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596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

一、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

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

东南与广东省省界线长约931公里,东北与湖南省省界长约970公里,北面与贵州省省界长约1177公里,西面与云南省省界长约632公里。

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边界线长约637公里。

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

全区土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2.47%。

东西最大跨距约771公里,南北最大跨距(南至斜阳岛)约634公里。

全自治区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2001年总人口4788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32.79%。

二、地理地形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1.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

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

其特征是:

 

(1)盆地大小相杂。

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

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坳陷为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

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列:

第一列为大苗山—九万大山;第二列为大南山—天平山—凤凰山;第三列为驾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都阳山(此列亦称广西弧);第四列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

山系走向明显呈现东部受太平洋板块挤压、西部受印度洋板块挤压迹象。

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占广西总面积23.5%;海拔400—800米低山次之,占广西总面积15.9%。

桂东北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为广西第一高峰,也是南岭最高峰。

越城岭—猫儿山与海洋山之间的湘桂走廊是中国三大走廊之一。

(3)丘陵错综,占广西总面积10.3%,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

(4)平地(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山)占广西总面积26.9%。

广西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二类。

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各大、中河流沿岸,较大平原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

其中浔江平原最大,面积达630平方公里。

(5)喀斯特广布,占广西总面积37.8%,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东北。

其发育类型之多为世界少见。

2.河流

广西河流大多沿着地势呈倾斜面,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了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广西中部以及支流分布于两侧的树枝状水系。

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度有3.4万公里,河网密度0.144公里/平方公里。

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

珠江水系是广西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全长1239公里,出梧州流向广东入南海。

长江水系分布处于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3.5%,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要河段有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

其中湘江在兴安县附近通过秦代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北仑河等,均注入北部湾。

经越南入北部湾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0.6%。

喀斯特地下河众多,有433条,其中长度超过10公里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独自形成地下河水系。

3.海岸、岛屿

广西南部濒临属于南海的北部湾。

大陆海岸东起合浦县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岛屿岸线46l公里。

海岸线曲折,类型多样。

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及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

广西近海滩涂广大,面积达1005平方公里。

0—20米浅海广阔,面积达6488平方公里。

整个北部湾的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东起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东南为海南岛,北至广西,西迄越南。

湾内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一般20~50米,最深不超过90米。

广西沿海有697个岛屿,总面积约66.9平方公里。

其中最大的涠洲岛面积约24.7平方公里。

三、气候类型

广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濒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

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

1.气候温暖,热量丰富

广西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

等温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

全区约65%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0℃以上,其中右江河谷、左江河谷、沿海地区在22.0℃以上,涠洲岛高达23.1℃。

桂林市东北部以及海拔较高的乐业、南丹、金秀年平均气温低于18.0℃,其中乐业、资源只有16.5℃。

广西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

其中,沿海地区、百色市南部山区及金秀、南丹、凤山、乐业、天等在33.7~37.8℃之间,其余地区38.0~42.5℃,百色为全区最高。

广西各地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

桂北山区-8.4~-4.0℃,资源为全区最低;北海市、防城港市南部及博白、都安极端最低气温在0℃以上,其余各地在-3.9~-0.2℃之间。

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简称≥10℃积温)表示喜温作物生长期可利用的热量资源。

广西各地≥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具有自北向南,由丘陵山区向河谷平原递增的特点。

如此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和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2.降水丰沛,干湿分明

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之间。

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

广西有三个多雨区:

(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60mm;

(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灵川、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

另有三个少雨区:

(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80~1200mm;

(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

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3.日照适中,冬少夏多

广西各地年日照时数1169~2219小时,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与广东相当。

其地域分布特点是:

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

北海市及田阳、上思在1800小时以上,以涠洲岛最多,全年达2219小时。

河池、桂林、柳州三市大部及金秀、乐业、凌云、那坡、马山等地不足1500小时,金秀全年日照时数最少,只有1169小时。

其余地区在1500~1800小时之间。

广西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除百色市北部山区春季多于秋季外,其余地区秋季多于春季。

夏季各地日照时数为355~698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1%~32%;冬季各地日照时数只有186~380小时,仅占全年日照时数的14%~17%。

4.灾害频繁,旱涝突出

广西气象灾害相当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冰雹、雷暴和热带气旋的危害,其中以旱涝最突出。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广西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

