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793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docx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docx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范本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号:

林资证字×××号

 

×××林场×××年度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

 

(供参考)

 

×××调查规划院

二○○八年五月

 

 

院长:

  ×××

 

业务副院长:

  ×××

×××

 

完成项目单位:

×××调查规划院×××室

室主任:

×××高级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成员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配合单位及人员

×××林业局

×××科长

×××林场

×××场长

×××林区长

×××工程师

×××工人

×××工人

 

前言

×××林场建于×××年,以营造用材林和采伐杉木、出售原木为主业的经营性林场,造林和采伐林木是林场的正常经营活动。

林场依据×××县林业局下达给林场的×××年木材生产计划指标,林场的现有资源状况,特委托×××调查规划院承担×××年度的林木采伐作业设计,项目的是科学合理地编制林木采伐作业设计和迹地更新设计,用以指导林木采伐、迹地更新工作和为林业主管部门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伐区监督、管理、检查、验收及木材运输管理提供依据。

×××林场的委托,×××调查规划院承担林场的×××年度林木采伐作业设计工作,规划院及时成立项目组,于×××年××月××日至××月××日开展外业调查设计工作。

在收集、整理外业统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本设计说明书。

项目组在开展林木采伐作业设计工作中,得到了×××县林业局和×××林场的积极支持,并派出技术人员、林区职工一同参加了现场调查设计工作。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项目组

2008年6月

附表

1、×××林场×××年度林木采伐小班因子一览表

2、×××林场×××年度林木采伐调查设计总表

3、×××林场×××年度林木采伐产品设计(材种出材量)表

4、×××林场×××年度采伐剩余物利用调查设计表

5、×××林场×××年度采伐直接生产费用汇总表

6、×××林场×××年度迹地更新统计表

7、采伐更新小班调查设计卡片

附图

1、×××林场伐区位置示意图

2、×××林场×××年度林木采伐小班布局图

3、×××林场×××年度林木采伐作业设计图

4、×××林场×××年度迹地更新作业设计图

 

1伐区基本情况

1.1伐区自然条件

×××林场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县东北部,东与×××县×××乡接壤,南连×××、×××两镇,西接×××乡,北靠×××乡。

地处于滇东南岩溶高原南部六沼山脉南缘,中山切割地型。

地处东经××~××,北纬××~××之间。

一般坡度为××~××°,最高海拔××m,最低海拔××m。

×××林场建于×××年,全场经营和管护总面积×××hm2(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hm2),活立木蓄积量××m3,森林覆盖率××%。

土壤以山地森林黄壤为主,土层厚度中等,土质疏松,结构良好,自然肥力较好,PH值××~××之间。

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温为××℃,极端最低温为××℃,年降雨量××mm,平均相对湿度××%,降雨集中在××~××月。

1.2运输通讯条件

全场交通方便,各营林区都通有简易公路,通车里程××km,可利用县乡公路××km;全场××个营林区都配有对讲机、电台、无绳电话,80%的管辖区域可接收移动、联通电话信号,方便与外界联系。

1.3机构设置及人员

林场场部设在×××县城,场部设有党务、行政、营林、经营、保护办、木材生产、财务等七个部门,下辖六个营林区、三个管理所和一个了望台。

全场现有在职职工××人,离退休职工××人。

其中在职职工中有管理人员××人,工程师××人,助理工程师××人,技术员××人,技师××人,高级工××人,中级工××人,初级工××人。

1.4资源状况

×××林场分别于×××年和×××年两次开展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年和×××年分别编制了《×××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建有完善的森林资源、林木采伐和营造林档案。

1.4.1土地总面积

×××林场土地总面积××hm2(包含自然保护区面积××hm2)、活立木蓄积××m3(包含自然保护区蓄积××m3)。

其中:

林地面积××hm2、活立木蓄积××m3,非林地面积××hm2、四旁树蓄积××m3。

森林覆盖率××%。

1.4.2各类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

林场林地总面积××hm2,其中:

有林地面积××hm2,灌木林地面积××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hm2,无立木林地面积××hm2,宜林地面积××hm2,苗圃地面积××hm2。

林场活立木蓄积××m3,其中:

