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7065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docx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docx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

摘要························································Ⅱ

1前言·························································1

1.1研究型分析·················································2

1.2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结构及其特征·······························3

1.3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厂商创新行为······························5

1.31创新竞争替代价格竞争·····································5

1.32垄断厂商具有充分的创新动机·······························7

2结论························································10

参考文献······················································11

 

摘要

网络经济时代的市场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出现了以垄断和竞争双双强化为主要特征的竞争性垄断结构,这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垄断低配置效率或静态无效率的论断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已不再适用。

基于此,本文从创新激励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竞争性垄断市场的动态性。

结论认为:

企业暂时的垄断地位推动着技术创新的进化和演进,创新、竞争和垄断这三者在网络条件下的互动机制保证了竞争性垄断市场的动态效率。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垄断:

动态效率

 

1前言

1.1研究型分析

是以推崇竞争,反对垄断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

传统经济模式之所以认为任何市场势力都会偏离市场效率,缘于市场势力会造成四个不良后果:

1.转移效应,由于垄断厂商制定的价格远远高出其边际成本,从而使消费者的福利转化为垄断厂商自身的利润;2.分配无效率,即垄断的高定价一方面导致部分消费者退出该商品消费领域,使需求小于供给;另一方面厂商因肆意维持高价而缩减产量,生产规模低于最佳生产规模,使供给小于需求。

两者都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3.生产无效率,垄断企业因能获得垄断利润,很少有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4.寻租,企业因垄断利润的诱惑刻意通过一些行政渠道获得和保持市场势力,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以上传统观点从静态出发,强调了垄断的危害性,即配置无效率和生产无效率。

但如果从动态来看,结论会大有不同。

静态效率是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统称;而动态效率的概念则考虑了引入新产品以及对现有产品的生产技术改造等因素。

如果说静态效率强调在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厂商行为,那么,动态效率则强调厂商的技术改进或技术创新行为。

一般地,动态效率至少和静态效率一样重要,而传统经济模式只是从静态效率这一单一角度来衡量垄断的优劣。

因此,这种对静态效率的强偏好是不可取的。

产业组织的不同形式意味着不同水平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完全竞争意味着最优的配置和最高的生产效率,即最大的静态效率。

但是在那些技术进步非常快的行业中,静态效率并不是非常有意义的。

什么样的市场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刺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呢?

“一旦我们开始进入细节,并且研究那些进步最为明显的单个企业时,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并不是在相对自由的竞争环境下生存的企业,而是那些大型的企业。

”熊彼特在他那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这样写道,“完全竞争不但不可能而且效果不佳,它没有资格被树立为理想效率的模范。

”熊彼特认为,最优的市场结构并非是完全竞争,而是涉及一定垄断力量的动态竞争的形式,也就是有一定程度竞争的垄断形式。

进一步拓展这种观点的是可竞争市场理论(李怀,2001),其理论含义在于:

即使在传统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仍然是可以实现的,无须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

这种市场结构可以是寡头垄断市场,甚至是独家垄断市场,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

相对于国外,我国学者结合实际情况,也对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柳卸林(1994)对该问题进行了国内较早的分析,并提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企业创新。

陈志广(2004)探讨了产业科技进步与产业集中度的相关性,认为我国某些产业的高集中度是产业科技进步的促进因素,而并非阻碍因素。

但是,这些分析基本上都集中在传统制造行业,并没有能够涉及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效率问题。

此外,周翼(2000)、王万山(2004)结合微软垄断案和软件产业实际情况,对软件产品的特性和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做了初步分析,并明确提出传统意义上的反垄断政策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需要重新考虑。

1.2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市场结构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网络经济环境中,信息产业成为主导型产业,信息技术产品成为市场上的主导性产品。

由于信息产品的特征和高度的技术竞争,网络经济领域的垄断与竞争不再泾渭分明、水火不容,信息产品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垄断的产生,而垄断的产生也并不能够排除激烈竞争的存在。

可以说,网络经济里竞争和垄断双双被强化,市场结构表现为一种竞争性垄断结构。

即“市场的开放度越高(进退无障碍),竞争就越激烈,技术创新的速度也就越快,所形成的行业垄断性就越强,集中度也就越高;而垄断性越强,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反而越激烈。

”(李怀,2001)这种市场结构不同于传统的自然垄断结构,也不同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结构,显著的不同点就是其富有激烈的竞争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就属于可竞争性市场。

这种新型的市场结构对传统经济理论尤其是传统的竞争和垄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对于古典范式中被经济学家全盘否定的垄断来说,其显著表现是过高的垄断价格和低于合理水平的垄断产量,在让消费者付出了尽可能高的代价的同时,减少了社会福利;而如今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却表现为:

向消费者不断提供性能更高、价格更低的产品。

如:

微软出售给OEM厂商的windows价格平均为40-50美元,与历史价格及其他操作系统的现行价格相比,是比较低的。

盛郁旻、牛露华(2001)通过模型得出,Windows的价格和电脑硬件的价格成正比、与电脑的需求弹性成反比,如果按此价格关系引入现实的电脑硬件价格和可行的需求弹性,则计算出的Windows价格是实际价格的10—30倍。

这种低价位垄断定价现象,正是网络经济下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特有现象。

之所以出现垄断厂商一反常态的低价位定价现象,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

其一是网络经济特性———网络效应;其二是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

一方面,由于网络效应,当期操作系统的销售量可以作为下一期应用软件价格的一种信号。

如果因某种原因使生产应用软件的边际成本下降的话,那么操作系统的用户网越大,应用软件的销量就越大,应用软件的边际成本就越低,从而其价格也就越低。

同样,操作系统用户网越大,软件的种类就越多,质量也越高。

由于这种效应,该垄断者就有动力降低操作系统的价格以扩大用户网络。

根据有关垄断竞争的理论,当市场中不同的应用软件由许多厂商提供而进入壁垒较低时,对应用软件的总需求越大,软件的品种就会越多,价格会越便宜。

与上述整体垄断者的情形一样,由于操作系统价格的信号效应,这种联系会增加操作系统的需求弹性,从而使操作系统垄断者的定价比其他情形更接近于边际成本。

另一方面,网络效应又加大了整个市场的竞争程度,从而使垄断厂商时时刻刻受到现实和潜在竞争的威胁。

在网络产业中,现有厂商可能拥有优越的市场地位,但同样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这迫使他们不能完全实行垄断定价。

对垄断厂商来说,网络效应的“双刃剑”让他们感受到了潜在竞争的威胁。

要想维持其市场地位,就必须给自己的产品制定一个适当的价格,给潜在进入者持续的压力,阻止其达到或接近临界规模水平。

同时,网络经济下除了技术以外,并不存在其他进入壁垒,技术创新是决定市场份额最重要的因素。

即使靠技术优势一时抢占了市场份额,一旦技术创新停滞了,这种优势就可能很快丧失掉,传统的靠掠夺性定价来获取市场份额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因此,客观市场结构条件限制了垄断厂商的定价。

可见,处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下的垄断厂商,通过限产和提高价格的方法来获取经济利润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产量和降低价格的途径来维持生存。

网络经济的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的特点,决定了在位厂商已不能再按传统的边际定价来定价,只能按平均成本定价,而这里的平均成本更一般的相当于单位成本,因而可以说是单位成本定价;进而决定了垄断厂商要不断增加产量,才能不断降低成本,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只有不断降低价格,才能保持有利的竞争地位和防止潜在进入者的进攻。

再者,根据信息技术功能与价格比的莫尔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却以减半数的方式下降。

该定律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持续30多年,预计还会持续至少10年。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厂商的产品定价要低于完全竞争价格,即渗透定价。

这也正符合了可竞争性市场定义中的价格特征,同时,也印证了熊彼特的观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与那种和竞争假设相一致的企业能达到的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水平上的竞争价格和竞争产量相比,价格不一定较高,产量不一定较小。

我们可以对这种定价行为进行直观性的分析:

如图,假定Qa为网络规模的临界点,CE为用户未超出临界点时的市场需求曲线,CF为当前条件下的厂商边际收益曲线;AD为超出临界点时的市场需求曲线,AG为当前条件下的厂商边际收益曲线;AC为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MCm为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c代表竞争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

当市场规模低于临界点Qa时,此时可行的市场需求曲线为CH,厂商为了快速通过临界点只有采取渗透价格,即低于成本的价格,来吸引大的、有实力的顾客,此时的厂商在横柱(此时价格为零,如免费赠送)与AC之间的区域进行定价,更一般的价格会接近边际成本。

当市场规模突破临界点Qa后,需求方网络效应发生作用,可行的市场需求曲线为TB。

在此条件下,理论上厂商可以遵循平均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原则进行定价,但是由于网络经济下的竞争性垄断市场特征之一是“可竞争性”,同时,网络经济下的信息产业是一个既可行又可持续的产业,因此,厂商为阻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按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原则实行“满意”定价,此时P=AC。

再者,当市场规模突破临界点Qa后,需求方网络效应发生作用,需求曲线将会向右上方移动(如移到图中虚线MN位置)。

又由于,平均成本曲线AC呈下降状,则随着需求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交点的下移(如从点B移到点L),价格会下降。