危害广西的旱灾主要是春旱和秋旱。

干旱发生频率的地域差异较大,春旱以桂西地区居多,而秋旱多出现在桂东地区。

全广西大范围的春旱大约4~5年一遇,但百色、崇左两市、防城港市北部、北海和南宁两市南部、河池市西部等地发生春旱的频率达70~90%。

全广西大范围的秋旱大约2~3年一遇,但桂东北大部、桂中盆地及其邻近地区等地发生秋旱的频率达70~90%。

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频繁。

每当汛期,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广西洪涝发生频率大的地区有两类:

一是降水量多、暴雨多的地区,例如柳州市北部、桂林市中部、沿海地区和玉林市南部,以及马山、都安、凌云等地;二是广西大、中河流沿岸各市、县,特别是地处江河中、下游及交叉口海拔较低的河谷平原地带,例如柳州盆地,郁江、浔江、西江沿岸等地。

5.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广西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和海拔较高的开阔山地。

其中北部湾沿海一带离海岸2公里以内的近海区域和岛屿以及大容山等山体相对孤立的中、高山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超过200W/m2,年平均风速在5.5m/s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5500小时以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此外,桂北的湘桂走廊冬季风能也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四、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1)土壤

土壤是指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面,是土地资源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

由于气候、地形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广西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及相应的分布规律。

根据对1615.19万公顷土壤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按在同一生物条件下,具有独自的成土过程和共同特征及属性的一类土壤归做一个土类,广西土壤分14个土类,25个亚类。

其中8个主要土类分述如下:

水稻土:

是广西最大的一类耕作土壤,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

共有164.8O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10.2%。

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谷地、盆地,溶蚀平原及坡、台阶地,南宁、贵港、玉林等地面积较大。

砖红壤:

面积24.99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l.6%。

分布于北海和钦州、防城港市南部地区。

适宜发展热带作物,是广西最宝贵的土地资源。

赤红壤:

面积485.35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30.1%。

是广西主要土地资源,适宜于南亚热带作物以及部分热带作物生长。

大致分布于北纬22°00´~24°30´之间,海拔35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台地。

红壤:

面积564.52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35.0%,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北的中亚热带丘陵、谷地,桂林、柳州、河池三市及梧州、百色二市北部,适于多种林木、果树和农作物发展。

黄壤:

面积127.45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7.9%,分布在海拔800米~1000米以上的山地,以桂林、百色二市面积较多,是广西最重要的林业土地资源。

石灰岩土:

面积81.90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5.1%,分布于桂北、桂西、桂西南、桂中的喀斯特地区,以河池、百色、南宁三市面积较大。

这类土壤土层薄,保水能力差,宜封山育林,合理耕作放牧,恢复植被。

紫色土:

面积88.54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5.5%,主要分布于梧州、南宁、桂林、玉林的低丘缓坡紫色岩区。

宜于发展果、茶、桑、蔗。

潮土:

面积7.14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0.4%,分布于河流阶地和河谷地带,以贵港、玉林、北海等地较多,适种性广,宜于耕作,但要注意防洪排涝。

广西土地面积共2367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3.47%。

2001年底广西人口为4788万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50公顷,低于全国人均占有土地0.74公顷的水平。

人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显著特点。

(2)土地类型

广西土地类型齐全。

广西地貌周高中低,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南部临海。

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域等土地类型俱全。

其中山地(海拔400米以上)面积约9.43万平万公里,占全区面积39.7%;丘陵(海拔200~400米)约2.4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10.3%;台地(海拔200米以下)约1.50万平万公里,占全区面积6.3%;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约4.89万平万公里,占全区面积20.6%;石山约4.6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19.7%;水域面积约0.80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3.4%;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共占69.7%。

岩溶石山面积之大,全国少见。

广西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桂东南与桂西北区域差异大。

桂西北山地多,山体高大,坡陡土薄,其间又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土少石多,易旱易涝,土地适宜性差,土地生产率低,土地综合利用率不到70%。

桂东南多为低山丘陵和盆地、平原,水利条件好,土地肥沃,交通方便,耕作精细,土地生产率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2.水资源  

广西地处低纬度区域,降雨量比较充沛,河流发育,水资源丰富。

全区地表河流总长3.4万公里,其中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6条;全区水域面积8026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38%,全区常年河流年径流量约188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地表水总量的6.4%,居各省、市、自治区的第4位;人均水资源近4000立方米;2001年全区年径流量2415.1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2133万千瓦,可开发量1751万千瓦。