林木活立木蓄积××m3,散生木蓄积××m3,四旁树蓄积××m3。

1.4.3有林地面积、蓄积按起源统计

林场有林地面积××hm2,活立木蓄积××m3。

1.4.3.1天然林面积、蓄积按类型划分

天然起源的有林地面积为××hm2,占林场有林地面积的××%,其活立木蓄积量××m3,占有林地活立木总蓄积量的××%。

按地类划分:

纯林面积××hm2,蓄积××m3;混交林面积××hm2,蓄积××m3;竹林面积××hm2。

1.4.3.2人工林面积、蓄积按类型划分

林场人工起源的有林地面积为××hm2,占有林地面积的××%,其活立木蓄积量××m3,占有林地活立木总蓄积量的××%。

按地类划分:

纯林面积××hm2,蓄积××m3;混交林面积××hm2,蓄积××m3;竹林面积××hm2。

1.4.4有林地面积蓄积按林种统计

林场有林地面积××hm2,蓄积××m3。

其中,防护林面积××hm2,蓄积××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蓄积的××%;用材林面积××hm2,蓄积××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蓄积的××%;经济林面积××hm2、占有林地面积的××%。

见表1。

有林地面积蓄积按林种统计表

表1单位:

hm2、m3

林种 

亚林种 

有林地

面积

蓄积

合计

防护林

水土保持林

特种用途林

自然保护区林

用材林

速生丰产林

一般用材林

经济林

果树林

食用原料林

药用林

1.4.5用材林面积蓄积

用材林面积××hm2,蓄积××m3,分别占有林地的××%、蓄积的××%,见表2。

用材林面积蓄积按起源、龄级、亚林种统计

表2位:

hm2、m3

起源

亚林种

合计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合计

天然

一般用材林

人工

速生丰产林

一般用材林

幼、中、近熟林仅占用材林面积的××%、蓄积的××%;成、过熟林占用材林面积的××%、蓄积的××%。

说明林场成、过熟林比重过大(或过小),可采资源充足(或不足)。

1.4.6林木生长量与限额、木材生产计划指标

××用材林年净生长量为××m3,均大于(或小于)林场的年森林采伐限额和××年度的木材生产计划指标。

1.5过往经营情况

林场从×××年建场以来,是一个以营造林为主的经营性林场,累计造林×××公顷,现有人工用材林面积××hm2,蓄积××m3;经济林面积××公顷,株数××株。

从××年左右开始进行采伐利用,年均采伐林木蓄积在××m3以内,出材林××m3,年收入××万元左右。

以主伐为主,辅以小量的抚育采伐。

××年和××年开展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年编制过森林经营方案。

………

采伐迹地普遍采用伐桩萌蘖与植苗更新相结合进行迹地更新,更新后均形成混交林,更新效果较好。

2采伐规模与布局

2.1布局原则

采伐小班布局坚持按《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定的皆伐面积一次不得超过5hm2,坡度平缓、土壤肥沃、容易更新的林分,可以扩大到20hm2。

在采伐带、采伐块之间,应当保留相当于皆伐面积的林带、林块的原则;

坚持采伐小班布局要相对集中,便于采伐管理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原则;

坚持采伐小班布局要以林场经营目的、发展规划相吻合,便于林场经营管理的原则;

坚持采育结合,优先安排抚育采伐的原则;

坚持以主伐人工用材林成、过熟林为主的原则。

2.2布局结果

根据采伐小班的布局原则,项目组与×××林场的领导、技术人员一道,对林场的资源状况、交通等条件进行充分分析后,结合×××年度的木材生产计划指标,决定将伐区安排在×××营林区,并结合卫星影像实地进行布设采伐小班,共布设了××个采伐小班。

其中,抚育采伐小班××个;主伐小班××个;……。

详见“×××林场×××年度林木采伐小班布局图”。

3伐区调查

3.1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采伐小班的面积、林地权属、林木权属、起源、林种、树种、龄组、蓄积、材质等级、枯立木以及下木、植被、立地因子等。

采伐小班范围内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状况,并提出保护措施设计。

伐区的交通、通讯、生产、生活条件及林木采伐的技术经济指标;市场对材种的需求量及市场价格等。

林场的经营目的、规划、打算和过往经营情况。

3.2采伐调查执行技术标准及精度要求

3.2.1采伐调查执行的技术标准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2005)和云南省林业厅2004年5月印发的《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的规定。

