棍(以方便携带为主)

  3、催泪喷雾剂(确保有效期)

  4、防割手套

  5、头盔

  6、盾牌 

  7、强光手电

8、对讲机(主要用于校园内部呼应)

 

临海市关于要求规范校园保安物防器械配备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3-05-2715:

47:

27

各镇(街道)中小学、中心幼儿园(市机关幼儿园),市直属学校,民办学校:

为进一步规范校园保安物防器械配备,提升校园安保水平,市公安局和市教育局联合制定校园保安物防器械配备标准,暨“八件套”:

武装带、橡皮警棍、勤务盔(钢盔)、抓捕器(钢叉)、自卫喷雾催泪罐、防割手套、防刺背心、校园保安装备器材专用柜,配备率为100%。

今年秋季开学前,市教育局将联合公安局对全市学校(幼儿园)物防器械配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考核。

宁波制定校园保安力量配备标准

本报讯(记者严晶晶)日前,宁波市制定了《校园保安力量配备标准(试行)》,明确校园保安人员的两种聘用方式:

保安公司派出或物业公司派出,从而实现校园保安化、保安专业化和学校保卫干部专职化的新的学校安保模式。

《标准》还全面规范了物防器械配备,明确了校园专门防护器械“八件套”:

武装带、橡皮警棍、钢叉、抓捕器、自卫喷雾催泪罐、防割手套、防刺背心、校园保安装备器材专用柜,且配备率要达到100%。

 

青州市有关校园安保

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根据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校园安保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活动的通知》淄公发〔2013〕38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组织开展校园“三化”建设活动,实现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标准化、保安执勤规范化和管控预警信息化的目标,切实增强校园师生的安全感,维护校园长期安全稳定。

二、工作任务具体责任落实人:

王彬

(一)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标准化

1、人防建设标准

(1)在校园大门内设立专门的警卫室,并统一名称为“萌水中心小学安保室”。

(2)在校学生(幼儿园)2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配备专职男性保卫干部2名,专职保安人员3名。

2、物防建设标准

(1)校园设施建设

1)实行封闭式管理。

2)外围墙体(包括实体墙、透景墙等)高度不得低于2米,并根据实际安装铁丝圈网等防攀爬设施。

3)校内微机室、实验室、重要仓库等要害部位要安装防盗门、窗等防护设施。

(2)防卫器械配备

配备以下防卫器械:

钢叉2副、催泪喷雾器4罐、防割手套2副、防刺背心2件、对讲机1对,按保安员数量配备警笛、橡胶保安棍。

3、技防建设标准

(1)校园围墙应当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并与校园监控室联网。

(2)教学楼安装可与消防及紧急疏散报警装置联动的拉门系统。

(3)校园操场、教室、仓库、实验室、大型会议室、食堂、公寓、校园出入口及围墙周边等重点部位应当安装全覆盖的视频监控探头,设置监控室;视频监控信息存储时间不少于30日。

(4)校园实验室、财务室、重要仓库、食堂等要害部位应当安装红外线报警系统,并与校园监控室联网。

(5)根据需要安装1个或多个高音警报器,设置固定或者遥控报警按钮的紧急报警系统,并与公安机关联网。

(二)保安执勤规范化

1、落实保安人员持证上岗和“六配带”制度。

保安人员上岗执勤要实行配带“警棍、警笛、防割手套、防刺背心、催泪喷射器、紧急报警按钮”等器械的“六配带”制度。

2、建立门卫身份证件登记制度。

要严格来客来访管理,对进入校园人员进行有效身份证件登记和现场识别。

3、实行会客引领制度。

各校园要普遍建立保安咨询、来客登记、会客人员接送的会客引领制度。

具体流程是:

外来人员在校门外接受保安询问→保安联系学校会客人员到校门口→学校会客人员引领来访人员进校→填写外来人员进校登记→会客结束后学校会客人员送来访人员至校门口→填写来访人员离校登记。

4、完善保安人员岗位职责。

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建立与保安人员值班、执勤、守护、巡逻、处置突发事件等职能有关的岗位职责,确保安保人员在岗尽职。

5、建立值班巡查制度。

要认真做好交接班、电视监控、巡查等值班记录,严格交接班程序,切实加强节假日、夜晚值班保卫工作。

要规范保安执勤着装和配带要求,做到着装严整、举止端庄,认真盘查进出校园的人员和物品,强化校园周界和院内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处置不安全因素,遇有突发事件迅速报告和报警,切实保障校园的财产和师生的人身安全。