境内河流分属珠江水系、长江水系、桂南沿海独流入海水系、百都河水系等四大水系,其中以珠江水系为主,其在广西的流域面积为202424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85.2%。

珠江水系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初称南盘江,经红水河段、黔江河段、浔江河段及西江河段,从梧州市出境流入广东省入海;流经广西境内的西江干流总长1239公里。

其中红水河段658公里,河流比降大,滩多水急,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水电资源的“富矿”。

西江在广西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郁江、柳江和桂江,其中郁江为最大支流。

长江水系在广西的主要河流有湘江和资江,湘江发源于广西海洋山与都庞岭山区,通过人工运河——灵渠与西江支流漓江相连。

桂南沿海独流入海水系主要河流有南流江、钦江、防城河、茅岭江、北仑河等,其中最大河流为南流江;诸河有流程短、坡度陡的特点。

那坡县境内的百都河属越南红河水系,流入越南,经红河注入北部湾。

广西的地形特点大致呈西北高、东南低、四周为山地环绕的盆地,加上充足的降水形成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地下水贮存条件。

全区的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391.6亿立方米,可开采量248.7亿立方米,其中碳酸盐岩岩溶水占地下水资源总量的61.5%,基岩裂隙水占36.4%,松散岩类孔隙水占1.4%。

广西的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自治区政府坚持把兴修水利,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抗御频繁的水旱灾害,作为建设新广西的一项基本目标。

50多年来,广西累计水利投资约150亿元,建成各类水电(电力)工程设施近30万座(处),蓄水工程总库容229.4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10.4亿立方米。

2001年,全区水电能源生产总量为572.59万吨。

全区建有大型水库29座(含电站库区,下同),中型水库178座,小型水库4150座,堤防2600多公里。

近年来,在缺水的桂西、桂西北地区共建有地头水柜28.9万个,新增旱地节水灌溉面积39.24千公顷,部分缓解了该地区的缺水问题。

3.矿产资源

(1)矿产种类与矿产地

截至2001年底,广西已发现矿种145种(含亚矿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7种,约占全国已探明资源储量矿种(212种)的45.75%,其中探明的钇、铼、芒硝、凝灰熔岩、麦饭石储量尚未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

已发现但尚无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48种。

目前,探明资源储量矿产地1326处,保有资源储量矿产地1286处。

(2)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在全国各省(区)同类矿产的比重

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较丰富,在全国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列在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64种,居前5位的有47种,其中以非金属矿产最多。

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45种支柱性重要矿产广西有35种探明资源储量,其中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前十位的有:

锰、锑、磷钇矿、钛、铅、锌、铝、钨、银矿、轻稀土矿、滑石、重晶石、水泥用灰岩、高岭土、普通萤石等矿种。

4.海洋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陆地面积23.6万平方公里,其中沿海地区国土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沿海港口建设迅速发展,南昆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区内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与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已初具雏形。

广西沿海地区位于北部湾北部,大陆海岸线全长1,595公里,500平方米以上岛屿651个,天然优良港口资源丰富。

沿海可开发的大小港口20余个,其中可开发泊靠能力万吨以上的有钦州港、铁山港、防城港、北海港等多处。

沿海滩涂有生态保护良好的红树林,涠洲岛周围浅海有珊瑚礁,这两类重要的热带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的科研和生态价值。

滨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20余种,主要有石英砂矿、陶瓷粘土、石膏矿、钛铁矿等。

此外,广西沿海地区和北部湾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广西沿海地区海水化学资源丰富,海水平均盐度为30~32‰,海水含溴量约为60ppm,平均海水温度23℃,滩涂平坦广阔,日照时间长,是发展盐业和海水化工的良好场所。

广西南部濒临的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

据调查,北部湾有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近50种、蟹类20多种,还有种类众多的贝类、其他海产动物和藻类,其中儒艮、中国鲎、海马、海蛇、牡蛎、青蟹等十分著名,举世闻名的合浦珍珠也产于这一带海域。

北部湾近海海域有海洋生物900多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100多种。

广西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北海银滩、涠洲岛、斜阳岛、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北仑河口海洋自然保护区、钦州湾“七十二泾”和龙门诸岛、以及(与越南相邻的)京族三岛等特色旅游资源。