3.2.2调查详细等级及精度

调查详细等级为森林采伐作业调查(三类调查)。

精度要求:

①面积精度:

用1:

××万的卫星影像图、地形图勾绘采伐小班面积允许误差±5%;测量仪绕测闭合差≥1/200;

②小班(伐块)蓄积精度≥90%;

③小班(伐块)林木株数精度≥90%;

④出材量允许误差10%;

⑤龄级允许误差一个龄级;

⑥树种组成允许误差一成;

⑦郁闭度允许误差±0.1。

3.3伐区调查

3.3.1区划系统

按照林场-营林区-小班(伐块)。

伐区区划的条件:

①地类不同;②权属(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不同;③林种(亚林种)不同;④树种(组)不同;⑤起源不同;⑥乔木林(纯林、混交林)林龄组(Ⅵ龄级及其以下相差一个龄级,Ⅶ龄级及其以上相差二个龄级)不同;⑦郁闭度等级不同;⑧森林类别和工程类别不同;

采伐类型、采伐方式不同及采伐木不一致等。

3.3.2使用的工具及图纸

GPS、测高仪、皮尺、测绳、电脑等

1:

××万卫星影像图、1:

××万地形图、1:

××万××县森林分类区划图、1:

××万××林场经营范围界线图等。

3.3.3采伐小班范围、面积调查及标志设置

参照SPOT5卫星影像图,用1:

××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工作手图,现地依据拟采伐成、过熟林的分布情况按小班区划条件区划采伐小班,界线明显的直接用地形图勾绘其界线;界线不明显的用罗盘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绕测其界线,并用GPS辅助落图。

用ArcView软件求算采伐小班面积。

区划时,皆伐小班的面积均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区划调查的同时设置采伐小班界线标志,在采伐小班界线外侧的林木上向内用红油漆作“×”标记。

3.3.4采伐小班林木数量调查

在拟采伐小班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面积≥0.06公顷的样地,对样方内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逐株评定材质等级和鉴定枯立、枯梢木,分树种、按径级、材质等级、枯立木记载。

树高调查,分树种每个径级选择3-5株(少于3株的选择1株)生长正常和有代表性的树木测树高,绘制树高曲线。

各树种的径级平均树高从树高曲线上查得。

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调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古树名木,调查其种类、数量、分布和生境,采用中文-拉丁文对照记载。

蓄积计算统一采用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的各树种二元材积公式和参数。

其计算公式为:

V=aDbHc(v:

蓄积D:

胸径H:

树高a、b、c:

参数)。

根据各树种径级、径级平均树高和株数计算各树种径级蓄积,汇总得小班蓄积。

蓄积量单位为m3,样地蓄积取小数后三位,每公顷蓄积和采伐小班蓄积取小数后一位。

3.3.5林种、权属的确定

林种依据《×××林场森林分类区划图》和《×××县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图》、……确定。

权属依据×××林场的林权证(或×××)确定。

3.3.6立地因子调查

调查地形地势:

坡向、坡度、坡位、海拔;土壤:

种类、湿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

3.3.7下木、地被物

调查下木、地被物的主要植物的名称、平均高、盖度。

3.4调查结果

3.4.1采伐小班伐区调查结果

共区划××个采伐小班,地类为有林地,面积为×××hm2,见表3。

××林场采伐小班区划调查结果表

表3

单位:

个、株、m3、hm2

单位

林地所有权

林木所有权

小班数

面积

蓄积

株数

合计

3.4.2采伐林木数量分权属、亚林种、地类统计

采伐面积为××hm2、株数××株、蓄积××m3,按权属、亚林种、地类统计结果见表4。

 

采伐林木数量分权属、亚林种、地类统计表

表4

单位:

hm2、株、m3

单位

林木所有权

亚林种

合计

有林地

面积

株数

蓄积

合计

3.4.3采伐林木数量分优势树种、起源、龄组统计

采伐面积为××hm2、株数××株、蓄积××m3,按优势树种、起源、龄组统计结果见表5。

采伐林木数量分优势树种、起源、龄组统计表

表5

单位:

hm2、株、m3

单位

优势树种

起源

合计

成熟林

面积

株数

蓄积

面积

株数

蓄积

面积

株数

蓄积

合计

3.4.4伐区枯木数量

经调查伐区有枯立木有××株、蓄积××m3,占伐区株数的××%、蓄积的××%。

伐区枯立木数量不包含枯腐和已清除的枯死木数量。

3.4.5重点保护野生树种及古树名木

伐区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

级野生植物有:

×××,××株、蓄积;

级野生植物有:

×××,××株、蓄积。

伐区内无古树名木分布。

4伐区设计

4.1采伐类型、方式、采伐数量及采伐强度

采伐类型为主伐、抚育采伐、……

采伐方式为皆伐、生长、……。

4.2采伐木设计

项目组在征求××林场的意见后,结合现状调查结果与林场的技术人员一道逐小班进行采伐木、保留木、禁止采伐木和采伐工艺设计。

4.2.1采伐木设计

4.2.1.1皆伐小班

皆伐小班有××、××、……、××小班共××个。

(1)采伐木(树种)设计:

依据采伐目的,将××、……、××木(树)设计为采伐木。

(2)保留木设计:

母树:

因××、……、××树天然更新能力强,更新效果好,调查时选择生长健壮、树干通直园满的树木作母树,并逐株用××油漆在树干上作“××”标记。

保留木:

因……,将××、××……、××设计为保留木,调查时用××油漆在树干上作“××”标记(或者易于识别,调查时未设置标记)。

重点保护野生树种:

××、××,调查时用××油漆在树干上作“××”标记,并照像和将照片附在说明书中。

4.2.1.2择伐小班

择伐小班有××、××、……、××小班共××个。

(1)采伐木(树种)设计:

依据采伐目的,将××、……、××木(树)设计为采伐木,调查时用××油漆在择伐木树干上作“××”标记。

(2)保留木设计:

保留木:

因……,将××、××……、××设计为保留木,调查时用××油漆在树干上作“××”标记(或者易于识别,调查时未设置标记)。

重点保护野生树种:

××、××,调查时用××油漆在树干上作“××”标记(因择伐木均设置了标记,所以……),并照像和将照片附在说明书中。

……

4.4采伐小班界线标记

采伐小班界线外侧林木上用××油漆作“××”标记。

4.5木材产品

4.5.1材种(木材产品)设计

(1)设计依据

林场与××木材加工厂签订的原木供货合同;

总厂下达的木材生产任务书;

林场的木材加工厂,对木材的需求;

伐区林木生长状况;

市场林产品的需求情况;

……

(2)材种设计

××项目组在征求××林场意见后,将木材产品设计为:

材种名称:

××(旋切木皮原木、4米原木、坑木、……)

规格为:

长××m,小头直径≥××cm;

……。

(3)原木出材率:

××、……、××树种的××、……、××材种出材率,在了解林场以往采伐出材量的基础上,结合采伐木生长状况和参考《××材种材种出材量表》等后,按树种、材种、分径级确定各材种出材率。

××、……、××树种的××、……、××材种出材率,因没有现成的资料和数表可用,调查时在样地内分树种每个径级选择××株标准木采伐造材,以设计的材种为基础,按材种的经济价值从高至低依次造材。

统计计算出对应树种各径级的各材种的原木出材率。

4.5.2出材量

分树种、径级、径级蓄积、径级材种出材率计算出材量。

伐区共采伐林木蓄积××m3,出材量××m3,各材种出材量分树种统计结果见表6。

出材量分树种、材种统计表

表6

单位:

m3、%

单位

树种

采伐蓄积

材种

综合出材率

出材量

合计

4.5.3调查设计结果与木材生产计划指标

经过伐区调查、计算和统计,共设计采伐林木蓄积××m3、出材量××m3,均低于××年度的木材生产计划指标的蓄积××m3、出材量××m3,符合采伐指标管理双控的要求。

4.6伐区剩余物利用

将不能满足造上列m原木的采伐木和造材剩余的梢头、树丫收集后,根据市场对非规格材的需求,视剩余的大小及长短,按宜长则长,不宜长则短的原则,将剩余物造材为小材小料(刨花板材、纤维板材、薪材、……),以满足木材加工业和种植业对不同规格木材的需求。

计算结果,采伐剩余物出小材小料量××m3;……。

4.6其它设施设计

4.6.1采伐工具:

用油锯和斧头。

4.6.2楞场

根据伐区的形状、采伐小班的位置、地形以及伐区概有公路、拟建公路的分布情况,本着节约节约原木集材归楞成本,便于集材和装运,在××位置、……、共设计楞场××个,详见作业设计图。

4.6.3林区公路

××、……、××采伐小班距离现有林区公路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修建林区公路。

…………。

4.7伐区更新设计

4.7.1皆伐小班迹地更新设计

伐区共有××个皆伐小班,均采用植苗造林方式更新迹地,造林树种:

××、……、××,均营造针阔混交林,造林密度、混交比、植株配置、整地方法、苗木规格等因小班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不同而各异,详见小班林木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卡片。

更新设计结果:

……(反映:

更新面积、方式、树种、苗木量、投工量等)

5采伐作业准备

5.1木材生产计划指标

作业设计结果与××县人民政府(××[2008]××)文件下达木材生产计划指标和省政府下达的采伐限额分项指标相一致。

(如果因征占用林地、灾害林木清理等特殊原因需要追加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指标的,林木所有者应提出申请、县、州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请示,并说明拟采伐地点、林木所有者(或者单位)、亚林种、优势树种、起源、采伐蓄积、出材量、出材率等)

5.2伐区划拨

由县林业局主持,林场、采伐队和采伐设计人员参加,现场逐小班明确采伐范围、采伐树种、保留树种(包括禁止采伐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树种)、采伐小班范围标记和采伐、集材要求及各方的责任、义务。

各方代表表示有关事项清楚,无异议后在伐区划拨单上签字。

5.3林木采伐许可证

××林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

5.4伐前公示

在林场、伐区附近的村、交通要道处粘贴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林木采伐许可证(复印件)进行公示,在行政许可规定的限期内,无异议后方可采伐林木。

5.5采伐小班及边界木标记确认

采伐前,林场、采伐队及其采伐人员一道现场确认采伐小班、小班四至界线和界线标记“×”。

5.6采伐木、保留木确认

采伐前,林场、采伐队及其采伐人员一道现场确认采伐树种、保留树种(包括禁止采伐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5.7采伐技能及安全培训

采伐前,采伐队应对采伐人员进行采伐技能、安全培训,培训合格的人员方能承担采伐作业工作。

6伐木

6.1选定伐木倒向

依据采伐小班的地形地势和林区公路位置,选择有利于伐木、造材、集材和迹地清理的方向为伐木倒向,应避免出现搭挂、砸伤邻近保留木、保护树种、幼树或伐倒木,避开有可能造成采伐木树干受损、折断的方向。

6.2伐区生产工艺

伐区工艺流程为:

伐木-打枝-造材-集材归堆-伐区清理。

6.2.1伐木

伐桩:

上方平土,下方不准超过10cm,伐桩伐口要求面平整。

伐木:

先锯下口,后锯上口的方法控制倒向,上锯口与下锯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伐口要求平整。

采伐时,如果采伐根部生长有影响采伐作业的灌丛、藤条和高草等植物时,应先清除这些植物后,再伐木,确保采伐作业安全。

6.2.2打枝

从根部开始向梢头依次打枝至梢头;

应紧贴树干表面砍(锯)掉枝丫,不应留下楂和深陷、劈裂。

不应多人同时在一棵伐木上作业,打枝人员作业时,应保留5m以上的安全距离。

6.2.3造材

量尺造材:

按本设计的材种及其规格,量测长度,并作标记,充分利用原条,提高造材率;

材尽其用:

优材先造、后造劣材,提高采伐木的经济价值。

造材:

应在量尺标记部位垂直树干逐一锯断,形成原木,原木锯口要求平整。

6.2.4集材、归堆、检尺

造材结束后,选择距离林区公路近又安全的线路,用人力将原木搬运至林区公路上,在公路两边就近选择地势平缓、地质稳定、便于装运的地方按原木分级标准归堆放置。

归堆后的原木,应安排木材检验员进行检尺、登记。

6.2.5伐区清理

伐区剩余物利用:

集材结束后,应组织人员对伐区内的伐到木、梢头、截头进行清理,凡利用价值的应收集后造小材小料(或者……),运出伐区销售,特别是长度2m、小头直径6cm以上的木材宜全部运出利用,提高采伐木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

剩余物清理:

对伐区内无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如枝、梢头、截头和伐倒的灌木、藤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