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970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docx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docx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突破训练四解析版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及化学用语

突破训练(四)

1.我国科学家预言的T—碳(四个碳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分别取代金刚石结构中所有碳原子),最近在实验室成功合成。

T—碳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D.单质

【解析】 该物质只由一种元素,即碳元素形成,因此属于单质。

2.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Ca(OH)2

乙醇

N2O3

Na2O

B

CaSO4

HClO

Mn2O7

CaO

C

NaHCO3

氨水

SO2

Al2O3

D

HCl

HF

CO2

Na2O2

【解析】 乙醇是非电解质,A错误。

硫酸钙是盐,属于强电解质;次氯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Mn2O7是高锰酸对应的酸性氧化物;CaO是氢氧化钙对应的碱性氧化物,B正确。

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C错误。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因为其与水反应除生成氢氧化钠之外,还生成氧气,D错误。

3.古“丝绸之路”我国商人运出的货物有:

①丝绸,②茶叶,③白糖,④瓷器,⑤纸张,⑥植物油,⑦明矾,⑧金、银、铜器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⑦、⑧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盐类

B.①、③、⑤、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①、②、⑤、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蛋白质

D.①、②、③、⑤、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有机物

【解析】 A项,金、银、铜属于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类;B项,白糖、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项,茶叶、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植物油属于油脂;D项,丝绸、茶叶、白糖、纸张、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4.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没有丁达尔效应

B.石油裂解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不涉及化学变化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解析】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能够形成丁达尔效应,所以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B.石油裂解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该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因此涉及化学变化,B错误;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用Mg作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电热水器的金属得到了保护,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正确;D.碳纤维是C元素的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可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D错误。

5.碳纳米管、石墨烯、C60等新型碳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属于胶体

B.石墨烯属于有机化合物

C.C60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均具有相同的熔点

【解析】A.碳纳米管是一种一维纳米材料,与胶粒直径吻合,需要分散到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故A错误;B.石墨烯是由石墨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结构的单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错误;C.富勒烯与金刚石同属于碳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不同的新型碳材料因结构不同应具有不同的熔点,故D错误。

6.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分为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

B.利用乙醇的还原性以及Cr3+、Cr2O72-的颜色差异来检验是否酒后驾车

C.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尘,是因为烟尘在空气中形成胶体且发生丁达尔效应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

【解析】A项、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两者混合使用,盐酸和次氯酸钠发生如下反应:

Cl-+ClO-+2H+═Cl2↑+H2O,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容易使人中毒,故A正确;B项、乙醇具有还原性,能与Cr2O72-反应生成Cr3+,依据Cr3+和Cr2O72-的颜色不同检验是否酒后驾车,故B正确;C项、水泥冶金厂的烟尘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因为胶粒带电荷,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其原理是电泳,故C错误;D项、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会导致城市人为能见度下降,产生雾霾天气,故D正确。

7.炼丹是古人为追求长生而炼制丹药的方术。

晋人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记载:

“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其中未涉及到的反应类型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置换反应

【解析】A、"积变又还成丹砂”是指汞与硫化合生成硫化汞,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选项A不选;B、"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是指硫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硫,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选项B不选;C、硫化汞的分解反应和汞与硫的化合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不选;D、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与置换反应无关。

选项D选。

8.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SO2、SiO2、N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漂白粉、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D.Na2O2、Al2O3、Fe3O4均为碱性氧化物

【解析】A、N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氯化铁溶液为溶液,不是胶体,故B错误;C.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C正确;D.Na2O2是过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Fe3O4不是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矾形似朴硝(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色赤”物质是Fe(OH)3

B.《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

“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

”该过程中涉及称量、加热、萃取、过滤等操作

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CuSO4溶液,“饮鸠止渴”主要均是化学变化

D.“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前一个固体一般是指粉末状固体

【解析】A.氢氧化铁受热易分解,色赤物质是氧化铁,A项错误;B.“一两”对应称量操作,“水煎”对应加热、萃取操作,“去渣”对应过滤操作,B项正确;C.硫酸铜与鸠均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发生了化学变化,C项正确;D.粉末状固体的取用需要使用药匙或纸槽,放入试管后弹纸槽是为了将残留的粉末弹到试管里,D项正确。

10.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解析】 A项,甲醇低温生成氢气和氢气用作燃料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不是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用作火箭燃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11.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离子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将CuSO4溶液熬成胆矾(CuSO4·5H2O)的过程为化合反应,Fe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

Fe+CuSO4

FeSO4+Cu,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涉及复分解反应,A正确。

1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平行光照射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B.紫外线照射,液体蛋白质凝固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铝遇到冷的浓硝酸发生钝化

【解析】平行光照射胶体时产生丁达尔效应,是光的散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在紫外线照射下,液态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凝固,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铝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13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天工开物》记载: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

“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

“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D.《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瓦由无沙粘土制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根据“蒸令气上”知所用的“法”是指蒸馏,B项正确;硝石(KNO3)灼烧时火焰为紫色,朴硝(Na2SO4)灼烧时火焰为黄色,该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C项正确;该过程发生反应:

HgS

Hg+S、Hg+S===HgS,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14.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

【解析】“水乳交融”是物理上的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火上浇油”体现油的燃烧反应,发生化学变化,A项正确;蛋白质遇高温发生变性,发生化学变化;B项正确;“水滴石穿”原理:

石头大多由大理石(即碳酸钙)构成,其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随着水流溶解,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溶解和结晶过程还在进行,只是二者的反应速率相等,表面上看是一个静态过程,D项正确。

1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当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解析】 A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正确;B项,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C项,当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氢氧化铁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氯化钠溶液不会,错误;D项,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比表面积较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

16.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华裔科学家高锟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B.汽油、漂白粉、水玻璃、王水、福尔马林均为混合物

C.“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D.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它们的作用相同

【解析】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A正确;汽油中含有多种烃,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水玻璃、王水、福尔马林均属于溶液是混合物,B正确;静电除尘可减少空气中的粉尘,燃煤固硫可减少SO2的排放,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减少CO和NOx的排放,C正确;硅胶、生石灰均有干燥作用,还原铁粉是还原剂,它们的作用不同,D错误。

17.

(1)实验室常根据物质分类的原则存放药品,某学校实验室其中的四个药品柜已经存放了如下部分药品,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晶体碘,应该将它存放在_______

___(填“甲”“乙”“丙”或“丁”)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

 

药品柜

药品

乙醇、乙酸

活性炭、

红磷

锌粒

铜片

氯化钠、

氯化钾

(2)磷的一种化合物叫亚磷酸(H3PO3)。

已知:

0.1mol·L-1H3PO3溶液的pH=1.7;H3PO3与NaOH反应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

H3PO3和碘水反应,碘水棕黄色褪去,再加AgNO3有黄色沉淀生成。

关于H3PO3的说法:

①强酸;②弱酸;③二元酸;④三元酸;⑤氧化性酸;⑥还原性酸。

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三酸(硫酸、盐酸、硝酸)”与“两碱(氢氧化钠、碳酸钠)”能发生反应。

将一定量的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直至有少量气泡产生,此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共有________个,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碘属于非金属单质。

(2)0.1mol·L-1H3PO3溶液的pH=1.7,说明是弱酸;H3PO3与NaOH反应只生成

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说明是二元酸;H3PO3和碘水反应,碘水棕黄色褪去,

再加AgNO3有黄色沉淀生成,知H3PO3具有还原性。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首先是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最后是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

答案:

(1)乙 都是非金属单质 

(2)②③⑥

(3)3 HCO3-+H+

CO2↑+H2O

18.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如图为一“链状连环”图案,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mol·L-1的如图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色胶体。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

 

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解析】

(1)A C B D

(2)①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②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

③a.电解质溶液稀盐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

b.Fe(OH)3+3H+

Fe3++3H2O

[解析]

(1)H2和CO2都不是电解质,CO2、Na2O都是氧化物,Na2O和NaCl都是钠的化合物,NaCl和FeCl3都是盐,据此可得出答案。

(2)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体。

少量稀盐酸可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沉淀,当稀盐酸的量较多时,Fe(OH)3沉淀与HCl发生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

Fe3++3H2O。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碱性氧

化物

酸性氧

化物

第一组

Na2CO3

H2SO4

NaHCO3

CaO

CO2

第二组

NaOH

HCl

NaCl

Na2O

CO

第三组

NaOH

CH3COOH

CaF2

Al2O3

SO2

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鉴别胶体和溶液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是否能发生________现象。

(3)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50

1

3

12

反应后质量/g

x

26

3

30

①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②物质Q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

【解析】

(1)第一组中的Na2CO3是盐;第二组中的CO不是酸性氧化物;第三组中的Al2O3是两性氧化物。

(2)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有。

(3)①由质量守恒可得,x=7,则N和P的质量增加,二者是生成物,M是反应物,所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②反应前后Q的质量不变,故Q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答案:

(1)Na2CO3 CO Al2O3

(2)丁达尔

(3)①分解 ②催化作用

20.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的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次分类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组中的某一物质在常温下能与冷水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D组中的一种物质,写出两点其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组物质中某一物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5)D组中某一物质与E组中某一物质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列举的物质都能与水反应,第一次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C组中水作氧化剂的是钠、铁,在常温下能与冷水反应的是钠。

(3)D组中的物质是Na2O2、Cl2、NO2。

(4)F组物质中水溶液呈弱碱性的是NH3,在水中能电离的是NH3·H2O。

(5)D组中的物质是Na2O2、Cl2、NO2,E组中的物质是SO2、CO2,能发生反应的是SO2和Cl2。

答案:

(1)是否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2Na+2H2O

2NaOH+H2↑

(3)Na2O2作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消毒剂

Cl2可制作盐酸、次氯酸、漂白粉、漂粉精、金属卤化物

NO2可制作硝酸、亚硝酸盐(任选一种物质两种用途)

(4)NH3+H2O

NH3·H2O

NH4++OH-

(5)SO2+Cl2+2H2O

2HCl+H2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