而随着这种状况的持续进行,价格P会不断下降,会出现Pm

这种定价分析证明了,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并不像传统垄断一样损害消费者利益、削减社会福利,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具有静态效率。

而国内大多学者也正是从静态效率入手分析了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问题,对于动态效率的分析还较少,在此,我们将从创新利益驱动角度对网络经济下垄断动态效率进行分析。

1.3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厂商创新行为

传统理论认为:

在存在市场势力的情况下,垄断厂商因为能获取垄断利润,因而没有足够的动机去进行技术创新,因此市场势力的存在会扼杀厂商创新的动机。

而我们通过分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网络经济下,在垄断和竞争双强化的竞争性垄断结构中,垄断不仅不再如传统理论所说的会抑制创新的发生,反而会促进创新的开展。

1.31创新竞争替代价格竞争

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网络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竞争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决定因素,而“马太效应”则更进一步强化了技术竞争的效果。

拥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会通过学习曲线快速实现“赢者通吃”,而在技术上处于劣势的企业往往会一败涂地。

面对这种形势,厂商的行为策略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此,我们将从策略角度来分析垄断性竞争市场结构下,垄断厂商和潜在进入厂商对待技术创新的态度或策略。

在垄断性竞争结构下,垄断者和潜在进入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假定在一定时刻垄断者并不清楚潜在的竞争对手是否会采取创新行为,这一假设并非不切实际:

事实上,垄断者往往难以确认其竞争对手,而且对方的意图也不很明确;另一方面,潜在进入者也不是很清楚垄断者的确切意图,垄断者在面对自己的行为时会如何应对?

潜在进入者自己也难以确认。

因此,就创新这一行为来说,垄断者和潜在进入者之间存在着博弈。

由于分析的是网络经济,因此我们假设创新是激进式创新(即创新产品将使得现有产品立即退出市场),则一旦潜在进入企业创新成功并进入市场而垄断企业未进行创新,垄断者的利润将变为零,而潜在进入企业将获得垄断利润,成为新的垄断者;另一方面,假定不存在创新时序,即如果垄断者和潜在进入者都创新成功,二者将同时拥有并均等占有市场份额从而形成寡头垄断。

令RM代表垄断企业创新前的垄断利润,RD代表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后两家企业的平均利润(此时市场结构呈现为双寡头垄断);创新和不创新是垄断厂商和潜在进入厂商面临的策略选择,分别用Y和N代表。

图2给出了垄断厂商和潜在进入厂商采取不同策略时的收益矩阵。

根据以上条件,我们可知该博弈过程是个静态博弈。

由于两个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则垄断者必须要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因此不管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是哪一个,垄断者选择创新是最优的,即创新是垄断者的占优策略。

同理,创新也是潜在进入者的占优策略。

因此,该静态博弈存在唯一纳什均衡———(创新,创新)。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在这种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垄断者和潜在进入者将会展开激烈的创新竞赛。

创新竞争会替代传统的价格竞争成为厂商间竞争的主题。

其实“有价值的竞争不是那种竞争(笔者注:

价格竞争),而是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来源、新组织形式(如巨大规模的控制机构)的竞争……这种竞争比其他竞争有大得多的效率”。

1.32垄断厂商具有充分的创新动机

传统理论认为,由于垄断企业自身存在着“垄断者惰性”和“替代效应”,因此垄断企业没有足够的动机或激励去进行创新,也就是说就创新行为来说,垄断是低效率的。

我们的分析将会表明:

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具有充分的创新动机,就创新行为来说,垄断并不是低效率的。

在此,我们在阿罗模型的基础上,对个别变量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改动,对网络经济的垄断性竞争结构中垄断者的创新激励和完全竞争结构中竞争者的创新激励进行比较。

假设企业进行的是过程创新,这使得企业生产某一种产品的单位成本由C1下降到C2。

R表示厂商利润,V表示厂商进行创新的激励水平,P和D分别表示价格水平和产品需求。

1.垄断厂商的创新激励

令RM为单位时间的垄断利润,由包络定理可得:

式中,PM(C)是成本C的函数的垄断价格。

因此,垄断者创新激励的贴现值为:

(1)

2.竞争性厂商的创新激励

创新前边际成本为C1,因而市场价格为C1,企业赚取零利润;创新后边际成本降为C2,令PM(C2)为垄断价格,存在两种情况:

(1)小幅创新

此时,PM(C2)>C1,创新厂商和其他厂商进行不对称成本下的伯川德博弈后,最终创新厂商被迫要价P=C1。

创新者单位时间的利润是:

创新者的创新激励是:

(2)剧烈创新

此时,PM(C)

创新者的创新激励是:

3.两种创新激励的比较

(1)对于小幅创新

上文的垄断定价分析中,我们已知道,网络经济下垄断企业采取的是不高于完全竞争价格的低价策

略,即垄断企业的定价,在小幅创新情况下,创新厂商定价P=C1,所以有:

因为需求曲线向下,则有。

比较

(1)、

(2),容易得出。

(2)对于剧烈创新

此时,引入进入威胁,垄断厂商受到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这种情况更符合网络经济下竞争性垄断市场的事实。

已知,创新前垄断者的边际成本为C1,如果进入者单独采用边际成本为C2的新技术,且因垄断者的边际成本仍然为C1,那么,令和分别为垄断者和进入者的单位时间利润。

则进入者和垄断者的创新激励分别为:

有理由假定,在同类产品企业中,一个垄断者获得的利润不会少于两个未合谋的寡头企业,即:

这便是效率效应。

由于创新是剧烈的,即

假如有进入者进行创新,他可以完全消除原有的市场垄断,

且潜在的利润不会被竞争所消耗,从而形成新的市场垄断。

则有:

将以上两式带入(4)中,则其中等式满足。

事实上,(4)更一般地意味着,即存在进入威胁的情况下,垄断厂商的创新激励总是大于进入者。

这意味着,由于竞争减少利润,垄断者对保留单一垄断者的刺激,大于进入者要成为双头垄断者的刺激,因此为保持其单一的垄断地位,垄断者会加大创新力度。

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不管小幅创新还是剧烈创新,总有。

由此,我们得出,在网络经济下垄断厂商的创新激励并不比竞争性厂商的创新激励小。

因此,网络经济下,阿罗的垄断者创新的“替代效应”被证伪。

我们的结论也证实了:

生产同类信息产品的企业数量虽然有一个或几个技术领先者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但由于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是自由的、无障碍的,还存在着一些潜在进入者。

“虽然垄断的态势已经形成,不过谁能占据寡头和垄断的位置的不确定性非常大,高度的竞争特别是技术创新可能随时导致这个位置被人置换,即处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上的垄断位置的置换率非常高。

”(李怀,2001)因此,以技术竞争为主的市场竞争的加剧、众多的潜在的进入者、高的“置换率”,使垄断厂商自身有了足够的创新激励去开展研发活动,时刻保持创新的势头。

正是网络经济下这种新型的市场结构,决定了网络经济下厂商的创新行为,同时,这也进一步说明,这种竞争性垄断结构是有效率的。

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具有技术创新的优势,它的竞争程度是最激烈的,激烈的竞争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如果考虑创新投入的能力,创新是与规模经济有密切联系的,创新往往需要较多的投资,而只有大企业才有足够的实力提供研发的巨额投入,而在高度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态势又可以把企业规模做大,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密集有效的人力和财力支撑。

可见,网络经济下,这种竞争和垄断双双强化的市场结构内生了双双强化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企业真正具备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真正具有了动态效率。

2结论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一般的表现为以垄断和竞争双双强化为主要特征的竞争性垄断结构。

该市场结构具有不同于传统垄断市场的显著特征,同时也对传统的垄断理论提出了挑战。

网络经济的垄断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自发形成的,它不但没有以“价高量低”的垄断产品侵害消费者的利益,造成社会经济效率低下;也没有消灭竞争、遏制创新,而是在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环境下,旧的垄断不断被新的垄断所替代,始终处于一种不断的消长和换位的运动之中,这样,技术创新、竞争、垄断这三者在网络经济时代始终是交融互促地发展的,网络经济下的竞争性垄断市场是一个动态竞争的市场,而正是持续的技术创新才使得竞争性垄断市场具有了动态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奥兹·夏伊:

《产业组织理论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刘易斯·卡布罗:

《产业组织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

[3]T·G·勒维斯:

《非摩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4]泰勒尔:

《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5]泰勒尔:

《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6]夏皮罗,瓦里安:

《信息规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7]约瑟夫·熊彼特: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商务印书馆,1972年。

[8]陈志广:

是垄断还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12期。

[9]邓俊荣:

网络经济视角下寡头垄断效率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10]李怀,高良谋:

新经济的冲击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出现,《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11]马建堂:

《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柳卸林:

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第9期。

[13]盛郁旻,牛露华:

网络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征--微软反垄断案及其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6期。

[14]王万山:

软件供给反垄断规制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15]吴汉洪,张晓楹:

对反垄断中合理规则的经济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6]谢志刚:

信息产品需求特性与垄断性市场结构,《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

[17]张小蒂、倪云虎:

《网络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18]周翼:

微软垄断案的网络经济学分析,《世界经济》,2000年第10期。

[19]朱彤:

《网络效应经济理论--ICT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