6、强化校园“护学岗”建设,建立家长群众志愿护校制度。

(三)管控预警信息化

1、建立校园保安机构网络示意图。

建立自区县至乡镇、校园的包含分管领导、责任人、保安人员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的校园安保网络机构示意图,并实行动态管理,以便于进一步明确职责,形成上下贯通的校园安保工作体系。

2、建立校园视频巡查工作机制。

区县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校园视频实时监控平台建设工作,按照公安机关制定的建设标准,逐步建立覆盖全辖区校园的视频实时监控平台,并实现与公安机关联网。

3、建立校园报警联网快速反应处置系统。

公安机关要指导校园设置紧急报警按钮,并实现与公安机关联网。

公安机关接紧急报警,要快速反应,迅速锁定报警校园,通过监控平台调取视频监控,查明情况,并通知辖区派出所或就近巡逻警力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4、建立校园“三机一制”信息管理平台。

各级公安、教育部门要大力构建校园信息网络,以校园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在家长、商铺、街道、单位等多方物建信息员,全方位收集校园及其周边的动态信息,逐校园、逐乡镇、逐区县建立校园信息收集、研判、预警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的“三机一制”信息管理平台,广泛收集信息,认真进行研判,及时予以预警,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探讨建立淄博市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5、建立校园安全宣传预警演练制度。

公安派出所要及时将治安情况和近期突发治安案件预警辖区校园。

邀请校园法制副校长要定期走访学校,协助学校分析研究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走进课堂教育学校师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校园要建立安全防范宣传制度,充分利用校内网络、宣传栏、通知板等宣传告知方式,及时对校园安全情况进行宣传,做好应对工作,并认真搞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预防各类事故和案件的发生。

6、健全完善重点危险人员管控制度。

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辖区派出所对摸排出的重点危险人物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大帐,协同单位、社区、家庭逐一落实管控措施,实行动态化管理,并向学校保卫部门进行通报。

对精神病人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及各类公共场所轻微滋事、扰乱秩序的,要迅速出警处置,严防发生恶性案件。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市校园安保“三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三化”建设办公室,设在安保室,王彬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并建立联席制度,制定检查、验收标准等,适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加强协作配合。

与派出所要统筹兼顾、协作配合,注重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公安机关要强化指导检查,严格“三化”建设要求,积极协助教育部门、各校园开展“三化”建设活动。

教育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各校园要充分挖潜,科学整合人防、物防、技防等资源,达到防范工作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情况控制。

各级公安、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报告党委政府,特别是工作进展、成果、经验等要及时报送上级部门。

我县统一配备安保器械提升校园安保水平

时间:

2014-05-13来源:

县教育局作者:

县教育局浏览:

285字体:

大中小为认真落实黄山市“护校安园”行动方案,全面提升校园安保水平,确保我县中小学、幼儿园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县教育局投入万余元统一采购了安全钢叉、橡皮警棍、防割手套、防暴棍、安保头盔等,为全县21所中小学、幼儿园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器械,我县中小学、幼儿园的防护器材配置率将达100%。

5月13日,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县教育局集中将这些安保器械配送到城区各中小学、幼儿园。

据悉,县公安局、教育局下一步将联合开展校园安保培训工作,让所有保安、门卫和广大教职工熟练掌握安保器材的使用技能,真正发挥安保器械的作用,维护校园安全。

 

淄博市教育局文件

淄公发〔2013〕38号

关于在全市开展校园安保

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高新区教育(教体)局,文昌湖地事局,局属各学校:

为认真贯彻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淄政发〔2010〕66号)和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全市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淄政办发〔2013〕2号)精神,深入推动2013年“护校安园”行动向纵深发展,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以下简称“三化”)建设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校园安保工作的决策部署,通过组织开展校园“三化”建设活动,实现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标准化、保安执勤规范化和管控预警信息化的目标,不断完善校园内外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提升涉校案(事)件防控能力,严防发生涉校侵害学生、儿童人身安全等恶性案件和涉校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切实增强校园师生的安全感,维护校园长期安全稳定。

二、工作任务

(一)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标准化

1、人防建设标准

(1)中小学幼儿园应在校园大门内设立专门的警卫室,并统一名称为“××××××安保室”。

(2)在校学生(幼儿园)300人以下的,配备专(兼)职男性保卫干部1名,专职保安人员1名。

(4)在校学生(幼儿园)200人以上的,应成立专门的保卫处或保卫科,配备专职男性保卫干部和专职保安人员。

1)在校学生(幼儿园)2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配备专职男性保卫干部2名,专职保安人员3名。

2)在校学生(幼儿园)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配备专职男性保卫干部3名,专职保安人员5名。

