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593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二.docx

《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二.docx

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模拟试题精编二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

(二)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题号

附加题

总分

26

27

28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

“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下列各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强调了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有机结合

C.反映了相权削弱与君权加强的有机结合D.实现了“家天下”和“公天下”的有机结合

2.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以下对该“总结”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三代时期只有受过教育的学者有从政的资格B.“以客出仕”成为秦朝以前流行的做官途径

C.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察举和科举等阶段D.汉代的中央官员主要来源于地方郡县

3.罗马帝国虽然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

这主要是指(  )

A.它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B.它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C.它最先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D.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4.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B.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D.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有权召集议会

5.有资料显示,大英博物馆是国外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大英博物馆规模大,馆藏条件好

B.英国人偏爱中国文物

C.在殖民扩张的历史上,英国殖民者的掠夺方式最野蛮

D.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也是英国对外殖民掠夺的见证

6.凤凰网评论说,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很容易被冠以赞美之词。

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轮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谴责。

上述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体现的史观是(  )

A.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B.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C.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7.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

“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

……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

”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8.“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生活在台湾的还是生活在大陆上的,都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负有不容推诿的责任。

”这段材料应出自(  )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的谈话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的新闻公告

9.20世纪晚期,日本民间兴起“熊猫热”“茅台热”“京剧热”“杂技热”,“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逐渐成为当时日本对华舆论的主流。

这反映出(  )

A.中日民族隔阂消除,文化交流加强B.中日邦交正常化,两国关系升温

C.日本深刻反省历史,摈弃军国主义D.中国改革开放,扩大了国际影响

10.1947年马歇尔在演讲中说:

“欧洲今后三到四年的对于国外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必须获得巨大的额外的帮助,否则她将面临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这种非常可怕的状况。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实行的原因是(  )

A.稳定西欧的社会秩序B.扩大美国的海外市场

C.应对共产主义苏联的威胁D.巩固美国和西欧的同盟关系

11.右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机械工

作示意图。

其中一个转轮的左边装有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小轮,小轮的一边通过传送皮带和转轮相连,另一边通过顶部的曲柄和左边的杠杆相连,从而实现了转轮和皮囊之间的传动。

这是(  )

A.东汉南阳太守杜诗的水排

B.春秋战国时期冶炼生铁的淬火工具

C.西汉的播种工具耧车

D.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

12.与工场手工业时期由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相比,工业资产阶级管理着使用机器的企业,其总体产值高得多,生产程序严密得多,竞争程度激烈得多,因而他们也就更加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目光也更远大。

可以说,工业资产阶级(  )

A.必将取代原来掌权的贵族资产阶级B.必将取代无产阶级而掌握政权

C.具有更为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D.代表全社会各阶级的共同利益

13.鸦片战争后中国部分农产品出口情况如下:

 

类别

1843年

1860年

增长

生丝

1400担

69000担

48倍

茶叶

13万担

153万担

11倍

上述材料在本质上说明(  )

A.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出口量激增B.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受到了很大冲击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出现了根本变化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得以最终形成

14.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在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说:

“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票,引起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  )

A.这次浪潮得益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这次浪潮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的结果

C.这次浪潮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有关,具有爱国性质

D.这次浪潮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5.1954年,同仁堂实现公私合营,工人们干劲十足。

他们的感受是:

“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

”这是因为公私合营后的企业(  )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B.废除了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16.“在19世纪80年代,重庆专门批发洋布的商店就有27家。

而地处中南部的湖南省在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里,服饰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这表明(  )

A.重庆成为西方侵略的重灾区B.湖南没受到西方经济侵略的影响

C.我国中部比西部地区发展缓慢D.近代物质生活变迁具有不平衡性

17.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

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废除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巩固了农村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D.恢复了农民的产品支配自主权

18.据媒体报道,自2010年5月开始,我国CPI屡创新高,老百姓对通货膨胀的感受真真切切。

改革开放之后,在此次通胀之前,中国发生过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三次通货膨胀出现在1992-1994年,物价上涨率高达21.7%。

与第三次通货膨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两极格局瓦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B.美国出现“新经济”

C.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的商品当时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采取贸易自由化政策

19.“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瓶颈,并给高收入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

”这一设想(  )

A.以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目的B.以全球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范围

C.以扩大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手段D.对促进高收入国家的发展更有利

20.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该思想家是(  )

A.孟子B.荀子

C.墨子D.韩非子

21.在法语中,“启蒙”的本义是“光明”。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近代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

