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296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docx

《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docx

云南师大附中届高考文综适应性月考卷三新人教版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

文综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l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实验器材,图中的玻璃杯内装满空气并密封好。

由此分析l—2题。

1.若某日观测到吸管所指的读数持续上升,则观测地该日的天气

状况最可能是

A.龙卷风

B.疾风骤雨

C.晴朗

D.和风细雨

2.若兴趣小组成员在某相对高度较大的陡崖附近进行实验,在崖

顶处所测的数值与崖底处数值相比应

A.更低

B.更高

C.持平

D.无法判断

太阳历广场凝聚着古代彝族人民的智慧:

在广场正中心(图2中圆点处)立竿得影,一年中各天日影移动范围介于曲线a、b之间。

观测者可由所在地的地方时所对应的日影位置判断当日的大体节令。

图2为太阳历广场原理图,由此分析3—4题。

3.若某日的日影边缘沿曲线a移动,则此日最接近

A.秋分B.冬至

C.秋分D.夏至

4.秋分日这天,某太阳历广场(25°03′N,101°31′E)上,

当日影指向正北方时,北京时问约为

A.13:

14B.12:

28

C.12:

00D.15:

06

图3为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由此分析5~6题。

5.以下关于该地区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石灰岩重结晶发生变质作用而得

B.气孔构造明显,是理想的建筑材料

C.硬度高,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D.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6.该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

C.冰川堆积D.海浪沉积

图4为某地(30°N,130°E)附近的岩石圈轮廓示意图。

读图分析7~8题。

7.图中A处地势较低,其成因是

A.海平面下降B.板块张裂

C.板块挤压D.上升寒流的影响

8.图中E处石英砂矿的来源地应为

A.A处B.D处

C.C处D.B处

图5为“世界某地海陆轮廓示意图”,图中细线为等高线,

粗线为河流。

据此分析9—11题。

9.图中A处沿岸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影响

B.大气逆辐射强

C.寒流影响

D.地形阻挡迫使湿气抬升

10.关于图中B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的主要补给方式为冰雪融水

B.该河流一年中有两次明显的汛期

C.该河的水循环类型为陆上内循环

D.该河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问循环

11.图中C处河口的等盐度线走向应该为

A.与海岸线平行B.向东弯曲C.与海岸线垂直D.向西弯曲

12.“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业不断发生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转购网外乳制品,引起洋奶粉集体涨价,显示了洋奶粉越来越强的定价权。

洋奶粉涨价启示我们要

①增加产品内在价值,提升消费者信心和需求

②发挥价格联盟作用,让市场调节乳制品价格

③重视价格信号作用,提高质量争取市场份额

④抓住市场变化机会,利用优势获取额外利润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3.国内某汽车企业2月份签订一笔价值1亿美元的出口协议,规

定当月预付20%,剩余部分7月份以美元结算。

人民币对美元

汇率变化情况如图6。

相对在2月份结算,该企业

A.因为人民币升值,多收入800万人民币

B.因为人民币贬值,多收入1000万人民币

C.因为人民币贬值,少收入1000万人民币

D.因为人民币升值,少收入800万人民币

14.今年l~8月份,新疆CPI上涨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其上行的第一推力是作为新疆主食的牛羊肉,牧区草场载畜能力锐减是根本原因。

新疆经济未来可能的变化是

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增加外地食品输入

②食品需求快速增长并维持到食品价格回落为止

③若不受其他图案的影响,则恩格尔系数将增大

④改变饮食习惯和加大社会保障的方式应对涨价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15.早期的太空旅游是利用普通飞机作抛物线飞行产生失重感的方式,并不受欢迎。

2001年美国人丹尼斯·带托体验了真正乘坐航天飞机直抵国际空问站的过程,成为了第一个太空游客,商业太空旅游自此开启。

航天飞机的商业运营

①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表明消费方式取决于生产发展水平

③消费愿望是生产的动力和决定因素

④体现消费促使新的产业出现和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6.文化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问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

鼓励和支持民问资本以投资、控股、参股、并购、重组、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

开放文化投资的目的意义在于

①鼓励民间资本取代国有经济②完全取消对民问资本的限制

③让国有资产实现形式多样化④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配置资源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7.图7漫画反映的经济现象是____,其中债务。

①企业倒闭由倒闭企业股东按出资额承担

②企业联合与联合企业脱离不再需要处理

③企业兼并与资产归属权保持一致性转移

④企业收购由收购公司承担义务进行偿还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18.《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实施四周年以来,产生了积极

的作用。

表现在

①有利于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用工、依法维权

②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保护劳动者权益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消除劳资纠纷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9.云南省第九次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倍增”。

云南省政府提出四项要求:

一是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二是提高工资性收入;三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提高转移性收入。

下面不属于工资性收入的是

①高温补贴②没备租金③兼职提成④股票分红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012年,中国经济持续回落,预计全年增长率将降至7.7%~7.8%。

为提高增长率,我国应该

①增加物资供应,提高消费率②提高税收比例,增加财政收入

③增发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④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1.《中华人民共和围车船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使用新能源的车辆可以免征或者减半征收车船税。

这一规定

①将逐步增加国家的预算②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③使用经济手段配置资源④能够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22.物联网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将人和环境融合,使生活和工作更便捷。

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信部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我国大力发展物联网的原因在于

①物联网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②物联网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③经济全球化下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④全球多极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