3)在校学生(幼儿园)1000人以上2000人以下的,配备专职男性保卫干部4名,专职保安人员7名。

4)在校学生(幼儿园)2000人以上的,配备专职保卫干部5名,专职保安人员8名。

并以2000人为基数,每增加500人,增配专职保安人员1名。

2、物防建设标准

(1)校园设施建设

1)应当实行封闭式管理,教学区与教职工宿舍等外界实行物理隔离。

2)外围墙体(包括实体墙、透景墙等)高度不得低于2米,并根据实际安装铁丝圈网等防攀爬设施。

3)校内财务室、实验室、重要仓库等要害部位要安装防盗门、窗等防护设施;与外界相邻的食堂外侧门要安装安全门,窗户要加装防护网。

(2)防卫器械配备

应当至少配备以下防卫器械:

钢叉2副、催泪喷雾器4罐、防割手套2副、防刺背心2件、对讲机1对,按保安员数量配备警笛、橡胶保安棍。

3、技防建设标准

(1)校园围墙应当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并与校园监控室联网。

(2)有条件的校园,教学楼应当安装可与消防及紧急疏散报警装置联动的门禁系统。

(3)校园操场、教室、仓库、实验室、大型会议室、食堂、公寓、校园出入口及围墙周边等重点部位应当安装全覆盖的视频监控探头,设置监控室;视频监控信息存储时间不少于30日。

(4)校园实验室、财务室、重要仓库、食堂等要害部位应当安装红外线报警系统,并与校园监控室联网。

(5)根据需要安装1个或多个高音警报器,设置固定或者遥控报警按钮的紧急报警系统,并与公安机关联网。

(二)保安执勤规范化

1、落实保安人员持证上岗和“六配带”制度。

各公安分县局要认真按照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关于保安人员培训的有关规定,严格进行培训、考核,对合格的予以颁发保安人员从业证,持证上岗。

各校园要逐步调换年龄偏大、身体状况差的保安人员,不准聘用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从事安保工作。

要配齐安保器材,保安人员上岗执勤要实行配带“警棍、警笛、防割手套、防刺背心、催泪喷射器、紧急报警按钮”等器械的“六配带”制度。

2、建立门卫身份证件登记制度。

要严格来客来访管理,对进入校园人员进行有效身份证件登记和现场识别。

有条件的校园,可设置身份证查验设备,并与公安机关联网,以便有效核实人员身份,强化出入人员管理。

3、实行会客引领制度。

各校园要普遍建立保安咨询、来客登记、会客人员接送的会客引领制度。

具体流程是:

外来人员在校门外接受保安询问→保安联系学校会客人员到校门口→学校会客人员引领来访人员进校→填写外来人员进校登记→会客结束后学校会客人员送来访人员至校门口→填写来访人员离校登记。

4、完善保安人员岗位职责。

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建立与保安人员值班、执勤、守护、巡逻、处置突发事件等职能有关的岗位职责,确保安保人员在岗尽职。

5、建立值班巡查制度。

要认真做好交接班、电视监控、巡查等值班记录,严格交接班程序,切实加强节假日、夜晚值班保卫工作。

要规范保安执勤着装和配带要求,做到着装严整、举止端庄,认真盘查进出校园的人员和物品,强化校园周界和院内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处置不安全因素,遇有突发事件迅速报告和报警,切实保障校园的财产和师生的人身安全。

6、强化校园“护学岗”建设,建立家长群众志愿护校制度。

要组织警力加大对校园周边特别是上放学等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力度,对形迹可疑、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盘查;对正在实施危害师生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要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果断控制处置。

要学习、借鉴、创新校园上放学看护模式,在校园值班领导带岗、班主任护送、保安员守护的基础上,探讨建立由家长、退休职工、治保队员、治安积极分子等参与的义务巡护模式,不断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三)管控预警信息化

1、建立校园保安机构网络示意图。

各级公安、教育部门要建立自区县至乡镇、校园的包含分管领导、责任人、保安人员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的校园安保网络机构示意图,并实行动态管理,以便于进一步明确职责,形成上下贯通的校园安保工作体系。

2、建立校园视频巡查工作机制。

区县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校园视频实时监控平台建设工作,按照公安机关制定的建设标准,逐步建立覆盖全辖区校园的视频实时监控平台,并实现与公安机关联网。

要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公安和教育校园视频巡查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区县、乡镇街道教办、派出所管理人员职责,实行层级管理,做好上放学时段网上巡查和随机抽查,及时调度、动态掌握校园安防情况,进一步提高校园安保智能化管理水平。