A.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B.提倡摆脱宗教束缚,崇尚自由

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D.主张分权与制衡

22.明代徐渭有这样一首题画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可见该配诗画作是(  )

A.山水画,重视写实B.风俗画,刻画习俗

C.文人画,重视写意D.人物画,形神俱备

23.马克思认为:

“公社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实际上也代表着除了资产阶级(富有的资本家)(富有的地主,以及他们的国家寄生虫)以外的全体中等阶级的利益。

”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强调工人阶级(  )

A.理应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B.有必要与同盟军联合以取得革命的胜利

C.是唯一能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D.与其他阶级的利益完全一致

24.“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名词,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

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当自己或儿女的名字。

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为自己的笔名。

这反映了(  )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当时的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萌发

25.“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该作品可能是(  )

A.《老人与海》B.《等待戈多》

C.《苹果车》D.《人间喜剧》

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

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

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

(4分)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

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

(2)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

据材料一、二指出得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许多方面,英国已经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不过,最终将工业革命从可能变为现实的却是一群新贵,他们抓住了历史的潜在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与声望……

无论情愿与否,个人的特点在一种最耀眼的属性面前黯然失色。

当时,所有人都热衷于扩张、热衷于发展,热衷于投资,他们全都关心技术进步和生产过程。

莫兹利工厂里的一名雇工说:

“看莫兹利操作任何一种工具都是令人愉悦的,他最拿手的是使用18英寸的锉刀。

”瓦特不知疲倦地试验着他的机器;威基伍德一看到别人粗心工作就生气跺脚,指出“这样给威基伍德干活可不行”;还有那个不知疲倦地追求利益的理查德·阿克莱特,他总是乘坐一辆四驾马车,颠簸在英国糟糕的道路上,在旅途中他还不忘保持商业通信。

一位法国游客在1788年参观一家棉布工厂后,写道:

“和我们在一起时,拥有这种工厂的英国富人们并不注意保持与其财富相称的姿态。

”而对于英国新兴的工业资本家来说,这是种完全陌生的态度。

对他们而言,他们的工作有其自身的尊严和回报;至于工作所带来的财富,则是另一回事。

当博斯韦尔在伦敦索霍区看到瓦特和博尔顿的大型发动机工厂时,他想起了博尔顿的一句话:

“先生,我们在卖全世界都渴望拥有的东西——动力。

这些新贵就是企业家,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精神。

事实证明,这种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从经济而非政治的角度来讲,他们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全面彻底且不可逆转的变革,因此他们堪称“革命者”。

——摘编自罗伯特·L·海尔布隆厄《经济社会的起源》

上述材料中的“新贵”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造就了这些“新贵”?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8分)

28.仁人志士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爱国主义的核心体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议会制度、总统禅让制等。

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摘编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近代前期,在争取民主政治的过程中,仁人志士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主张?

(8分)

材料二 只是到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反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

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结合近代中国的史实,简述20世纪初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

(4分)

(3)下表中材料反映的是发生在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请你按“追求民主政治的爱国思想”为主题进行归类,列出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

(4分)

序号

资料

1

“师夷长技以制夷”

2

“打倒孔家店”

3

“兴民权、实行君主专制”

4

“新三民主义”

5

“扶清灭洋”

6

“民主”与“科学”

附加题:

考生根据本省情况选择其中的试题作答,其分值根据本省情况计入总分。

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将债务人失去的全部土地所有权归还债务人……永远禁止债务奴隶制。

在政治领域,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利仍旧很有限。

另外,还规定富裕商人可以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代替贵族最高法院的一部分权力。

总之,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梭伦采取了哪些有利于平民和工商业者利益的改革措施?

这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在变法中对待旧贵族态度如何。

结果如何?

(4分)

30.【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八年独立战争之后,从华盛顿将军开始的一大批上层军官、文官和政治家,所谓美国的创建者们,为保障民众自由,想到的第一个措施是“散”。

军队散了,军官和文官们散了,那些建国者们,都散了。

原来的13块殖民地,现在成为美国的13个州,也在散开,各自自己过日子。

……州自治,老百姓自己做地方管理,不要强有力的、凌驾在上的联邦政府,这就是1783年的美国人理解的自由。

材料二 费城制宪会议的一个最重要的宪法方案,就是弗吉尼亚州提出的方案。

而这个州在殖民时期,就已经有了多年的宪政历史。

……弗吉尼亚州议会通过了保障政教分离的“宗教自由法案”和保障个人自由的“权利法案”。

所以,当时是弗吉尼亚州代表团,围绕着麦迪逊的思考,对新的宪法准备得最充分,这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因此,从制度上来看,费城制宪虽是一个创新,却不是一个斩断传统、开天辟地的事件。

