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291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文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文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文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文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知识点.docx

《现代文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文学知识点.docx

现代文学知识点

现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

1.文学社团

(1)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

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后来发展成员170多人。

以《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

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

在众多新文学社团中,影响和贡献最大,最具代表性。

(2)创造社:

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

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十余种刊物。

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忠实内心要求。

为我国新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社团》。

(3)新月社:

1923年北京成立。

成员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代表性刊物为《诗镌》。

以1928年徐志摩在上海刊办的《新月》月刊为界,前期的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后期的新月派以《新月》月刊及1930年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成员又增加了如陈梦家、方伟德等青年诗人群,创作主张“单讲外表的结果只是无意义乃至无意识的形式主义”,强调抒情诗的创造。

(4)语丝社:

1924年11月成立,办有《语丝》周刊,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提倡这种文体而获“语丝”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等,他们坚持思想革命。

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文,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意文体,又称“语丝”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巨大。

(5)<待查>浅草社:

1922年成立,办有《浅草》季刊。

1925年停刊后,其骨干成员同仁和杨xx在北京成立沉钟社,发表作品多揭露黑暗、追求光明美好新生活,具有鲜明的进步倾向。

主要成员有冯至、陈翔鹤xxx

(6)湖畔诗社:

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应修人、冯雪峰等,他们共同出版诗集《湖畔》,该社成员风格清新柔美,多抒写个人情感,为我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派别。

(7)太阳社:

1928年1月成立于上海,成员有蒋光慈、孟超、刘一梦等。

他们共同出版《太阳》月刊,他们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工农大众的生活与斗争,该社团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8)左联:

1930年成立于上海,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

主要发起人有鲁迅、冯乃超、沈瑞先等,该社团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以吸引广大民众支持。

(9)文协:

1938年成立于湖北武汉,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全国各地设有数十个分会,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有老舍主持该协会,理事人员有郭沫若、茅盾、朱自清、郁达夫扥,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

(10)新感觉派:

该社团是“20世纪我国第一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蛰存、穆世英等。

该流派与世界新潮文学联手,同步发展,冲出旧文学、旧小说的藩腐,让市民文学越过通俗小说的界线,攀上某种先锋的文学位置。

(11)京派小说:

该小说流派于30年代京派文人活跃在《现代评论》、《文艺杂文》这些重要的北方文学报刊上,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其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抒情体讽刺体样式。

(12)问题小说:

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代表作家有冰心、王统照,卢隐、许地山、叶圣陶、俞平伯等,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

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

(13)鸳鸯蝴蝶派:

指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

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早起代表为徐枕亚的《玉梨魂》,这一流派曾受大众读者欢迎,也曾受新文学界的批判。

(14)现代通俗小说:

现代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人的形象传导和超凡脱俗。

2.理论主张

(15)“三美”:

1922年闻一多提出的“新诗格律化”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该理论主张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炼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

(16)“纯诗”:

1926年象征派诗人穆木天提出的概念,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追求诗的纯粹性和暗示性,而30年代梁宗岱提出的纯诗理论是新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17)人的文学:

是周作人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起《人的文学》一文中提出的,该主张的具体内容是“人道主义为本”,该理论主张的贡献是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人物形象

(18)觉新:

巴金小说《家》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封建大家庭高家的长房长孙,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目的是揭示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及家长制弊端,对人性的残害。

(19)觉民:

巴金小说《家》中的男性角色,是一个生活在封建大家庭的公子,他是五四时期新旧人物的代表,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目的是与其在作品中的另外弟兄形成对比,批判作作揖主义,告诉我们要起来反抗封建主义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19.觉慧:

是巴金小说《家》中的男性角色,生活在封建大家庭高家,是三少爷.他是封建大家庭里幼稚而大胆的叛逆者,受五四新浪潮冲击的民主主义力量的代表,为兄妹们开拓了一条通向自由和光明的道路,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目的是表现其反抗精神,揭示封建主义对人性的束缚和迫害。

20.吴荪甫:

是茅盾小说《子夜》中的男主人公。

是一个生活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民族资本家,他曾想努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产业,但受到多方面的压力最终失败。

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目的是揭示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资本家为了争取暴利,不断向农民无情的剥削、压榨,而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正是说明了:

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1.赵伯韬:

是茅盾小说《子夜》中的男性角色,是一个生活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买办资本家,国垄断资产阶级的走狗,政治上和蒋介石政权有很深的关系,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揭示帝国主义面前的奴才习性,同时也说明在帝国主义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2.林佩瑶:

是茅盾小说《子夜》中的女性角色,与雷鸣有过美好的爱情。

但肉体的贞洁给了丈夫吴荪甫,是小说中最丰满、最有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接受过新思想,脑子中有浪漫主义的幻想。

作者塑造这个女性的目的是为了与吴荪甫这样一个极端现实主义者形成对比,也显示吴荪甫悲剧的人生。

 

简答题

一、简述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

  鲁迅的杂文,内容博大精深,全面反映了“五四”前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想,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揭露和批判封建礼教乃至整个封建文化和制度的罪恶.例如《我们现在怎么做文章》《我之节烈观》中得以体现。

2.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的野心,指出国民党反动政府投降卖国的罪行,在《战略关系》《以夷别书》文章里得以体现。

3.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

批判复古逆流。

4.歌颂人民群众,歌颂中国共产党。

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例如《中国人失掉信心了吗》

 

