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学综合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713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9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学综合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学综合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学综合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学综合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学综合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学综合专题.docx

《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学综合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学综合专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学综合专题.docx

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光学综合专题

2013-2014学年度物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光学综合专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红色的物体才会发出红外线

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C.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2、如右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

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    )

A.可见光          B.红外线          C.次声波          D.紫外线

3、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手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小女孩在平而镜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

D.在漫反射中,不是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电影放映机原理相同

B.可以看出汽车此时是靠近摄像头

C.照片中车的外表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这是因为车内没有光

D.夜晚,为了帮助司机开车看清仪表,车内的灯应亮着

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C.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D.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红外线实现电视机遥控的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

C.初三学生李凡照毕业照时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9、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成的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1、如图是晓丽同学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1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相关于平面镜对称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

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14、“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以下“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凸透镜成像;

D.立竿见影——光的反射

15、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16、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C.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D.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实现电视机遥控的

18、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B.幻灯机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C.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D.凹透镜能使光发散,可用于近视眼的矫正

1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人离平面镜远近,所成的像大小相同

B.凸透镜作幻灯机镜头使用时,物距一定要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

C.从水面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D.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2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

D.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二、填空题()

21、(7分)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

(1)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2)在图乙中利用光线作出烛焰AB在塑料薄膜上像(保留作图痕迹)(2分)。

(3)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5)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22、经常提到的:

①小孔成像、③平面镜成像、③银幕上成像、④放大镜中正立的像,其中属实像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虚像的有_________________;反射而成的像有_________________,折射而成的像有_________________.(各空都填序号)

23、012年12月10日上午,上海天空出现罕见的“3个太阳”和“倒挂的彩虹”奇观,如图。

气象专家解释说,当天天空有一层比较高的云,它由冰晶组成,冰晶的形态类似于“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       (填“折射”或“反射”),形成太阳的     (填“实”或“虚”)像,所以产生“3个太阳”;“倒挂的彩虹”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24、红外线具有____效应;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

早晨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光经过大气层发生____,而形成的____像。

25、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

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              知识来解释。

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

看见的鱼是光的        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3)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__1m。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图是小明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_   __透镜。

26、在验钞机、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中,应用了紫外线的是    ,应用了红外线的是    。

2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

28、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经常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你看到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

29、如图是武夷山景区内灵动秀美的玉女峰,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虚像.“倒影”看起来比玉女峰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从玉女峰发射出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光发生  进入水里.

3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界面的       侧是空气。

三、实验题(注释)

31、有三个同学在家里用实验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电视机遥控器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他们的探究过程分别是:

甲同学在自己家中,将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数量.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

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塑料薄膜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塑料薄膜的层数.

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棉布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棉布的层数.

他们的实验结果已经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学生

使用材料

能完全阻挡遥控信号的最少层数

纸片

14

塑料薄膜

20

棉布

10

分析:

从三位同学的记录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棉布比纸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回答问题:

(1)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下列选项中哪个工作的?

(     )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超声波

(2)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否靠?

(3)请你指出三位同学的探究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至少三点。

32、人从灯下经过,会在地上投下影子。

影子是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在其背面形成的暗区,当光照强度不同时,影子(暗区)与周围亮区的明暗对比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会感觉影子有“浓淡”之别,影子的“浓淡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可能与灯的功率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二:

可能与影子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三:

可能与人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实验方法:

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个不透明的白屏,在屏两侧等距离的位置各固定一根同样的木棒,在屏的两侧各点亮一盏灯,通过一定的方法同时观察屏上的木棒形成的影子的“浓淡程度”。

调节一盏灯的位置,当两侧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灯的功率和灯到屏的距离,解析相关数据,寻找规律,具体实验如下:

步骤一:

在屏两侧距屏1米处各点亮一盏25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相同;

步骤二:

将右侧25瓦灯换成40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不同;

步骤三:

保持左侧25瓦灯的位置不变,移动右侧40瓦灯,直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相关数据;

步骤四:

将右侧的灯依次换成60瓦、100瓦、250瓦,重复步骤三,实验结果如下:

灯的功率/瓦

灯功率的平方数

屏上影子离灯距离/米

屏上影子离灯距离的平方数

25

625

1

1

40

1600

1.26

1.6

60

3600

1.55

2.4

100

10000

2

4

250

62500

3.16

10

步骤一、二的结果,可以支持哪个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一盏200瓦的灯,放在屏右侧距离屏__________米处,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会与左侧25瓦灯的影子“浓淡程度”相同。

(结果精确到0.01)

(3)根据实验结果解析,“灯的功率”和“屏上影子离灯距离”哪个因素对影子“浓淡程度”影响更大?

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学校正在开运动会,运动场上你追我赶,精彩纷呈。

这时远处的对面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朝对面看去,总觉得对面的同学敲鼓的动作和听到的鼓声不太协调。

(1)小穆不明白,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4分)

(2)你可以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哪些测量?