材料三 1787年7月17日,是一个平淡的日子,却也是美国历史上决定命运的一天。

费城制宪会议达成了“伟大的妥协”。

不知你是否理解,这不仅是国会的一个选举产生方式的认定,而且是通过对联邦政府具体构成的讨论和认定,从这一天开始,各州代表认同了合众国的实质联合,认同了合众国的政府,认同了从此他们是美国人。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林达《近距离看美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美国独立初期政治民主发展的基本状况。

(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材料二中“费城制宪虽是一个创新,却不是一个斩断传统、开天辟地的事件”的内涵。

说明材料三中三个“认同”的主要意义。

(6分)

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

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

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交往,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

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

……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绝不能走回头路。

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麦克阿瑟

材料二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

宽恕,但不忘记。

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麦克阿瑟对二战的反思。

(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二战后欧洲人是如何践行材料中的名言的。

(4分)

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

……今法司覆理一狱,必求深刻,欲成其考课。

今作何法,得使平允?

”……太宗又曰:

“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

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

”……贞观二年谓侍臣曰:

“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曰:

“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

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

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

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

然比之尽美尽善,固多愧矣。

——《资治通鉴》

夫太宗之于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诚有愧于二帝三王之事(注:

主要是指太宗与其兄李建成的皇位之争)矣。

然其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而下,绝无而仅有者也。

后之人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岂不交有所益乎!

——(元)戈直

(1)依据材料一,概述唐太宗的施政理念。

(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的自评与戈直的评价有何异同。

他们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6分)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

(二)

1.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用知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史实分析可知,君主专制的刚性指的是“家天下”,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指的是“公天下”,因此D项符合题意。

2.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汉代中央官吏主要还是由外戚与世家把持,D错误;三代时从政者是贵族,而贵族在从政前要经过学校教育,A错误。

B项错在“秦朝以前”,排除。

故答案为C。

3.D 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帝国留给欧洲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遗产是它的法律,故答案为D。

4.B 本题考查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基本特征。

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

美国总统依据宪法规定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和宪法负责。

B项错误,符合题意。

5.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英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有关内容。

中国的文物出现在大英博物馆中的数量多,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但这与近代以来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有一定的关系,故答案为D。

6.A 本题考查史观,旨在培养考生多角度、多层面解读历史的能力。

前者从反帝斗争的角度评价义和团运动,体现了革命史观;后者从现代化的角度评价义和团运动,体现了现代化史观。

7.A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

列宁强调“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与这一精神相符的只有《四月提纲》,列宁在这个提纲中提出无产阶级当前的任务是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为A。

8.A 本题考查中国的统一大业,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可知这是在1979年,那一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随后两岸关系好转,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

9.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民族隔阂客观存在,排除A项。

C项不符合史实。

D项观点本身正确,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排除D项。

“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熊猫热”等反映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升温,B项正确。

10.A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美苏冷战的有关内容。

由材料可知,马歇尔担心欧洲“将面临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与这一担心对应的是A项,答案为A。

11.A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文字叙述与图片信息可知,水力促使小轮转动,再通过小轮带动皮带和转轮,这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的水力鼓风装置。

B、C可排除,筒车是提水灌田的工具,不可能有皮囊。

答案为A。

12.A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在政治方面的历史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并根据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等史实可知,工业资产阶级必将取代原来掌权的贵族资产阶级而掌握政权。

答案为A。

13.B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出口”“本质”以及题干表格中数据变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传统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初步出现。

选项A仅为题干材料的表面现象。

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C错在“根本变化”,选项D错在“最终形成”。

14.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历程。

依据题干信息“1904-1907年”“认购一股……收回一份利权”可知,C项正确。

15.A 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三大改造时期,国家采取“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这样逐渐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故选A项。

16.D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变迁,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无法体现A、B。

仅依据重庆批发洋布商店和湖南服饰状况,无法得出C。

重庆的洋布与湖南的服饰情况反映出中国近代不同地区在物质生活变迁上的差异,故D正确。

17.A 本题考查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

从材料信息看,取消义务交售制并不能说明农民对产品拥有了支配的自主权,故D错误;B、C不符合史实,故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