23.中海油、华为、中铝、腾讯、光明食品等大型中国企业积极采取并购方式向海外进行扩展。

但绝大多数并购均因并购对象所在国政府的干涉而失败。

这提醒中国的大型企业在对外经济中

①正视国际竞争中存在的贸易壁垒②要遵循国民待遇原则

③要确实落实“走出去”战略④合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保护自己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4.“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C.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D.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5.《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工业化的实现B.实业救国C.发展资本主义D.实现民主政治

26.西报曰:

“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

……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

……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八围联军侵华战争B.消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

C.日本侵略势力受到有效遏制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27.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创立了以“适者生存”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来捍卫进化论。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了进化论。

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B.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C.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2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

“革命与国民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B.民同时期的社会巫建没有任何成效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D.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29.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名叫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娶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

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

A.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C.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30.表1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游《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表l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C.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D.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31.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小;“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

无沦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三大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

”这表明他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D.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32.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

“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

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33.阿诺德·汤因比的《全球通史》中说:

“如果它(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B.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C.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34.《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

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

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比重逐年下降

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5.读表2“国民党五大与六大时党员地域分布比较(%)”,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受国民党抗战形势的影响B.中国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C.国民党性质发生改变D.国民党的统治力越转移到农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注意事项: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6小题,共135分)

36.(20分)读网8“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位于②地方向;①地距③地约千米。

(4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北京时间为;

新一天的范围是。

(6分)

(3)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填“快”或“慢”),

昆明昼夜长短情况是。

(4分)

(4)此时,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2分)

(5)图示季节中,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双选)(4分)

A.巴西高原为湿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我国华北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37.(26分)图9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6分)

 

(2)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

(6分)

 

(3)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4分)

 

(4)简述解决甲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

(6分)

 

(5)说出甲地区地带性植被在全球的大致分布位置。

(4分)

 

38.(28分)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需要不断地对税收制度进行深化改革。

当前税收制度改革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明确方向,服务大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整体设计,协调联动。

妥善处理政府与纳税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等各种关系,加强各项财税改革之间以及财税改革与其他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合,保障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

三是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既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又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材料二某私营外向型企业因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出现严重亏损。

为解决面临问题,该企业决心通过自有专利的优势发展自有品牌,谋求企业转型。

但因中小企业税负过重,企业资金积累不足,而银行贷款困难,不得以转而向民间资本借入高利贷。

该企业为维持经营,铤而走险,虚列假账偷税,金额达数百万元,最终受到法律制裁。

(1)结合材料一、二,请根据《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税收制度改革对国家和企业的意义。

(12分)

 

(2)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6分)

 

(3)请用“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分析我国税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10分)

 

39.(24分)材料一1992年9月21日,在各专业部门深入研究和向各行业广泛听取意见后,根据国际形势和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阶段特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并同意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认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方面考虑,发展我国栽人航天是必要的。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国航天事业有了人才、资金及配套保障,迅速成长为经济、科技和国防支柱力量。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加快建立和完善航天法律法规体系。

并积极开展同有关国家的空间立法交流活动。

材料二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新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联系材料一,说明中共中央在航天事业决策过程如何反映党的执政方式。

(12分)

 

(2)联系材料二的观点,谈谈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2分)

 

40.(25分)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并,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

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苗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迎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

(8分)

材料二

材料三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周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

(7分)

 

材料四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屈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固近代史》(1840~1949)

(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

(4分)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6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历史评价方面的“盖棺论定”,而且还将决定辛亥革命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走向。

然而,辛亥革命的面目仍然笼罩着重重迷雾。

我们将怎样聊以纪念?

回顾、检讨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以求改进,进而揭开辛亥革命的“庐山真面目”。

吕明灼学者认为,不能因为当时孙中山主张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主张由分权制向集权制、多党制向一党制、地方自治向中央集权转变,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否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

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点也没有贬低其伟大意义的意思,相反,这是很崇高、伟大、光彩的。

扬天石学者则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

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

评析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观点。

(12分)(要求:

围绕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7小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冬天漫漫,春天还远,图12中A地区(攀枝花)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冬季避寒胜地。

这里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富甲天下的钒钛磁铁矿;二滩水电站,米易龙潭溶洞,氡气温泉;世界面积最大的原始苏铁林,并拥有国家级省级公园多处;称为植物学家的天堂。

攀枝花的旅游市场消费构成以本地和周边游客为主,一日游游客约占接待游客总人次的六成以上。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成为冬季避寒胜地的原因。

(4分)

(2)简要分析当地旅游业发展有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

(6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图13“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简要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6分)

 

(2)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

(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表3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3

(1)甲、乙、丙、丁所示的主要环境问题依次是;;;。

(4分)

(2)试分析乙类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3分)

 

(3)防治丁类问题可采取的材措施有哪些?

(3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

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

纲纪制度日削月经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

——范伸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l)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的背景是什么?

(6分)

 

材料二“臣观《书》曰: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

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足则爱肤体,爱肤体则畏刑罚,畏刑罚则寇盗自息,祸乱不兴。

是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2)在材料二中,范仲淹特别强调了什么内容?

(3分)为什么?

(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1941年)称:

“今后领导国人,挽回大局,仍不能不指望执政之国民党……请以武力属之国家,而勿分操于党;彼此互相理性相见,而视大众趋向为依归。

国家统一,夫岂难定。

申言之,即必须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是也。

材料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1945年)提出:

“一、召集各党派会议,产生战时举国一致之政府。

二、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职业、身体之自由,废除现行一切妨害上列自由权利之法令与条例。

三、开放党禁,承认各党派公开合法地位……七、废除特务及劳动营等类组织。

材料三《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宣言》(1947年)提出:

“日寇投降以来,共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