3、建立校园报警联网快速反应处置系统。

公安机关要指导校园设置紧急报警按钮,并实现与公安机关联网。

公安机关接紧急报警,要快速反应,迅速锁定报警校园,通过监控平台调取视频监控,查明情况,并通知辖区派出所或就近巡逻警力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4、建立校园“三机一制”信息管理平台。

各级公安、教育部门要大力构建校园信息网络,以校园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在家长、商铺、街道、单位等多方物建信息员,全方位收集校园及其周边的动态信息,逐校园、逐乡镇、逐区县建立校园信息收集、研判、预警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的“三机一制”信息管理平台,广泛收集信息,认真进行研判,及时予以预警,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探讨建立淄博市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5、建立校园安全宣传预警演练制度。

公安派出所要及时将治安情况和近期突发治安案件预警辖区校园。

校园法制副校长要定期走访学校,协助学校分析研究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走进课堂教育学校师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校园要建立安全防范宣传制度,充分利用校内网络、宣传栏、通知板等宣传告知方式,及时对校园安全情况进行宣传,做好应对工作,并认真搞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预防各类事故和案件的发生。

6、健全完善重点危险人员管控制度。

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辖区派出所对摸排出的重点危险人物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大帐,协同单位、社区、家庭逐一落实管控措施,实行动态化管理,并向学校保卫部门进行通报。

对精神病人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及各类公共场所轻微滋事、扰乱秩序的,要迅速出警处置,严防发生恶性案件。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市校园安保“三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市公安局、市教育局成立“三化”建设办公室,分别设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和市教育局安全管理办公室,并建立联席制度,制定检查、验收标准等,适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以进一步推动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校园安保水平。

(二)加强协作配合。

各级公安、教育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统筹兼顾、协作配合,注重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公安机关要强化指导检查,严格“三化”建设要求,积极协助教育部门、各校园开展“三化”建设活动。

教育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各校园要充分挖潜,科学整合人防、物防、技防等资源,达到防范工作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情况控制。

各级公安、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报告党委政府,特别是工作进展、成果、经验等要及时报送上级部门。

市公安、教育部门将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并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敷衍的单位和部门进行通报。

淄博市公安局淄博市教育局

2013年3月22日

 

2010年6月22日,重庆市合川区合阳派出所接到辖区某中学女生徐某的报案,称遭到网友“夏杰”强奸和拍裸照威胁。

6月24日,嫌犯李某被抓获,供述了通过“QQ聊天”骗取徐某信任,并用手机拍摄裸照威胁强奸徐某的犯罪事实。

  2011年1月18日,重庆市垫江县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贺某,因与同学发生口角,邀约同年级的汪某、龚某,与谭某、邬某、杜某在教学楼2楼斗殴。

斗殴中,贺某被手持不锈钢折叠小刀的谭某刺中胸部,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谭某已被垫江县检察院批准逮捕。

  2011年9月15日,彭某因感情纠纷欲至其妻子工作的重庆市涪陵区天子幼儿园实施爆炸。

彭某在乘坐出租车前往幼儿园途中,通过电话向家人告别,被出租车司机获悉。

出租车司机迅速报告校保部门,校保民警立即会同相关警种,及时将彭某抓获,一起重大校园安全事故幸而避免。

  ……

  近几年,校园暴力有露头之势。

2010年3月23日至5月12日,50天里,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湛江、江苏泰兴、山东潍坊、陕西汉中等地连续发生6起针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的校园血案,造成数十名学生伤亡。

一时间,世人瞩目、舆论哗然。

  2010年8月,公安部、教育部、全国综治办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对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11年9月26日至27日,国庆节前夕,全国校园安全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重庆召开。

面对一个个血的教训,三部门再次发声,要求各地“全面提升校园安全整体水平”。

  9月27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作总结发言时呼吁:

“最安全的地方应当是校园,最安全的车辆应当是校车。

校园安全隐患突出

  在每一起涉及校园安全的案件中,人们都可以发现案发的苗头。

各地在对校园安全的全面排查中,都发现了不少存在的隐患。

  首都综治办副主任许继慧表示,为全面掌握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有关情况,自去年以来,首都综治办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摸排的方法,组织对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办学的情况及各类安全隐患进行调查摸底。

  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

北京市目前登记注册的高校有8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5300余所,校外培训机构400余所,共有在校生将近30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近17%。

  通过调查发现,北京的学校大致可分为公办校(园)、审批注册的民办校(园)、未审批注册的自办校(园)三类。

  官方的统计还表明,北京的公办校(园)和民办校(园)安防设施和安保力量配置普遍好于未经审批注册的自办校(园)。

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