二、简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1.体裁的独特性。

2.具体形象的参与,象征性形象蚊子苍蝇等象征社会上某一类型人物。

概括性形象,如:

“翻着筋斗云的小资产阶级”。

形象的概括了社会上的,某一阶级的人物。

3.思维的非规范化。

4.独特的情感。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排比,重复句交叉运用,长句短句相互交错。

三、简述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

  1.具有充沛的反封建热情。

  2.尖锐的揭露了守法制度和封建文化传统的弊害,通过对人民命运特别是农民命运的描写,深刻地刻画了一群老中国的儿女——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提出了批判国民性的总主题。

  3.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更加细致的揭露的同时,比较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沉浮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和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弱点。

4、简述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1.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a.题材方面:

开创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主要题材;

b.独特的眼光:

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

c.小说模式:

离去——归来——再离去 例:

《故乡》

2.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a.小说叙述形式:

例:

《狂热日记》第一人称主人公独语自白(日记体);

b.人物塑造方面:

注重个体化的人物语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白描手法;

         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加以表现。

5、简述沈从文《边城》的思想内容:

  1.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城人民的淳朴的心灵;

2.《边城》作为一部中国的乡土抒情之作,集中体现了湘西的人性之善、人性之美。

例:

渡船老人的勤劳、善良、本分、敦厚;翠翠乖巧、心善、勤劳;顺顺仗义疏财、正直、公平,深受人尊重。

3.《边城》中体现人性的诗意,山水的诗意。

例:

翠翠为什么喜欢二佬不喜欢大佬,是因为二佬身上最本质的品质吸引了她,就是他的诗意。

6、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点:

1.结构单纯,简洁、淡化的情节,淡化的戏剧性,浓化的情致和韵味,用一个爱情故事为主线,突出描绘世态人情。

2.诗一般的小说意境,以青山绿水为背景,使故事在清新、柔和的色调中进行。

3.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4.象征手法的运用。

例:

用翠竹象征旺盛与坚韧的生命里,用用白塔的坍塌象征着原始、古老的湘西的终结,而它的修复意味着重建人际关系的愿望。

5.朴素、明净、澄澈的语言,简约、自然的叙述方式。

6.悲情的基调:

作品中虽然有怀古的幽情,对美的歌颂,对生命的礼赞,但正因为这些美的东西在现实中逐渐地被毁灭着。

《边城》里散发出悲凉的以为,小说中“凄凉”一词出现6次,“悲情、惆怅、郁闷”各出现1次,等。

这种静穆又略带人生忧郁的基调,自然与作者的人生想契合。

七、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

1.透过女性发现生活的真谛,揭示生存状态。

在她的作品中她将更多的目光落到了女人身上,在她笔下的女性是自闭的、阴暗和扭曲的。

她们的婚姻和爱情是分离的矛盾体,无爱的婚姻是造成这些女性人生悲剧的根源。

  a.拜金型女性的流苏——《倾城之恋》

b.心理变态型女性曹七巧——《金锁记》

c.交际花型女性葛薇龙——《沉香屑第一炉香》

d.无奈型女性顾曼帧——《十八春》

2.透过人物的生活方式最终指向基本的物质生活。

3.透过作品看到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八、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1、独特的文字风格和语言风格。

她的文字优美畅达、厚积薄发、传神精准、流畅自然,随处可见新颖别致的比喻和生动传神的描写。

语言上用词时而富丽堂皇,时而耐人寻味,时而干净利落,但都摆脱不了悲哀和琐碎的调子,表现出巧妙的特点。

2、畸形的时代背景下,女性生存的悲剧。

3、小说中有许多对人物出神入化的心理分析和充满灵性心理的刻画。

4、意象手法的巧妙运用《金锁记》月亮出现九次之多。

九、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的思想内容:

作者描写的是青年男女争取自由的斗争,这一老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在解放区有了新的    

主题意义:

  揭示了农村旧习俗和封建残余势力对道德观念的束缚;

  反映新老两代人的意识冲突与变迁。

小说特色:

民族化、大众化

  1.采用单线条发展,情节连贯,故事性强。

  2.在故事情节展开中,运用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3.语言朴实生动、幽默风趣、表现力很强,真正做到了语言的大众化。

十、赵树理小说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类型:

1、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还未觉醒,沉重背负历史传统的老代农民,如二诸葛。

2、年轻一代农民,甚至有些知识分子和干部也由于封建思想毒害没有肃清可能发生蜕变,如《邪不压正》中的孙昌。

3、农村新人形象,如小二黑、小芹。

十一、郁达夫小说作品特点:

1、总是用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着自己,如《春风沉醉的晚上》。

或者采用第三人称,写的仍是自己的化身,叫做“他”,《沉沦》

2、用抒情的方式塑造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多都是所谓“零余者”,遭社会挤压,有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

3、感伤美、病态美。

竭力抒发苦闷情怀及由此而生的颓废和变态,心理言行,揭示这种时代病,同时引出病态美。

十二、老舍小说《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1、通俗朴实,带有北京地方特色的“京味的语言”;

2、严谨的单线结构,以骆驼祥子为中心人物,通过他和社会的接触,把各种不同阶级的生活面貌,各个不同家庭的命运和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交织成一幅复杂的社会图景;

3、精细的心理描写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