请设计一种方案(写出相应的器材、步骤、计算公式)。

(6分)

34、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

资料表明:

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

“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

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

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35、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如图所示,这束光线在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发生了反射与折射,则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反射角是           。

四、作图题()

36、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与水面成40°角斜射向水面。

请作出反射光线,并大致作出折射光线。

37、请你在图中按要求作图:

(1)完成图中的光路图,且作通过光心的光线。

(2)完成图中的光路图,标出入射角度。

(3)在图中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

38、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通过一个小窗口能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在图甲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看到的范围大小(用带有箭头方向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为光的传播方向)。

(2)画出图乙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用字母β表示)

(3)画出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

(4)一束与水平方向成50°角光线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平面(如图所示),画出这束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39、按下列要求作图

(1)作出下列一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

               

(2)作下列的反谢光线和折谢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40、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凸透镜后射在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五、计算题()

41、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通过光在光缆中来传播信息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3×108m/s,地球周长约为4×105km,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一周大约需多长时间?

42、校运会上,100m赛跑比赛正在激烈进行中,问:

(1)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出的“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在听见“跑”声后才计时,这是为什么?

(2)若计时员是在听到“跑”声后才计时,则运动员的成绩将被提高多少?

(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

六、简答题()

43、如图为一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器,其原理是:

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可接收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AB间,即挡住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1)该原理说明:

①红外线_____(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②红外线_____(能/不能)穿透人体.

(2)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才能证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

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6分)一个耀眼的闪电过后8.4s才传来雷声,雷声隆隆又持续6s之久才停止,求发生的闪电的云层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七、综合题()

45、给你一把激光手电筒、一桶水、一个圆柱形的平底玻杯、一支笔、一张纸、一小勺奶粉

请选用以上器材,探究三个与光现象有关的物理问题,并按要求填写表格。

(6分)

器材

操作方法

可观察到的现象

简单解释

例如:

杯、水笔

(1)将杯盛满水;

(2)将笔坚直插入杯内的水中

从侧面看去,笔变“粗”了

由于光发生折射的原因

 

 

 

 

 

 

 

 

 

 

 

 

 

46、(8分)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屏幕上成像,拿开眼镜后,像变得模糊不清,把屏幕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材料二:

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正常人的眼睛通过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可以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根据上面的材料,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对光有         作用。

(2分)

(2)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

(2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如果某同学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配戴什么样的眼镜?

为什么?

(4分)

 

试卷答案

1.【解析】

试题分析:

红外线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A不正确。

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是红外线和紫外线特有的性质,B、C正确,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眼痛、流泪等;D正确。

考点:

红外线、紫外线性质。

2.【解析】

试题分析: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不能穿越真空区域,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光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次声波属于声波不能穿越真空区域。

考点:

声和光的传播条件

3.【解析】

试题分析:

人眼看不见的光主要有两种:

红外线与紫外线。

红外线主要特点是具有热效应,任何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如红外线夜视仪等。

红外线还可以用于传递信息,如电子产品中的红外接口、电视遥控器等。

紫外线主要特点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如验钞机等。

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

考点:

人眼看不见的光在实际中的应用

4.【解析】

试题分析:

小孔成像是实像,A错;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B错;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太阳光是白光,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C正确

考点:

小孔成像,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定律。

5.【解析】A中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对;B中“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也不对;C中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是正确的;D中在漫反射中,也是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但由于反射面是不平整的,故反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

6.【解析】

试题分析:

A、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B、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来解答此题.

C、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是因为车内的人反射的光很弱.

D、知道在夜晚行车时,为了防止车前的玻璃形成平面镜成像,夜晚,车内不应开灯,这样车内的光线较暗,更有利于看清外边的交通状况.

A、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故A错误;

B、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汽车的像越来越大,物距越来越小,所以汽车靠近摄像头,故B正确.

C、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是因为车内的人反射的光很弱,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而不是因为车内没有光.

D、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关闭,车内较暗,使车内不能形成平面镜成像,便于看清路况,故D错误.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点评:

(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掌握三种情况的物距、像距、像的性质.

(2)掌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3)利用三种成像情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7.【解析】

试题分析:

A、小孔成像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错误,符合题意.

B、当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正确,不合题意.

C、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玫瑰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红色的光,而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正确,不合题意.

D、遥控器通过前面的二极管可以发出红外线,电视机接收红外线,实现无线控制.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红外线.

点评:

此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红外线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8.【解析】立竿见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光线不能到达杆的后面所以有影子产生,A错。

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的折射从水底传出,在水面处折射而远离法线,导致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向上倾斜,而使像的位置偏高,池水映明月是因为池水平静好像平面镜一样,明月的光在水面发生反射而成像,B错,照毕业相是凸透镜成像,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而照镜子是光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而形成的像,是虚像,是正立等大的,C错。

雨后天空有很多小液滴,太阳光在通过这些小液滴时偏折情况不同而发生色散成七色光,D对

9.【解析】

试题分析:

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