5.生物资源

广西地处亚热带中南部,南临北部湾,自北至南分布着三个植被带: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带、北热带季节性林带。

气候温和湿润,为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广西地域辽阔,海拔不同,气温和降水有差异,土壤多样。

在这些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下,广西生物生长迅速,种类多,数量大,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

广西植被以热带和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特有树种较多,在分布上存在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差异。

植被的次生性质是广西植被的主要恃征,大部分地方已不存在原生植被,次生植被主要有灌草丛、灌丛、藤刺灌丛、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

据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结果,到2000年底,广西有林地面积为981.91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1.87%。

其中,林分面积为747.48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76.13%;经济林面积203.69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20.74%;竹林面积30.74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13%。

按培育目的划分,林分又可分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和特用林。

其中用材林面积为527.94万公顷,蓄积25820.5万立方米,分占林分总量的70.63%和70.79%;防护林面积197.93万公顷,蓄积10155.52万立方米,分占林分总量的26.48%和27.84%;薪炭林面积18.73万公顷,蓄积194.48万立方米,分占林分总量的2.51%和0.53%;特用林面积2.88万公顷,蓄积量306.76万立方米,分占林分总量的0.39%和0.84%。

人工植物有马尾松林、杉木林、桉树林、毛竹林以及经济林、果木林、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等。

马尾松林是现代植被中最主要的木本植被,占森林总面积的50%以上。

广西的野生植物物种和珍稀种类,到1992年底,确认有维管束植物288科1717属8354种,仅次于云南和四川,居全国前列。

在各类植物中,按用途分,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水果120多种;野生药用植物2426种;野生淀粉植物109种;野生化工原料植物210种;野生纤维植物400多种;野生芳香植物156种;栽培的果树约700种。

农作物资源,水稻8600多个品种,玉米200多个品种,甘蔗210个品种。

尚有数千种植物未被利用,有的甚至还未知用途。

广西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7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61种,它们主要分布在3处:

以弄岗自然保护区及十万大山为中心的桂西南地区,以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桂中地区,以花坪自然保沪区为中心的桂北、桂东北地区。

银杉被称为"活化石",是一种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树种,世界上仅存于广西花坪林区、大瑶山林区和重庆金佛山。

广西动物种类多,共发现陆栖脊椎野生动物929种(含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3.3%。

海洋及淡水的鱼类700多种,占全国总数的30%以上。

在这些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有150个,约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44.5%。

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6种,占全国的26.8%;二级保护的有124种,占全国的51.7%。

此外,属广西重点保护的动物有82种,其中广西特有的动物有18种。

脊椎野生动物分为兽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和鱼类等。

广西兽类资源丰富,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10种,二级保护的有16种,其中灵长类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6种,二级保护的有3种。

广西鸟类资源的品种数约占全国总数的45%,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9种,二级保护的有78种。

广西爬行、两栖类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4种,属二级保护的有14种。

广西野生鱼类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3种,二级保护的有16种。

此外,在广西宽阔的滩涂和浅海地带还生长着大量浮游生物、潮间带生物和底栖生物。

现在广西有各种动、植物自然保护区5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总面积164.64万公顷,有林面积75.2万公顷,分别占自治区总面积的7.0%和3.2%。

这里是各种植物和陆栖动物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广西生物资源丰富,但由于人类活动直接的、间接的影响,使珍贵的生物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保护生物赖以繁衍生息的生态环境应当受到重视。

五、人口民族

1.人口

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4925万人,比上年增长0.74%。

年末常住人口4660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70万人,人口出生率14.26‰;死亡人口30万人,死亡率6.09‰;自然增加人口40万人,自然增长率8.17‰。

全年净增人口36万人。

按城乡分,城镇人口1656万人,比上年增长6.84%,占总人口的33.62%;乡村人口3269万人,比上年下降2.1%,占总人口的66.38%。

按性别分,男性人口2587万人,比上年增长1.09%,占52.53%;女性人口2338万人,比上年增长0.34%,占47.47%。

按年龄分,0-14岁人口1170万人,比上年增长8.03%,占总人口的23.76%;15-64岁人口3284万人,比上年下降2.93%,占66.67%;65岁及以上人口471万人,占9.57%。

按民族分,汉族人口3027万人,占61.46%;各少数民族人口1898万人,占38.54%,其中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